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资治通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资治通鉴》
今天我们接讲宋代第二部史学名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面从太史公《史记》下来,中国有了所谓纪传体的正史,这以后,编年体孔子《春秋》比较在中国史书里的地位是在正史之下了。可是不断还有人写编年体,如在汉代就有荀悦的《汉纪》,南朝有袁宏《后汉纪》,这两书一路传下到现在,而且荀悦《汉纪》是很出名的。此外还不断有。在《唐书·艺文志》里,编年史有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也不算少了。可是还有不在这里面的,如梁武帝曾叫他群臣写一部编年的通史,卷帙很大,后来没有传。就是《唐书·艺文志》里这四十一家的编年史,传的也不多。直要到宋代司马温公出来写成《资治通鉴》,才是等于孔子《春秋》以及《左传》以下第一部最成功最像样的编年史。以后的史家,特别看重此书,所以常称“两司马”,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司马光。
《通鉴》共两百九十四卷,上面并不直接《左传》,实际上也等于是直接《左传》,下面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除掉本书两百九十四卷以外,还有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目录是所谓“年经国纬”,实际上学,的《史记》的表,预备我们容易查。考异三十卷,现在附在《通鉴》本书里面。有些是这书这样讲,那书那样讲,下了考据工夫来定其得失。这书是司马光奉诏编集的,开始在宋仁宗时,他编了八卷,叫做《通志》。后来宋神宗要他继续编下去,直到他编成,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说他对政治上有帮助,可资以治国。
司马光编集此书,朝廷许他“自辟官属”,又许他借用政府馆阁藏书,最后又许他“以书局自随”。司马光脱离了中央政府,去到别处,这个书局也可以跟着他跑。所以这书虽不是一部官修书,但是由政府诏修,并用大力资助。
司马温公编集这部《资治通鉴》,特别重要帮他的有三人:一是刘恕(贡父),一是刘恕(道原),一是范祖禹(纯父)。这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当然特别是史学了。照从前说法,两汉是刘恕帮忙,三国下来一路到隋这一段是刘道原的工作,唐五代是范祖禹的工作。他们三人,或许刘贡父责任更大些,此外两人助编部分,刘贡父也预闻到。此书自宋神宗命他续编起,到全书完成,前后十七年。尚有仁宗时开始的战国一段,《通志》八卷,前后共花了十九年。这一工作,实在是相当繁重。待全书编完,原稿保留在那里,共有两屋子。黄鲁直(山谷)说他曾去看过,在洛阳的两屋子草稿,他看了几百卷,没有一个字是草写的,可见当时所花工夫之审慎而认真。司马温公自己说:他自限三天删定一卷。若今天有事中断,明后天定要补足。他又说:我生平精力尽于此书。他先要他三位助手先写一个“长编”,把一切材料都编进,最后的删定则是他自己的责任。有与范内翰祖禹论修书帖,详细说明怎样的修法。先编集一切有关材料。实际上从前人写历史,都是——样,必先汇集史料。如其发生问题,互有异同,就要考异工夫。在作长编之前,还有草卷。由草卷而长编,而考异,大概这三人都参加工作。最后删定,就由司马温公自己一人任之。所以这部书虽是四人合作,实际上等于司马温公一人工力。因为最后的决定在他,这里要,那里不要,都是他一个人的眼光和见解。
这一书,大家知道,当然绝大部分是根据十七史来,把纪传体删改为编年体。其实根据正史外,还添进很多书。宋代高似孙写了一书名《史略》,他曾查考《资治通鉴》参据各书,除正史外,还有两百二十多家。高似孙自己说:他前后花了七年工夫去查考每一条史料,把来开一目录。这些添进的部分,却多见《通鉴》之着意处。王船山曾说:《通鉴》能于十七史之外,旁搜纤悉,以序治忽,以别贤奸,以参离合,以通原委,盖得之百家之支说者为多。这是说:政事之治乱,人物之贤奸,事情之原委离合,往往在添进去的那些小文字中见出。若譬温公《通鉴》如绣成的鸳鸯,船山这番话,却把绣鸳鸯的针法线路指点出来了。我们要研读《通鉴》,船山的话,不失为一绝大的指示。
但诸位试想,一部十七史一千三百六十多年,他只用两百九十四卷都拿来写下,可见他的重要工作,不是在添进史料,更重要是在删去史料。但在他删去很多史料以外,还添上两百几十种书的新材料进去,这工夫当然是极大的了。善读《通鉴》者,正贵能在其删去处添进处注意,细看他删与添之所以然,才能了解到《通鉴》一书之大处与深处。
然而真讲起来,他所更重要的还是在删掉史料方面。因为在宋仁宗时,他开始写《通志》八卷,本名其书为《编集历代君臣事迹》,这是全部《资治通鉴》最重要的重心。不关这重心的他当然不要。如讲制度,我们上一次讲过杜佑《通典》,他的主要内容,当然在君臣事迹里边也可有,因一切制度都是历代君臣讨论定下,但《通鉴》的重要处则不在制度方面。又如各正史中《艺文志》《地理志》《礼志》《乐志》等所收,《通鉴》都不要。因此书所重,只是讲历代的君臣事迹。我们且先讲《资治通鉴》所不要的东西。有人说:《通鉴》不载文人,又如在《东汉书》里有很多隐士高士之类,他多不载,这
也不能怪。他书的原来重心是要写“历代君臣事迹”,都与政府有关系的。亦有许多大学者,根本没有进政做事,或是个隐士,或是个文人,当然他书里没有。特别给人家注意的,如他书里没有屈原。直到今·天,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屈原的文学,温公《通鉴》当然可以不要,但屈原有—-段时间与闻楚国的外交,特别是同张仪争议这—件事,温公《通鉴》也都没有。《左传》也不载颜渊,那是为编年史体例所限,但屈原究与颜渊不同。今人因《通鉴》不载屈原,遂疑屈原尤其人,那就更不对了。其次如鲁仲连,在战国时,鲁仲连从没有做过官,但“义不帝秦”这一个故事很是重要。鲁仲连在中国历史亡的地位也很高。后人时常称道他。只看《文选》里所收许多咏史诗,多有歌咏到鲁仲连的,这人好像是为后来人特别看重的人物,而《通鉴》里也没有。又如汉初的商山四皓,《史记》—上说:汉高祖要废太子惠帝,张良设法教太子去请当时隐居商山的四个老人,到太于宫里作客,有——天给高祖看见了,从此就知道太:子不可废。这个商山四皓的故事,也是直到今天为大家所传诵,可是《通鉴》里也没有。又如汉景帝时吴楚—匕国造反,汉朝派周亚夫带了军队去征讨,在路上见到剧孟,周亚夫说:我得到此人,这问题就解决了。剧孟是在太史公《史记·游侠列传》里边的人,他在当时势力影响之大,也是轰动——时的人物,但是《通鉴》里又没有。又如东汉光武帝有一同学严光,光武做了皇帝,就物色严光,请他来,又请他住在宫里,和光武同睡一床,睡中严光把脚放上光武肚子上去,明天主天文的官,因看天上星象获知此事,光武既不以严光为罪,严光也终辞光武归隐。固然夜看天象一节有不可信,而严光之终辞归隐,则其事可信。这个故事,极为后世传诵,但《通鉴》里也没有。像此之类,我们历史上很多故事,所谓“脍炙人口”的,《通鉴》多删去。唐代玄宗时,要姚崇做宰相,姚崇先提出了十件事情,所谓“十事开说”,他要皇帝先接受他这番意见,这也是一篇大文章,但《通鉴》里也没有。后人说,温公“不采俊伟卓异之说”。凡属后人所喜欢讲的那些“俊伟卓异之说”,往往温公都删了。姚崇提出十大事,对于当时现实政治并无发生很大关系。对现实政治有关的,如唐初魏征的谏书,又如后来陆贽的奏议,《通鉴》里都载得很详。他不仅依照着新旧《唐书》,还另外去翻着魏征陆贽的原书,直从原书里去采材料。可见司马温公写《通鉴》,他自己有一个主张和标准。要的便要,不要的便不要。可是在他不要的中间,如一部《通鉴》里没有屈原,总觉得是一件憾事。后世相传,屈原投水死节,温公或许不看重这事,但屈原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物,他的《离骚》直到现在被一辈文学家传诵,他劝楚怀王不要听张仪的话,有关战国大局,温公《通鉴》里没有他,也没有说出其所以然。其他诸人,虽说有些对当时实际政治并无具体影响,但在当时乃及后世的政治和社会上,在心理方面、风气方面,无形影响也甚大。温公《通鉴》里不载,所以引起了后人的注意和讨论。
温公《通鉴》另有些地方使后人不满,如他特别看重了扬雄荀或,便是一例。当然《通鉴》短处决不止此。不过我们对于一书,只能多采其长,不当专指其短。一书总有缺点,也是举不尽举。我们试再举一例。汉初晁错的《贤良对策》,《史记》《汉书》都有,但温公《通鉴》一字不着。董仲舒《对策》,《通鉴》载得很详。这种地方,可见温公是有其别择之用心的。等如他不采姚崇的十事开说,而于魏征陆贽的奏议则采录极详。所以我们读一书,要了解此书精神所在。任何书不会都使人全体满意。我们做学问读书,要能采其长,不是要索其瑕疵,来批评它的缺点。今天我们则反其道而行之,不懂得一书长处,而喜欢来找它短处。或许所找出的也并不是它短处。特别如讲《通鉴》里的所谓“正统论”。中国历史上早有正统论,我们前面已讲过。《通鉴》在三国时以魏为正统,后人多致不满,如诸葛亮人寇围祁山之记载等。陈寿《三国志》固是以魏为主,但书名《三国志》,平称《魏志》《吴志》《蜀志》,也不能说它定是尊魏。在《魏志》太和五年有诸葛亮入寇一条,在《魏志》叙魏事,自应如此下笔。《通鉴》太和五年“汉丞相亮帅诸军入寇”,明是跟着陈寿《三国志》来。不过陈寿《三国志》是秃头的,说“诸葛亮人寇”,《通鉴》加上“汉丞相”三字,并不称他为“蜀”,这是对了。所以这一条的笔法,亦很难辩其是非得失。《魏志》又有一条说:“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而《通鉴》青龙二年却说:“亮悉犬众十万由斜谷人寇”,是陈寿《魏志》里没有写“人寇”,而温公《通鉴》反写了“入寇”字眼,就引起了后来朱子写《通鉴纲目》之动机。像此之类的事情还有,三国时孔融死了,范蔚宗《后汉书·献帝纪》“建安十三年曹操杀大中大夫孔融,夷其族”。这一年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若孔融犯罪,应是犯了汉朝的罪,而范书却说:曹操杀孔融,这是所谓据事直书,杀孔融者实不是汉献帝,而是曹操。而在《通鉴》里却说:“大中大夫孔融弃市”。我们单看这条,当然觉得是《后汉书》好过了《通鉴》。《通鉴》里又有——条,献帝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一路向下,《通鉴》就称他“魏公”,不再称“曹操”。若照《后汉书》看,不是汉献帝封曹操做魏公,乃是曹操自封为魏公,两书笔法大不同。显然又是《后汉书》好过了《通鉴》。又如班固《汉书》,汉平帝封王莽为安汉公,但下面都只写“王莽”,不写“安汉公”。这因班固是东汉初年人,王莽已失败而死,班氏当然不称他“安汉公”,以后也不称他帝。但王莽曹操向来为后人相提并论,如说曹操司马懿——样,而温公在《通鉴》里却说,曹操的天下是自己打来,不是取之于汉,这未免不足以服后世人之心。温公在当时,又另有—件事使后人觉来怪。温公不喜欢孟子,因孟子说齐国可以王天下,温公很不赞成此说法。在温公一意提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