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许巧巧1, 吕伟行2, 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温州 325000; 2
浙江温州医学院 温州 32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利奈唑 胺导致 血小板 减少的 危险因 素, 明确 该不 良反应的诱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 1 日~ 2011 年 8 月 31 日期间我院应 用利 奈唑胺 治疗 细菌 感染 的 143 例患者 的临 床资 料, 将其分为 3 组: A 组老 年组, B 组中 青年组, C 组 未成 年组。A, B 组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 600mg; 300mL) , q12h, ivgtt ; C 组 静脉注射利 奈唑胺 10mg kg- 1, q8h, ivgt t。 按 WHO 化疗 急性、亚急性 毒副 反应 表现和分度标准观察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利奈唑胺所 导致的血小 板减少患 者有 24 例, 占总 人数的 16 78% 。A 组血小板减少 例数 19 例( 19/ 100) , B 组血小板减少例数 5 例( 5/ 38) , C 组血小板减少例数 0 例( 0/ 5) 。 结论 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与患者的年 龄, 自身血小 板水平, 用药疗程长, 免疫介导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图分类号: R969 4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006-3765( 2012 )12-0282- 02
于中青年组及未成年组, 某种程度 上说, 年龄 会增加利 奈唑胺致 血小 板减少的风险( 见表 1) 。 表 1 3 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程度比较
组别 例数
老年组 100 中青年组 38 未成年组 5
合计 143
血小板下降程度分级
0
!
33 6 7 3 3
作者简介: 许巧巧, 女( 1983 - ) 。学历: 本科。研 究方向: 医院 药学。 联 系 电 话: 0577-88069699, 13905776063, E-mail: xuqiaoqiao58 @ sina com
1 2 观察 项目 临床观 察: 记录 患者简要病 史、治疗 前症状 及体 征, 并逐步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和体 征变化。 观 察指标: 患 者使 用利奈唑胺前后病原 学检查、肝肾功 能、血常 规、尿常 规及 影像学 检 查; 肺部情况: P、R 、pH 、PaO2、PaCO 2、SaO 2; 听诊情况; 体温; 痰 液颜色 等。使用中或使用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 1 3 血小板下降分度标准 按 照 WHO 化 疗急性 和亚急 性毒 副反 应表现和分度标准 , 将血 小板 下降 的程度 分为 五度, 0 度: 100 109/ L; 度: ( 75~ 99) 109/ L; 度: ( 50 ~ 74) 109/ L; 度 ( 26 ~ 49) 109/ L; 度 25 109/ L。 2 结果
利奈唑胺( Linezolid) 是 继磺胺 类和喹 诺酮类 之后的 又一类 全合 成抗菌药物, 属于恶唑烷酮类( Oxazolidinone) 抗菌药物, 在英美等国相 继上市, 具有抗菌谱广、安全、有效的特点, 主要适用 于治疗耐 药革兰 阳性球菌所 致 各种 感 染, 尤 其 是对 甲氧 西 林耐 药 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 M R SA ) 、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 V 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 E) 及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感染疗效确切。利奈唑胺通过 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的最早阶段发挥抗菌作用, 而其他抗生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 成的最后阶段 1 , 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组织渗透性, 可广泛覆盖革兰阳性菌, 与其他抗生素无 交叉耐药 性, 被认为 是解决 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 2010 年 1 月 1 日-2011 年 8 月 31 日我院应 用利奈唑 胺治疗革 兰阳 性菌感 染的 14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用药后患者血小板 情况进行 调查, 分析 利奈唑 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明确该不良反应的诱因。 1 资料与方法 1 1 分组与 给药 从住院医 嘱中调取 我院2010 年 1 月 1 日 ~ 2011 年 8 月 31 日期间使用过利奈唑胺治疗细菌感染的病例, 共 143 份, 据 年龄将患者分为 3 组: A 组 为老 年组, 100 例, 年 龄 51 ~ 99 岁, 平均 69 2 岁; B 组为中青 年组, 38 例, 年龄 13 ~ 50 岁, 平均 37 5 岁; C 组 为未成年组, 5 例, 年龄 5~ 12 岁, 平均 8 8 岁。A、B 两组 静脉注射利 奈唑胺( 600mg; 300mL) , 12h 1 次, 静滴, 疗程为 1~ 14d, 危重者 50d; C 组静脉注射利奈唑胺 10mg kg- 1, 8h 1 次, 静滴。常规疗程 7~ 14d, 危重者最长 31d。
间的关系。前二者划为不良反应, 作为统计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分 析后得 出 与 利 奈 唑 胺 有 关 的 血 小 板 减 少 共 24 例, 占 总 人 数 的 16 78% 。老年组血小板下降例数为 19 例 ( 19/ 100) , 下降程度 大, 恢 复慢; 中青年组为 5 例( 5/ 38) ; 未 成年组为 0 例( 0/ 5) , 即全部患 者均 未出现血小板下降至异常。可见老 年组出现 血小板减 少的比例 远高
143 例 患 者 中 出 现 血 小板 下 降 的 例 数 为 77 例, 占 总 人 数 的 53 85% , 其中血 小板下降 至异常者 31 例, 占 总人数的 21 68% 。在 分析过程中, 结合患者本身疾病、有无进行 放化疗、肝 功能情况、有无 联合应用同样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按照肯定有关、可能有关、肯 定无关、可能无关、无法评价五级标 准评定血 小板减少 与利奈唑 胺之
许巧巧1, 吕伟行2, 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温州 325000; 2
浙江温州医学院 温州 32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利奈唑 胺导致 血小板 减少的 危险因 素, 明确 该不 良反应的诱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 1 日~ 2011 年 8 月 31 日期间我院应 用利 奈唑胺 治疗 细菌 感染 的 143 例患者 的临 床资 料, 将其分为 3 组: A 组老 年组, B 组中 青年组, C 组 未成 年组。A, B 组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 600mg; 300mL) , q12h, ivgtt ; C 组 静脉注射利 奈唑胺 10mg kg- 1, q8h, ivgt t。 按 WHO 化疗 急性、亚急性 毒副 反应 表现和分度标准观察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利奈唑胺所 导致的血小 板减少患 者有 24 例, 占总 人数的 16 78% 。A 组血小板减少 例数 19 例( 19/ 100) , B 组血小板减少例数 5 例( 5/ 38) , C 组血小板减少例数 0 例( 0/ 5) 。 结论 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与患者的年 龄, 自身血小 板水平, 用药疗程长, 免疫介导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图分类号: R969 4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006-3765( 2012 )12-0282- 02
于中青年组及未成年组, 某种程度 上说, 年龄 会增加利 奈唑胺致 血小 板减少的风险( 见表 1) 。 表 1 3 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程度比较
组别 例数
老年组 100 中青年组 38 未成年组 5
合计 143
血小板下降程度分级
0
!
33 6 7 3 3
作者简介: 许巧巧, 女( 1983 - ) 。学历: 本科。研 究方向: 医院 药学。 联 系 电 话: 0577-88069699, 13905776063, E-mail: xuqiaoqiao58 @ sina com
1 2 观察 项目 临床观 察: 记录 患者简要病 史、治疗 前症状 及体 征, 并逐步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和体 征变化。 观 察指标: 患 者使 用利奈唑胺前后病原 学检查、肝肾功 能、血常 规、尿常 规及 影像学 检 查; 肺部情况: P、R 、pH 、PaO2、PaCO 2、SaO 2; 听诊情况; 体温; 痰 液颜色 等。使用中或使用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 1 3 血小板下降分度标准 按 照 WHO 化 疗急性 和亚急 性毒 副反 应表现和分度标准 , 将血 小板 下降 的程度 分为 五度, 0 度: 100 109/ L; 度: ( 75~ 99) 109/ L; 度: ( 50 ~ 74) 109/ L; 度 ( 26 ~ 49) 109/ L; 度 25 109/ L。 2 结果
利奈唑胺( Linezolid) 是 继磺胺 类和喹 诺酮类 之后的 又一类 全合 成抗菌药物, 属于恶唑烷酮类( Oxazolidinone) 抗菌药物, 在英美等国相 继上市, 具有抗菌谱广、安全、有效的特点, 主要适用 于治疗耐 药革兰 阳性球菌所 致 各种 感 染, 尤 其 是对 甲氧 西 林耐 药 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 M R SA ) 、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 V 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 E) 及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感染疗效确切。利奈唑胺通过 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的最早阶段发挥抗菌作用, 而其他抗生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 成的最后阶段 1 , 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组织渗透性, 可广泛覆盖革兰阳性菌, 与其他抗生素无 交叉耐药 性, 被认为 是解决 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 2010 年 1 月 1 日-2011 年 8 月 31 日我院应 用利奈唑 胺治疗革 兰阳 性菌感 染的 14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用药后患者血小板 情况进行 调查, 分析 利奈唑 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明确该不良反应的诱因。 1 资料与方法 1 1 分组与 给药 从住院医 嘱中调取 我院2010 年 1 月 1 日 ~ 2011 年 8 月 31 日期间使用过利奈唑胺治疗细菌感染的病例, 共 143 份, 据 年龄将患者分为 3 组: A 组 为老 年组, 100 例, 年 龄 51 ~ 99 岁, 平均 69 2 岁; B 组为中青 年组, 38 例, 年龄 13 ~ 50 岁, 平均 37 5 岁; C 组 为未成年组, 5 例, 年龄 5~ 12 岁, 平均 8 8 岁。A、B 两组 静脉注射利 奈唑胺( 600mg; 300mL) , 12h 1 次, 静滴, 疗程为 1~ 14d, 危重者 50d; C 组静脉注射利奈唑胺 10mg kg- 1, 8h 1 次, 静滴。常规疗程 7~ 14d, 危重者最长 31d。
间的关系。前二者划为不良反应, 作为统计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分 析后得 出 与 利 奈 唑 胺 有 关 的 血 小 板 减 少 共 24 例, 占 总 人 数 的 16 78% 。老年组血小板下降例数为 19 例 ( 19/ 100) , 下降程度 大, 恢 复慢; 中青年组为 5 例( 5/ 38) ; 未 成年组为 0 例( 0/ 5) , 即全部患 者均 未出现血小板下降至异常。可见老 年组出现 血小板减 少的比例 远高
143 例 患 者 中 出 现 血 小板 下 降 的 例 数 为 77 例, 占 总 人 数 的 53 85% , 其中血 小板下降 至异常者 31 例, 占 总人数的 21 68% 。在 分析过程中, 结合患者本身疾病、有无进行 放化疗、肝 功能情况、有无 联合应用同样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按照肯定有关、可能有关、肯 定无关、可能无关、无法评价五级标 准评定血 小板减少 与利奈唑 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