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第2单元 课题2 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传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明确改进方向。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如氧气的制法、性质、应用等。
2.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研究小组主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教师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氧气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氧气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概念、性质、制法及其用途,掌握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使用氧气测量仪器,如氧气瓶、氧气表等,并能正确读取数据。
3.了解氧气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氧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助燃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5.学会通过实验观察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法及其用途,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
未来展望
新能源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氧气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氧气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反应物,与氢 气结合产生电能和水,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氧气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成为重要议题。倡导节能减排、植树 造林等行动,有助于维护氧气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氧 气会向下方聚集。化学性质Fra bibliotek助燃性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 够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 氧气中可以燃烧发出明亮 的火焰。
氧化性
氧气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 氧化反应,使它们氧化成 对应的氧化物。
活性
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未成 对的电子,因此具有很高 的化学活性,可以与许多 元素形成化合物。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02
安全操作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设备完好, 避免使用破损或不合适的仪器。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实 验服、护目镜等。
防火防爆
氧气是一种助燃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远离明火 和易燃物品,避免发生意外火灾或爆炸事故。
03
气体储存与处理
分馏法
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液态空气的方 法制取氧气。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备氧气。
电解水法
通过电解水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虽然这种方法能够产生高纯 度的氧气,但耗电量较大,成本较高,通常只用于实验室或 小规模生产。
氧气的工业应用
钢铁冶炼
化工合成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氧气被用作氧化剂, 帮助降低铁矿石中的杂质含量,提高钢铁 的质量和产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共40张PPT)
现象:1、剧烈燃烧,2、火星四射 3、放热 4、生成黑色的固体
第二课时
化合反应与 氧化反应 ※ 重庆市向立胜
【新课引入】
你还记得实验
P27[2-1]; P33[2-3]; P34[2-4] 磷、硫、铁燃烧的现象吗?
讨论 P35 1、分析,填写
化合反应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紫色的火焰。生成物是否相同? 相同,都生成二氧化硫。
(3) 为何要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的插入 ?
让硫和氧气充分接触反应。现象更明显。
(4)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在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药品?
想一想,能否利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为什么? 红磷,
不能,
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瓶内压强没有减小。
①②铁锌++当氧盐气酸既点有燃 氯氧四化氧气锌化+三参氢铁气与反应 又③合石蜡符+氧化气 合点燃反二应氧化条碳+件水 时,
该④反镁+应氧气既点是燃 化氧化合镁反应又是 氧⑤化铝+反氧气应点燃。 氧化铝
⑥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①④⑤⑥是化合反应
①④⑤⑥既是①化③合④反⑤应⑥又是是氧氧化化反反应应
检查笔记全不全
P35
定 义: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 反应物:某物质+含有氧的物质(氧化剂)
化
( 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
反
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爆炸
应 分类
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 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 腐熟、铁生锈
练问题习:在判什断么下情列况反下应,是一否个为反化应合既反是应化、合是 否反应氧又化是反氧应化? 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共25张PPT)
硫
淡黄色固体
淡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 放热,生成
点燃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
注意: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 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空气。
课本P46实验:木炭燃烧
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由瓶口向 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
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
合反应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
因A果.关因系为不磷成燃立烧的能是产生白烟,所以D可用
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 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 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 燃料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观察、思考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 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
氧气能溶于水吗?
提问: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 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 的集气瓶中。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 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 燃,则证明瓶内是氧气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报告
反应物的 反应物的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文字表 名称 色、态 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达式
木炭
黑色固体
发出红光, 放热,生成 使澄清石灰 水变白色浑 浊的气体
发出白光, 碳+氧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
课题二——氧气【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4)液态与固态的氧气颜色均为。
的密度比空气略;(3)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提示:氧气可以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本身却不能燃烧,即不具有可燃性。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现象如下表:提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红热木炭,复燃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更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以表示为:A+B→AB 。
即“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
(3)缓慢氧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比如动植物的作用,食物的,酒和醋的酿造等。
【要点分析】1.实验过程中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应该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这是因为如果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过快,则硫(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使氧气受热,体积迅速膨胀而排出;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也会把中部及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导致反应时间缩短,现象不明显,不利于观察,甚至硫(或碳)会因为缺养而熄灭。
2.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注意注意以下操作:(1)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2)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的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影响铁丝燃烧);(3)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中吸收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4)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以火柴梗燃烧放出的热量给铁丝加热,达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新人教版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教案资料,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如集气瓶、烧杯、导管、橡皮塞、火柴、蜡烛等。在实验前,要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或器材损坏。
简短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氧气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氧气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氧气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氧气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其次,在课堂讨论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氧气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够清楚,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氧气的用途和实际应用场景不够了解,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同时,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用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化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5.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助燃性、氧化性和溶解性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收集和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的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燃烧 Nhomakorabea呼吸等。
4.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氧气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课题,如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氧气是如何产生的?氧气的性质有哪些?如何测定氧气含量?等,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途径寻求答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课题,如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学会氧气的制法,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实验、观察和讨论中的表现和收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2.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氧气的应用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3.通过对氧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关注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紧紧围绕教材,突出氧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我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也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题,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法,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掌握氧气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制法的直观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氧气制取装置、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2.多媒体课件:介绍氧气性质、制法及应用的图片、视频等;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讨论题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自然现象,如闪电、呼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氧气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并通过实验现象展示氧气的性质。
同时,讲解氧气的制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课题氧气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学生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对气体“氧气”进一步学习,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
通过引入化学史的方式,借助实验探究,从科学家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出氧气物理化学性质,一方面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且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化学观念:通过观察木炭、硫粉、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学习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掌握化合反应的定义;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判断物质变化类型,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氧气的发展史,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形成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认识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关键信息的获取,依据科学事实,总结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氧气的这些用途是由它的什么来决定的呢?思考讨论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忆氧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用图片展示给学生,突出氧气对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性,由生活问题转向化学学习。
讲授新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___________气体;(2)标准状况下,密度________________;(3)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4)固态、液态呈__________________;(5)工业氧气储存在______________中。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演示实验: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作业难度适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作业效果。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一系列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新课内容:
(1)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讲解氧气的化学式、分子构成,介绍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与循环,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实验室制取氧气: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制备方法。
(3)收集、验满和储存氧气:讲解收集、验满和储存氧气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确答案。
4.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3.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撰写小论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鼓励他们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能够运用氧气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呼吸、燃烧等;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应用,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氧气的生成,从而加深他们对氧气制备方法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氧气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学习: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讨论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并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你们对氧气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的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解答。"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氧气知识的掌握。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这些关于氧气知识的练习题,看看你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教师批改练习,及时反馈。
"我已经批改了大家的练习,现在我将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请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氧气应用的实例,分析氧气在这些实例中的作用,并阐述其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3.书写氧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配平。
"请大家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确保方程式的配平正确无误。"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氧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氧气的习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等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 (1)O2 (2)P2O5 (3)SO2 (4)CO2、O2、N2 解析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化学符号是O2;(2)白色固体是五氧 化二磷,化学符号是P2O5;(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符号 是SO2;(4)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化学符号分别是 CO2、O2、N2。
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项,液态氧可作助燃剂是氧气的用途,不是
氧气的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项,氧气能氧化许多物质,这是氧气 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答案 D
知识点二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项目 概念 特点 举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有氧参加反应 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பைடு நூலகம்溶解
)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答案 B 蔗糖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的过程。
1.氧气的化学性质 (
)
A.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在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如图2-2-3所示,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 据两圆的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
图2-2-3
。
(2)请你写出一个属于C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你认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属于 “C”);硫+氧气 二氧化硫属于 (填“A”“B”或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2氧气-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配套教案
课题2 氧气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兴趣,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题氧气课型新授课素养目标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
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现象。
5.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6.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3.学习“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具准备氧气(五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火柴、水、细沙、燃烧匙、坩埚钳。
课前预习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或固态时为淡蓝色。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可燃物能在氧气中燃烧。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4.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备课笔记易错提醒: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的量较少而已。
新课导入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
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这种气体就是氧气,在第一单元我们观察过燃着的小木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变化,知道氧气会使木条燃烧得更旺,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可以及时给出正确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一下氧气相关的知识。
进行新课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讨论]出示一瓶氧气,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知识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并进行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氧气的性质和制备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燃烧实验,如木棒燃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氧气的制备:教师介绍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为实验操作提供指导。
属焊接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为后续学习氧气性质打下基础。
3.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氧气的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认知,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二)讲授新知
1.氧气的性质:教师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助燃性和氧化性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了解氧气的性质,为后续实验和讨论打下基础。
-氧气的性质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应用?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对氧气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气的主要性质,包括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同课异构教学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同课异构等方面,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组织学生互评,共同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收集有关氧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例子,结合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其作用原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分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心得体会。
6.针对本节课的同课异构教学,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同课异构教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2.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理解同课异构的概念,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方法,分析其原理及操作技巧。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对待,保证作业质量。
2.注意作业的书写规范,字迹清晰,表达准确。
3.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无误。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氧气》内容不仅涉及基础物质性质的学习,也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
教材通过系统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等)和化学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为学生构建了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框架。
同时,教材还详细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分解、高锰酸钾加热等,这些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此外,教材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相联系,如氧气在医疗、环保、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关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在进行《氧气》这一章节的教学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从知识基础上看,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基本化学概念,对化学实验操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量筒的使用、试管的加热等。
这为学习氧气的性质及其制备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能力层面,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实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深入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特别是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从学生心理和学习态度上看,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通过亲手操作来探索化学的奥秘。
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对复杂的概念和实验步骤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氧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详细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生活中与氧气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巩固学习成果。
7.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布置与氧气性质相关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教学评价,关注成长: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火焰燃烧、金属氧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共同特点。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燃烧现象,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对了,它们都需要氧气。那么,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氧气的性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化学学科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应用;
1.对氧气性质的理解需要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层面,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实验技能,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验安全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
3.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4.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探究
氧化反应
硫 + 氧气 碳 + 氧气 铁 + 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共同点2: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 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等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气)
新知探究
典例1 下列化学反应是化合反应的是_A__B_C__,是氧化反应的是_A_B__C_D__。
表达式: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新知探究
实验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注意:木炭要自上而下缓慢地伸入到集气瓶中。 原因:避免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集气瓶中上部的氧 气逸出,使现象不明显。
新知探究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新知探究
铁丝
在氧气中
在空气中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放出热量,生 成一种黑色固体
红热 不能燃烧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钙,与是否有氧气参加反应无关;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石蜡和 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化学变化,而糖和水混合制成 糖水是物理变化,所以不是化合反应。如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 化反应。
解析: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不都是化合反应,如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物有两种,而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
课堂达标
3 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D)
A.酒和醋的酿造 C.农家肥的腐熟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D.酒精灯安静燃烧
(2020·抚顺区级模拟)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 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 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 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课堂小结
物理性质
氧气的性质
化学性质 助燃性、 氧化性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的略大,不易溶于水
有三态变化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既是化合反应, 又是氧化反应
课堂达标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D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新知探究
典例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氧气是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C.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具有可燃性
新知探究
典例2 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用线连接起来。
可燃物
木炭 硫 铁丝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新知探究
硫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
新知探究
硫
在氧气中
在空气中
现象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有 放出热量,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新知探究
实验时集气瓶中为什么放少量水?
资料提示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与水蒸气结合会产生酸雨,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表达式: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新知探究
回顾实验,思考以下操作的原因
①实验前铁丝需打磨: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利于铁丝和氧气反应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③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引燃铁丝 ④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 ⑤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方法点拨:描述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要注意:(1)分清物质是在空气中还是 在氧气中燃烧;(2)要明确“烟”和“雾”的区别,“火焰”和“光”的区 别;(3)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出现生成物的名字。
课堂达标
2 下列对氧气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液态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以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许多物质反应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有氧气
新知导入
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已经知道了氧气具有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等用途,那么氧气的这些 用途是由它的什么来决定的呢?
新知探究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你能说出氧气的一些性质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不易溶于水。
三态变化:
无色气体
新知探究
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何不同?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 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 烈。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新知探究
认真观察以下反应表达式,它们有何共同点?
点燃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A.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点燃
B.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C.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D.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新知探究
典例2 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有些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01kPa -183℃
淡蓝色液体
101kPa -218℃
淡蓝色固体 (雪花状)
新知探究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 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新知探究
检验氧气的方法
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现象:木条复燃。
结论: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新知探究
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各种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会一样吗?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新知探究
知识点二、化合反应
硫 + 氧气 碳 + 氧气 铁 + 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硫 + 氧气 碳 + 氧气 铁 + 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共同点1: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化合反应 (多变一)
共同点2: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氧化反应
注意: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硫的 用量不能过多,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新知探究
木炭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的燃烧
新知探究
木炭
在氧气中
在空气中
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 光,放出热量,生 成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红热,放 出热量, 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的气体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