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文化”的视觉语言力量与设计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文化”的视觉语言力量与设计反思

摘要:艺术与设计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同时,大众开始成为新颖的艺术视觉语言的创造者,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典型案例——“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探究其反映的社会性与人性变化。此外,设计师则应从这一文化流行现象的表面看到其需求本质,在设计中融入更多时代的人性。

关键词:文化传播视觉语言人性化设计

时至今日,艺术与设计的价值在国内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大众传媒的内容中渗透了大量艺术视觉语言,同时,普罗大众开始主动创造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状态的艺术视觉语言。所谓的“萌”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萌”这个用法来自于日本的动漫文化领域,日文写作“萌え”。“萌”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现象被确认出现是在2003年左右,动漫爱好者开始频繁使用这个词汇,其具体来源已不可考。“萌”在汉语和日语中本来都是发芽的意思,被动漫爱好者用来赞美他们所喜爱的角色,这类角色的特点是能让观看者处在一种强烈的喜爱与思恋的状态中,这也就是“萌”文化的一个关键点,“萌”文化可以说是人们与虚拟形象相爱的一种文化。这种情结在过去的文艺界可找到蓝本,如描述中年男性对少女产生迷恋的“洛丽塔情结”。实质上,“萌”文化不仅包涵精神上的喜爱,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性意味。

“萌”文化在日本产生并广为传播,绝非偶然现象。森永卓郎在《萌的经济学》指出,它来源于日本人恋爱观和婚姻观的转变:离婚率的上升,自由恋爱的不稳定,都导致单身人士数量的增加。日本动漫业的发达,提供了成熟完美的动漫角色,使得从虚拟世界中寻找感情对象成为情感缺失者的一个情感宣泄方法。

“萌”文化以日本动漫作品为载体传播到中国并引起巨大共鸣,在发展与传播中,脱离了其较狭窄的原意,用于泛指一切可爱、美好、让人心生怜爱的事物。成为一个新的大众用词。表示特别有情感共鸣的说法如:戳中“萌点”,等等。

1 被形容为“萌”的事物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外型特点:圆;饱满;毛绒感

圆作为单纯的形态,本身就带给人亲和感、圆满感、团结感的视觉心理,人们心底的感觉经验使得人对于圆形事物会有莫名的好感。由圆弧构成的形象更容易激起人潜意识里对于婴幼儿时代自我的回忆,进而引起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被称为“萌”的现实物体中多为婴儿、动物幼崽;非现实物体则多为圆形线条构造的人造形象,如各类动漫角色。

饱满和毛绒感都是进一步加深“圆”的形象,并且使曲线更加柔和,

并富有温柔的触感。

性格特点:主体是真正的人时,一般具有懒散、笨拙、憨厚的性格;主体是非人生命体时,一般抛弃其原有性格特点,观看者下意识地赋予其人格化,将自己的审美投射到该主体身上,认为其具有上述性格特征。

性格表现方式:肢体语言或故事情节。

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一度十分红火,其受众蔓延到成年人领域。笔者曾做过一个关于该影片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角色的非正式调查,结果显示:作为主角,代表勇敢、机智、顺从等传统美德的喜羊羊得票寥寥,作为配角,头脑呆笨、好吃懒做的懒羊羊,以及“妻管严”形象的灰太狼分居一二名。此外,走红于微博的“猫叔”、“瞌睡宝宝”“小浣熊”都带有懒羊羊式的懒惰、无赖的一面。这种对慵懒的追捧正反映了人们承受着社会巨大压力和紧张节奏时内心所潜藏的不安,现实中的生活太紧张,接触的人太有城府、事事精明透顶,令人厌倦。因此他们将对单纯宁静的向往之情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猫叔”是日本乡村里的一只普通白猫,因为主人坚持每天为它拍摄照片并放到网络社区而走红。人们通过猫叔的照片看到了自己向往的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令人产生出对憨厚可爱的性格、平静淡泊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所以说,慵懒实质上代表的是现代社会对于慢生活状态的回归,笨拙则代表了对于人际关系过度功利的反思。

第二类被称为“萌”、能够广泛引起共鸣的事物是生命体之间原始情感的流露。比如真挚的母爱、父爱;同伴之间的关爱;异性之间的亲吻、爱抚,等。这种感情是自然流露、无矫饰、无功利色彩的。这一点在以动物或人类婴儿为主体时最能体现此外,这类情感一般是偏欢快、温馨的,悲剧性质的情感流露不包含在“萌”的范围内。

以一个虚拟形象为例:美国皮克斯公司于2008年发行的动画电影《Wall-E》中的主角Wall-E是地球彻底成为垃圾场并被人类抛弃后,遗留在地球的一个清扫机器人,它每天兢兢业业的清扫垃圾,做好本职工作,直到遇见被派往地球来查看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的机器人Eva。孤独的Wall-E对Eva产生了爱情,并无私的帮助她寻找生命迹象。当Eva被召回外星球时,Wall-E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去寻找她。Wall-E 的形象带有复古的机械感,用于表达感情的眼睛、手指、脚(滚轮)处采用了曲线造型。当他忧愁的时候,两只眼睛会呈现人类八字眉的感觉,Eva作为高科技化的机器人,被赋予冷漠的白色和毫无表情的脸,只能通过“眼睛”部位的灯光表达情感变化。电影中,Wall-E对感情的渴望是拟人的,而这种真挚热忱的爱,是现实生活中愈发稀少的,电影所给出的地球陷落的背景将情感的缺失夸张到一个极端。Wall-E所代表的正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心理。

综上所述,“萌”文化由来已久,近年来被大众广受追捧,其根源在于社会与感情需求发生了变化:社交方式不断更新,情感交流却愈加空泛化,爱人与家人之间日渐疏离。在中国,诚信危机、正义危机的黑洞日

益扩张,人性的“善”被扭曲和质疑。对爱和信任的渴望程度没有减少,从外界满足这种渴望的途径却变少了。人们开始转向自身,寻求自身蕴藏的愈合能力。有人会采取激进的方式,但瞬间能量的突然迸发会给身心带来强烈刺激,具有副作用。与此相比,“萌”文化的治愈作用给予身心绵延、缓和的舒畅感。

2 结语

如上文所述,“萌”文化所体现的感情在历史上早有蓝本,在当代,这种感情需求更加普遍。在发展中,“萌”也从单向的、对虚拟形象的喜爱转变为双向的情感沟通,升华为一种心理慰藉与治疗的方式,这种转变是人为推动的,也是十分有益的。设计师就是其中的一股推动力量。在设计要素上,设计的形式似乎超越了功能,向纯艺术发展,纯艺术所达到的共鸣作用愈加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蒋丰.“萌文化”为何在日本大行其道[EB/OL]./hb/2011/09-01/3300331.shtml.2009 -0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