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古音研究简介。
研究语音就要有语音的素材。这对于现代汉语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古代汉语来说,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因此,研究古代汉语的途径就只能是间接的。通常有两条主要途径可以走。一条是通过研究古代韵书或反切注音材料来研究古代汉语语音,另一条是通过研究古代韵文或其他书面材料来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由于先秦两汉时期尚无韵书与反切注音材料,故我们只能通过当时的韵文或其他书面材料来研究当时的语音。这些韵文或书面材料主要的就是《诗经》。
研究《诗经》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上古音的韵部系统。通常的研究方法是所谓的“系联法”。运用“系联法”,可以将诗经中作为韵脚的字一个个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押韵单位,从而归纳出一个个的韵部。例如《氓》中的下列句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及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衍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其中加点的字是押韵的。而在《君子于役》一诗中,“期”字与哉、来、思押韵。在《泉水》一诗中“谋”字与淇、姬押韵,在《巷伯》一诗中,“丘”字与诗、之押韵。据此将上述字联系起来得出上古音的“之”部这个韵部。
不同的学者对上古韵部的划分有不同看法。王力先生将上古韵部归纳为11类共30个韵部(略)。
研究上古音的声母就没有这么方便。学者们一般通过古代形声字、异文、古注等来探求上古声母的系统。例如,悲与菲,蓬与缝,哺与辅的声符一样,可见b、p、f三个声母在上古是合而为一的。再比如,古籍中同一个人,庄子中写作“田骈”,吕氏春秋中写作“陈骈”,可见ch、t两个声母在上古汉语中也是合而为一的。再比如,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话说:冲,读若动。可见,在上古汉语中,ch与d这两个声母也是合为一个的。
下面说说上古音声母研究的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例子如上述)。
2、古无舌上音(例子如上述)。再比如,猪与都,终与咚都是例子。现在闽方言中 ,知读如低,这也可作为一个例证。
3、 古日归泥。例如弱与溺,贰与腻都是例证。
4、 喻三归匣。例如或(匣母)与域,乎(匣母)与于都是例证。
5、 喻四归定。例如兑(定母)与悦,谈(定母)与炎都是例证。
6、 照二归精。例如消(精系)与梢,积(精系)与债都是例证。
关于上古汉语的声调,学者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九、中古音研究简介。
先说说《切韵》、《广韵》与中古音研究的关系。众所周知,《切韵》的作者是隋朝的陆法言。唐朝孙缅增补《切韵》而成《唐韵
》。宋朝陈彭年等人奉诏重修前书而成《广韵》。《切韵》所描述的音系,基本上就是中古音的系统。因此,中古音的研究就是对《切韵》音系的研究。但由于《切韵》一书已经失传,所以我们现在对中古音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广韵》音系的研究。
《广韵》的体例是以四声为纲。全书共分为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两卷。五卷共有206韵。同韵的字中,凡声母韵母都相同的,就归为一个小组,称为小韵。每个小韵标上反切。正是有了这种反切标音,学者们得以对广韵的语音系统进行科学的研究。
最先利用这种反切标音来研究广韵声韵母系统的是清人陈澧。他在《切韵考》一书中运用系联法分析归纳了广韵的声韵系统。其原理是:“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如:
“冬,都宗切”,“当,都郎切”。故冬当声母同类。是为同用。
“当,都郎切”,“都,当孤切”。故当都声母同类。是为互用。
“冬,都宗切”,“都,当孤切”。故冬都当声母同类。是为递用。
这就是所谓的“基本条例”。陈澧在研究中还运用了所谓的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这些就不做介绍了。
对于广韵的韵母,陈澧也是用此种系联法进行研究。其原理是:“切语下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韵必同类也。”例如:
“东,德红切”,“公,古红切”。故东公同一韵类。是为同用。
“公,古红切”,“红,互公切”。故公红同一韵类。是为互用。
“东,德红切”,“红,互公切”。故东红公同一韵类。是为递用。
经过学者们的研究,中古音的语音系统大体上已经弄清。
下面说说中古音研究的重要结论(与普通话语音对比)。
1、平声不分阴阳。
2、 有p、t、g结尾的音节,即所谓入声字存在。
3、 有众多的浊音声母存在。
4、 没有舌面音j、q、x。
5、 有m结尾的韵母。这个m现在变成了n。
十、古书的读音
汉字本身并不表示确定的音,它具有超时代、超方言的性质。因此,同一本古书,各时代的、各方言区的人都可用自己时代的、方言的语音来读,而不会改变语义。我们今天读古书,自然也是用普通话或自己的方言来读。但是由于字的音义结合情况和演变关系复杂,社会对它的使用也在起变化,还是有好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
十一、诗律
古体诗除押韵外没有严整的格律。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要求。本节只讲近体诗的格律。
各诗体间的关系是:
1.五言句之前,加平仄相反的两个字即为七言: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
2.律诗按平仄格式取一半即为绝句
律诗按平仄格式一联一联地延长下去,即为排律,排律的联数没有限制。
3.因此,掌握近体诗的格律,宜以简驭繁,以五言绝句为基础;
(1)在五言绝句格式基础上,再多推两联及以上即为五言律诗;
(2)在五言绝句格式基础上,再多推三联及以上即为五言排律;
(3)在各五言体基础上,每句前加平仄相反的两字即为七言各体。
近体诗的押韵、平仄、对仗
(一)近体诗的押韵
1.押韵,也称“压韵”,指诗歌韵文中,在一定位置上重复使用同韵的字,造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如上两诗的“秋、流、舟、留”,属尤韵。
2.“押韵”的“韵”:包括韵腹、韵尾和声调。不包括韵母的韵头,但比“韵母”多声调。古代诗歌是同调相押。故《山居秋暝》中“后”字与“秋、流、舟、留”虽然韵腹韵尾都相同,但声调不同,也不算押韵字。
3.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极个别诗押仄声韵,属不常规,有的学者干脆把它归入古体诗。
4.唐宋以来的诗,依据的韵书是“平水诗韵”。“平水韵”是在《广韵》206韵基础上,合并“同用”的邻韵而成。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合并为107韵,金国平水书记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合并为106韵,流传至今。“平水诗韵”即这106韵。
5.押韵位置:双数句末必押。首句可押(叫首句入韵)、可不押(叫首句不入韵)。五言近体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七言近体以首句入韵为常。
(二)近体诗的平仄
1.平仄:近体诗和骈文对中古“平、上、去、入”四声的再分类,即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为仄。
2.近体诗有四种平仄格式:(以五绝为代表,推导)
平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 仄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1)一句中,两两一组,平仄交替: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单独的一个字,或在句末(平平仄仄平),或在句中(仄仄仄平平)。
(2)一联中,两句相对,平仄相反,但双数句末必须平声(押韵)。因此,有时要做调整: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3)两联之间的连接,要相粘,即二、三句相同,但因涉及句末字,一个是押韵平声,一个是不押韵仄声,故要调整,成为“同中有异“(即平仄的数量相同而位置不同):
仄仄仄平平(二句):仄仄仄平平(三句)——仄仄平平仄(三句);
平平仄仄平(二句):平平仄仄平(三句)——平平平仄仄(三句)。
(4)检查推导格式正
误:一看双数句末必须是平,单句(首句入韵者除外)末必须是仄;二看一句中,平起一定要有三个平,仄起一定要有三个仄。
3.可平可仄:
(1)诗句中字的位置按重要性可分为三种:
A.句末字关系押韵与否,最重要,该平必平,该仄必仄。
B.双数位,是两两一组(一个节拍)的节奏点,要求吟诵时发音清晰响亮,对平仄的要求严格。
C.单数位,处在非节奏点上,读平仄的要求不那么严格,一般可平可仄。因此,前人有“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说法,虽不十分准确,但仍有一定道理。
(2)任意平仄的位置:(加点表示):
(3)有条件地(救)改变平仄格式(拗)的位置
(4)不能改动的位置:
4.怎样鉴别汉字在中古时的平仄
无论自己作近体诗或给现成的近体诗标平仄,都必须知道各个汉字在中古声调是平还是仄。这涉及识别的原理和办法:
(1)原理:依据今声调识别古平仄
(2)办法:
A.学会念自己方言的声调和数调。按“妈、麻、马、骂、默”顺序,用自己的母语念,调值与普通话不同,调类(除“默”外)一致。宜宾要念出五个调,其他只有四个调。念顺口后,对每个字都照此调及顺序念,念到第几声就是某声调。如“深”,一声;“神”,二声;“审”,三声;“剩”,四声。“深、神”古平声,“审、剩”古仄声。
B.学会鉴别古入声字。一是熟悉韵书----《广韵》、《诗韵》的入声字;《现代汉语》教材同韵字表中的黑体字,《普通话》教材中列出的古入声字。二是平时留意两种方言对照,如一个字甲方言念阳平,乙方言念去声,此字一定是古入声。如:“黑白石月屋绿属读学”等。三是普通话和川方言中鼻尾韵字一定不是古入声字。
C.经常多做练习。包括数调、识记古入声字,给诗句标平仄。
给以下诗句标平仄: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三)近体诗的对仗
一联诗句的上下句间成为对偶,像宫廷中的仪仗,故称对仗。近体诗的律诗,中两联要求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都要对仗。律绝可对可不对,可一联对,可全对。
构成对仗,一是词性(或体词,或谓词)相同,二是“义类”(如天文、人事、地理、花草、动物、颜色等)相对,三是结构相同(只要字面相对)。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对“月涌”,“平野阔”对“大江流”。
(四)近体诗的语法结构
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和词的语言是超常规的、陌生化的语言,一般叫“诗化语言”。它的特点是语言的跳
跃性、词语多具提示性,不能按散文语句结构理解。采用的手法有:一词类活用、二错位搭配、三省略语句。
1.词类活用: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杜甫)(以细石砌渠;引清泉为沼。)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使粉色显得轻;使灯光显得少)
2.错位搭配: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山映柳色,梨花藏夕鸟。)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星临万户,星闪动;(左省)高傍九霄,所受月光多。)
3.省略语句:
国破(一切都完了,只剩下搬不动、毁不掉的)山河在,城春(由于败瓦颓墙,人烟稀少,故)草木深。(杜甫)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杜甫)(唯见林花落,不见祭奠房太尉的人;唯闻莺啼送客声,不闻房太尉对我的嘱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