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一)

于漪

我本一草根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安排我几易学科教学,最后落户语文。学的是教育,实习心理学,先教文化班识字,再改行教高中历史。非中文系科班出身,改教高中语文,实属难事。先天不足,缺这少那,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常态。我们那个年代,没有个人价值,领导一句话“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两分钟就改了行。

隔行如隔山,改教语文,步履维艰。且不说语文教学的奥秘,单是汉语拼音就不识。只学过章太炎的注音字母,不知道周有光先生主持的汉语拼音方案;只学过英语语法,未接触汉语语法。诸多无知、愚昧,逼得我边教边学边思,用“洪荒之力”重塑自己,力争做一名不耽误学生青春的合格的语文教师。一清如水我的第一追求是把语文课上好。在班级教学教育体制中,课堂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学生进学校求知,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度过,如若课上不好,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岂不抑制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此,我给自己立下规矩,课一定要一清如水,不能有半点含混与模糊,唬弄学生。榜样是我的高中数学老师毛振璿,他教高中范氏大代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思路之清晰,推理之严密,令人折服。他教的数学定理,我们常刻骨铭心,经久不忘,考试都不用复习。为了追求实现一清如水的目标,我展开了两条线的努力。一条线是备课、教课,独立思考,在真懂上下功夫;一条线是苦读中文专业书,阅读经典名著,增添文化积淀。两条线既并行,又交错,支撑课堂教学质量。先说苦读,绝不是如学生时代读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雨果名著时的或感情激荡,或潇洒快意,或梦幻神游,而是正襟危坐,一本本啃,从《语法修辞讲话》、《修辞学发凡》、《艺概》、《文心雕龙》到《左传》、《史记》到《中国哲学简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中外文学史为经线,翻阅各时代重要的作家作品。读这些磨脑子的书往往都在晚八九点钟之后,白天忙于教课、备课、改作业,只得明灯陪我过半夜。西汉目录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坚持阅读,在文、史、哲精神文明中吸取养料,提升气质,增添识见,力争早日脱愚,改变思想贫乏、言之无物、面目可憎的状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学海探珠》,就是我此前学习的点滴体会记录。前辈张志公先生为之作序说:“锲而不舍,入宝山不会空手回”,“看上去是一本轻轻松松的小品文集,实际上是一本很严肃的讲学习法和教学法的论著,请容许我掉一句书袋:寓庄于谐,盖亦为学为教之一道也欤!”先生之鼓励令我惶恐,但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读书是教师生命的必需,是创造教育气象的源泉。备课,也可说是煞费苦心。那时没有教学参考书,开学,教务处发给你一本教科书,教什么,怎么教,“悉听尊便”。组里有一本很简单的教学大纲,薄薄几页,并不受到重视。

起初,眼睛只盯着教科书,以为钻研了教材,能讲出一点名堂来,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觉得不符合教学规律,零打碎敲,支离破碎,

怎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教语文不能无目的无计划,不能只跟着教材转,教一篇算一篇。胸中要有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总体框架,点、线、面、体,要一清二楚。总目标须达到怎样的要求,各学年段达到怎样的要求,各类文体的一根根线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具备怎样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各自要求与相互间的支撑与促进,文学素养熏陶的途径与方法应如何处理等等,均须作通盘考虑。把薄薄的语文教学大纲读了又读,胸中有了较为清晰的蓝图,既有教具体课文的近景,又有较长时期的规划,而这个整体规划是根据大纲的原则规定自我设计的具体化,步步踩在实地,提高教学自觉性,而不是在“暗胡同”里徘徊。七宝楼台本令人叹为观止,解拆下来,不成片段,破砖残瓦一堆,美感丧尽。

教课也是此理,切忌支解,七零八落。语文教学是有机整体,每堂课也是有机整体。什么叫备课?先做读者,读懂教材,在真懂上下功夫。三遍五遍,八遍十遍,来回往返地读,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涵,从思想内涵到语言文字,从结构框架到细节点染,从细节巧施到缜密构思,从查阅资料到文献佐证,把文章读得字已不躺在纸上,而是站起来与你对话。此时此刻,文章脉络、主旨要义、语言精粹一一显现,使你乐不可支;咀嚼、推敲、思考,你有了自己独特的体会,独有的认识。有些课文已烂熟于心,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如此,八篇十篇,数十篇、上百篇独立阅读下来,初步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阅读的水平、阅读的基本功有了切实的提高。现在看来,亏得没有现成的种种教学参考书,没有被他信力所左右而损伤阅读自觉。

备课,既要胸中有书,又要目中有人,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启发、引领学生阅读理解与语言运用的主要问题。教学目标明确、恰当、具体可行;切忌庞杂,多目标必然导致无目标。教学内容清晰,重点突出,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剪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切忌舍不得割爱,旁枝繁叶一大堆,目标被淹没。教学环节清晰有序,线索分明,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教学方法要慎选,要适切,符合文章个性特征,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切忌“琳琅满目”,哗众取宠。教学语言清楚明白,干净生动,有磁性,有文化含量;切忌干瘪无味,含混不清,语病丛生。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学习。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面的活动,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

为此,花功夫研究学情,通过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基础、语文能力等情况,以他们的现状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学而教,力求减少盲目性,加强针对性。凡此种种,就今日崇尚高阶思维、言必高大上来考量,俨然是小儿科,不屑一顾。然而,对我这名改行的人来说,是为做合格语文教师奠基,打精神底子、业务底子。且不说别的,就拿教学语言而言,为了清除语言的杂质、纠正语病、增强语言的吸引力、感染力,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我曾用以死求活的方法,把讲课

的每一句话写出来,然后进行修改,删除多余的字、词、句,不合逻辑之处,然后,背出来,再口语化,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坚持近两年,有了成效。既然教了语文,就应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为学生做榜样。我追求的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体会了运用的艰辛,指导学生就有了底气。

(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