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基本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实际意义。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讲解新知:讲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行解决。

4.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互相交流、学习。

5.总结提升: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为四个步骤:1.明确问题: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数学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观后感

小学数学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观后感

小学数学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观后感《〈小学数学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观后感》哇塞,最近我看了关于小学数学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那可真是让我有超多的想法呢!在数学的世界里呀,解决问题就像是在走迷宫。

我们拿到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像是站在迷宫的入口,周围都是迷雾,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时候,从条件想起就像是我们手里的一个小地图。

比如说,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明有一些苹果,他先吃了5个,然后妈妈又给他3个,现在他有8个苹果,那他原来有几个苹果呢?这个时候,那些已知的条件,就像迷宫里的小标记一样。

“先吃了5个”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标记,这是在告诉我们数量在减少;“妈妈又给他3个”这又是一个标记,是数量在增加;“现在有8个苹果”这就是我们走到的当前位置。

我们就从这些条件开始想,就像顺着小标记去找到迷宫的出口。

要是不看这些条件,就像蒙着眼睛在迷宫里乱撞,肯定找不到答案啦。

我还记得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呢。

有一个小猴子想要摘桃子。

树上的桃子不知道有多少个,但是小猴子知道,第一天它摘了总数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又摘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候树上还剩下5个桃子。

那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呢?这可把我们都难住了。

但是老师就教我们从条件想起。

“第二天摘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剩下5个”,那我们就想啊,剩下的一半要是不摘那1个,就应该是5 + 1 = 6个,那第二天没摘之前剩下的就是6×2 = 12个。

然后再看第一天的条件,“摘了总数的一半多1个剩下12个”,那总数的一半要是不摘那1个就应该是12 + 1 = 13个,那总数就是13×2 = 26个。

哇,就像变魔术一样,从那些看起来复杂的条件里,我们就把答案找出来了。

我跟我的同桌还经常讨论这些数学问题呢。

我同桌有一次就说:“这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啊,就像是搭积木。

每个条件就是一块积木,我们得一块一块按照顺序搭起来,才能搭出一个漂亮的城堡。

要是乱搭,那城堡肯定倒了,答案也就不对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问题解决策略的掌握逐渐从直观、具体向抽象、逻辑方向发展。然而,大部分学生在面对稍复杂的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分析问题条件、发现数量关系方面。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4.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解决问题。
3.方法指导:教授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辅助手段,将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策略。
5.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总结经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突破直观思维,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画图、列表等辅助手段,将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问题驱动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探究精神。
-解决问题:根据数量关系,运用加减乘除运算,解决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从条件出发去思考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难点: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并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

2.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思维。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种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将学习如何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策略。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接着,我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如,教材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题:“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我引导学生思考,从条件出发,如何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出几个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例如:“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面积。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如何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练习题,共同解答,并分享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从条件想起的策略1. 理解问题,找出已知条件2. 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3. 检验解答,确保合理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0度,另一个角是60度,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法和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曾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还是依赖于具体的计算,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纸牌等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示范。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交流和分享。

新版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课件

新版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主要内容回顾
策略引入
方法指导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策略”, 以及“从条件想起”的意义和重要性。
详细讲解如何从条件出发,一步步分析和 解决问题,包括解题思路、问题建模、执 行计算等步骤。
实践应用
课堂互动
通过多道例题,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从 条件想起的策略,同时强调解题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通过合作 学习和互动交流,加深对策略的理解和应 用。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收集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包括策略掌握、问题解决能力、课堂参与度等方面 。
反馈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后续教学。
解决方法:在制定解决方案时,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
03
难易程度,必要时可以调整方案或寻求他人帮助。
解决方法与技巧分享
总结词:技巧分享
1
2
详细描述: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积累一些有效的 解决方法或技巧,与其他人分享和交流,提高解 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3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参加讨论、分享经验、阅读 相关书籍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解决方法与 技巧。
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理解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
推断出隐含条件
根据题目的描述,推断出一些可能存在的隐含条件。
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
设计解决方案
基于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 关系,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解决方案
按照设计的方案,具体执行每一个 步骤,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种策略,学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找出关键条件,然后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找不到解题的关键条件。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找出解题的关键条件,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解题的关键条件,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解题的关键条件,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

南京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总结部分。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付钱。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分水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水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应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元钱,让他去商店买苹果,每千克苹果5元,小明最多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步骤:找出已知条件→分析问题→列出算式→求解。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提升(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强调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2. 板书内容:(1)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步骤:找出已知条件→分析问题→列出算式→求解(2)实际问题及解答过程七、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师生共同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步骤”。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学生充分体会有关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克服困难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与难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感受“策略”1、谈话:小朋友,你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2、提问:当一个小孩不小心跌入装满水的大缸中,司马光和他的伙伴们人小个子矮,无法从缸上面把他拉出。

这个时候,司马光究竟想到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救出了他的朋友?(他搬起地上的石头砸破缸,让水流走,救出了他的朋友。

)追问:你们觉得司马光聪明吗?他聪明在哪里?3、指出:我们通常只能想到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却能想到水离开人,换个角度思考也是种策略(红粉笔板书“策略”)。

其实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数学学习中,为了顺利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常常运用一些解题的策略(白粉笔板书“解决问题的”,形成课题)。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一)解决“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圣诞节快到了,三2班的小朋友想做些纸花来布置教室。

)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绿花有12朵。

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红花比黄花多7朵。

红花有多少朵?追问:“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是什么意思?(说明黄花的朵数有2个12朵。

)2、题目中一共出示了(三个)条件,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

3、出示线段图:你能看懂线段图表示的条件和问题吗?你知道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吗?指明口答并追问:表示什么意思?现在你能看着线段图完整地说说题意吗?4、学生讨论:看着线段图表示的条件,你打算怎么求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指名说。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条件想起解决问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这是指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分析已知条件,找出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些关系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都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根据条件分析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两个班级总共有多少人。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条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水平。
2.针对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技巧,设计更多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会从直接的思路去思考,而不会从条件想起,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

2.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呈现一个例题:“一个篮子里有苹果和橘子,苹果的数量是橘子的2倍。

如果篮子里有12个苹果,请问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解答一些类似的题目,如:“一个箱子里有球和帽子,球的数量是帽子的3倍。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2.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

提问:这个问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来解决什么问题?2. 探究新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分享与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 实践应用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正确的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2. 实际问题的解决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讲解:讲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一策略。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独立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条件,并能根据条件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答。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条件:理解问题的条件,明确问题所给的信息。

2. 问题的解决:根据问题的条件,逐步推理,找到问题的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条件,并能根据条件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条件,明确问题所给的信息。

2. 新课: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逐步推理,找到问题的解答。

3. 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问题的条件2. 问题的解决3. 从条件出发,逐步推理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的条件,逐步推理,找到问题的解答。

2. 家庭作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家中练习,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条件,并能根据条件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设计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或故事引入问题,如“小明的书架上有故事书和科学书,如果知道两种书的数量,我们能否计算出总共有多少本书?”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关注问题中的条件,如书的种类和数量。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逐步推理的能力:对于部分学生,有序思考和逐步推理的习惯尚未养成,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或跳跃性的思维。教师需引导学生遵循逻辑顺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求学生按照条件、分析、解答的顺序,逐步展开解题过程,避免盲目猜测或直接求答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熟悉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针对线性方程问题、图形面积问题、组合问题等,讲解并强调解题步骤和关键点,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例:解线性方程问题时,重点强调如何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并通过逐步求解得到答案。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从条件想起的思维方式可能较为抽象,难以把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图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策略的实际应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从条件想起的基本概念。从条件想起是指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导出未知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它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决一个实际数学问题,并解释每一步的思考过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条件想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一解题策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在识别关键条件和逐步推导这两个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我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重点。同时,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从条件想起”策略的理解。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逆向思维:从结果反推条件
明确目标
先确定想要达到的结果或目标, 再逆向思考需要满足的条件。
逆向推理
从已知结果出发,逆向推导需要满 足的条件,逐步逼近问题核心。
排除法
通过排除不可能的条件,逐步缩小 范围,逼近正确答案。
类比思维:借鉴相似问题解决方法
寻找相似案例
在已知问题中寻找与当前问题相 似的案例,借鉴其解决方法。
分析问题的性质
根据问题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数学问题、物理问题、化学问题等。 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识别关键条件与限制因素
找出关键条件
在问题中,有些条件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这些条件被称为关键条件。我们 需要仔细分析问题,找出这些关键条件,并围绕它们来制定解决方案。
识别限制因素
除了关键条件外,问题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时间限制、资源限制等。 这些限制因素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识别并考虑它们。
梳理问题中涉及的信息
01
列出已知信息
在问题中,有些信息是直接给出的,我们可以将这些已知信息列出来,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02 03
挖掘隐含信息
除了已知信息外,问题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隐含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解决 问题同样重要。我们需要通过仔细分析问题的描述和背景,挖掘出这些 隐含信息。
分析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 条件关系等。
构建逻辑框架
根据条件间关系,构建问 题的逻辑框架,为后续的 策略制定提供基础。
转化条件为可操作性方案
明确目标
根据问题要求,明确需要 解决的目标或达到的效果。
转化条件
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可操作的 方案或措施,即把抽象的条 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条件、分析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运用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 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教学难点:运用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条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尝试从条件想起,运用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包括解题思路、计算准确性等。

3. 评价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如能否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条件、分析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条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题目给出的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例题教学法: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条件,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检查答案。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
杏树
3行
8行
每行7棵
每行6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 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 每行5棵。
桃树
杏树
3行
8行
每行7棵
每行6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按果树的种类 整理条件。
根据条件填空
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 ? 买了10枝, 2、已知每枝铅笔2元,
每行6棵
每行5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 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 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求桃树、杏树和梨 树一共有多少棵?
3×7=21(棵) 桃树 梨树 杏树 8×6=48(棵) 3行 4行 8行 4×5=20(棵) 21+48+20=89(棵) 每行7棵 每行5棵 每行6棵 答:桃树、杏树和梨树 一共有89棵。
长袖衬衫 短袖衬衫 270÷2=135(元)
2件
270元
3件
180元
180÷3=60(元)
135-60=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 短袖衬衫贵75元。
? ?
每条90元, 3、已知买了4条裤子,
4、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 行7棵, ?
从条件入手→提问题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果园中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 行 5 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 3× ×7=28 7=21(棵) (棵) 4 4× ×5=20 5=20(棵) (棵) 杏树 3行 8行4行 每行6棵 28+20=48 21+20=41(棵) (棵) 每行 梨树 7棵 4每行 行 5棵 每行5答:桃树和梨树一共 棵 41棵。
同学们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了 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了28千克;五年 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了25千克。三年级和四年级一 共采集多少千克?
三年级 4个班 每班25千克 四年级 3个班 每班28千克 三年级 4个班 每班28千克 四年级 3个班 每班20千克
20×4=80(千克)
根据问题填空
1、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
需要知道
2、买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
需要知道 和
从问题入手→找条件
根据条件填空
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 ? 2、已知每枝铅笔2元, 买了10枝, 3、已知买了4条裤子,衬衫每件 每条90元, 60元, ? 4、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 树每行7棵, ? ?
桃树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根据问题选择并 整理条件。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桃 树 3行 每行7棵
4行
每行5棵
梨 树 4行 每行5棵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 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 6棵,梨树每行5棵。 杏树比梨树多 多少棵?
杏树 8行 梨树 4行 8×6=48(棵) 4×5=20(棵) 48-20=28(棵)
3行桃树、 88 行杏树, 4、小芳家栽了 小芳家栽了 行杏树, 3行桃树、 桃树每行 7 棵,杏树每行 6 棵。 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 桃树每行7棵,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杏树 8行 每行6棵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
桃树
3行
每行7棵
三年级 五年级 28× 3=84(千克) 三年级 4个班 四年级 3个班 每班28千克
4个班
每班20千克
80+84=164 (千克) 每班20千克 每班25千克
4个班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采集164千克。
江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 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 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总价÷数量=单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