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自古以来传颂的经典。

在《论语》这部著作中,孔子用极其简单却又富含寓意的话教会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记录着一个故事:孔子对着自己的弟子们说:“吾道一以贯之。

”说完之后,就施施然而去,留下弟子们一头雾水地愣在那里。

唯独有曾子明白了孔子的话,并且深以为然。

别的弟子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何意,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个简短的故事里,明确鲜明地告诉了我们孔子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忠恕”二字。

忠恕二字何以解释,论语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这是孔子在另外一个时间亲自回答的,他依旧简短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后来被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伏尔泰奉为圭臬,认为孔子的话语正是其思想启蒙的主旨所在。

这样简短的八个字,在两千年之后被一个法国思想家如此推崇备至,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言简意赅,但却又意蕴深远的八个字。

孔子的思想以中正平和著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如此。

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就不要推到别人的身上。

这是一种典型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虽说以己度人并非一种完全正确的思想方式,但是通常自己不
愿意接受的,又有多少人会接受你的推脱呢?这是一种对于自我行为的原则性约束,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集中体现了两点对人态度:一,人人平等。

二,高尚自我。

人人平等是一种很难得的处世观念,尽管这个世界推行人人平等的观念推行了几百年,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也并没有真正做到。

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

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社会地位,会造就千差万别的世界观。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眼界,对于与自己相差甚远的人,实际上无论是从心理情感上,还是具体行为上,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

而这种平等,恰恰是对于别人一种最重要的尊重。

当你轻视别人的时候,相信别人并不喜欢被你轻视。

这种渗透到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处世观念,最基本,也最难做到。

高尚自我是一种可贵的品德,可以看作是在做到了对于别人的尊重的基础上,对于一个有德行的君子的自我要求。

保持高尚的品德是困难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高尚的品格,正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自我崇高上的具体表现。

试问,如果当你和你的竞争对手同台竞争的时候,你会不会好心地提醒你的对手其中的危机和凶险,你有没有这样的气魄和胆色如此做?要知道,一旦如此,你可能就会失去胜利的机会,失去很多很多。

而你得到的只是一个谁也看不到的高尚的灵魂。

这种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是很难得的。

但是孔子做到了,他一生奉行这样的道理,而且从未违背。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孔子在自己几十年践行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的教育原则。

但是事实上,这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代表性标志和努力践行的原则,并且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所以在这里,我还是把它作为孔子的一条处世原则来对待。

事实上,并不是孔子不懂得这些东西。

相传孔子在郑国时,郑国挖出丈长的巨大腿骨,孔子当时曾经为国君解惑,解释了这个巨大的腿骨的来历,为防风氏的骸骨。

后来的挖掘也确信如此。

可见怪力乱神之说,孔子并非不知道。

以孔子六岁学礼的丰富经历来说,几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他熟知很多怪力乱神的事情,但是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却对这些闭口不谈。

孔子曾经为弟子解惑,解释过“夔一足”的问题,虽然他否定了关于《尚书》中“夔一足”的神异传说(‘夔一足’在《山海经》中有记载),但是显然主旨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弟子要以务实的态度来认识问题,而并不是把现世人生的际遇寄托到怪、力、乱、神上,要以自我的努力来达到人生目标的实现,而绝非各种具有神异色彩的虚幻传说。

他曾经说过:“未谈生,何言死?”就是这个道理。

自他之后,这种主张注重现世人生、敢于改造天地自然的观念逐渐地被升华。

曾子在《大学》中把一个儒家君子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总结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进阶的、具有强烈的入世观念的人生理想。

孟子则说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感言,依旧是强调了人自身的社会性和个人的责任感的坚持。

而后来的张载则是喊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语
调高昂,意旨崇高的人生志趣。

这一切,都源于“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一条至圣孔子坚持了几十年的教育理念与人生观点。

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念,归结到为人处事上,表现为一个君子的极高的入世热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也是儒家思想流传千百年来,对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积极、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旧融入在中国人的基本人格之中。

这是中华文化的宝贵传承。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闻过则喜这句话最早出现,是在论语中,被孔子用来表扬自己的杰出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子路。

而这种可贵的精神,正是孔子想要自己的弟子认真学习、践行,并且自己也一直如此为之的处世原则。

这条处事原则实际上是告诉人们,在为人处世之中,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责
需要谦虚接受,对于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东西,则更是要虚心求教。

这样的品质,直至今日看来,都是实用而且非常必要的。

“闻过则喜”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德,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哪一个人会喜欢听到别人对于自己批评和指责,人天性就是利己的动物,这是人类的人性中很自然就带有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闻过则喜”都属于很高尚,很难得的品质。

对于别人的批评,不但虚心接受,而且还能发自内心地表现出一种高兴,愉悦,这是很难得的。

当然,圣人坚守的是那些具有哲学思辨的道理,一个人有缺点,恰恰意味着这个人具有日臻完美的空间。

如果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事
实上就是在你臻于完美、实现一个君子德行的道路上给你指明了一个可以修改完善,从而进步的方向。

这种人性的进步,是值得让人欣喜的。

但是现如今,又有多少人可以安然接受别人的批评?古语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说文人相对谦逊,习武之人则大都自信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

然而又有古语说“文人相轻”,意思是说文人自有一股文人之傲气,这种与文笔一起增长的傲骨,让“文人相轻”。

那么由此可以说明,人的天性里就有一种自我认可、自我实现的基本思想。

对于“闻过则喜”这样的品质,实在是太难做到。

而孔子则是一生践行这种精神,他从来都是谦逊有礼,对于别人的批评都能够虚心接受。

他从来不骄傲自大,他曾经到许多人那里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更加趋向人格上的完美。

他甚至因为一个自己没有想出来的“日之辩”(两儿辩日),便拜十岁的项橐为师,仍旧是恭敬地行了拜师礼。

“闻过则喜”,这样高尚的品德正是体现了儒家对于自身思想的纯粹性、人格完美的无尽追求,也体现了其中正平和的为人处世观念。

儒家思想,以中正平和为主线,虽然看似中庸,实际上,“中庸之道”,却的确是最接近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道”。

这种“道”,并非迂腐固执;这种“道”,可以推及到现世人生,可以推及到万世之理想。

这是一种伟大的“道”,这就是“儒道”,就是儒家的行为典范。

这也是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在其为人处世中集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操。

时至今日,孔子的言行依旧是个传奇,圣人之名,绝非虚言。

他的宝
贵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都为无数的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恰恰就是孔子思想在其行为中的集中表现,简短而精粹,却为万世表。

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