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复习资料 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三种分类方式是:按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的目的分、按研究方法分。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5、教育科学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6、教育科学研究按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7、教育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两个不同层次。
8、教育理论水平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
9、在研究方法论层面上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反思。
10、直观性原则最早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如果要考察300多年来该原则在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上的演变,那么就要用历史研究法;如果要考察当前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有哪些经验以及问题,那么就要用调查法;如果要对贯彻直观性内在规律、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最好是采用实验法。
11、教育研究课题产生的主要途径有: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
12、理论构思的内容一般包括:准确地表述研究的问题、界定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
13、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和使用范围、经费预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14、任何科学都是一门历史科学,没有的历史研究,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
15、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法为主。
16、用历史法研究教育,涉及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历史,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规律。
17、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历史的分析方法是以概念的形态再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其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具体性。
18、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逻辑的分析方法要求研究必须遵循形式逻辑规范,以它作为定义、推论、判断的一般程序去认识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
19、按照考证的目的分外部评论、内部评论。
20、对不同版本、不同内容或前后进行比较对照的方法是校勘方法。
21、教育现场观察是指观察人员在行为或事件发生的现场所进行的观察。
22、将教育观察研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是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划分的。
23、将教育观察研究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这是根据观察的方式划分的。
24、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它技术手段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
25、依据观察实施的方法,可将教育观察研究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26、教育观察设计的第一步是在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确定好具体的观察内容。
27、教育观察记录中的描述记录可以分为: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
28、取样记录方法可分为时间取样、活动取样、事件取样。
29、行为核对表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出现与否。
30、观察记录代码系统常用的代码符号有数字型、符号型两种。
31、教育观察的设计是教育观察的实施的前提。
32、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进行观察的类型;制定观察记录表;训练观察人员。
33、测量层次是斯蒂文斯在1951年创立并被广泛采用。
34、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称为抽样抽查。
35、按照调查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研究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36、现状调查的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作出具体的描述。
37、相关调查的目的是寻找相关因素以便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8、发展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
39、预测调查的目的是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进行预测。
40、按照调查手段的不同,可把教育调查研究划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41、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由指导语、问题、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42、在教育测量中,信度是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3、调查表法具有的两个特点是调查范围较广、规范、简明,便于填写和统计。
44、学业成就测验的编制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和表述测验目标、选择试题类型,编制测验题目、审查试题,编制试卷。
45、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
46、1901年梅伊曼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47、教育实验研究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同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还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48、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是实验设计质量的评鉴标准。
49、教育实验效度的提高主要通过随机设置控制组、设计控制、统计控制等多种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50、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为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51、教育实验的目标评价是教育实验全过程评价的基础和起点,过程评价是标明实现目标的过程状态,成果评价是对目标达成度的价值判断。
52、教育实验的目标决定着测评体系的建立和测评方法的采用。
53、教育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实验选题的价值判断进行评价,对教育实验假说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对教育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54、一个好的指标评价体系在内容上应具有目的性与一致性。
55、一个好的指标评价体系在结构上应具有完备性与独立性。
56、一个好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操作上应具有可比性和可测性。
57、无关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应保持恒定的变量。
58、定性分析是为了确定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分析,它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并回答事物有多少。
59、教育理论研究具有强烈的理论思辨色彩,因而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
60、教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现象研究的多样性。
61、教育命题是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
62、信息方法是用信息概念和理论来考察研究系统的行为功能结构,从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和储存过程来研究控制系统的运动规律的方法。
63、理论研究具有结构体系的层次性,根据概括体系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层次和理论层次。
64、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65、归纳与演绎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推理模式,也是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66、定性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67、定性分析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68、资料分类都应依据同一个分类标准进行。
69、资料分类应依据一定层次进行。
70、资料的审核主要从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审查。
71、定性分析是一个对资料的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
72、资料的准确性有一个基本要求,一般地说,审核资料的准确性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即一致率和吻合率。
73、在定性分析中,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
74、在定性分析中,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也就是一项研究结果能够实现其目的的程度。
75、资料的有效性是指所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课题的一致程度,即资料是否“切题”。
76、定性研究的内在信度主要是用研究的一致性来判定的,这种研究的一致性常用一致同意率来表示。
77、检验定性分析研究中效度的方法有检验法、三角互证法、反馈法、比较法。
78、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
79、分类一般分为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
80、完全归纳法是指依据研究现象中的所有各个部分归纳出对该现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比较可靠。
81、内在信度是仅在同一条件下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的一致性。
82、常用的统计表包括简单表、双项表、复合表和次数分布表等。
83、表注是对表中内容确需补充说明的部分,表注可以用简短的小号字写在表的下方。
84、集中量数包括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加数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等。
85、地位量数包括标准分数和百分等级。
86、等级相关系数是英国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
87、积差相关系数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