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名家张耀灿学术成果梳理
王耀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主题学术报告
张耀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主题学术报告本报讯(实习记者陈璘玥)11月30日,全国著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耀灿在我校朝阳楼102教室作了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与创新”的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元金主持了本次报告,我校学院负责人、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及政治行政学院等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西华师大讲坛这几个字的出现特别重要)张教授介绍了“学科综述性研究的意义及类型”、“树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
他指出学科综述性研究有利于推动学科研究的传承、发展、创新;能够引领学人尽快了解并进入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领域。
学科的研究类型分为全面性、专题性、年度性及学术群体研究综述,(主语)提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老师、辅导员及政工干部都要强化学科意识,要结合本职工作参与学科建设,学会跟踪理论和实践前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并且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
张教授提出要实现“学科体系的发展”、“学术观点”及“科研方法”的创新。
他为现场师生详细的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并结合实例指出了本学科在学术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主干和分支学科上(还有一个哈,有3张图片的嘛)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子们可以针对“十八大以来提出和启示的课题”进行创新研究;同时王教授认为“科研方法”的创新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真理性与价值性”、“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这三方面的统一入手,并要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咨询研究的结合。
指出了“研究学问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应采用中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大力提倡实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卢英作了总结,她感谢教张教授为我校师生指明了学科研究的方向,希望我校师生能够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本学科方面的问题。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2019·0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会议综述□毕红梅欧玲为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2018年12月中旬,由张耀灿教授发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46名专家学者参加,《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学术编辑参与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参加旁听研究生100多人。
论坛分五个阶段就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的前沿问题、整体建构、途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紧紧聚焦新使命,深入拓展新视域,力图厘定新路向,勠力同心展望新未来、开启新征程。
一、聚焦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的前沿问题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都在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并引领新时代。
与会专家、学者在总结、肯定30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的系列前沿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从总体上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的前沿问题。
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坚持在实践基础进行创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学者的拼搏,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是大有可为的和任重道远的,同时,他还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基本范畴、分支学科、若干元问题、规律、理论体系和比较研究等七个方面拓展和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的主要方面。
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探讨了建设“三维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体系问题。
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是一回事,内容体系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所规定的学科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系统和研究边界。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简介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中原大学教育学院政治系,成立于1949年12月5日。
1994年更名为法商学院,1997年更名为政法学院,2004年9月原政法学院和马列课部合并组建成新的政法学院,2012年6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
目前,学院由当初的单一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政治学(非师范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国际政治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办学层次也由过去单一招收本科生向招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9人。
现可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政治学(非师范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国际政治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12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和一个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同时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博士研究生专业,另外学院还招生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农村文化方向)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各1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省级重点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全国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编号:401专业代码:030503一、专业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前身是1949年12月5日成立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政治系,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国际关系专家陶军是第一任系主任。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理念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广告•书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理念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是2015年7月由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之一,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材,主 编为陈万柏、张耀灿两位老师。
陈万柏老师作为一名 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的专业学者,这些年来一直 从事基本理论研究,取得了学界公认的成绩,是国家 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整体改革”主要负责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 理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主持人,两位主编老 师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专题研究能力,是学界领域内 重要的青年学者代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 作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是著者多年研究之集大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学界同人一阅。
在《思想政 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的。
首先,作者论述了思想政治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进程、基本的研究范围,学科的 体系以及相关研究对象等内容;其次,作者根据实际 情况,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许多问题给出了 自己独特的看法,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载体和 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发展过程中的规 律。
例如其中涉及的在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做好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具有真知灼见,为我 们做好新时期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 阔了视野。
进入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了进 一步的发展,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 课程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充分体现了学 科研究的不断深化,本书需要与其他的主题书籍配 套使用,整套书籍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的全新成果,蕴含着全新的教 育思考与理念。
具体而言,全书共分十二章的内容展 开相应的阐述,每一个具体的章节都有一定的侧重 点,整体上显得层次分明、层层推进。
第一章是导论,叙述了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学科体系、发展历史、方法和意义等,这是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课,从内容属性上属于导 言课,也是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认识,通 过这个章节的论述,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之后的 内容。
张耀灿:思想政治学科创建30年的回顾和展望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培养了大批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பைடு நூலகம்
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教 育部经过摸底调查,决定依托15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高校,开办“两课”教师硕士学 位课程进修班,从1998年起连续招生四届,使数千名 “两课”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此后,又下文每年单列一定的专项硕士生、博士生 招生指标,专门招收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 学生辅导员攻读学位。
教育部2006年下达部长令,对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 队伍建设作出规划,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高校设 立了20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各省(市)也 在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高校设立省级高校辅导员 培训研修基地。除学历培养外,还采取岗前培训、定期培 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完善了中央、省两级培训网络 和培训制度,从而有力推进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 目标的稳步实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至今,普通高校学生辅导员已实 现硕士化,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也基本实现 博士化,从而大大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学历结构和 整体素质。 通过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为高校和 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提供了新的 渠道和途径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差距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学校“有专业无学 科”,有些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弱化,改革创新亟待加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 完善,元问题研究和学术争鸣亟待加强。 3、“依托与支撑”二者均有一定差距,如何从制度建设 上妥善解决,亟待深入探索。
1988年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 科学本科专业目录,还批准十所高校开始招收硕士生;安 排人大、北大、清华、西交大、上交大、哈工大等校试办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等方向的研究生班; 安排人大招收“马克思主义原 理”方向的博士生。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 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 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这样,从政策法规上,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专业化便有了合法性依据和制度保 障。 此时,全国高校中同时设有政治教育、思想政 治教育两个本科专业的学校达62所; 到1995年,获得马 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高校各有35所; 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 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 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至此,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 育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完备的正规化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陈万柏 张耀灿主编剖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2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学科建设进程二、学科建设经验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 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 ;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之间的矛盾。
2.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哪些主要特点?1、阶级性;2、实践性;3、综合性。
3.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 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发展
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发展
张耀灿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科学地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特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才能开好头、起好步,从而实现又好
又快发展问题.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张耀灿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发展 [J], 张耀灿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J], 渠长根
3.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 [J], 韩丹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J], 李克;何伟
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规律 [J], 宫留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_张耀灿
个 体 与 群 体
个 性 与 共 性
主 体 性 与 客 体 性
动 物 性 与 社 会 性
兽 性 与 人 性
有 题利 的于 认深 识化 对 理 论 和 现 实 问
•
谢
谢
收
看!
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 值的必经途径。——这是它最深层次的价值。 《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报告》强调“思想 领先” 党在不同时期强调的“生命线”论断 掌握思想教育是完成一切政治任务的 中心环节 要革命总要先造成舆论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的灌输原理 组织群众先要动员群众 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 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社会哲学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 研究、学科建设做出的历史贡献;另方面也应看到建国后 未及时自觉实现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欠佳的重要原因。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哲学从 认识论向生存论的范式转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极大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 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
• 元理论是指以某种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研究该学科理论的理论体系、结构
元理论 研究内容
研究该学科理论观点和原理的分析力、解释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本质、范畴、规律、理论体系结构、 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都属于元理论,元问题。 元理论研究之重要,是因为它是论证、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相关理论的重要畴研究亟待开展 学术争鸣
•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可优化为: 起点范畴:思想和行为 主体范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客体范畴: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环境 过程范畴:内化与外化 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要素范畴
4、多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辩证法开展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专家张耀灿教授到我校讲学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页
主题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学;专家;教育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2007年4月27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张耀灿教授应邀来到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主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
张耀灿教授讲座思想教育学科综述和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述和创新研究张耀灿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反复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古今中外任何形态的文化,其核心和灵魂都是一定的价值观。
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是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
全会《决定》唯一点名强调的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指出“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加强和攺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师生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崇高职责和使命。
为了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我今天讲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近30年的成就、当前的学术动态和如何跟踪前沿开展创新研究的问题。
一、学科综述性研究的类型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重要意义(一)学科研究综述的重要意义1,具有推动传承、发展、创新的意义。
现在的学术研究多为“纵深性发展”研究,那么,综述便成为发展创新的基础性、前提性研究;2,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也是对学者的一个基本要求。
尤其是应用研究者被现行学术体制划分到不同学科和院系,怎样去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呢?综述能为分散在各学科、院系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了解信息、进入前沿提供指导和帮助,也是同行沟通和交流所必须。
(二)学科综述性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有:第一,全面性学科研究综述。
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200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人民2008)、《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戴锐)等。
第二,专题性研究综述。
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研究综述”(韦冬雪、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研究综述”(杨增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综述”(熊建生,周湘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熊富标)等。
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
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一、引言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是科研工作者和学术界颇为重视的一方面。
它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学术实力和研究水平,更是对学术界的贡献和推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评估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的重要性,并详细探讨如何通过广度和深度的方式来提高研究的价值。
二、重要性评估1. 学术声誉的建立在学术界,个人的学术声誉是非常重要的。
而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正是评价一个学者学术能力和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的文章,我们不仅可以积累个人的学术声誉,还能够取得学术界的认可。
2. 学术界的推动力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不仅是一个学者个人的成就,更是对学术界的推动。
通过发表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这些成果将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三、广度和深度的探讨1. 广度的重要性在撰写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时,广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融入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通过广度的拓展,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主题,从而提供更多元化的研究思路。
2. 深度的重要性除了广度,深度也是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深度的探讨将使我们的文章更具专业性和实用价值,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1. 知识输出与共享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说,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都是知识输出和共享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研究成果进行编写和发表,我们可以将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传递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从而对社会和学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2. 学术不断进步主要成果贡献及著述是学术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通过研究成果的输出和交流,学术界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一名学者,我们应该积极著述并与同行们进行合作和讨论,共同推动学术界的发展和提升。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重点复习笔记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片面,还有非政治思想和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过于宏观,并非专有特殊的对象)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我们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的制约。
人的思想和行为受这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另外还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如何运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评析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评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评析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结合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肯定其已获得的学术价值,同时指出仍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评述,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织杂糅,这一动荡的形势客观凸显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探讨意识形态领域这一宏观环境的相关内容。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始终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
专家学者在长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但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研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为素材,对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进行评析,以期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金鉴康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概念界定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金鉴康、朱正亮等学者于1987年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首次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出了概念的界定。
在这本著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定义是:“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那么构成这个特定区域的其他要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该定义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教育主体、客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围绕谁”来发生作用的,并认为围绕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三者之外的要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该定义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和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明晰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的范围,为理论研究者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提供了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
•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分析的基点,是分析思想政治 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相互关系及结合方式,即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基本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
•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 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 •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収动者和实施者。 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体。 • 特点:主体性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另一 类是思想政治教育群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
邹学荣 .思想政治教育学【M】.1992,(9). 李芳.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 ,2005,(6).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006,(7). 赵明 .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M】.2007.
2.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与进期目标的 关系
• 思想政治教育近期目标是中期目标与进期目标的基础。 • 思想政治教育中期目标是联结近期目标与进期目标的纽 带和桥梁。 • 思想政治教育进期目标是近期目标与中期目标的指南。 • 思想政治教育进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的关系, 就是战略目标、战役目标和战术目标的关系。
国医大师张灿玾学术思想探讨
国医大师张灿玾学术思想探讨
张昕;王文妲;崔国军;魏本征;孙慧明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7(35)5
【摘要】国医大师张灿玾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70余年,对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诊疗效果显著,寓经典医籍研究中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张灿玾在治学上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强调立足临床是研读中医理论的最高境界;在临证上强调辨证“多面化”、“一人一方,一时一方”,用药配伍注重双向及多向性,善于情志疏导,强调中医的“气化学说”,对中医的脏腑功能系统和病之标本的概念均有新的见解.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张昕;王文妲;崔国军;魏本征;孙慧明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
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辨治遗精验案赏析
2.张灿玾谈民国时期山东荣成乡村中医生存状况
3.张灿玾临证方药运用经验
4.山东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江苏国医大师朱
良春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教授受聘成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荣誉馆员5.深切缅怀国医大师、我刊顾问张灿玾教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三民主义看孙中山的德治思想
从三民主义看孙中山的德治思想
张耀灿
【期刊名称】《唯实》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具有以民为本的鲜明特色,这是他的德治思想的集中表现.在孙中山德治思想中,关怀国计民生是其核心、目的和归宿;实行教育立国体现了对国民心性文明的关注;建立民主政治是治国思想的本质、推行德治的中介和保证;倡导为民服务则是推行德治的关键.由此可见,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关系的第一人.
【总页数】5页(P4-8)
【作者】张耀灿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从《三民主义》演讲看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态度 [J], 贾仙茹
2.从《三民主义》演讲看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 [J], 李琪
3.从文化视野看孙中山三民主义 [J], 史艺军;宋晓敏
4.从孙中山三民主义价值观的转向看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中国选择 [J], 李金和
5.从孙中山"真释"三民主义看其思想转变 [J], 梁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张耀灿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8(024)005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3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确定学科和专业名称;1984~1996年,学科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取得新突破;1997年至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发展之路.在对每一阶段的主要成绩和经验进行回顾和初步的梳理基础上,简要展望了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张耀灿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从政治性到注重人文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的现实转向 [J], 吕瑞琴;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新成果 [J], 郑永廷;胡梅花
3.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史述论 [J], 张耀灿
4.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J], 肖正德;卢尚建
5.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J], 张耀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
张耀灿;杨静
【期刊名称】《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必须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科学认识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最大限度地引导社会思潮,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张耀灿;杨静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6
【相关文献】
1.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层次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与逻辑视野分析 [J], 王庆五
2.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论析 [J], 常宗耀;袁凤哲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细化引领社会思潮的三重进路——基于湖南欠发达地区
传播媒介引领社会思潮的调查 [J], 谭可可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 [J], 张耀灿;杨静;
5.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 [J], 葛亚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1.有固定合作刊物。 2.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发表层次不断提高。 3.间隙也在层次较低的刊物发表。
2.研究脉络
• • (1)凌乱期:1983-1996年(46-59岁) 成果少、层次低、选题杂,毕业就业、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道德教育、家长辅导等 均有涉猎。 (2)摸索期:1998-2001年(61-64岁) 开始逐步摸索研究方向,选题日趋集中,开始涉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研究。 (3)发展期:2002-2004年(65-67岁) 日趋专业化,研究领域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德育研究之上,开始写书评。 (4)高峰期:2005-2011(68-74岁) 高产、开始确立学术话语。2005年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 的关系。研究领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思想政治 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并结合热点展开了八荣八耻和构建和 谐社会研究。在学科建设、基本理论、人学范式转换上确立话语权。 (5)平稳期:2012至今(74---) 产量趋减,但是数量稳定。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 沿问题思考和历史经验总结。
•
• • • • •
• •
七、研究领域
•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 2、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 4、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 5、马克思主义研究 • 6、热点话题及现实问题研究
重点研究领域 学术观点 主要出处
八、学术观点
• 1、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 • •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张耀灿,2006年 方法论教学论:2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2007年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卢爱新、 张耀灿,2008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 张耀灿,2009年 发展报告:2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 张耀灿,2010年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陈华洲、 张耀灿,2010年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简史》,王茂胜、 张耀灿,2010年 史:3部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陈立思、 张耀灿,2011年 《当代中等学校德育学科教学论》,刘强、 张耀灿,2011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王平、 张耀灿,2011年 原理论:7部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王树荫、张耀灿,2011年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 张耀灿,2012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2013年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杨芷英、张耀灿,2014年 心理学 马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张耀灿,2014年 思教 1部 2部 4部
20
16 15 17 10 17 6 8 7 2 171 执教高峰 学术高峰
1989
1992 1994 1996 1997
/
1 / / /
/
/ / / /
1
/ 1 2 1
1
1 1 2 1
1998 2000
2001 2002 2003
/ 1
/ 2 4
/ /
/ / /
2 3
4 7 4
2 4
4 9 8
五、发表专著:
理论名家学习之 张耀灿
向 鼻 祖 致 敬 !
一、基本情况
• (一)个人履历:
• 男,教授,1937年10月生,广东南海人,毕业于华中师范 大学政教系,大学本科学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
• 1954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
3、思想政治教育史
• 《20年来学校德育回顾》,1998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2001 • 《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史述论》,2008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张耀灿,2006年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简史》,王茂胜、 张耀灿, 2010年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王树荫、张耀灿,2011 年 • 理论意义:梳理穿线。
• 主要观点: •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人 • 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关系:双向互动、平 等互利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成:教、受、介、环 •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以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 理论贡献: •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框架,推进思想政治 教育科学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陈四维、项久雨(武汉大学)、凌宏彬、马奇柯、梁建新、李辽宁(河海大学)、刘伟、 李芳、杨静、刘弋、陈洪涛、张红霞、王智慧、钱广荣、付安玲、曹勇、朱志刚、吴凤庭、王艳 秋、杨小军。
四、发表论文
年份
1983 1985 1986 第一 作者 / / / 第二 作者 1 / /ຫໍສະໝຸດ 独撰1 2 1总计
2 2 1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 (1)学科建设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现状和发展展望》,1998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2000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与建设》200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探析》,2007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200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201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创建30年的回顾与前瞻》,2014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2009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2007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2009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结构滚系》,2008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20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测评发展新趋势》,20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理念探析》,2011 《高校思想政治据理论课教学评价新思考》,2011 (3)队伍素质 《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2005;《加强两颗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2004 理论意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引领风向、打牢根基。
三、学术团队
• • • • • • • • • • • • • • • • •
•
1983-2015年共与29人合作发表论文,主要是同事和学生。 曹清燕:共计16篇:3(06)、4(07)、3(08)、5(09)、1(10) 华中师大博士,现在中南大学工作。 肖映胜:共计6篇:2(10)、4(11) 06年中央党校博士毕业,现在吉首大学工作。 徐志远:共计6篇:2(02)、4(03) 华中师大博士,现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作。 毕红梅:共计4篇:1(92)、1(08)、1(13)、1(14) 华中师大教授 邵献平:共计4篇:2(06)、2(07) 华中师大博士,现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作 金 鑫:共计4篇:2(08)、2(09) 现在长江大学工作 卢爱新:共计论文2篇:2(05);专著1部(08) 华中师大博士,现在洛阳理工学院工作 陈万柏:合著专著3部:1(07)、1(09)、1(13) 华中师大教授
3部
4部 1部 1部 2013 2部
1部
• 2006
1部 2007
1部 2008
1部
2009 2010 2011
2012
2014
六、学术发展脉络
• • 1.合作刊物(共计53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共计38篇,1998-2015年。1(98)、1(00)、1(01)、2 (02)、2(03)、4(05)、4(06)、4(07)、6(08)、5(09)、2(10)、1( 13)、3(14)、2(15). 《思想教育研究》:共计20篇,2001-2014,1(01)、2(02)、1(06)、2(07)、 2(08)、4(09)、3(10)、1(11)、2(13)、1(14) 《思想理论教育》:共计15篇,2003-2014年。1(03)、2(05)、2(06)、3(07) 、1(08).、2(09)、1(10)、1(11)、1(12)、1(1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共计14篇,2000-2013年。1(00)、1(01)、1(03)、2( 04)、1(05)、3(06)、1(07)、3(09)、1(1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计7篇,1997-2013.。1(07)、1(08).、1(09)、1(10 )、1(10)、1(12)、1(1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共计5篇,1985-2002。1(85)、1(89).、1(94)、1(98 )、1(02)。
• 4、马克思主义研究
(1)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 张耀灿,2010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王平、 张耀灿,2011年 《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200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2002 《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2006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启示》,2006 《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轮的再认识》,2008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研究 《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发展》,2008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发展》,2008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2008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的几个问题》,2012 理论意义:助力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的基础性、规范性、 发展性问题研究。
5.热点问题
• • • • • • • • • • • •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201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2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实现路径探析》,2015 2、意识形态 《把握思想动态,增强阵地意识》,2001 《试论我干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 3、八荣八耻和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2006 《中国传统和谐文虎的当代价值》,2006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针对》,2006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2007 理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相结合,需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落 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