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简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音

溪群疑
舌音
唇音 齿音
喉音 半舌 半齿

透定泥


章(照三) 昌(穿三)船(床三)
余(喻四)
书(审三) 禅
帮(非) 滂(敷) 并(奉)明(微)

清从
t
t ‘ d
庄(照二) 初(穿二)崇(床二)



山(审二)


匣(喻三)


双声叠韵与古音通假
一、 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标准
A 句句押韵。《诗经》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如 《静女》第二章。
B 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这是《诗经》里最常 见的押韵方式。
例如《关雎》的第二四五章,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
C 交韵。这是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例如《静女》第三章的第一句“荑”和第三句“美”押韵,第二句 “异”和第四句“贻”押韵。
职铎旁转:逼——迫
侯幽旁转[o/u] 叩[kho]/考[khu] 职铎旁转[ k/ak] 逼[pik]/迫[peak]
4 旁对转:主元音相近,韵尾不同,但发音部位相同。
收尾音的发音部位相同(同收鼻,同收舌,同收唇)而发音方法 不同,元音相近。即同一类的既不同横行又不同直行之间的韵为旁 对转。旁对转是旁转再加上对转。
7、 对音
南无读如曩谟;佛、浮屠对译buddha;朝鲜,风 读p’ung,文读mun。
(二)研究结果 1、上古时期无轻唇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凡轻唇者,古皆 读为重唇。”这 就是“古无轻唇”说,指两汉以前没有唇齿擦音。
悲(帮b)、非(非f)
《论语》:“子贡方人。”
板(帮b) 、反(非f) 方(非f)通 谤(帮b)
4.读若。
例如:“扮,从手,分声。读若 粉。”“扮”“粉”声母同。
5.声训。声训的特点是“同声为训”,即用来解 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读音相同或者相近。例如: “邦,封也。”
6.现代方言。方言口语中往往保存着古音,可以 用来考证上古的声母。
湖南读无如毛;闽方言没有f声母,房、肥,读b 声母;陈,读d声母。
2、对转:主元音相同,韵尾不同,但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即同 一横行的韵部的相互转化)
阴阳对转: 如之蒸 阴入对转: 如之职 阳入对转: 如蒸职
之职对转:负——背
3 旁转:主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或无韵尾) 。即一个阴声韵变 成另一个阴声韵、一个阳声韵变成另一个阳韵、一个入声韵变成 另一个入声韵的情况。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一个音节的收尾 音不变,主要元音的舌位高低发生了变化。
喻三归匣例:
《韩非子》:自营(喻三)为私。《说文》:自环(匣h)为私。
《论语》:孝乎(匣h )为孝。《释文》:孝于(喻三)为孝。
喻四归定例:
由(喻四)、迪(定d) 炎(喻四)、谈(定t)
5、上古时期无正齿音
黄侃: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一部分归齿头音“精清 从心邪”,一部分归舌头音“端透定”。
归齿头例:
上古音简说
制作 彭再新 讲授 彭再新
一、“叶音说”及其错误
1、“叶音说”是怎样产生的?
梁末·沈重《诗音义》 《诗经·邶风·燕燕》第三章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诗音义》:“协句,宜乃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反。。”[əm]
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运了的韵脚,临时 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宋代朱熹《诗集传》全 面采用“叶音说”。
1 字音相同,就是两个字既双声又叠韵。
2 字音相近,一般说来,指的是韵部和声母同时相同或 相近。
3 也就是说,音同音近的字必须同时具备双声和叠韵 两重关系。
双声包括同母双声、准双声、旁纽、准旁纽和邻纽,叠韵包括同 韵、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
二 . 上古字音中声母相同相近标准
1 同母双声,两字声母在上古属于同一母。例如: 见母双声:刚——坚 溪母双声:甲——敲
2 准双声: 两类舌音、两类齿音、舌音与齿音这三种关系中发音 方法相同者:
同类同直行 (舌头与舌面。上下对直),如,端照准双声;透穿准双声
(正齿与齿头。上下对直),如,庄精准双声;山心准双声 舌齿同直行
(把庄初崇与照穿神对直),如,庄照准双声;初透准双声……
端照准双声:著——彰
3 旁纽 :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即同横行)。如见溪旁纽,见 群旁纽,见匣旁纽。
支[ e ] 锡[ ek ] 耕[ eŋ 歌[ ai ] 月[ at ] 元[ an 脂[ ei ] 质[et ] 真[ en 微[ əi ] 物[ ət ] 文[ ən
缉[ əp ] 侵 [ əm ]
王 力: 三十部
十一
葉[ ap ] 谈[am
四、上古声母的研究
(一) 研究材料
1、 形声字

奴(泥n)、女(娘)
涅(泥n)、日(日)
娘 (娘):读如 囊(泥n) 然 (日):读如难(泥n)
4、上古时期无“喻”母
曾运乾《喻母古读考》认为:喻三归匣母,喻四归定母。 等韵的区别:一,无[i]介音的是一二等,有[i]介音的是三四等。 二,一等韵的主要元音是[][][o][u][],二等韵的主要元音是 [a][][][],三等韵的主要元音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是[e
2、“叶音说”的错 误《诗经·豳风·东山》第四章
亲 结 其 缡, (来母歌部[lai ]) 九 十 其 仪 (疑母歌部[ŋai ])。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
其 新 孔 嘉,
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
其旧如之何?(匣母歌部[γai ])?
二、语音发展观点的确立
1、“韵缓说”
认为古诗用后世语音来读不押韵是古人用韵宽泛的造成 的,这种观点被称为“韵缓说”。
三 宵[ o ] 药[ ok ]
江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 四 侯[ っ ] 屋[っk ] 东[ っŋ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五 鱼[ a ] 铎[ ak ] 阳[ aŋ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 六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七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八
九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十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崇、终都在上古冬部,崇字为庄组崇母,终字为章母,崇母与章 母是邻纽,崇、终上古音相近。
据此可知毛传把崇当作终的通假字。
《孟子·告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赵歧注:“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 《说文》:“拂,过击也。”可见拂字本义与“辅弼”义无关。
拂与弼的声音关系:拂、弼都在上古物部,拂字为滂母,弼字为 並母,滂母与並母是旁纽,拂、弼音近。
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因为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因为威字在先秦属於零声母,而 望字的声母是m。
叠韵联绵词
崔嵬 苤苢 朴樕 驺虞 芄兰 扶苏 召 勺药 沮洳 蜉蝣 仓庚 菡萏 绸缪 婆娑 栖迟 敖游 逍遥 虺隤 差池 蒙茸婉娈 恺弟 猗傩 窃纠 忧受 夭绍 偃蹇 其中“苤苢”现代汉语读成fúyǐ,不押韵,但是在上古同属支部[ ə “知识”在今天是叠韵,上古却不是,“识”字属有韵尾-k的职部 “知”字却属没有韵尾-k的支部,今天的广州话仍然反映这种情况
三、上古韵部的研究
(一) 研究材料
1、韵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 风·相鼠》)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诗经·召 南·羔羊》一章)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 不淑,云如之何!(《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一章)
2、谐声偏旁 诸、著、煮、渚、
箸、褚、堵、睹、
赌、都

儀:歌部,声符“義”。
義蟻議
義:声符是“我”。 俄、峨、娥
蛾、饿、鹅
(二)古韵研究结果
阴 声入 声阳 声
顾炎武:《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一 之[ ə ] 职[ ək ] 蒸[ əŋ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古韵十七部 二 幽[ u ] 觉[ uk ] 冬[ uŋ
宗(精z)、崇(床ch) 衰(审sh)、蓑(心s) 五、上古的声调问题
归舌头例:
是(禅sh)、堤(定d) 周(照zh)、雕(端d)
段玉裁:古无去声 江有诰:古有四声
黄 侃:古有平、入二声 王 力:古有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四声
六、上古三十二字母(P544)
发音部位旧名 发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次清


第二,从一章中所用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第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大致 可以分为三种。
番,播;奉,捧;占,店;周,雕。
2.异文。

异文是同一种语言材料而文字写法不同的情况。如:“匍
匐”,《谷风》作“匍匐”,《礼记》作“扶服”,《左传》
作“蒲伏”。可知“匍”、“扶”、“蒲”声母同。
3.反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经》“蕴隆虫虫”中的“虫”,《经典释文》有两个 反切:直忠反和徒冬反,可见“虫”、“直”、“徒”声母同。
《诗经》中的用韵
第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陆德明《经典释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2、陈第批判“叶音说”
《屈宋古音义·跋》:“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 尝曰: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 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 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余于是默识教言。”
《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
《周礼》:“掌王中失之事。” 中(知zh)通得(端d)
再如:“冲子”犹“童子”,“古音‘直’如‘特’”, “追琢”即“彫琢”,又写作“敦琢”。
3、上古时期无“娘、日”二纽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古音有舌头泥纽, 其后别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 也。”
娘归泥例:
日归泥例:
见群旁纽 劲——强
4 准旁纽: 同类不同横行的声母之间(专指舌头与舌面两行、正 齿与齿头两行之不对直的声母)。如,透神准旁纽,端穿准旁 纽,透照准旁纽。 透神准旁纽 它——蛇
5 邻纽,指两字分属喉音与牙音、舌音与齿音等。
影见邻纽:影——景 喻邪邻纽:夜——夕
三、上古字音中韵的相同相近标准
1 叠韵: 韵部相同。 如,孔、洞叠韵,明、朗叠韵,井、型叠韵,答、合叠韵 。
再如:“匍匐”又作“扶服”,地名“文水”即“门水”,古
书中“毋”即“莫”,“封”即“邦”,“妃”读如“配”。
2、上古时期无舌上音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 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这就是“古无舌上”说, 指两汉以前没有舌面前塞音。
店(端d)、占(知zh) 笃(端d)、竹(知zh)
据此可知赵氏是把拂字当作弼字的通假字。
2 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音词的构成。
先秦汉语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即双音词的两个 字存在双声叠韵关系。古人称双音单纯词为联绵字(联绵词), 在联绵字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双声叠韵关系。
双声联绵词
康棣 流离 蝃蝀 蝤蛴 蒹葭 萑苇 町疃 蟋率 颉颃 踊躍 匍匐 踟蹰 说怿 挑达 邂逅 颠倒 趋跄 拮据 参差 玄黄 黾勉 燕婉 燿燿 仓卒
《诗·周颂·丝衣》:“不吴不敖”(吴,大声说话) 郑玄笺:“不喧哗,不敖慢也。” 《说文》:“敖,出游也。”“傲,倨也。” 敖、傲上古音都在宵部疑母,声韵相同,只是声调不同。 据此可知郑氏把诗中敖字当作傲字的通假字。
《诗·鄘风·蝃蝀》:“崇朝其雨。” 毛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说文》:“崇,嵬高也。”嵬与巍同。
也就是说,既有韵尾的增加或失落,又有舌位高低的变化,通常称 这种现象为旁对转。
幽东旁对转[u/ ŋ] 冒[mu]/蒙[mŋ]
5 通转,主元音相同,收尾音的发音部位不同。
之文通转[ə/ ən ] 鱼歌通转[a/ai]
在[dzə]/存[dzən] 吾[ŋa]/我[ŋai]
四、 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目的。 1 确定用字通假。 通假字的形义与本字的形义没有关系,只存在声音上的相同或相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