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检网络舆情问题研究
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处置——对66件涉检网络舆情案例的实证研究
执法公信力。 因此 , 效 负 面 影 响 . 检 察机 关 必 须 研 究 解 决 的重 大 课 题 。 是
一
、
涉检 网络 舆 情 的 基本 属 性
帖 揣测 案情 误 导 公 众 . 同心 态 的 网 民频 繁 跟 帖 。 易 不 极
1 指 向对 象 分 类 : 是 指 向检 察 业 务 ; 是 指 向 . 按 一 二
检察 官 ; 是 指 向 检察 改 革 ; 三 四是 指 向检 察 院 。
2按 涉 及 检 察 院分 类 : 是 涉及 高 检 院 ; 是 涉 及 . 一 二
被 置 于 网络 舆论 监督 的 最 前沿 ,涉 检 网络 舆 情 时 有 发 生。 如引 导 处 置不 当 . 必危 及 检 察 机 关 的 队伍 形 象 及 势
中处 于 弱 势 地 位 , 对 社 会 产 生 愤 懑 情 绪 , 富 仇 权 、 易 仇 仇 官仇 腐 心 理 严 重 , 同时 , 民 还 有 追求 真相 和公 平 正 网 义 的心 理 诉 求 . 络 成 为 他 们 宣 泄情 绪 的 空 间 ; 网 另一 方 面 察 机 关 有 别 于 其 他 机 关 , 维 护公 平 正义 的最 后 检 是 防 线 。 民对 检 察 机 关 的要 求 更 为 苛 严 。另 外 , 当 前 网 在 反腐 背 景 下 , 察 机 关 负 责 查 处 贪 腐 和 渎 职 犯 罪 案件 , 检
方面舆情 : 狭义 上讲 . 检 网络舆情仅指 负面舆情 。 从 涉 基 于 负面 舆 情 网 民更 为关 注 . 以 . 文 的研 究 限于 狭 所 本
义 上 的涉 检 网络 舆 情 。
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探讨
口
摘 要 近 年 来,互联 网上涉检 公共 事件 和热 点话题
向朝敏
道, 通过 一 些主 流 网站 以及 当地 政 府 网站 贴 吧 、 博客等 网络平 台进 行 帘言 , 诋 毁检 察机 关 的 良好 形象 。 3 、榆察 机关 执 法办 案 巾 的失误 与 瑕疵 成 为 众 在 网络 上
火 执法 公 {  ̄ - J J 。
2 、 突 发 。涉 榆 网络舆 论的 形成 往 往非 常迅 速 , … 个热 点
点, 面对 浩 如烟海 的 网络 信息 , 常 常是 无从 卜 于, 收集 剑 的涉 检
网络 舆情 信息 不 能发挥 作用 。
事 什 的存 在 加 卜 一 种 情 绪 化 的意见 , 就 可 以成 为点 燃 一” 舆论 ( 三) 应对 机 制 不健 全 。 的 导 火索 。 ‘ 1 一事 什 发生 时 , 网 可 以 立 在 网 络 | 十 l 发 农意 网络 舆情 的处 置机制 还 未有 效 建立 , 在 如何 应对 和 处置 涉 见, 甘, 各利t 渠 道 的意 见 义可 以迅 速地 进 行互 动 , 从而 迅速 形 检 网络舆 情危 机 方面 显得 千 ¨ 对薄弱, 没有 形 成系 统 的对 策和 措 成 强 人 的意 见 声势 。 施, 处 置机 制 不 健个 , 不 能适 时果 断处 理 危机 。如 缺 乏 预臀 处 3 、发 敝 。依 托 互 联 网开放 的人性 和无 可 比拟 的传递 速 嚣预 案 、 i l 面 引导 机制 未 形成 、 如 何与 网络 媒 体打 交 道 引导 网 度, 网络 舆 情 具彳 丁 强 人 的放 火 效应 l 扩 敞效应 , 容 易形 成 巨人 络舆 情走 向等现 象普 遍 存在 。
试论涉检信访网络舆情的应对
58检法实务JIAN FA SHI WU在机关网站上开通信访邮箱,或是领导直通车,在街道办增设信访接待室,对于突出问题,要第一时间受理、解决,将矛盾遏制在萌芽状态。
4、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化的网络舆情应对队伍信访网络舆情是检察机关今后工作的重难点,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可以在检查机关内部建立专业化的舆情应对队伍。
该队伍以申诉、控告工作为主,同时与检察机关政工部门、宣传部门、监察部门等进行协同合作。
监察部门对网络信访舆情进行收集、甄别,同时将信息共享给其余部门,同时由舆情监测员将情况通报给有合作关系的媒体[2]。
此外,政工、办公室等负责信息收集,充当舆情监督员、网络评论员,同时与媒体进行联系,积极引导舆论走向。
并通过合作媒体发布舆情处理过程、结果。
而技术部门则对网络进行维护,确保网络信访舆情能够顺利运作,确保检察机关的正面声音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队伍培训工作。
检察机关要对内部进行系统的统筹安排,定期组织网络信访=舆情解决方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确保队伍人员工作实效,提高对舆情的敏锐性,掌握具体的应对策略,切实提高与媒体的沟通水平。
四、结语对于当前检察机关所面临的涉检信访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早制定相应的涉检信访网络舆情处理机制,以便能够从容应对这类网络舆情。
对于所发生的大规模负面舆论,要及时介入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此外,作为法律监督机构,检察机关要不忘初心,牢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使命,不断完善群众申诉路径,确保广大群众能够合法维权。
参考文献:[1]张勇玲.法治视野下涉检舆情应对路径[J].人民检察,2016,(6):49-51.[2]何伟.强化涉法涉检舆情应对机制[J].人民检察,2017,(22):77-78.(作者:王钢猛,温州市人民检察院)2、舆情指向更具体近年来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阳光司法建设持续推进落实,相关信访事件也开始朝着个案化的方向发展。
涉检网络舆情状况及处置机制研究
察院检察 官上班玩游戏事件 。
现 实基础
最 高人 民检 察院关 于深入 推进 社 会矛 应当倾 听民众 的声音和诉 求 ,尊重 各种 《 ( 三) 建立涉检网络舆 情应对机制的 声音。在面临各种 涉检 网络舆论 的时候 , 盾化解 、 社会 管理创新 、 公正廉洁执 法的 检察机关 工作人员在行使检 察权时不 免 实施意 见》 第1 8 条明确要 求 : “ 进一 步完
或者信息被不 断评论 、 转播 、 分享 , 并逐渐 亿 , 较2 0 1 1 年底增加 了约 3 2 7 0 万人 。在 意夸大或歪 曲事实的情况 ,导致涉检 网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倾 向性意见 。 涉检网络 互联网的规模和 社会影响力不 断扩大 的 络舆论对案件 本身的事 实以及证据 的认 舆情 具有 敏感度高 、 关注 度高 、 指向性强 信息化社会环境 下 ,涉检网络 舆情对检 识发生偏差 ,面对社会舆 论和检察权 的
制, 也就成 为了新形 势考量各级检察机 关领导人政治智慧和 司法能力的重要标 准。 关键词 : 涉检 网络舆情 ; 舆情处置机制 ; 司法独立
【 中图分类号: D F 8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1 4 1 6 ( 2 0 1 3 ) 0 4 — 7 5 — 0 3
各个环节 的全程化监督 , 涉检网络舆情也 为 ,更容易获得公众 对司法价值 追求的 制 , 引导舆论理性化 , 实现 社会主义 民主 J O A L 0 喇 L 1 0 N I z 0 A D M I N I ∽
心理 认同 ,进而产 生对司法 自由的信仰 法治。 ( 二) 涉检网络舆情的类 型 和依 赖 ,检察机 关执 法公信力 也将 得 以 笔者倾 向于将 涉检 网络舆情划 分为 更好地实现 。 两类 : 一类是涉及检察权的网络舆情。比 的监所检 察。另一类是 涉及检察官的 网 如“ 躲猫 猫 事件 , 涉及 到检 察权 运作 中 化与 司法独立的冲突
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引导机制问题研究
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引导机制问题研究[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一轮挑战,涉检网络舆情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
为此,作为检察机关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对涉检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后果认真加以研判,及早制定预警、预防和妥善应对措施。
须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以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建立起有利于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制度与途径,确保使其成为促进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涉检;宣传;网络舆情;引导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开放、隐蔽等特性,一个细小的案件,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放大,就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进而形成危机事件。
从“躲猫猫”到“欺实马”再到“邓玉娇”,不断激起的网络舆情漩涡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当今网络舆论的复杂态势和巨大影响。
在网络已开辟出一个“平民化、广泛化、自由化的大麦克风时代”背景下,涉检网络舆情势必或已经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及形象产生恶劣影响,并涉及到检察机关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
因此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已成为一项重大挑战。
一、含义、特点“涉检网络舆情”是指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对检察工作或检察队伍的事或人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涉检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及形象的树立有特殊的作用。
目前,涉检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论坛、新闻跟贴和影响日益强大的博客网站三种途径共同反映而形成,作为对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社会监督形式,涉检网络舆情具有自身的特点:1.对象的特定性。
即涉检网络舆情的对象只能是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与检察工作相关的人或事。
2.舆情的难控性。
指在网络媒体上对舆论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一旦出现非理性的涉检网络舆情,欲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是不太现实的。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调研报告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调研报告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逐渐成为公共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通过对网络上涌现的舆情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能够帮助政府、企业和组织更好地把握社会舆论动态,及时应对公共事件和媒体危机,提升公众形象和信任度。
2.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其在公共舆论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为政府、企业和组织提供参考和借鉴。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综合分析。
4. 调研结果4.1 现状分析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在政府、企业和组织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政府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舆论引导和宣传营销;企业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提升品牌形象;组织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了解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4.2 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不断进步,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将朝着更智能化、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自动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和情感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舆情预测和决策支持。
5. 案例分析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系统,实时监测社交媒体上涉及企业品牌的言论和评论。
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情感分析和关键词提取,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回应消费者的问题和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满意度。
6. 结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在公共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政府、企业和组织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及时应对公共事件和媒体危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将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准确和精细的舆情预测和决策支持。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组织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总结: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调研报告通过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及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在公共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浅谈自媒体时代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
浅谈自媒体时代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力也非常大。
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自媒体时代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策略。
及时发现并跟踪舆情动态。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不少涉检舆情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司法公信力造成严重威胁。
涉检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进行跟踪和监测。
这可以借助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热点话题进行实时追踪和分析。
及时了解舆情的发展趋势和传播路径,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
积极回应并传播权威信息。
针对涉检网络舆情的谣言、偏见和误导,相关部门应积极回应并传播权威信息,遏制不实消息的传播。
可以通过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权威的声明和回应,以及利用涉检媒体平台发布权威信息等方式,迅速传达相关知识和真相,有效疏导公众情绪,避免舆情的进一步扩散和恶化。
涉检部门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司法权威认同,使公众更加理性地对待涉检事件和舆情。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
在自媒体时代,舆情引导比以往更具挑战性。
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个人自媒体和非官方媒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发布的无序性给舆情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引导网络舆情,涉检部门应加强与新闻媒体和网络自媒体的合作,建立与之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共同维护网络舆情的秩序和稳定。
要注重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加强对舆情传播的监管和引导,引导网络舆论的合理表达,促进网络舆情的公平、客观和理性传播。
自媒体时代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需要及时发现并跟踪舆情动态、积极回应并传播权威信息,以及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2024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引言概述: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公众对特定事件、话题或个体的意见、观点和情绪进行表达和传播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愈发重要,因为它能反映公众的关注度和态度,对政府、企业和个体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告将对网络舆情进行调研,以便深入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
关键词:网络舆情调研、公众意见、舆情影响、应对方法正文内容:1.网络舆情的特点1.1快速性:互联网传播的速度极快,迅速引发公众关注。
1.2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匿名发表评论,增加了造谣传谣的可能性。
1.3多样性: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网络舆情呈现出多样性。
1.4扩散性:网络舆情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扩散,影响范围广泛。
2.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2.1媒体传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2.2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是网络舆情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渠道。
2.3个体行为:个体的评论和分享行为也会对网络舆情产生重要影响。
2.4事件本身:事件的严重性、新奇性和持续性会影响网络舆情的发展。
3.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3.1监测与分析: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并进行定期分析,及时获取舆情动态。
3.2公关与回应:及时回应和解释网络舆情,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
3.3建立信任:通过展示真诚和透明的态度,建立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感。
3.4社交媒体管理: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平台,及时跟进和回应争议性话题。
3.5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提前预判潜在的舆情危机,做好应对预案。
4.网络舆情的案例分析4.1企业危机:国内某知名企业在产品质量问题上的危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4.2政府事件:政府行为引发的争议和非议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发舆论风波。
4.3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引发公众对应急能力的质疑和讨论。
5.网络舆情管理的未来趋势5.1:技术的发展将为网络舆情管理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5.2数据挖掘:通过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前预判和应对网络舆情。
新时期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探析
新时期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探析摘要:近年来,涉检网络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呈增长的态势,不断地冲击着基层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如何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维护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已引起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
涉检网络舆情作为新时期增强执法能力、提升检察公信力所要面对的一项挑战,亟需重视和加强研究。
本文结合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求有助于基层检察机关更好地应对涉检网络事件。
关键词:涉检网络舆情特点原因应对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传达民意、表达民情、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
就涉检网络舆情而言,一般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
在网络开辟出的平民化、广泛化、自由化的“大麦克风”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的事件,经过网络传播的无限放大,便可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公众危机。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挑战成为基层检察机关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涉检网络舆情特点(一)快速传播性。
涉检网络舆情的大部分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其形成和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本来很普通、很平常的事件,经过网络高速广泛传播之后,便可以传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而网民的跟帖、发表评论以及一些网络媒体的恶意炒作,使得舆情更是呈现几何级增长。
例如内蒙古贫困县阿荣旗的女检察长“百万豪车”事件被网民曝光后,网上迅速出现大量关于“贫困县女检察长和她的豪车”,并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
(二)消息负面性。
当涉检网络舆情出现时,通过网络这个高速通道,其吸引了大量网民的眼球,大家争相转发、评论等,使相关的负面舆论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卷来,影响社会大众的理性认识看待相关事件,引起社会大众和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观点上,甚至在行动上的产生剧烈冲突,进而严重影响检察机关的社会声誉及公信力,引发公众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司法公正的强烈不满和质疑。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9篇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9篇通常来讲,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工作生活中。
我们经常都会用到报告,编写报告可以让我们汲取之前的工作经验,调整下阶段的工作方向,做好有效计划,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想要了解“网络舆情调研报告”的完整信息快来看看小编的整理吧,建议您将此页收藏方便随时查看!网络舆情调研报告(篇1)xx年网络舆情调研报告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社会和民众中产生影响。
由于城管体制和城管工作的特殊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近年来,我区城管分局受理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越来越多。
网络舆情一方面推动了城管工作的改进,另一方面,一些负面的舆情往往给城管部门的形象和声誉造成影响。
加强舆情监控和引导已成为我们城管人的新课题。
一、现状分析(一)数量日益增多。
分局处理网络舆情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诉求、发表看法。
他们的网上诉求日益频繁,网民发表言论热情高涨,阶段性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市民意见情绪网络化表达逐渐形成习惯。
二是城管这支队伍因其历史的原因、体制的原因,成为网络舆论热议的焦点,常被民众所关注。
(二)内容涵盖面广。
从网络舆情的内容来看,有以下几项:一是表达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态度情感;二是表达对某一事件的认知;三是暴露问题或投诉;四是行为倾向,此类为我们通常说的预警性信息,常发生在特殊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前期。
(三)形式呈现多样化。
一是网络论坛,通过网民自主发帖、跟帖等方式形成舆情;二是新闻点评,新闻网站在新闻信息之后设置点评窗口,收集网民意见;三是留言板,主要是官方网站专门设置给地方领导留言的栏目,例如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成为收集民意的重要渠道;四是在线调查,用网络编程的方式将问卷生成页面,用户在浏览页面的时候,对问卷进行回答,生成调查结果;五是微博,拥有不同数量粉丝的微博同传统媒体比较,其影响力相当于一本杂志、甚至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微博的多点内容发布、信息同步、与移动媒体的结合、链式反应和循环跟贴等特点,值得我们跟踪关注。
舆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舆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的普及,舆情防控工作不断受到关注。
舆情防控工作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舆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舆情防控存在的问题1.信息来源难以确定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信息的多样性,在舆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很难确定信息的来源是否可信。
有些虚假消息可以被不良分子故意传播,从而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使得舆情防控工作更加困难和复杂。
2.舆情引导难度大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舆情往往是由大量的个体话语组成的,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
舆情防控工作需要引导网络舆情,正确的引导舆情需要考虑到舆情的来源、话语方式和观点具体情况,而这些因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预测和掌握。
3. 准确性难以保证在网络上,舆情消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但信息的准确性仍然是个大问题。
由于信息来源不确定、话语不规范以及缺乏严谨的报道机制,有时候舆情消息并不准确,或者甚至是虚假的,这种情况下舆情防控工作会更加困难。
4.处理速度和效率不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舆情防控工作者需要快速响应和给出有效的策略。
但很多时候,处理速度和效率并不高,并且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这也使得舆情防控工作远远不能够完成保护公共安全的任务。
二、对策研究1.加强信息监控和跟踪加强信息监控和跟踪是舆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有效的获取信息,才能够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减少舆情对公共安全的损害。
同时需要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及时记录和收集相关的信息,确保只有可信来源的信息被公开。
2.建立舆情分析和引导机制在舆情防控工作中,需要建立科学分析的机制,通过对舆情的透彻分析,获取到必要的信息,设计出对应的应对策略和引导策略,及时止损,让舆情不至于严重异常。
同时也需要引导正确的信息和言论,通过影响个体来影响整个社会的舆情。
3.提高舆情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快速响应是有效舆情防控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提高舆情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适时调度人力和资源以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减少舆情对公共安全造成的损害。
涉检网络舆情反应机制研究
巧
面对网络生态 ,面对权利诉求 ,面对无时不
在 的舆论 ,一 些检 察机 关 出现草率 作 出结论 、信 息 公开 不及 时 、没 有在 第一 时间 和 网民直接 交流 等 方式 方法 上 的失误 ,稍有不 慎 就会卷 进旋 涡导 致 事态 逐步 升级 ,引起 网络 “ 民愤 ” ,甚 至 出现 舆 情 连锁效 应 。例如 内蒙古 阿荣 旗 回应 女检 察长 刘 丽 洁豪 车案 时 ,声 明刘 丽 洁 的 “ 车 ” 仅 为 豪
( )建 立 涉检 网络舆 情 反 应 机 制 的 紧迫 性 二
与必要 性
察机关采取了多项措施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取得 了很 好 的效果 ,例 如依 法及 时公布 事实 真相 ,满 足公众信 息需 求 ,主动 释疑解 惑 ,引领 网络舆 论 ,防止 舆论 危机 演变 成现 实矛盾 等 。但是也 存 在应对能力弱,方法措施不当等问题。找准存在 的主要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是制定和完善涉 检 网络舆 情应 对机 制 的前提 。
切相关 。各种公共 突发事件和网络媒体的高度发 达, 使得检察机关所面临的舆论环境 日 趋复杂多
变 ,往 往是 一个 细小 的案 件 ,经 过 网络 的发 酵 , 演变 为震 动各界 的社会 热点 事件 。如 何应对 新形 势 的舆 论 环境 ,消减 网络在 传导 负面 事件上 的渲 染 ,最 大 限度地 发挥 网络舆 情对 于法 治 的推 动作 用 ,成 为检 察机关 亟 须面对 的课 题 。
收 稿 日期 :2 1 - 0 2 0 1 1-5
性。传统媒体存在时问滞后 的局限,民情、民意
反映 到媒体 需要一 定 的时 间 ,报 纸 内容更新 的周
乐山市人民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乐山市人民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公众表达意见和情绪的重要渠道。
乐山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工作,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
本文将总结乐山市人民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工作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工作内容1. 舆情监测与分析乐山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了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类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检察院工作的关注点和意见。
我们通过收集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舆情进行筛选、分类、分析,形成有效的舆情分析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2. 主动回应和引导乐山市人民检察院重视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通过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检察院工作的相关信息和政策法规,以及举办一些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
同时,我们也以主动回应的态度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应,增强了公众对检察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 协调处理涉检网络舆情涉及检察院的网络舆情有时可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复杂性,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处理。
乐山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共同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涉检网络舆情得到妥善处理,并维护检察院的良好形象。
4. 意见采纳和问题整改乐山市人民检察院非常重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处理涉检网络舆情时,我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加注重对公众意见的采纳和问题的整改。
通过及时回复和反馈,向公众展示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同时也为检察院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三、工作成效通过乐山市人民检察院的努力,涉检网络舆情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方面,我们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效提高了检察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另一方面,通过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乐山市人民检察院能够更加及时地掌握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为检察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形势下大力提高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大力提高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检察机关成为网络舆情矛盾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网络舆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检察机关应注重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重视网络民意,加强检察机关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
关键词检察机关网络舆情能力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rosecutors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Network in New SituationSI Xiaolei(Chongqing Jiangbei People's Procuratorate, Chongqing 400025)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prosecutors becom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contradictory parts, check the network related to public opinion, showing a rapid growth trend. Prosecution should focus o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attention to network, strengthen the prosecution of public opinion to guide the network capacity.Key wordsprosecution;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ability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
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机制研究
等 网络 舆论 领 袖 是 这 种传 播 模 式 的 主体 .这一 舆 论 场
域 的观 点 、 法 多 是原 生 态 的 。 想
在 其名 著 《 舆论 学 》 中提 出的 , 播 学 研 究认 为 , 们会 传 人
通 过 媒介 所 塑造 的拟 态 环 境来 对 现 实 的社 会 环 境 作 出
一
事件 、 为、 行 问题 等 发 表 言 论 , 能 或 已经 对 检 察 工 作 可
或 检 察形 象 产 生 重 大影 响 ,并 进而 形 成 具 有一 定 倾 向
性 的意见 的汇 总
一
、
建 立 涉检 网络舆 情 应 对机 制 的 现 实基础
( ) 眼 球 ” 应 : 法 机 关 和 司 法 案 件 已 经 成 为 一 “ 效 司
在 实性 世界 之 间嵌 入一 个 间接 的 、 虚性 的环 境 。
络舆 论 表 达多 元 化 和平 衡 的重 要 路径 。 目前 , 而 各级 检
担起 宣 传 法律 的 职 责 。 即检 察 机关 等 司法 机关 承载 着 塑造 法 治 拟态 环 境 的 重任 .检 察机 关 查 办 案件 的 同时
要 注重 发挥 媒 介 的 社会 教 育 功 能 .进 行 普 法宣 传 来 提
升公 民的法 制 意识 , 造 和谐 的舆 论 环 境 。 营 二 、 有 涉检 网络 舆情 应 对机 制存 在 的 问题 现
曩 检察前沿
责 编 :红 任 辑吴 梅
应对涉检 网络舆情 的现状与机 制研 究
文 郗 ◎ 琳 李 斌
近
络 舆 情 .是 指众 多 网 民通 过 互 联 网对 涉 及 检察 机 关 的
统 大众 媒 介构 建 , 构 建 的不 是 那 么严 整 和随 处 可见 . 但 随 着 网络 、 手机 等 新 传 播手 段 的出 现 .拟 态 环 境 ” “ 的功 能 被最 大 限度 的强 化 , 网络 舆 论 影 响 着 . 至 控 制着 人 甚 们 的行 为 19 9 9年 “ 法 治 国 ” 入 《 法 》 依 写 宪 以后 , 随着 我 国法 律 制 定 、 律 实 践 、 学 研 究 等 工 作 的不 断 深 入 . 国 法 法 我 已经 由一 个人 情 社 会 逐 步 向法 治 社 会转 变 。检 察机关 作 为法 律监 督 机 关 .是 运 用 和 实践 法 律 的 重要 机 关 之
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机制研究
来提升组员的执行力。 3 督促检查 , 、 监督是执行力的保障 ,提高班组执行 力是一个无止境 的过程 , 需要对工作进度和成效进行核 查 。四是要不断激励 ,通过不断激励实现持续改进 。激 励 因素的作用发挥是实行班组管理行之有效 的方法 ,建 立激励机制 , 为实行班组科学化管理提供动力。 ( 四)强化班组成员的意识与素 质 1 、提高班组成员素 质。班组长 的素 质高低密切关系 到一线 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因此 ,要做好班组长 的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 ,全面提升班组长队 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做好选拔工作 。选拔综合素 质较高 的人才脱颖而 出争 当班组长。二是做好培训工作 。对班 组长开展多层次 、多渠道的培训 。三是做好考核和激励 工作 , 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并重。 2 做好班组队伍 建设 。班组管 理有其 自身的特点 : 、 群众性、直接性 、具体性和多元性 ,因此 ,对于班组人 员的管理 ,一是推行民主管理 , 集思广益 ,积极采纳 员 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成果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 用 。二是注重沟通 ,注重团结 。这里的沟通不仅仅是工 作方面的正式沟通 ,也包括工作之外的沟通 。三是注意 多发现优点、多表扬 、多激励 , 究工作方式、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机制研究
文/ 陈继 贤 章虹
摘 要 :当前 ,互联 网已经成 为我 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 ,情 感宣泄 、思想碰撞的重要舆 论渠道 , 直接 影响 社会主流舆论 ,成 为推进社会 变革的 强大力量 。同时 ,由于互联 网的交互性 、共时性 、开放性和跨地域 性等特 点 ,绕过 了传统媒 体运作 的控 制程序 ,特 别是 一些流 言.. 薛言和虚假 信息的通过 网络的放大和 蔓延 ,影响 了 政 治稳 定和社会安 定 。不断激起 的 网络 真情旋 涡已经 向我 们展现 出当今 同络舆论 的复杂态势和 巨大影响 ,如何应 对 网络舆 情已经成为检 察机 关必 须面对的一 项重大挑 战。 关键词 :涉检 i网络 I罔络 舆情 中图分类号 :D 2 .1 9 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9 6 2 1 )0 9c一 37 0 0 9 1 6( 0 1 2 () 0 4 — 2 信息社会网络舆情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断推进司法 民主 ,才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贡献力 对检察机关而言 ,发挥检察职能 ,保护一方平安,服 量 。 务一方发展 , 必须特别重视互联 网及其网络 舆情的影响 第 二 ,网络舆 情对 检察 机关执 法办 案提 出了新 挑 力。归纳起来 ,网络舆情给检察工作提 出了三个方面的 战 。作为司法机关 ,检察机关是通过执法办案 , 来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方面 ,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执 新挑战。 第一 ,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 发展民主政治提出了新 法公信力提 出了新挑战。具体案件办错 了,伤害了人民 挑战 。随着互联 网的普及应用 ,人 民群众利 用网络表达 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执法就失去了公信力。发生在 临时性强奸案” 、杭州胡斌交通肇事案 、 各种诉求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检察机关在信息社会的 我省的南浔 “ 时 代条件 下 ,如何面对 发展社会 主义 民主政治 的新挑 乐清市钱云会通肇事案等 ,在网上引起 了广大网民的高 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 , 在检察工 度关注。这些情况说明 , 现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不再是 作 中,必须主动发挥 网络的积极作用 ,畅通 人民群众的 过去那样 自成体系的内循环 ,而是时刻处于人民群众的 利益诉求 ,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切实保障人 民的 舆论监督之下 。另一方面 ,网络舆情给检察机关的执法 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 ,推动解决人 民群众 办案能力提 出了新挑战。网络上存在大量对我们工作有 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检察机关 只有不 价值的信息 ,这就为我们提高执法办案能 力提供了丰富
当前我国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当前我国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困境分析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规模大幅增长,网络舆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和涵盖面的不断扩大,网络平台和涉检部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困境。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当前,我国的网络舆情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分散化的趋势,社交平台、网络新闻、微博、微信等成为了舆情爆发的重要节点。
同时,网络舆情也呈现出话题短暂、信息爆炸、传播速度快、可塑性强等特点。
面对这些特点,政府部门、媒体机构和网络平台都在不断加大了管控力度,但舆情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仍存在诸多难点。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困境1、存在法律归属难以确定。
和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也相对模糊。
这使得管控网络舆情时存在法律上的难题。
2、存在信息监管难度大。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很快,所以在传播前及时控制信息及时处理舆情问题是尤为重要的。
然而,当前有一些机构、个人利用伪造信息、发表不实言论、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来引起关注,这就对信息监管干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缺少机构协同实践。
舆情应对不是某个单一机构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国家各涉检部门和网络企业协同合作,从根本上打破隔离,通过共同的平台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协作,但目前相关制度和机构协同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三、涉检网络舆情的三个案例1、江苏一初中校长涉嫌性侵女学生事件。
2018年1月,江苏南通港闸区一名初中校长因涉嫌性侵学生引发极大的社会关注。
涉事人员的真实情况以及事实真相引发了网络上的强烈讨论,但网络上的不实言论也对事件处理散布谣言,影响到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正义的落实。
2、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故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舆情事件,例如“婴幼儿大米粉过度添加糖分”、“上海外滩餐厅被曝‘重庆毛血旺里椒是化学添加剂’”等事件,都曾引发人们的高度警惕和争议。
然而,网络上存在很多不实言论和谣言,如何快速、准确地辨别谣言是目前食品安全舆情治理的难点之一。
新媒体时代边检机关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新媒体时代边检机关网络舆情应对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观点的主要渠道。
然而,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也给一些机构和组织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问题。
比如,随着海外旅游和移民逐年增多,边检机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机构,它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以有效地解决边检工作中的网络舆情。
一、新媒体时代的边检机关网络舆情应对意义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的到来,边检机关也逐渐发现自己需要利用新媒体打造品牌,提高机构形象和服务品质。
同时,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言论表达更加自由化、情绪化,网络舆情也更加复杂。
过去,边检机关的工作主要以口头或文字形式为主,很难在面对风险和危机时立刻得知。
而现在,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监测,能够以快速对峙方案的形式呈现,保障工作顺畅。
二、新媒体时代边检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1. 构建舆情监测机制:边检机关应该建立一个基于新媒体的舆情监测机制。
该机制应该能够实时监控、评估和回应与本机构有关的舆情信息。
这样,边检机关就能及时掌握民众对于服务内容、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和解决问题。
2. 加强危机公关能力和技巧:在网络舆情出现危机时,边检机关需要拥有全面的危机公关能力和技巧。
这不仅包括高效的应对措施,还包括在治理和妥善处理危机后的后续措施。
事实上,一家能够良好处理危机事件的机构,也能赢得民众对于其的信任,树立长久以来的良好形象。
3. 推进网络营销:边检机关可以通过网络推广活动来扩大其影响力,并将其所提供的服务宣传给更广泛的目标用户群体。
这可以包括互联网广告、微信、微博、短信和论坛等等社交网络平台。
这些广告活动可以有各种形式,比如边检信息、知识普及、服务项目介绍等。
4. 加强公共关系的形象塑造: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网络上扩大边检机关的知名度、提高其形象和信誉度,并吸引更多人去了解和关注机构的工作。
比如,边检机关可以参加一些相关行业组织和活动,加强机构名声和形象塑造,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度。
涉检网络舆情研究
涉检网络舆情研究[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反应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涉检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不断出现,不断冲击检察机关的形象及公信力和执行力,微博客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给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各检察人员应加强媒介通识教育的培训,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负面涉检网络舆情,把握“黄金四小时”原则,继续推行“阳光检察”,维护检察官和检察院的形象和公信力,使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实现。
[关键词]网络舆情;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到4.85亿,2011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
[1]“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已悄然到来。
“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人们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发表言论,交换观点,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空间。
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舆论这把“双刃剑”,以有效控制舆情的导向及把握引导与干涉之间的度,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的实现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等问题,也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具有情绪化是舆情的特征之一,因此,舆情有时难免会缺乏理性,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正确的回应,正确引导舆情。
关于网络舆情的概念,国内对其已有研究,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由华中科技大学的曾润喜博士提出的: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检网络舆情问题研究
互联网的虚拟、开放、隐蔽等特性,使一个看似平常的事件发生后,借助网络推手,短时间内就可能形成一个严重的公共事件。
检察机关作为承担国家法律监督的机关,也必然面临着网民的关注,如果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处置不当,缺乏有效的应对技术,极易造成涉检网络舆情工作的被动,损害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影响其执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进而影响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本文从分析涉检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入手,浅要分析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涉检网络舆情是指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网络媒体或网络受众关注的,对检察工作或检察队伍的事或人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总和。
一般来说,这种倾向性意见多是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涉检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决定了涉检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一)隐蔽性和复杂性。
一般认为,传统的社会舆论具有较强的公开性,人们容易清楚地感受到舆论的存在和导向。
然而,网络舆论主体是以一种匿名的、虚拟的身份在互联网出现,在互联网自由的虚拟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用一个或者多个ID或者匿名发表言论,我们无法推断网络舆论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态度,因而,网络舆论比传统的社会舆论更隐蔽,更难以预测。
发生在现实中的新闻事件是
多样而复杂的,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了解事态的详细状况,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环境赋予了网民更多的话语权,各种各样的言论从四面八方随之而来,这也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
(二)突发性和难控性。
匿名传播的方式使得一部分网民在发表言论时缺乏必要的责任感,而网络中又缺乏像传统媒体那样的“把关人”,因而,网络中充斥着很多非理性言论,加上人们猎奇、仇富、仇官等心理,越是揭露丑陋、揭露腐败的帖越能被捞起来,成为众矢之的,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常常是一个帖子成千上万人跟,长时间置于论坛之首,很难控制其导向和扩张。
(三)偏差性和负面性。
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检察机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公众对检察工作、检察队伍的心理期待更高、要求更苛刻,对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不满,常常会延伸到对检察机关的不满,生活中经历或耳闻的有关官员腐败、渎职等现象归咎于检察机关的不作为,一旦检察工作出现偏差,检察队伍出现问题,网民就会在网络上趁机谩骂或攻击检察机关,质疑检察机关的办案公正性,舆论一片哗然,检察机关在膨胀的网络民意中成了弱势群体。
二、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重视不够。
从“石首群体性事件”、“成都唐福珍自焚阻拆事件”、“阿荣旗豪车检察长事件”等一系列
事件,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对于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对舆情的影响认识不足,不愿把握,心态不正,不能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不愿被监督。
在涉检网络舆情发生后,仍摆出一副“官”架势,不肯放下高姿态,甚至做出不尊重事实,不诚恳面对网民的事情,最终导致问题不断升级。
(二)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不健全,危机应对能力不强。
从总体上看,多数检察机关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上下级、同级院之间舆情监测信息不共享、不畅通。
诸多检察院对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对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问题缺乏敏感性。
少数检察院虽然建立了兼职网络评论员队伍,但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组织,监测手段落后,监测效果不明显。
发生舆情危机后,有关部门难以及时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情报信息,使危机事件处置工作陷入被动,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陈旧,与新闻媒体互动沟通缺乏。
目前检察系统的宣传舆论引导机制重点仍停留在报纸、电视等比较单一的载体来宣传检察工作,还不擅于运用网络媒体来引导公众舆论。
许多基层检察院虽然开设了对外网站,但信息量少、更新慢,不能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
许多基层检察院虽然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开过新闻发布会。
许多基层检察院主动探索宣传引导机制的较少,普遍缺乏与新闻媒体沟通的技巧,面对空前强大的舆论监督,显得束手无策。
三、涉检网络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