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国际化呈现出全球加速的趋势,作为规会计信息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核心。

尽管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准则体系,然而由于我国会计改革起步较晚和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在概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长、发展、进一步完善所现存的障碍和阻力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建议,以期能够对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环境;会计改革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 th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showing the accelerating global trend,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the 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s core. Despit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released a substantial system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tart-late accounting reform and the special accounting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on the road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ur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ecial accounting environment in China, put forward obstacles China are facing and strategic proposals should tak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a purpose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China.
KEY 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accounting environment;accounting reform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前言 (1)
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 (1)
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2)
2.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对外贸易的损失 (2)
2.2趋同可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2.3趋同可提高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防经营风险 (2)
2.4趋同可规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2.5趋同可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3)
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所面临的问题 (3)
3.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3)
3.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 (3)
3.3社会意识觉醒不够程度 (4)
3.4新准则有些规定过度超前实施难度大 (4)
3.5会计行业有待持续发展,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不高 (4)
4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的对策 (5)
4.1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 (5)
4.2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准则制定水平 (5)
4.2.1构建我国会计概念框架 (5)
4.2.2改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5)
4.2.3增强会计准则应用的可操作性 (6)
4.3为实施新准则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准则执行机制 (6)
4.4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6)
4.5.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7)
4.5.2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7)
4.5.3加强后续教育,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 (7)
5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

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功改组,使制定在全世界围(至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通用的统一会计准则从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

随着IASB宣告制定具有“全球会计准则”意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各国会计准则纷纷向IFRS趋同。

欧盟国家宣布从2005年起直接采用IFRS编制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制定了与IFRS等同的本国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与IASB在 2002年9月签订“诺沃克协议”,旨在推动FASB准则与IASB准则的趋同。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那么中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和进程又是如何呢?
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
我国则以IFRS为蓝本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2006年2月推出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容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从具体项目上看,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①从结构上看,我国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基本准则位于具体准则之上,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性。

国际会计准则包括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一些具体准则,概念框架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意义。

新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就是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准则的容和结构与概念框架基本相同,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②在具体准则方面,我国准则的38条具体准则当中,除了对原有的16条准则进行修订之外,其余22条准则均为此次新增。

新准则除了包括一般业务准则之外,还包括了涵盖金融业、农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多个特殊行业的准则,可以说是覆盖而广、容完整。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无论是从具体准则的项目上,还是从单个准则的具体规定上,我国准则都与之基本相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③会计的计量模式趋同。

国际会计准则为了在财务报表中确定其货币金额共讨论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计量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也同样给出了5种会
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表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在计量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决心。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使用态度上我国会计准则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趋同。

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2.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对外贸易的损失
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要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

会计信息己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

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消除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从而充分发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作用,减少经济交流的障碍,使得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 (包括财务信息),评估客户的实力,促使资源在全球围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

2.2趋同可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资本的供需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满足各自需求,而且国际证券监管机构为实施有效监管,也需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审核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对于需要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而言,按照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减少海外上市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有利于海外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

2.3趋同可提高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防经营风险
跨国公司经营活动需要有一套统一的部管理制度,包括可比的会计和报告体系。

不同子公司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如存在差异,不仅使跨国公司部报表的合并、分析和利用产生诸多障碍,增加了公司部报表折算与合并的处理费用及经营成本,而且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管理,趋同则有利于降低跨国公司信息转化成本,促进其发展。

2.4趋同可规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准则体系对于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都做出了统一的会计处理规,填补了原来会计制度规的很多空白点,使企业在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有章可循。


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新准则及时规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相关问题,对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新准则明确了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规和统一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这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能更好满足各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5趋同可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2006年2月15日IASB主席戴维泰迪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发布会上指出,由于我国的努力,使得全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加快了。

新准则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我国更快地实现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目标,促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所面临的问题
3.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雄厚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施行主要力量,它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但对于我国来说,并不拥有《国际会计准则》推行的良好市场经济基础,这是与发达西方国家相比,《国际会计准则》难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例如,如果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就会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毫无用处,因为在我国经济环境历史中可能刚刚出现甚至还未出现西方国家常见的相关经济事项。

以我国会计准则为参照点,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特殊会计事项,可能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丝毫位见,因为它同样也不适应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现状。

所以不能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不能只单纯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加上我国跨国公司少、资本市场薄弱、国际贸易发展不成熟,使得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力量比较弱小,因此,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够牢固,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走向趋同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3.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
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难以走向趋同因素之一。

例如,在会计准则规重点容方面。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现状,使得《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
表为主,该表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但我国且以利润表为主,因为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公司上市、增资配股、退市均以利润作为判定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可见我国还未提供一个完善的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法律环境。

3.3社会意识觉醒不够程度
社会意识是促成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在社会意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具有强制性。

在性质上是让人们被动的去接受。

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完全是一种主动的性质,人们主动的去接受会计准则。

因为在其公允表达原则中规定企业可以背离会计准则及其解释的相关规定,并可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以实现公允列报目的。

其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不完整。

会计概念框架可以有效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而我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特别是在财务会计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概念,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一个规的理论指导。

再者,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

虽说这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一个特色,但随着2001年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之后,我国会计准则似乎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这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

3.4新准则有些规定过度超前实施难度大
从实务操作角度看,一方面是新准则和应用指南规定过于原则性,有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

另一方面则是有些规定过度超前于我国目前的现实环境。

例如:期权、权证目前在我国不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格不明确;公允价值的取得可能还缺少客观性,计量操作性不强;套期保值业务规定过于注重形式;预计油气资产弃置费用不具操作性等。

由于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规则便于操作。

新准则没有详细的举例和具体处理,应用指南对某些问题也未解释清楚,也没有过渡性应用和举例、具体处理规定,不利于对准则精髓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指导作用和操作性较差。

3.5会计行业有待持续发展,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不高
2007年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尤其理念方面导向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的运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通常提供较少指对企业管理当局及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很高。

在我国
现阶段,由于会计人员的习惯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原因,将难以适应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判断等方面的较高要求。

4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的对策
4.1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
我国应当全面、广泛地参与IFRS的制定过程,争取在各个层面上有更多的中国代表参加准则的制定,使IFRS更多地兼顾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地与经济背景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等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区域间沟通、对话和合作,研究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会计现象.进而探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会计准则,以提高我国在IFRS制定中的影响力。

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能够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提高IFRS在全球围的适用性,增进发展中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向IASB介绍并推荐中国在准则制定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与IASB的工作项目进行广泛合作。

2007年2月,IASB宣布拟采纳中国建议修订关联方披露准则,表明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中国在融入和参与全球性会计规则的制定方面有了突破。

4.2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准则制定水平
4.2.1构建我国会计概念框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结构是一份对具体会计准则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文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起了很大作用。

我国一般把基本会计准则当成上述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其功能远不及西方国家的理论框架。

实际上,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只是对具体会计准则的目标、基本假设和基本准则的一种简单阐释,我国的会计准则仍有必要建立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完善和评价现颁布的会计准则。

4.2.2改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最终形成依赖于一个有效的制定机制我国应加以借鉴 IASB在制定准则时采用的“制定议程、项目计划、制定和发布讨论稿、制定和发布征求意见稿、制定和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布后的程序”的“应循程序”,设立一套拟订准则的程序框架,扩大准则参与方,充分征询各方意见,提高企业和社会公
众的博弈意识和能力,设置问题反馈制度,为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保证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有序开展。

4.2.3增强会计准则应用的可操作性
鉴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发展阶段和会计人员的知识经验积累少、职业判断能力差等会计环境,新准则在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上不应偏颇,更要侧重于规则导向。

财政部应尽快制定并下发相关准则操作指南(或讲解),提供职业判断更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引、细则等,提高会计实务的规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会计实务操作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

4.3为实施新准则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准则执行机制
财政部应当全面梳理与新准则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需要修改的法律法规,应建议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修订,使得新准则与法律、法规能相互协调,确保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

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改善证券市场相关政策及法律,一切以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配置资源,正确树立证券监管理念,秉承“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敢于监管、善于监管,依法监管、规市场,促进证券市场逐步壮大发展,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理顺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注协、审计署等各个监管部门的关系,规会计准则的行业监管,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提高部审计的地位与加强风险管理。

由证监会根据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规行业服务规则。

由中注协来行使会计行业的执业监管,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促进行业自律,以便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增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4.4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会计准则最终是靠会计人员来执行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方法的运用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更是需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做出大量的职业判断。

而长期以来,会计人员习惯于在会计制度下按部就班式的工作,距离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职业判断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尽快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4.5.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

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

4.5.2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表现的认定,是培养会计人员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会计职业道德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主要是依靠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来实现的。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会计行为的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之间和社会对会计行为所作的评价。

即对合乎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肯定、支持或表彰;对不道德的会计行为,给予批评、谴责、处罚,直至追究行政刑事责任。

二是会计人员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即会计人员对自身的职业活动经常进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要求的自我检查鉴定。

4.5.3加强后续教育,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
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同时,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大力引进诸如加拿大的 CGA、英国的 ACCA 等一些国际会计资格考试,培养具有国际认证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从质的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填补中国高级会计人才的缺口。

5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国际会计协调已经从强制协调进入到了制定全球公认会计准则、实现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时代。

中国要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就必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如果因我国会计目前的会计环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或者说由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存在一些负面经济后果就拒绝采纳,则无异于因噎废食。

我们现在要思索的是在趋同过程中,如何保证本国利益集团与外国利益集团均会因此产生净收益,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坚定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另一方面又要小心谨慎,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盖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J].会计研究,2004,(10):3~3
[2]军.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和意义[J].中国学科教育,2008,(11):75~76
[3]玉廷.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J].会计研究,2007,(3):2~8
[4]金星.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进程与现状[J].:经贸职业学院,2009,(5):70~73
[5]董美霞.会计准则双向趋同: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解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2):32~33
[6]铁涛,周红.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一个综述[J].财经研究,2007,(3):22~22
[7]王淑霞.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利弊分析[J].会计之友,2007,(12):90~92
[8]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4,(1):4~7
[9]曲晓辉.会计准则全球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3):16~19
[10]毓圭.会计审汁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0):6~8
[11]波,黄真.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院学报,2010,(1):97~98
[12]兰小玲.浅议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J].新理财,2007,(3):35~37
[13]萍,治国.国际会计协调问题的研究[J].价格月刊,2007,(1):65~69
[14]王军.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新会计准则,全面提升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J].会计研究,2006,(8):3~6
[15]中华人民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2006.58~60
[16]纪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J].社会科学辑刊,2007,(6):118~120
[17]江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9~12
[18]Susana Callao. Adoption of IFRS in Spain: Effect on the compara—bility and releva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7,(2):34~36
.word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