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几点思考
作者:齐鸣
来源:《活力》2015年第03期
[关键词]《穹顶之下》;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柴静的《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疯传,短时间内过亿的点击量,也让柴静与《穹顶之下》站在了风口浪尖,这部作品一出现立刻被疯狂传播,但很快出现了质疑与批评,比如“为什么《穹顶之下》没有说服我?”这篇文章立刻被《穹顶之下》对立面的人们膜拜。这篇文章里的很多观点都说服了我,比如:
1.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
2.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
3.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
甚至那些对柴静的质疑显得也非常有道理,比如:
1.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
2.《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
3.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
但是这些都不能否认《穹顶之下》是一部优秀的新闻作品。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雾霾问题是观众和读者们非常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其次,一篇好的新闻,或者一期好的调查节目的最大意义在于引发社会的思考。显然,《穹顶之下》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第三,这部作品尽可能的接近了真实。柴静并非公共政策、环境保护、经济学的专业人士,她对雾霾现象及造成原因的解读已经非常深入。第四,这部作品发布的时机非常不错,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是否会引起人们对环境的重新思考。第五,柴静不愧出自央视,她展现了优秀的新闻职业精神。不可否认的是,《穹顶之下》是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追求真理的职业精神指导下产生的作品,让国人意识到环保问题已经关系到你我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本人细细地看完了两遍,《穹顶之下》的片段在脑中挥之不去,从演讲本身说起,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这样的:中国的污染程度究竟如何,中国环境污染的历史,世界其他国家污染治理历史,中国污染的原因,中国政府部门对治理污染采取的措施,中国治理污染的痛点和无力点,我们的空气质量到底是什么水平,大气的污染物叠加反应和相互作用,探求英国和美国洛杉矶的污染整理经验对于环保,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不停地思索中,得到一个深感震惊的结论,这不仅仅是环保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这些天随着《穹顶之下》的调查,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法律的问题,法律最注重的两条是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法律的尊严在于让人们遵守法律,要让人充分敬畏法律。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这就是为什么要重提依法治国。
我本人很佩服柴静,针对这个事情,敢问整个中国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敢于站出来?她一个弱女子,令天下多少男子汗颜?我没有她的能力,没有她的气魄,但只能在屏幕后面默默鼓掌,我相信比她知道这社会…公开的秘密规则‟的人更多,但有多少人会去想?更敢于站出来,为社会的进步而呐喊?而柴静站出来了,用自己的调查,向更多的民众揭示这个事实,是抱了多大的勇气、决心?
其实可怕的不是去冒险,而是不敢去冒险本身!为什么不能把我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其他垄断企业划分出来几个大型的公司?保证资源不过度分散的同时,充分竞争的同时又能为国家提供更好的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环保业态和商业模式正在重构,我们第一时间看到了《穹顶之下》,其发布首日点击率累计突破3100万次,继而引发民众对环保关注度显著提升。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推动环境监管向公开化、透明化转变,有望倒逼政府和企业行为决策。同时,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诉求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配合下,有望催生智慧环保新模式。
无论柴静是为了政治上的批判,还是为了谴责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这些对我们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有真正认识到了环境污染是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改变我们自己对社会的所作所为,才有可能真正改善这个污染现象。
本文最后用《穹顶之下》里面的话结束: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保护落后是没有办法创新的,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好标准之后,保证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