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与分析标准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指南 (3)

3.1 缩略语清单 (3)

3.2 度量项规格 (4)

3.2.1进度 (4)

3.2.1.1 数据收集 (4)

3.2.1.2 分析参考 (5)

3.2.2规模 (5)

3.2.2.1数据收集 (5)

3.2.2.2分析参考 (6)

3.2.3需求稳定度 (6)

3.2.3.1数据收集 (6)

3.2.3.2分析参考 (7)

3.2.4工作量 (7)

3.2.4.1 数据收集: (7)

3.2.4.2 分析参考: (8)

3.2.5质量(缺陷) (8)

3.2.5.1 缺陷属性 (9)

3.2.5.2 数据收集 (10)

3.2.5.3 分析参考 (10)

4 模板/工具 (11)

5 参考资料 (11)

1目的

结合度量与分析规程,具体阐述项目执行过程中度量与分析方面的执行细节,指导度量工作相关人员在项目中的工作。

2适用范围

适合青岛华恒胜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所有项目中的度量与分析工作。

3指南

3.1缩略语清单

3.2度量项规格

3.2.1进度

3.2.1.1数据收集

a. 计划日期:包括阶段计划开始日期、阶段计划结束日期,阶段可以依次为:

Plan/ SRS/ HLD/ LLD/ Code/ UT/ IT/ ST,当然,根据所选生命周期模型的不

同,项目阶段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b. 计划日期数据取值于项目计划文档,计划阶段结束后,项目经理根据基线化

的项目计划文档立即填写项目度量表中进度页中此项数据。

c. 重新计划日期:包括阶段重新计划开始日期、阶段重新计划结束日期。

d. 重新计划日期数据取值于更新的项目计划文档。当调整进度,并基线化项目

计划文档后,立即更新此数据。

f. 实际日期:包括阶段实际开始日期、阶段实际结束日期。

g. 项目起始时间= SOW签发时间,也是项目计划阶段开始时间。

h. 项目关闭日期= 项目关闭会议日期

i. 阶段实际开始日期=阶段开工会议日期;在阶段最后交付物审计报告关闭

后,下一阶段就可以开始。

j. 阶段实际结束日期=本阶段最后工作产品基线审计报告关闭的日期;要求关闭日期必须在下阶段开工会议后三天内。

k. 持续时间偏差= ((实际结束日期-实际开始日期)-(计划结束日期-计划开始日期))/ (计划结束日期-计划开始日期)

l. 进度偏移偏差= (实际结束日期-计划结束日期)/ (计划结束日期-计划开始日期)

3.2.1.2分析参考

a. 总持续时间偏差是项目监控的内容,是进度调整的指标,当项目总进度偏差

超出控制线(在项目度量表中质量目标中定义),就要求项目经理分析原因,

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如调整进度或资源等。

b. 阶段持续时间偏差仅作为项目管理参考,是与重新计划数据作比较,便于项

目组及时了解进度偏差情况。实际操作时,阶段内应再进行任务划分,在每

个任务完成后计算出进度偏差,根据偏差及时采取措施。

3.2.2规模

3.2.2.1数据收集

a. 项目经理分别在计划活动前进行估计,及在需求分析活动完成、概要设计活

动, 详细设计完成后对代码量重新估计,并填写估计表单;如果项目不适合用

代码量来表示规模,也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的度量方式,如交

易数、画面数等规模的表示方式。

b. 项目经理从项目估计表中获取代码估计的数据,并填写度量表中规模页代码估

计单元。

c. 在每个阶段(包括SRS, HLD, LLD, Code, UT, IT, ST)活动完成,项目经理从

配置库中获取已基线化的文档的实际规模,填写度量表中规模页相应的实际

规模单元。

d. 在CODE , UT , IT , ST阶段后,项目经理需要统计实际代码规模,,并填入到相

应的单元中。

e. 规模偏差=当前阶段实际或者估计的规模-上阶段实际或者估计的规模

f. 当规模偏差超出规模阀值,项目经理要进行根源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

施。

g. 当分配需求发生变更时候,项目需要重新估计项目规模, 项目需要将估计结

果更新到项目计划中,相应的结果也将修改到度量表中的重计划单元(如果

项目组的进度或者工作量受到影响的话)。

3.2.2.2分析参考

a. 分析规模偏差的根本原因,可能的因素有:需求发生变化;估计的经验不足;

历史数据缺乏等。并给出偏差对计划、进度、成本的影响。

b. 制订并实施规避措施,包括调整计划,协调人力资源,增加投入,进行估计

培训等。

3.2.3需求稳定度

3.2.3.1数据收集

a. 项目的SOW基线化完成后,RTM 应该立刻建立,项目经理根据基线化的

RTM收集初始的分配需求数,并填写度量表需求稳定度页相应单元。

具体说明:

需求的变更类型包括初始、增加、删除、修改。对于软件需求,初始类型只

发生在需求分析阶段,以后无此类型,对于需求分析(RA)阶段后的不同阶段

可以有增加、删除、修改类型。对于分配需求,初始类型只发生在计划阶段,

以后无此类型,对于计划阶段后的不同阶段可以有增加、删除、修改类型。

• 需求变更的原因是指引起需求变更的原因,原因值有:标准、客户、及由于

开发及测试阶段发现的缺陷引起的修改等

• 在项目开发阶段:如果一些已接受的需求不能实现的话,项目组可以提交CR。

在计算需求稳定性的时候,这类CR应该考虑在内。同样,这种情况也适合于由

客户提交的CR。

b. 当SRS基线化完成,项目经理从RTM中收集软件需求总数并填写度量表中需

求稳定性页相应单元。

c. 当需求发生变更时,项目组应该更新RTM 。当新的RTM基线化后,项目经

理应该立刻更新度量表中的修改、增加和删除的分配需求数或软件需求数。

d. 当需求发生变更,PM就应分析分配需求稳定指数的影响。

3.2.3.2分析参考

a. 需分析需求变更对开发项目的进度、规模和成本带来的影响。

b. 给项目经理和客户提供有关成本增加,进度延迟,质量降低的报告。

3.2.4工作量

3.2.

4.1数据收集:

a. 在工作量度量表中,项目组成员涉及到十三类活动:项目管理、配置管理、

质量管理、项目组公共活动、项目组外活动、需求分析活动、概要设计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