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与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第5课时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方便信息交流。
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更方便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运用十进制计量大数量的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2.能关注同伴的测量结果,对于不同的结果能进行分析。
3.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通过选择标准单位进行测量,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选择小立方体作为单位标准物对桌面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效率。
难点:能体会到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方便信息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一块橡皮擦(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木棍。
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上节课班级记录表,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
1.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的记录表
(2)上节课用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结果不同,不能进行比较,需要统一用同一长度的物体作标准物进行测量。
(板书课题: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2.选择测量的标准物
(出示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
(1)这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测量比较好呢?
(2)分组讨论。
(3)全班汇报。
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不同标准物的优缺点。
提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希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出观点产生的依据)。
(4)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
小立方体的优缺点
二、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材料准备:每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
1.预测桌面的长度
(1)提问: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我们的书桌大约是多少个小立方体呢?
(2)学生观察桌面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表格中。
2.制作组合立方体
(1)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
(此问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可提前问,减少组织教学的难度。
)
可以将10个小立方体,用透明胶带粘贴成一组,然后测量,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2)学生演示制作组合立方体。
10个一组立方体,用透明胶连接起来。
3.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
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
4.学生分小组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实验。
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
(1)小立方体制作组合立方体时,每个小立方体要紧挨着,不能有缝隙;(2)测量过程中要也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
(3)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5.汇总数据
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者汇报后由教师填写。
三、研讨:比较桌面与讲台的长度
1.收集数据研讨.
观察黑板上全班测量的讲台面的数据。
学生说出数据的特点。
(很接近,准确度高)
2.讲台的长度和课桌的长度,哪个更长一些?
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带来的意义,使得长度可以量化的比较。
3总结
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
四、拓展:用小方块测量其他物体
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沙发的长度和餐桌的高度。
【板书设计】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选择标准测量物:小立方体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探究本事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科学概念的构成,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实际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需要依靠探究活动构成,而探究活动又与具体科学资料密不可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可能也无法脱离科学资料而孤立进行。
科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我觉得提得很好,很及时,很贴切,另外结合我镇的16字教学模式,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