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命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根据古代文献资料,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或者本原,而大地则像一个圆盘浮在水上,天上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体。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解释说,泰勒斯之所以把水看作是万物的本原,也许是因为他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或是因为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泰勒斯可能从古代神话中吸取材料。因为在希腊神话中,海神夫妇是创世的父母,而且诸神在发誓时都指着斯底克斯河水。这个命题标志着人类开始用经验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维来考察世界万物的起源,而不用传统的神话谱系解说事物的产生和消亡。这个命题实际上是企图用物质来阐述世界的统一性,正如恩格斯指出,原始的唯物主义“在自己萌芽时期九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九在水里去寻找。”(《自然辩证法》第164页)泰勒斯的这个命题虽然是朴素的、直观的,然而它毕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真正诞生。
无限者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据古希腊史学家艾修斯记载,阿那克西曼德主张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因为一切都生自无限者,一切都灭入无限者。这个无限者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初物质,本身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因为本原若有固定的性质或形态,有生有灭,有穷有尽,有边有际,那就成为“有限者”了,而有限者因为种种限制,就不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因而也就不成其为本原了。阿那克西曼德海认为,无限者自身虽没有固定的性质或形态,但从无限者的运动中,通过运动,分离出一些具有固定性质或固定形态的对立物。首先分离出来的对立物是冷和热、湿和干。对立物分离出来之后就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冷而湿的东西由于较重而凝聚在中心,热而干的东西由于较轻而散布于外围,了一个火球,把冷而湿的东西围在里面,一部分贝烤干成为地,未干的部分就是水,水又蒸发而成为云或气。由于气的膨胀,那包围在外面的整个火球也就破裂为许多像车轮一样的火环,火环上具有孔道,从这些火环上的孔道所显现出来的火就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天体绕地而旋转,地像一个圆柱体,悬浮于宇宙的中心,永久保持平稳而不移动。这就是著名的宇宙起源

说。另外,阿那克西曼德还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种的由来。他认为,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元素中产生的,人则是从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的。总之,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这个命题以及与这个命题相关的宇宙起源说和人类起源说,初步揭示了“无限”这个哲学范畴的意义,包含着与传统宗教观念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气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据亚里士多德记载,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美尼的著作残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也就是说,气无所不在,是产生包括人本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原。他首先解释了由气到万物的形成的过程。他认为,气通过凝聚或稀释导致各种实体的形成。他说:“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 使它稀薄和松弛的是热”。关于这一点他曾用这种方法来说明:嘬口呼出的气总是冷的,张口呼出的气总是热的。气稀释后,便成为风、云、土、石头。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在数量上的多少而致,所以没有本质的差异。甚至神和灵魂也是由气构成的,神仿佛是在呼吸着那无所不在的气的宇宙本身,神即宇宙,宇宙即神。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这个命题试图用物质来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的生灭,接触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尽管这种接触时自发的、原始的。
数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早期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他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原型,万物都是模仿数的,是数的摹本,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亚里士多德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种理论时说:“由于他们在数目中间见到了各种各类和谐的特性与比例,而一切其它事物就其整个本性来说都是以数目为范型的,树木本身则先于自然中的一切其它事物,所以他们从这一切进行推论,认为数目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认为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数为何是万物的本原,数如何产生万物呢?据文献记载,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中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另

据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毕达哥拉斯还把数目的元素描述为奇和偶,认为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一这个数目就是由这两个元素合成的(既是奇数又是偶数),并由一产生出其它的一切数目来。因此,有限和无限便是宇宙的两大根本原则,我们的世界便是由奇与偶或有限者与无限者构成。后来,毕达哥拉斯又规定了宇宙的十组对立物。这些对立物都可归为有限者与无限者两大类:有限者与无限者、奇与偶、一与多、右与左、阴与阳、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正方与长方、善与恶。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物质世界的基础,例如,1为点,2为线,3为面,4为体。土为立方体,火为四面体,气为八面体,水为二十四面体。此外,他还把一些非物质的事物也归结为数,赋予数神秘主义色彩。例如,他说理性为1,意见为2,正义为4,婚姻为5,爱情为8。还把10看作是一个极其玄妙的、神圣的、完满的数目,因为构成谐和乐音的1,2,3,4之和就等于10。由于崇拜10,所以他们认为天体的数目也应当是10个,但当时只发现了9个,为了符合10这个数,毕达哥拉斯臆造出第十个天体“对地”(又译“反地球”)。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命题,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标志着人类已经不满足于用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解释世界的产生、存在和变化,标志着人类试图透过纷繁的现象世界,把握事物之间的某种“比例”,某种数的关系,这里孕育着规律的思想。但这个命题本身也存在着把数的原则绝对化的神秘主义倾向。
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第一个本体论命题。他反对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观点,他说:群氓“认为存在者和不存在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向”。他也不赞同毕达哥拉斯关于虚空(无)是存在的看法。在他看来,真个宇宙就是存在,是一个充实体,没有空隙存在其中。他指出,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承认:只有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 在,或者说不存在者存在是不可能的。为四面不存在者存在这个命题不成立呢?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这就是说,认识必定有它的对象,有它的内容,必有所指。假如说我们可以认识非存在物,那就等于说我们的认识可以没有对象,可以没有所指。果真如此的话,认识也就不成其为认识了。既然我们不能认识非存在,我们就不能说它是存在的。根据巴门尼德的观点,能够被思想或者

能够被设想的东西与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反之,不能被思想或设想的东西就是不能存在的。既然非存在者是存在者的这条道路走不通,所以认为存在于非存在同一又不同一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因此只能承认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巴门尼德提出的命题的意义在于确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范畴——存在,这个命题也是第一个本体论命题,因此黑格尔称巴门尼德为西方哲学的真正始祖。在这种意义上,西方哲学发轫于巴门尼德
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命题。巴门尼德在其《论自然》残篇中认为:能够被思维或设想的东西与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反之,不能被思维或设想的东西就是不能够存在的,或就是不存在。要想理解这个命题,首先需要明了“存在”这个范畴的意义。巴门尼德对存在进行了各种规定。首先,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无始无终的。它“既非过去的存在,亦非将来的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其次,存在是唯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任何虚空,是连续的一。这种完满性,他将之比喻为“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方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同时也说明存在是有限的,因为它有一条最后的边界。再次,存在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无始亦无终”。存在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只有具备这些规定性的东西才是思想和理性的对象,换言之,思想和理性的对象只能是超感性的、永恒的、不动的、连续的、不可分的存在。认识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也就走上了真理之路。与真理之路相对的是意见之路,意见的对象是充满阴与阳、左与右、冷与热、光明与黑暗、轻与重、稀薄与稠密、雌与雄等等多种对立的现象界。这个世界由于充满了对立与矛盾,因此必然是一个运动生灭、多样可分的世界。这个世界只能是意见或感性认识的对象,而非理性思想的对象。因此,巴门尼德巴存在于不存在、本体与现象、真理与意见区别对立起来,与此相关的,还区分了一般于个别、永恒与生灭、运动与静止、一与多、连续与间断、可分与不可分。因此,这个命题的本体论意义正在于此,即确立存在于不存在(非存在)两个世界的对立。另外,这个命题的认识论意义在于说明:只有和主体相关的东西,或者说,只有主体能够认识的东西,进入主体思想范围内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客体的存在与否和主体的认识程度相关联。离开主体,超

越主体思想以外的东西都是非存在,即使存在,也没有价值和意义。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在西方哲学上影响甚远,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相同一命题的建立,无不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古希腊早期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他在著作残篇中说了一段名言:“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们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着重强调了宇宙万物的动和变,一切皆流,万物常住,而物质性的“活火”最能表达这种思想。因为火没有一刻是静止的,总在不断地燃烧和熄灭。所以世界的本原就是火,火形成世界万物,而不是神或者人创造了世界万物,而火形成万物的过程乃是通过两条途径完成的:上升之路和下降之路。火通过空气浓厚变成水,水凝固变成土,火——水——土,这是下降之路,在下降运动中火毁灭自身而变为其他元素;然后,土又融解变成水,水蒸发变为气,气又干燥变为火,土——水——气,这是上升之路,在上升运动中其他元素毁灭自身而变为火。因此火的创生即是它的毁灭,而它的毁灭也就是它的创生,一切都是火的转换。“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当然,货物与黄金的转换不是任意的,同样,火与万物的转换也不是任意的,火是在一定的“分寸”上换成了万物,反之亦然。即是说,火的变化和运动,火与万物的相互转化是有尺度和规律的,这种规律和尺度,他称之为“逻各斯”(中文译为“道”)。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这个命题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但他对宇宙本原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辩证。
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著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万物是一种他称之为“种子”的物质微粒构成的。种子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数目是无限多的,体积是无限小的,它们是构成事物的“最初元素”。因此,各种各样的事物并不是由某种性质上与自己相异的本原变化而来的,而是由它们各自的种子构成的。头发是由头发的种子,血是由血的种子,肉是由肉的种子,金子是由金子的种子,雪是由雪的种子所构成。由于种子和由

种子所构成的物体是相同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和卢克莱修又称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为“同类的部分”。
阿那克萨戈拉又认为,太初之时,宇宙是无数无穷小的种子的混合体。后来,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从这原始混合体中分出,异相离,同相聚,形成了各种事物,构成了一个由秩序的宇宙。但从原始混合体中分出的物体也是混合的,因为种子并不是纯粹地孤立地各自存在的,而是彼此相混的。而且,每一个种子也可以由不同的性质、形式、颜色和味道并存在一起。“统一的世界中所包含的那些东西是不能用一把斧子砍开截断的,热不能与冷分开,冷也不能与热分开”。正因为种子都是混合的,所以白雪溶化后会变成黑水,热火会变成冷灰,甜酒会变成酸酒,吃了食物能长出头发、血液、肌肉等等。既然万物都是混合的,那么每一物体中总有某种性质的种子暂居优势。决定事物性质上的差异的关键因素正是事物中占优势地位的种子。因此,在阿那克萨戈拉看来,每一事物既是“一”又是“多”,其原因是“一切都包含着一切”,“每件事物都包含着每件事物的一部分”。可是,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命题基本上沿袭了伊奥尼亚学派的朴素唯物主义倾向,即以物质性的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阐释事物的发生和演化。但与伊奥尼亚学派不同的是:阿那克萨戈拉不满足于用单一的本原来解释多种多样的事物的产生,因为一种本原怎么能变成性质各异的万事万物呢?即“一”怎么能变成“多”呢?因此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种子是万物的本原,目的在于用“多”来解释“多”,克服伊奥尼亚学派的不足。
奴斯安排万物的秩序
古希腊著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本是一原始混合体,后来才分离出各种事物。使事物分离出来的原动力不在于种子本身,而在于一种可称之为“奴斯”(或心灵)的东西。正是由于奴斯的作用,才使原始混合体发漩涡运动,形成了日月星辰等宇宙万物。根据阿那克萨戈拉自己解释,奴斯是“万物中最细的,也是最纯的”,又是“无限的、自主的、不与任何事物混合”,是“单独的、独立的”。显然,他一方面把奴斯与有形的事物区分开来,奴斯使事物运动和具有秩序,它仿佛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在具体描述心灵对事物的作用、心灵推动和支配宇宙万物的运动时,心灵的作用像是一种机械的力量,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心灵又是近乎物质的东西。无论如何,奴斯绝不是一种精神

实体,不是创造主,因为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事物是永恒存在着的,并由另一个东西创造出来的。事实上,由于他把运动看作只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而不像赫拉克利特那样把它们看作是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所以他不能不从事物外面去寻找运动的原因。因此奴斯不过是种子说中的机械论思想的产物,虽然这种机械论观点还只是原始的萌芽,还没有发展成为后来的“第一推动者”。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命题基本上还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后来苏格拉底接受了奴斯安排万物的秩序的思想,但摒弃了奴斯的物质性的成分。这个命题到了近现代,变成了“神”的意志安排万物的秩序的唯心主义命题。
四根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他和阿那克萨戈拉一样,用物质的元素来解释宇宙万物,主张这种元素是“多”而不是“一”。但他认为这种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而不像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那样是无限的。他提出生化万物的四根:水、火、土、气,宇宙万物就是由这四根(元素)形成的。“从这些元素中生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物,生出树木和男人女人,飞禽走兽和水里的鱼,以至长生不死的尊神。”“只有这四种元素,它们互相穿插,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事物。”这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事物。比如,肌肉是由四种等量的元素混合成的,骨头是由两分水、两分土和四分火混合而成的,等等。既然万物都是这四种元素形成的,所以他又认为,常人所谓的产生和消灭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的结合和分离。由四种元素合成一个事物(一),而后这个事物又分解为四种元素(多)。正是这四种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使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但他认为,作为事物之根的元素本身却是不变的,它们不能相互转化,不能相互产生,也不会消灭,它们是永恒的,不变动的。恩培多克勒的这个命题沿袭了伊奥尼亚学派素朴唯物主义路线,但放弃了以一种元素解释多种事物的方法,采取了以多种元素解释多种事物的方法
爱使事物结合,恨使事物分离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恩培多克勒认为,四大元素:水、火、土、气生化万物,正是四大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使事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但元素本身是不变的,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既然元素本身是不动的,那么什么力量使这些元素结合或分

离呢?恩培多克勒认为,这种力量来自元素之外,他称之为“爱”和“恨”。爱使几种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事物;恨则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使万物分解。“在一个时候,一切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很’中分崩离析。”这两种力量是永恒的,以前存在,以后也存在。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又是普遍的,不仅存在于自然事物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爱与恨两种力量并存于世界之中,相互斗争,不断消长,经历着不同的阶段。他认为,这些阶段是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其过程大体如此:最初,世界上爱占绝对优势,把一切元素结合成一体,宇宙成为一个混沌的球体,恨被挤到这个球体的边缘;后来,恨的力量逐渐增强,侵入到球体内部,使结合起来的诸元素逐渐分解;当恨占到绝对优势时,四元素就完全分离开来;最后,爱又侵入其中,诸元素又重新结合形成一体。恩培多克勒的这个命题表明,爱与恨这两种对立的力量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动力,也是宇宙起源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不是一种精神的或神圣意志的力量,而是外在于事物的物理的机械力,可以说是一种机械的外因论。当时人类还没有足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只能借助于道德伦理概念来表述这两种力量,具有拟人化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
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据第欧根尼?拉尔修和亚里士多德记载,德谟克里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或元素是原子与虚空。所谓原子是一种最后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属性是绝对的充实性,即每个原子都毫无空隙。虚空是空洞的空间,也就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和虚空不可感觉,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德谟克里特把原子叫做存在,把虚空叫做非存在,所谓给存在不是不存在,而只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和存在同样是实在的,“虚空并不比坚实不实在,”“存在者并不比不存在者更实在”。这个观点显然与巴门尼德干对非存在的观点针锋相对的。原子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原子是绝对的充实体,所以是不可分割的,不可穿透的。其次,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是性质上无差别,都是相同的,并不是有特殊性的属性。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形状、体积(大小)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再次,原子构成万物,但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最后,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推动,而就在

事物本身之中。原子自动说是德谟克里特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产生于存在的主要工具。正是因为原子本身的运动,所以原子能结合或分离,从而形成呢关于周万物。原子和虚空形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大致如此:具有各种形状、大小不等的无限数量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急剧而凌乱地运动着(如阳光中的尘埃那样),彼此碰撞,形成了一些漩涡,在漩涡运动中不同形状(有凹有凸,有钩有槽)或不同体积的原子结合起来,由于原子的排列次序和位置不同,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混合物。因此,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是由它们本身的构造,即原子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事物的性质如热冷、色、声、味等的差别,都归因于原子的不同。如黑色相应于粗糙的原子,白色相应于光滑的原子。另外,德谟克里特还用原子与虚空说解释费自然现象,如灵魂。他认为灵魂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这类原子和构成火的原子一样,是圆形的、光滑精致的、运动速度最快的、最生动活跃的。德谟克里特提出的这个命题,到公元前四世纪中至三世纪初,为伊壁鸠鲁加以发展;到公元前一世纪,又为卢克莱修所发展完善。它的影响可以推到近代,它对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个命题毕竟是一种猜测,是素朴的、比较幼稚的学说。
无物存在
古希腊著名智者高尔吉亚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高尔吉亚提出并证明了“无物存在”这个命题。因为如果有某物存在的话,那么它或者是永恒的,或是产生出来的。但是,它不可能是产生出来的,也没东西能从“存在”中产生。它也不是永恒的,因为如果说它是永恒的,那就等于说它是无限的。但说它是无限的,那是不行的。因为如果它是无限的东西,那它就不在任何与它自身不同的地方(因为如果它在任何与它自身不同的地方,那它就是为一个比它更大的东西所包容,因而也就成了有限的了,而且比无限更大能包容无限的东西是没有的);它也不可能存在于自身之中,因为它不可能为自身所包容(要是那样的话,它就成了“物体”,又是一个“地方”了)。所以,无限的东西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而不存在于任何地方的东西,也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了。这个命题的出发点是反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学说的,其实质就是主张在感觉经验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该命题可称得上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的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