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我的课堂教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我的课堂教学变化
经过几年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新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课程标准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变,“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成为新课程的两大基本理念。
在课程评价上,注重的是形成性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基本原则。
我们经常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起学生音乐的兴趣,如何自主的学习音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因此,我们应该经常思考一下如何来评价我们的学生,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好的评价手段来促进音乐教学的进行。
一、把握音乐学科的本质是优化音乐教学的关键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来说,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体验才能实现。
正如《音乐课程标准》前言所指出:小学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音乐是体验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可见,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学生对音乐有独特的理解与丰富的想像,他们以其美妙而奇特的想像,描绘至善至美的画面。
如欣赏圣一桑斯的《天鹅》,学生不
但感受到了天鹅优美、端庄的姿态,波光鳞鳞,风景如画的湖面,其中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悖离了音乐本体,片面强调音乐的趣味性,采用概念化、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来解释音乐,走入音乐教育的误区。
如在教学歌曲《小雨沙沙》时,有位教师以万物生长离不开春雨自然引入“小雨沙沙”的主题,使学生立刻展开了对春雨的各种联想,然后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做的沙锤伴随着音乐模仿小雨的声音,自然流畅。
但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偏离了轨道:老师一会让学生模仿小草在春雨中发芽,一会儿让学生朗诵春天的诗句,一会儿又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春雨,学生饶有兴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在此其间,《小雨沙沙》的音乐却一直未出现,学生没有聆听音乐,怎么会有相应的音乐审美体验。
这不仅是对学生想像力的扼杀,也是某种程度上对音乐的亵读。
我们的音乐教学应紧紧围绕音乐,因为一切联想、想像的产生还是由音乐而生,最终必将落到音乐的语言、要素和形式上来,要把握音乐的“魂”——音乐的要素,音乐教学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向,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此外,在学科综合和多媒体的使用上,也要把握好“度”和“质”,即一切的综合与媒体的使用,都不能悖离音乐的本质属性与功能,音乐课就是以音乐为主线,它姓“音”不姓“繁”或“杂”,要远
离那些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的虚伪的美丽,始终把音乐的本位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为本,展开一切教学活动。
二、评价的语言--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1.赋予语言具体内容,提高孩子学习情绪
不断重复简单的“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
而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
“你们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比我要棒!”……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
2.巧妙利用“悄悄话”,给孩子一支强心针
音乐课堂中,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时,我们的评价更要注意用亲切和善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言。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初一年级有人胆子很小的女同学,总担心自己做不好被老师批评,以至于表演唱歌时不能有响亮的歌声,但是她的音色非常好听,节奏感也很强。
因此,在不断给她鼓励之后,我用亲切的评价跟她进行了一次“心”的交流:我附在她的耳边悄悄地告诉她“其实你唱得好极了,声音特别甜美,老师很喜欢听你唱歌。
你能不能让我听得更清楚些,让所有同学都像老师一样喜欢你?”我看到她眼睛一亮,从那时起,她的胆子慢慢变大了,现在已经敢于独自一个为全班同学表演,而
且非常出色。
3.多多采用体态语言,给孩子无声的评价
通过体态语言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进行评价,如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
这些都会给孩子们以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我们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所一个“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欣赏了一段音乐后,让孩子们自由的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同学高举起手,但请他回答时却涨红了脸,低下头不敢回答。
从他闪烁的目光中我知道他能说,只是胆子太小。
我给了他一个亲切的微笑,同时用体态语言给他一些暗示。
得到鼓励的他,轻轻地说出了第一个字,我又竖起了大拇指暗示他说得棒。
之后他鼓足勇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看来,无声的评价有时真是十分有效的。
4.婉转评价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经常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
在需要用语言来提醒的学生,不要直接用“××同学,你在做什么?”“××同学,你又不认真了!”等粗暴的语言来批评,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励后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你唱得真好听,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来表现你优美的歌喉呢?”等。
记得一次,班里的调皮大王在上课时突然发出一声怪叫,全班同
学哄堂大笑,我没有发火,却说:“××的声音可真响亮,音色很悦耳,如果拿来唱我们刚学的这首歌可是最合适了。
你能不能用你响亮的歌喉,悦耳的声音为我们大家演唱一遍好吗?”这下他可带劲了,为大家唱了一首,唱得确实很不错。
我带着大家鼓鼓掌,又说:“××,你唱得真好听!这么好的声音,用来乱喊乱叫,你说可惜不可惜呀!”这位同学不好意思的摸摸头皮,笑着坐下了。
再后来的课堂时间里,他一直很认真,没有违反纪律。
用另一种方式既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让他乐于接受批评。
总之,语言的评价应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学生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教师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让自己评价的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
”成为我们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三、巧妙运用教学过程,促进与学生课堂互动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请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如: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声、水声等;人类社会的声音,如人声、车声等;各种民族音乐,如民歌,民族器乐等;世界上各种器乐资料,各种民族器乐介绍;世界经典名曲,如肖邦、贝多芬等;一些著名音乐人士的生平资料,一些民歌背后的传奇故事等等,都可以作为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向。
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可作适当指导和帮助。
第二阶段、展开课题研究:选择好研究课题之后,以课题小组为
单位,由组长牵头,分工合作。
可以查寻文本资料,如书、报刊、杂志,可以翻阅音像资料,可以通过媒体,向大人、专业人士、音像资料店等进行咨询,也可能自己录制、拍摄等。
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阶段、组内合作探究:资料收集完成后,组内成员,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整理,筛选。
把符合研究需要的资料留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然后通过组员间的对话与互动,产生研究小组对课题独特的理解与体会,为下一步研究作好智力准备。
第四阶段、展示分享交流:针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课题成果的报告和发布。
投影展示文本资料,或者用多媒体、录音机展示音像资料,或者干脆自己演唱,表演一段,如可能,对所展示的材料,作适当的分析,解释。
说说自己对乐曲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不求精致,正确,只求学生能真正经历音乐的感悟过程。
第五阶段、组织自主评价:组织小组自主评价,由学生来评析,可评出“最佳点子奖、最具价值奖、最佳效果奖”等多种奖项。
教师也可作为活动的一份子,适当参与点评,以评论“功”为主,少说或者不说学生的“过”。
总之,音乐课程改革是奔向美好的音乐教育理想的金光大道,行进在这条大道上的教师,需要适时地、持续地回首,去凝视那已经踏出来的一行行足迹,体味其间的酸甜苦辣,反思其中的利弊得失,为的是以后的路走得更迅捷、更稳健、更踏实,从而使我们的音乐
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