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窗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窗艺术
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不同于西方园林艺术,它是一种亲切宜人而精致的艺术,是园主寻求悠闲、退隐静思之地。

它利用建筑、假山、水池、花木等造景要素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无限的感觉,创造了一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作为园林建筑要素的一部分,空窗在整个园林中的地位虽非重点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留有它的踪影,它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一扇扇空窗,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这种中国特有的“框格美学”使中国的园林极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深远的意境。

一、空窗独特的艺术形式
空窗(又名:月洞),顾名思义,空空如也的窗洞,即为不装窗扇的窗孔,往往置于园林中的院墙、走廊和亭榭等建筑的墙上。

空窗的式样有方形、横长、直长、六角、圆形、扇形、葫芦、秋叶、汉瓶等形式。

刘敦桢先生曾论述其“形式和比例,与房屋、墙面及空间环境有关,如轩馆、亭榭的空窗多用横长、直长、方形等式样,取其简洁朴质。

走廊上连续的空窗大多体形不大而式样各不相同,排列也有疏有密,以免重复单调”。

空窗的形式常常采用传统图案的造型,寄托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情感。

如梅花形是“岁寒三友”之一,取其风雅;石榴、
葫芦的形式借喻为子孙繁衍;汉瓶则是取其平安之意。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空窗的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与人眼视线相平,便于眺望。

北方园林有的在空窗内外安装玻璃,内装灯具,成为灯窗。

这样,白天可以观景,夜间可以照明,一举两得。

《园冶》中记载:“凡磨砖门窗,量墙之厚薄,校砖之大小,内空须用满磨,外边只可寸许,不可就砖,边外或白粉或满磨可也。

……切忌雕镂门空,应当磨琢窗垣。

”文中清楚地说明了空窗边框的处理手法和原则,即边框处理以简洁为主,漏窗则应磨琢。

至今我们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可常见用灰青色方砖镶砌的窗框,其上刨成挺秀的线脚,形式多样,与白墙配合成朴素明净的色调。

二、空窗的作用
从实用角度看,空窗可以采光、通风。

篆书中的“明”字,是会意字,一边是窗的形象,一边是月的形象,月照窗上则明,会合而成采光之意。

可见窗原始的作用之一即为采光。

而在众多园林中,院墙、亭、榭等建筑的墙上的空窗已不仅仅是采光、通风用,而成为了园林的一种艺术处理方式。

首先,空窗以其花样丰富的形式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

它的造型蕴涵着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工艺要求考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成为园林中的观赏对象。

其次,它就象一个个造型精致的画框,成为园林艺术中框景的主要手段
之一。

空窗后面或衬片石数峰、竹木几枝;或把远山近水、亭台楼阁纳入窗框,使二者结合,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

例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看画廊,东排柱中围以粉墙,墙上挖有一个个什锦窗:贝叶窗内,曲径通幽;汉瓶窗内,芳草顽石;海棠窗内,粉墙绿荫;梅花窗内,景山葱郁;桃形窗内,春亭排云……可谓是“步移景换,窗窗有画”。

再次,空窗还能使空间互相穿插渗透,达到增加景深和扩大空间的效果。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园林中都有许多这种手法的应用实例。

在苏州怡园拜石轩廊壁有秋叶形空窗,当人们观景的目光透过框格,又可窥见南雪亭廊壁的汉瓶形空窗,还可见瓶形窗外若隐若现的景物。

通过小小的空窗,使得园区空间层次丰富,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无限的感受,扩大了空间感。

最后,空窗的设置打破了实体墙造成的封闭局促的格局,给空间带来了空灵的美感,并和墙体形成了虚实对比。

在古典园林中,实的部分主要是墙垣,而墙上的门窗孔洞则为虚的部分,两者虚实对比关系强烈。

还有一些漏窗、木格窗则介于二者之间,它们共同构成园林建筑的立面,使之获得优美动人的效果。

三、空窗形式的艺术根源
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追求的是诗情画意一般的艺术境界,作为园主寻求悠闲、退隐静思之地。

它犹如一幅三维的风景画,让游人流连忘返,沉湎于“画”中,忘却烦扰。

这一幅
幅“画”就是借助于各种类型的门窗孔洞而形成的,并由此产生了中国独有的“框格美学”。

中国园林首先是“师法自然”、
“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把自然美作为构筑园林的首要前提。

再将这种美通过艺术加工,融入中国山水画的笔意,上升到艺术美的境界,形成画境。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古代的文人雅士早就发现从
参考文献:
[1] 计成、赵农.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2]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4] 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一门一窗之中可以体会到无限的空间和时间。

空窗所产生的框景效果可以将自然景色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清代李渔提出“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以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这种框格艺术使人们很容易从“事物观”转化为“画图观”,让游人体验这种画境,进而“触景生情”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感受诗般的意境美。

空窗之所以能够形成这种“框格美学”,首先,是由于其作为框架,具有限制视域,约束视野的作用。

它能把框中之景和周围的景色隔开,形成独立的视觉中心,使人们更易专注观赏美景。

其次,它可以制造景深,使其所在的实体墙壁和远处景色形成空间距离上的对比,使观者在心理上产生审美距离,仿佛在看“另一个世界”,这样就很容易从“事物观”转化为“画图观”。

再次,人们选择不同的角度透过同一窗框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效果,真真达到“步移景换”,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耐人寻味。

最后,各种各样的窗框形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也能使人们对框中景物的品赏更好地由“事物观”转化为“画图观”。

正如童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