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到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了解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三、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和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四、实验器材

1、细菌三态装片

2、显微镜

3、香柏油

4、擦镜纸等

五、操作步骤

1. 放置好显微镜

2. 调节光源

3. 低倍镜观察

4. 高倍镜观察

5. 油镜观察

6. 清洁和还原显微镜

显微镜观察细菌涂片(细菌三型涂片、枯草杆菌涂片)使用油镜:

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

1. 放置好显微镜

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检者姿势要端正。

(不论使用单筒显微镜或双筒显微镜均应双眼同时睁开观察,以减少眼睛疲劳,也便于边观察边绘图或记录

2. 调节好光源

接通电源,打开光源。

3. 低倍镜的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确定观察部位。

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调节标本移动螺旋,使观察的目的物处于物镜的正下方。

调节粗调螺旋,使物镜(10×)与标本靠近,眼睛在测向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和载玻片相碰。

张开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至目的物清晰为止。

通过玻片夹推进器慢慢移动玻片,认真观察标本各部分,找到合适的目的物,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4.高倍镜的观察

(1)用低倍镜找到标本并调节清晰后,将欲放大的观察部位用推进器调到视野中央。

(2).旋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如果高倍镜下观察目的物有点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要注意旋转方向与载物台上升或下降的关系,防止镜头与载玻片强力接触,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5.油镜的观察

(1)如果用高倍镜目的物未能看清,可用油镜。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检查标本片,将目的物移到视野正中。

下降载物台,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将油镜移至正中,缓慢调节粗调螺(2)旋使油镜头浸没在油中,刚好贴近载玻片。然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微微向上调(切忌用粗准焦螺旋)即可。

(应特别注意不要在升降载物台时用力过猛,或者调焦时误将粗调节螺旋向反方向转动而损坏镜头及载玻片)

6. 清洁显微镜和还原显微镜

. 观察结束后,调节光源到最小再关掉电源开关。调节粗调螺旋,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取下玻片。

. 把油镜转离光轴,擦镜纸擦1~2次,去油,用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2次,

再用擦镜纸擦1~2次,顺镜头直径方向擦,不要圆周擦和来回擦。擦干净镜体,罩上防尘罩,然后放回原处。

. 用擦油镜头的方法擦玻片。

六、显微结构图的绘制

⏹严格按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依低倍、高倍及油镜的次序观察细菌装片,

并绘出其形态图。

⏹生物绘图中绘出的图要清楚,并正确的表示出形态构造的特点,绘图注意

事项如下:

(1) 绘图要用黑色硬铅笔,不要用软铅笔或有色铅笔,一般用2H 铅笔为宜。

(2) 图的大小及在纸上分布的位置要适当。

(3) 画图时先用轻淡小点或轻线条画出轮廓,再依照轮廓一笔画出与物象相符

的线条。线条要清晰,比例要准确。

(4) 绘出的图要正确,观察时要把混杂物、破损、重叠等现象区别清楚,不要

把这些现象绘上。

(5) 图的明暗及浓淡,应用细点表示,不要采用涂抹方法。点细点时,要点成

圆点,不要点成小撇。

(6) 整个图要美观、整洁,还要特别注意准确性。

七、思考题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2、油镜使用原理是什么?

3、绘出细菌三型图。

实验二细菌的简单染色

虽然各种类型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微生物的各种形态结构,但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于细菌体积小且透明,在活体细胞内又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相差不大。当把细菌悬浮在水滴内,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由于与周围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难于看清它们的形状,更谈不上识别其细微结构。而经过染色,就可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比较清楚地看到菌体形态,亦即菌体表面及内部结构着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便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微生物的形状和结构,因此,微生物染色技术是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通过对细菌的染色观察,使同学们在掌握细菌染色技术的基础上,了解各种其他的染色制片技术;观察微生物的各种形态结构,以巩固课堂知识,增强感性认识。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单染色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2.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1.简单染色法:所谓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态的观察。

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所以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碱性染料并不是碱,和其他染料一样是一种盐,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易与带负电

荷的细菌结合而使细菌着色。例如,美蓝(亚甲蓝)实际上是氯化亚甲蓝盐,它可被电离成正、负离子:

带正电荷的染料离子可使细菌细胞染成蓝色。常用的碱性染料除美蓝外,还有结晶紫(crystal violet)、碱性复红(basicfu-chsin)、番红(又称沙黄,safranine)等。

细菌体积小,较透明,如未经染色常不易识别,而经着色后,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易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三、器材

1、活材料: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2、染色液和试剂:草酸铵结晶紫、番红、蒸馏水、无菌水、二甲苯、香柏油等。

3、器材:废液缸、洗瓶、载玻片、接种杯、酒精灯、擦镜纸、显微镜。

四、操作步骤

(1)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左手持菌液试管,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接种环冷却后在火焰旁从试管中取一环菌液,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约

0.5-1cm的均匀薄膜。如果从斜面或平板上取菌,用无菌环挑取少量菌体,涂在预先

滴有一小滴无菌水的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2)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细菌形态将毁坏。

(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废液缸上的搁架上,加一滴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min (5)水洗:用洗瓶或滴管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直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

(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8)改用番红染色,重复以上过程。

实验完毕后的处理:

①将浸过油的镜头按下述方法擦拭干净,

a.先用擦镜纸将油镜头上的油擦去。

b.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将镜头擦2-3次。

c.再用干净的擦镜纸将镜头擦2-3次。注意擦镜头时向一个方向擦拭。②观察后的

染色玻片用废纸将香柏油擦干净,放入回收容器内。

五、注意事项

(1)要有对数生长期的菌种

菌龄过小或过大均影响细菌的正常形态,菌龄太小还没有分化完整,而菌龄过大,往往会发生自溶。

(2)涂片不宜过厚,以免造成菌体重叠,不利于观察形态。

(3)火焰固定不宜过热,否则会使细菌变形。

六、实验报告

1.结果

绘出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形态图。

2.思考题

简单染色应注意哪些,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