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花鼓戏.do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阳花鼓戏

花鼓戏形成与发展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比较有名的地方剧种,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前亦称楚剧。

益阳花鼓戏初为“童子装丑旦对唱”形式,表演内容多是农村青年的生活趣事,如《看牛对花》、《扯笋》等。后来,演员由原来的小丑,小旦2人对唱再增加1名小生,演唱形式也开始有了规范。表演时,一唱众和,以鼓击节的打铜腔开始形成;由民歌发展起来的川调,亦具板式雏形。同时吸收湘剧中的伴奏曲牌和锣鼓点子。继之,演员中又增加老生、花脸两个行当。此后,剧目逐渐增多,如《芦林会》、《青风亭》、《山伯访友》等等。及至行当基本齐全,声腔体制渐趋完善,题材逐渐丰富。至此,花鼓戏作为区境的一个主要剧种,乃逐渐发展成熟。

益阳地区花鼓戏对于促进“长沙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清末时期,由南县王三乐领衔的“新太班”,首次赴长沙演出,此乃全省第一个进入省城的花鼓戏班社。民国19年至29年(1930-1940),南县的“得胜班”又在长沙演出一段时间。民国35年(1946)秋,南县“宝华班”、“胜利班”双双进入省城演出。当时的演员中,即包括后来享誉全省的花鼓戏艺人何冬保、胡华松、蔡教章、赵长生、杨保生等人在内,此次演出时间长达数月,当时人称“西湖班”。此后,该班社与长沙一部分艺人合流,联合组成“楚剧改进社”。

益阳花鼓戏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出现鼎盛时期,剧团、剧作者、戏剧作品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有地、县花鼓剧团和桃江县黄泥田剧团等一批小有名气的剧团,有彭铁生等一批颇负盛名的剧作家,有《风暴过洞庭》、《啼笑姻缘》等一批获奖剧目和《扯萝卜菜》等一批传统保留剧目。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益阳花鼓戏逐步走向衰落,特别是1986年原地区花鼓剧团解散,益阳开始了全市仅两个县级花鼓剧团(资阳、赫山)的历史,花鼓戏创作人

员严重老化,演员行当不齐,观众群体日趋缩小。在中央提出“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后,益阳也开始重振花鼓戏雄风,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连续两届参加全省新剧(节)目会演,大型现代花鼓戏《山里兄弟》获田汉新剧目奖、导演奖、作曲奖、舞美奖、服装设计奖、田汉表演奖、表演奖,大型现代花鼓戏《情满湖乡》获全省新剧目奖和12个单项奖;赫山区剧团连续四届被评为全省好剧团,资阳区剧团也曾一次获得全省好剧团称号。1997年市艺术团(加挂市花鼓戏剧团牌子)成立,结束了我市无市级专业表演团体的历史;赫山区剧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每年下乡演出在180场以上;全市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活跃在全市山野湖乡,弥补了县(市)无国办剧团的缺陷。为培养戏剧表演人才,1998年,赫山区剧团办起了一期小演员培训班,从全市1000多名少年儿童中挑选了34名好苗子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培训,培训期满后,所有学员被省、市、县三级专业表演团体聘用,逐渐成为各单位的演出骨干,缓解了戏剧表演后继乏人的局面。2001年,由安化5位农民集资排演的以批判法轮功邪教组织为题材的现代花鼓戏《魔惑》在全市5个市县演出50余场,反响很大,不仅深受各地观众欢迎,而且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花鼓戏流派

区境的花鼓戏分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醴陵路子4个流派。

益阳路子:指形成于益阳和沅江一带的花鼓戏。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益阳已有“大兴班”活动,其主要唱腔为“八同牌子”和“益阳川调”。剧目多为正剧,如《芦林会》、《赶潘》等。

西湖路子:指流行于南县(包括华容、安乡)一带的花鼓戏。乃吸收省内各地花鼓戏的精华综合发展而成,故又有“综路花鼓”之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区境滨湖一带半湘半花的班社已为西湖路花鼓奠定初步基础,后经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正式的西湖路子,主要唱腔为“西湖调”、“木马调”。剧目与益阳路子大体相同。

宁乡路子:指形成于宁乡县境的花鼓戏,较长时间流行全区。清道光年间,黄道开组织花鼓戏“土坝班”,同治年间去安化县演出,甚为活跃。此后,该路花

鼓戏便在安化山区流行。唱腔高亢,轻松活泼,主要有“宁乡正调”、“宁乡双川调”、“一字调”等,如《讨学钱》、《兰桥会》等多为小喜剧。

醴陵路子:指流行于醴陵、浏阳、湘潭县一带的花鼓戏。1955年,醴陵湘醴花鼓戏剧团于益阳县登记定点,改名益阳县花鼓剧团。该路子的川调,具有衡山花鼓风味,主要唱腔有“醴陵川调”、“大清调”等。主要剧目有《送表妹》、《洛阳桥》等。

花鼓戏声腔

区境花鼓的声腔,大致可分打锣腔、川调、民歌小调3类。

打锣腔:为长沙花鼓戏的主要声腔,其特点是一人启口,众人帮和,锣鼓接腔,不托管弦,腔流结合,与大戏高腔基本相似。打锣腔的来源:一是由民歌灯调演变而来,曲调轻快,热烈,如“游春调”等;二是由傩腔、宗教音乐和其他风俗音乐演变而来,演唱时情绪稳定,如“八同牌子”等;三是自外地传入,如江西的“老劝夫调”及湖北楚剧的“老辞店调”等。在打锣腔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向川调过渡,取消了单纯的锣鼓伴奏和人声帮和,改用弦乐伴奏,唢呐帮腔,具有固定的弦式和伴奏曲格。

川调:是大筒、唢呐伴奏的花鼓戏唱腔形式,由上下句唱腔和过门组成的两句式结构。多来源于民歌,分正宫调与双川调两个曲调系统;正宫调由四川“凉山调”演化而成,包括“益阳川调”、“宁乡正调”、“西湖调”等,均具有板式变化雏形,双川调是沿袭正宫调的结构形式,以湘中羽调式民歌为素材,逐步发展弦子腔,包括“长沙双川调”、“醴陵双川调”、“渔鼓调”等。

民歌小调:是地花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分地花鼓、乡土民歌、丝弦小调3类。地花鼓曲调热烈,歌舞性强,如“望郎调”等。乡土民歌乃当地“村妇稚子口中之歌”,较为生动活泼,明朗轻快,如“洗菜心”等。丝弦小调来源于江南一带,旋律优美,歌唱性强,如“四季相思”等。

“三大件”

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唢呐和堂鼓,合称“三大件”。50年代起,渐次引进一部分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器。至80年代又增添电声乐器,伴奏色彩更加丰富。

花鼓戏行当、程式

行当分丑、旦、小生、老生、净5大行。丑行有长衫丑,短衫丑和烂布丑3类。旦行分花旦、闺门旦、嫂子旦、妹子旦、正旦和老旦6类。小生分正路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和童生5类。老生和净行,皆由大戏剧种引进,无花鼓戏特色。

花鼓戏表演接近生活。如旦角常用的风摆柳、撒芝麻、车窝子、丢媚眼、冷噤子,小丑常用的矮子步、拖踏步、拗步及杯碟舞、板凳舞、花扇舞等,生活气息均较浓厚。至于程式动作与基本功,则借鉴于大戏剧种。

舞台美术

传统花鼓戏的布景,原为一桌二椅。道具有刀枪、船桨、扇子、手巾等类。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舞台,布景多按剧目风格,或写实,或写意,或虚实结合,常出现行云流水,风雨雷电等壮观场面。同时配有现代音响设备及幻灯字幕等。各剧团的舞美工作人员,包括美术设计、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字幕等,一般约10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