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长文短教”[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说“长文短教”

“长文短教”是新课程理念提倡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在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会碰到很多的长课文,而且很多长课文又是略读课文,往往安排一个课时去完成。“长文短教”,这个“短”字应指教学内容精当,教学过程简约,但重点应在教什么的“点”上。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于懂得“取舍”。所以,在思考长文“如何教”之前,有必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对“教什么”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自己的教学环节更简约,自己的问题更简洁,切不可面面俱到,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去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长课文呢?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大自然的启示》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准训练点,渗透学法

在《课标》中对中段阅读的要求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在这个单元中的导读和本课的“阅读提示”也都提到了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我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习得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确立为本课的一个训练重点。《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在整体感知的环节,先让学生自己试说两篇短文大意,接着在进行点拨引导,并归纳出两种概括大意的方法,如第一篇短文《打扫森林》是抓住课题来概括,第二篇短文《大自然的老师》可以通过找文中

的关键句来概括。并及时地进行了学法的渗透。学法的渗透还体现在教学“在蜻蜓身上的启示到底是什么”这一难点时,也是引导学生抓出文章的关键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第三是在总结本课的写作特点时,我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中两篇短文的异同点:它们都是通过正面和反面的两个事例来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向大自然学习的道理,这样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写作方法也是值得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借鉴学习的好办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的同时,也及时进行了学法的渗透。我觉得,不管是长文还是短文,都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例子,学生就是要通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习得方法,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

二、选准切入口,突出重点

一篇长文,只要你选准了切入口,突出文章的重点,自然也就化繁为简了。而文章的题目往往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可以通过它统领全文。在教学第一篇短文《“打扫”森林》这一课时,我选择以题目为切入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题目引出主问题“为什么林务官打扫了森林,反而把森林毁了呢?”最后又通过理解课题中“打扫”的真正含义来得出启发,结束这篇短文的教学。这样的设计就是想让自己的教学主线简洁明了,也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重点段第5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让学生理清

森林中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是很错综复杂的,如果让学生准确的理清它们的关系是很难的,它也不是单一的一种生物链,我一直在苦恼怎么让学生弄明白他们之间的生物链。于是第一次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生物链,让学生填。可是课上完之后,我发现,学生做的错误率比较高,而且也没有帮助他们理清文章中森林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反思自己设计的这条生物链并不科学,经不起推敲,而且容易误导学生犯知识性的错误。在仔细研读文本后,我发现其实学生能不能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本课的重点,只要让他们说说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白“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句话的含义就可以了,至于学生说不说得完整、有没有完全理清所有的生物链并不重要。于是,我修改了教案,进行了二次修改,把填简单的生物链改为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说”,并没有提过高的要求。

三、找准侧重点,有的放矢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的体现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老师的教学为辅。而且这篇文章是由两篇短文组成的,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对两篇短文采取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第一篇短文是我教学的重点,以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抓住重点段,研读课文,习得方法。第二篇短文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课文,并完成老师设计的随堂作业。

附“随堂练习”:

1.选择

(1)人类的老师是()。

a蜻蜓 b鲸 c生物

(2)《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启示是()

a科学家研究昆虫的飞行,可以研制出具有各种性能优良的飞机。b科学家模仿鲸的形体设计船体,可以大大提高轮船的速度。

c科学家研究自然规律、利用生物的特性,有了更好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服务。

2.仔细读文,判断对错

(1)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启发,设计了“流线型”的船体,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2)科学家从蜻蜓的身上得到启发,找到了防止飞机机翼抖动的方法。()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后,通过集体交流汇报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习题设计也是紧紧围绕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同时在集体交流和反馈时也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难点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自学变得有效。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第一篇课文中习得方法后再自学第二篇短文,反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老师教得少了,学生学的多了,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于“长文”,只要找准训练点,切入口和侧重点,就能抓住全文的“神经中枢”,纲举则目张。长文短教,老师“教”的时间压缩了,相应的,学生学的时间就增加了

——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进而真正感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幸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