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情入境,回归文本

南京归来,一直无暇整理思绪。课后感受早被南京那几日的闲暇时光遮掩得无迹可寻,回来之后各种琐事加之一贯的懒散,更不提此事。还好有师傅督促,于是在此夜深人静之时,开始回忆、思考、整理这次的上课观课感受。上了一堂,听课两堂,说不上感受颇多,但有一点倒是印象深刻、觉得很有意思。

先从自己的备课说起,先前让我在《老王》、《沁园春雪》、《论语十二章》中自选一篇,没有犹豫和纠结直接选了《老王》,因为另外两篇确实不是我所长,虽然《老王》也不是我所长,而且被众多大家名家剖析得快“体无完肤”,但对这篇文本我自己倒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兴冲冲地备课去了,初稿出来自我感觉不错。可是对《老王》的热乎劲儿还没过,主办方就让我换上《吆喝》,大意是《吆喝》我上过,应该更有把握一些。上过的课文再上,大多没什么新鲜劲儿了,所以把之前的教学设计和视频传给对方,就有一下没一下的准备着。岂料,梁明书老师一个电话,惊醒梦中人,说课堂特色不足,显得平平,不要但求无过得有特色亮点。于是重新埋头苦读,发现实在是难!让我一个四川女子,带着一群南京学生,上如此一篇有着老北京味儿的文章,真是感叹主办方的“奇思妙想”。那么怎么来教授这样一篇时间、空间、语言上都存在距离感的文本喃,只有一个办法:入情入境。

情境创设一:

导入: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叙述展开想象,走进这黑白照片中的老北京(音乐):有曲折古老的胡同、幽深静谧的四合院。伴随这悠扬的吆喝声,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胡同里开始热闹起来了。这此起彼伏的声响,拉开了老北京城一天的序幕。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感受、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再次走进课文,找出你最有兴趣的一种吆喝,品味品味,吆喝吆喝。

这个设计目的在于把文本还原到产生的时代、地域、语言背景之下,让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里展开文本的品读。

情境创设二:

这小小的吆喝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啊!请刚才展示吆喝的同学再一次起立,

其他同学再次闭上眼睛。(音乐)这就是老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你的身边就是那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商贩们,耳边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老师示意学生陆续演绎吆喝同学们,请睁开眼睛,透过这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这个情境创设涉及两个层面:表演者卖力吆喝,还原文本中吆喝人生活的场景,听者仔细聆听,还原旁观者的角度和感受(也就是作者的角度和感受)。学生们在此过程势必会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审美经验以及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让自己的内心与文本进行了直面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在回归到文本语言中去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吆喝者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就显得容易多了。

当学生再回到文本品读“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这样的语句时,就不仅仅停留在这是老北京街头富有特色的一景了,而是感受到了吆喝者们艰辛的生活状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即是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的生活的姿态、做人的尊严。而作为一个跨越时空语言隔阂的我们尚且有此感受,那么从小生活在这样环境的作者,在《吆喝》中想要表达又是什么呢?这时候,学生带入了作者的经历和角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经验来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是让学生和作者的一次直面对话。于此再来看看萧乾自己所说的“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我想才是有意义的,也是同学们能理解到的文本的价值,(作者为什么写)也是我所认为的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

无独有偶,第三节李妮妮老师所上的《老王》一课中也有一处匠心独具的情境创设: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我……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李老师让学生结合语境,揣摩人物的心理,给文章加上合理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面对老王的去世,来回顾与老王的交往,

进而揣摩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并用外显的语言进行描绘。这个设计还原了对话的场景,把作者省略掉的,留白的通过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也一下点出了杨绛的愧疚和两者情感上的不对等。平时我们在教学中很难把握的“愧怍”之情,通过这样的途径迎刃而解。

再来看看王君老师《老王》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我们先听一听老王自己的解说吧!现在你们就是老王。请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他车上的杨绛听。动脑子,王老师帮你开头。唉!

PPT: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生:唉!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

师:他?

生:我!我脑袋慢,就进不去了,我感叹自己

师:他这样的倾诉对吗?

生:不对。

生:人老了,没用了。

师:好。请坐。谁在他的基础上,把语言组织得更好一些?唉!开始……

生: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啊,我脑袋太慢啦,就晚了一步,然后就进不去了。人老了,就没用啦!

师:你这个老王,精气神还挺足。不像老王,像小王。我很怀疑老王有没有你那样的精气神。再读,你来。

生:唉!唉!

师:这丫头很有创意啊。她做了创造性地提炼。她把所有文字都变成了“唉”。服!其实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就是生命的无数个“唉”。这就是什么?活命啊!首先被社会抛弃。其次呢,比较第一段末尾,读一读,他的家庭状况如何。看看王老师大屏幕上的表达可以么?比较!

[投影展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

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我觉得不如原文中写得好啊。

师:原文为什么好?

生:原文中想表达的就是他没有什么亲人。然而下面他直接阐述有一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但是他说他有一个哥哥,有两个侄儿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还有一点依靠。

师:你看书很不仔细,你还没有真正地读书,还没有进行比较仔细地比较。你来试试!

生:原文是“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而大屏幕上是“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师:哪点不一样?

生:就是说,前一个显得平淡一些,而后面则更加强调“死了,没出息,就没有”。

师:好,强调!听出差距来了吗?词语换了顺序就起到了强调作用。他发现的玄妙你没有发现。他读书比你仔细。向他学习。来,我们配合一下。你现在是老王,我是杨绛,你慢一点儿啊,我们来对话。

师: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

生:还好……

(众反对)

师:结合前后文想想。

生:哎,我没有老伴……

师:老王啊,你孩子都长大了吧?

生:哪有孩子啊……

师:哎哟,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