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PPT)
合集下载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26ce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8.png)
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被膜、基质和类囊体三部分组成
1.叶绿体 被膜
2.基质及 内含物
3.类囊体
高等植物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其意义有 二:
膜的垛叠意味着捕 获光能机构的高度 密集,更有效地收 集光能,加速光反 应;
膜系统是酶的排列 支架,膜垛叠就犹 如形成一条长的代 谢传递带,使代谢 顺利进行。
(二)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
(3) 营养元素
➢ 叶绿素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营养元素。
氮和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锰、铜、锌是叶绿素合 成过程中酶促反应的辅因子。缺少这些元素时就会引起缺 绿症。
➢ 因此,缺少这些元素时都会引起缺绿症,其中尤以氮的影 响最大,因而叶色的深浅可作为衡量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 低的标志。
缺N
CK
萝卜缺N的植株老叶发黄 缺N老叶发黄枯死,新叶色淡,生长矮小,
类囊体膜上含有由多种亚基、多种成分组成的蛋白复合体, 主 要 有 四 类 , 即 光 系 统 Ⅰ ( PSI ) 、 光 系 统 Ⅱ ( PSⅡ ) 、 Cytb6/f复合体和ATP酶复合体(ATPase),它们参与了光能 吸收、传递与转化、电子传递、H+输送以及ATP合成等反应。 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称类囊 体膜为光合膜(photosynthetic membrane) 。
两者结构上的差别仅在于叶绿素a第二个吡咯环上的 一个甲基(-CH3)被醛基(-CHO)•所取代(•图)。
叶绿素的结构特点
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 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 植醇,phytol)“尾巴”。卟 啉环由四个吡咯环以四个甲烯 基(-CH=)连接而成。
卟啉环的中央结合着一个 镁离子。镁离子带正电荷,而 与其相连的氮原子则带负电荷 ,因而具有极性,是亲水的。
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f189fa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9.png)
光能 二氧化碳(CO2)+水(H2O)叶绿体 有机物(C6H10O5)n+氧气(O2)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有机物的来源。
每年约合成5ˣ1011吨 有机物,可直接或间 接作为人类或动物界 的食物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实验现象】脱色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没有变蓝。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变蓝 。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氧气 1771,普利斯特利
水 1629,海尔蒙特
植物
光照、绿叶 1779氧细菌做实验证 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 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 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 萨克斯的实验
实验步骤
1
(1)暗处理
2
(2)选叶遮光
(4)去掉
4 (5)酒精中
5
铝箔纸
隔水加热
3
(3)光下照射 4—5小时
(6)先漂洗, 6 后滴加碘液
对以上实验步骤你有疑问吗?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利用呼吸作用消耗原有的有 机物,排除本来淀粉的干扰。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局部遮光的天 竺葵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然后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D ) A.破坏它的叶肉细胞 B.破坏它的叶绿体 C.使淀粉溶解在酒精中 D.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4.如图3-82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 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 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有机物的来源。
每年约合成5ˣ1011吨 有机物,可直接或间 接作为人类或动物界 的食物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实验现象】脱色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没有变蓝。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变蓝 。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氧气 1771,普利斯特利
水 1629,海尔蒙特
植物
光照、绿叶 1779氧细菌做实验证 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 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 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 萨克斯的实验
实验步骤
1
(1)暗处理
2
(2)选叶遮光
(4)去掉
4 (5)酒精中
5
铝箔纸
隔水加热
3
(3)光下照射 4—5小时
(6)先漂洗, 6 后滴加碘液
对以上实验步骤你有疑问吗?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利用呼吸作用消耗原有的有 机物,排除本来淀粉的干扰。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局部遮光的天 竺葵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然后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D ) A.破坏它的叶肉细胞 B.破坏它的叶绿体 C.使淀粉溶解在酒精中 D.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4.如图3-82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 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 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080cab4daa58da1114a0c.png)
ppt精选版
30
4、光合单位 指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光合单位=聚光色素系统+反应中心 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是连续不断的进行的,因此, 必须有不断的最终电子供体和最终电子受体,构成电子 的“源”和“流”。高等植物的最终电子供体是水,最 终电 子受体为NADP。聚光色素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光量子, 最后传递给反应中心色素分子,这样作用中心色素被激 发而完成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基粒类囊体 (grana thylakoid) 基质类囊体 (stroma thylakoid)下一页
ppt精选版
9
外膜
内膜 基质 基粒
ppt精选版
10
ppt精选版
11
ppt精选版
12
㈡叶绿体的成分 1、 水分(75%) 2 、 蛋白质(30~45%)—催化剂 3 、脂类(20~40%)—膜成分 4 、色素(8%)—与蛋白质结合,电子传递 5 、无机盐(10%) 6 、储藏物质(如淀粉等,10~20%) 7 、NAD+、NADP+、醌(如质体醌),起传递氢原
子。光子携带的能量和光的波长的关系如下:
E=N h c/λ
E=(6.02×1023)×(6.6262×10-34)×频率=(
) × 光速 波----长----
阿伏伽德罗常数 普朗克常数
上式表明: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
⑵吸收光谱
ppt精选版
19
太阳光谱
10 390
770
100000nm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ppt精选版
25
4、叶绿素的合成
⑴ 合成原料:谷氨酸、α- 酮戊二酸
⑵需氧气和光
⑶矿质营养 N 、 Mg ; Fe 、 Mn、 Cu、 Zn
植物光合作用ppt课件
![植物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31cd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e.png)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总结词
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它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 分,坚持生态平衡。
详细描写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方式,它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所需 的能量和有机物质。此外,光合作用还对坚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 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程
总结词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程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现代农业和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光合作用进程中产生的能量和有 机物,可以帮助作物抵抗逆境, 如干旱、高温、盐碱等。通过提 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以增强作物
的抗逆能力。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2
空气净化
通过种植具有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植物,可以吸取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进空气 质量。
水土保持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土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分,同时植物 的根系可以防止土壤流失,有助于保持水土。
详细描写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经过多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原理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历程不仅推动了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的发展,也为现代农业和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和实践指导。
02
光合作用的进程
光反应阶段
光能吸取与转换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取太阳光能,并将其转换为活跃的化 学能。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意义
光合作用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对 坚持地球气候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全部生态系统提供能量,驱动自然 界的能量流动。
光合作用对坚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 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ebd9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3.png)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C 2、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
韭黄将( ) A、不变 B、死亡 C、变绿 D、变白
A 3、氧气的性质是( )
A、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起来 B、能使火熄灭 C、能使剧烈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 D、能使熄灭的火复燃
• 海尔蒙特结论:水是植物增重的物质 • 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 英格豪斯结论:绿色植物只能在光下才能
净化空气,能够释放气体。 • 萨克斯实验证明:绿色植物不仅能释放氧
气,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
• 方法步骤: 1、暗处理
• 目的:耗尽叶片中 原有的淀粉
• 方法步骤: 2、遮光处理
• 目的:设置对照
• 方法步骤: 3、照光
• 方法步骤:4、酒精水浴加热脱色 • 目的:对叶片进行脱色,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现象:叶片由绿色变为
黄白色,酒精变为绿色
• 方法步骤: • 5、清水漂洗 • 6、碘液显色
• 滴加碘液
• 结论: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
•
产物:
光 淀粉
• 请观看视频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 讨论: • 1、为什么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
不呈绿色? 不含叶绿素
• 2、分析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什么物质? 叶绿素
• 3、光合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绿叶细胞的哪里? 叶绿体
• 实验小结: •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
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 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素。
• 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 体内,因此, 叶绿体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 所。
C 2、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
韭黄将( ) A、不变 B、死亡 C、变绿 D、变白
A 3、氧气的性质是( )
A、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起来 B、能使火熄灭 C、能使剧烈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 D、能使熄灭的火复燃
• 海尔蒙特结论:水是植物增重的物质 • 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 英格豪斯结论:绿色植物只能在光下才能
净化空气,能够释放气体。 • 萨克斯实验证明:绿色植物不仅能释放氧
气,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
• 方法步骤: 1、暗处理
• 目的:耗尽叶片中 原有的淀粉
• 方法步骤: 2、遮光处理
• 目的:设置对照
• 方法步骤: 3、照光
• 方法步骤:4、酒精水浴加热脱色 • 目的:对叶片进行脱色,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现象:叶片由绿色变为
黄白色,酒精变为绿色
• 方法步骤: • 5、清水漂洗 • 6、碘液显色
• 滴加碘液
• 结论: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
•
产物:
光 淀粉
• 请观看视频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 讨论: • 1、为什么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
不呈绿色? 不含叶绿素
• 2、分析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什么物质? 叶绿素
• 3、光合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绿叶细胞的哪里? 叶绿体
• 实验小结: •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
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 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素。
• 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 体内,因此, 叶绿体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 所。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f4f08eb8f67c1cfad6b883.png)
1864 Julius Sachs
整理课件
15
观察在照光的叶绿体中淀粉粒会增长 光合作用的另一个产物是有机物
光能
CO2+H2O 绿色植物 (CH2O)+O2 细菌的光合作用
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 C B Van Niel
某些细菌 醋酸 琥珀酸 H2S
CO2+2H2S
(CH2O)+H2O+2S
比较 植物释放的氧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叶绿醇 是叶绿素分子的亲脂部分,是长链 亲脂“尾巴”,伸入类囊体内
“头部”是金属卟啉环,Mg偏正电荷,N原 子偏带负电荷,呈极性,具亲水性(可和蛋白质结 合),排列在类囊体脂类的表面.
整理课件
22
㈡叶绿素的化学性质 ⑴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
用水配85%丙酮提取叶绿素
⑵皂化作用
C32H30ON4Mg COOCH3 +2KOH
h 普朗克常数 1.58×10-34卡.秒
c 光速 3×1010㎝/秒
COOC20H39 C32H30ON4Mg COOK
+CH3OH
+C20H39OH
COOK
皂化叶绿素 叶醇 整理课件
甲醇
23
⑶形成去镁叶绿素
phMg+2H+ 褐色
H
Ph
+Mg++
H
H
ph H + Cu++(Zn++)
绿色
phCu(Zn)+2H+
整理课件
24
三,叶绿素的光学性质 ⑴吸收光谱
波长在600-660nm的红光 波长在430-450nm蓝紫光 绿光吸收最少
整理课件
15
观察在照光的叶绿体中淀粉粒会增长 光合作用的另一个产物是有机物
光能
CO2+H2O 绿色植物 (CH2O)+O2 细菌的光合作用
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 C B Van Niel
某些细菌 醋酸 琥珀酸 H2S
CO2+2H2S
(CH2O)+H2O+2S
比较 植物释放的氧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叶绿醇 是叶绿素分子的亲脂部分,是长链 亲脂“尾巴”,伸入类囊体内
“头部”是金属卟啉环,Mg偏正电荷,N原 子偏带负电荷,呈极性,具亲水性(可和蛋白质结 合),排列在类囊体脂类的表面.
整理课件
22
㈡叶绿素的化学性质 ⑴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
用水配85%丙酮提取叶绿素
⑵皂化作用
C32H30ON4Mg COOCH3 +2KOH
h 普朗克常数 1.58×10-34卡.秒
c 光速 3×1010㎝/秒
COOC20H39 C32H30ON4Mg COOK
+CH3OH
+C20H39OH
COOK
皂化叶绿素 叶醇 整理课件
甲醇
23
⑶形成去镁叶绿素
phMg+2H+ 褐色
H
Ph
+Mg++
H
H
ph H + Cu++(Zn++)
绿色
phCu(Zn)+2H+
整理课件
24
三,叶绿素的光学性质 ⑴吸收光谱
波长在600-660nm的红光 波长在430-450nm蓝紫光 绿光吸收最少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bdd0f8cf84b9d529ea7a5d.png)
第5章 绿色开花
植物的生活 方式
2020年10月2日
1
第一节 光合作用
一.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发现光合作用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 土壤中, 使植物增重的是土壤
2020年10月2日
2
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 作用的过程
• 1、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 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 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柳 树 生 长
• 2、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 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 的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 果呢?
之 • 3、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谜
什么?
• 4、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
产物各是什么?
2020年10月2日
3
实验(1):柳苗生长
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 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
2020年10月2日
8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氧气 、淀粉等有机物
消耗叶片中 的营养物质
2020年10月2日
9
演讲完毕,谢谢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0
2020年10月2日
植物的生活 方式
2020年10月2日
1
第一节 光合作用
一.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发现光合作用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 土壤中, 使植物增重的是土壤
2020年10月2日
2
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 作用的过程
• 1、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 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 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柳 树 生 长
• 2、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 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 的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 果呢?
之 • 3、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谜
什么?
• 4、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
产物各是什么?
2020年10月2日
3
实验(1):柳苗生长
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 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
2020年10月2日
8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氧气 、淀粉等有机物
消耗叶片中 的营养物质
2020年10月2日
9
演讲完毕,谢谢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0
2020年10月2日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1b88d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b.png)
活细胞
根据叶脉的排列方式分为:
平行叶脉
网状叶脉
观察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片叶的排列关系, 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互生 Nhomakorabea对生
轮生
同一枝条上的叶片呈镶嵌式排列,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
小组讨论:叶有哪些结构特征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①、叶片阔而扁平,吸收光的表面积大; ②、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和叶绿素
表皮
结 构 与 功 能 相 适 应
无色透明的 表皮细胞为什么是无色透明的?
透光、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表皮上有几种细胞?
气孔
表皮
结
保卫细胞(半月形)
构
与
能,因为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
功 能
保卫细胞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相
适
应
透明的表皮细胞 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 无叶绿体
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的门户
结
构
与
2、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水珠
在叶上滚动,而没有落进叶内,其原因是( )
A、气孔没有开放
C
B、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
C、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
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
走,一起去叶子里旅行吧!
感谢您的观看
组成叶片的组织有什么特点呢?
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 叶
预习课文 做南方新课堂练习册 P30
自主预习*新发现
虽然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 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大致相同的。
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便于染色和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2)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叶绿体?叶绿体的分布 有什么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b 叶绿素a
图3-7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乙醇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α-胡萝卜素 叶黄素
λ/nm
图3-8 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光谱 返回
⑶作用光谱
指在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下,测定其光合强 度所得的变化曲线。
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光合作用吸 收的光一般是由叶绿素a吸收的,其它色素吸收的光都传递给叶 绿素a,然后引起光化学反应。
光速 波----长----
阿伏伽德罗常数 普朗克常数
上式表明: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
⑵吸收光谱
太阳光谱
10 390
770
100000nm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390 430 470 500 560 600 650 700
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叶绿素吸收光的能力很强,如果把叶绿素溶液放在
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就可以看到有些波长的光线被吸 收了。在光谱中就出现了暗带,这种光谱叫吸收光谱。
两个最强烈的吸收区,一个是波长为640~660的红 光部分,另一个是430~450的蓝紫光部分。此外,在光 谱的橙光,黄光和绿光部分只有不明显的吸收带,其 中尤以对绿光的吸收最少,所以叶绿素的溶液呈绿色。
chla和chlb的吸收光谱很相似,但略有不同。 ②类胡萝卜素的的吸收光谱 最大吸收在蓝紫光部分,不吸收红光等波长的光。
厂房 叶绿体
动力 光能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体:CO2+H2O
产物 有机物和氧
光能 叶绿terial photosynthesis) 光、叶绿素
CO2 + H2S
CH2O + H2O+S
3、化能合成作用(Chemosynthesis) 化能合成细菌
三、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1、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 2、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3、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叶绿醇则以酯键与在 第Ⅳ吡珞环侧键上的 丙酸结合
庞大的共轭体系,起着吸收 光能,传递电子,以诱导共 振的方式传递能量,但不参 与H的传递或氧化还原
H+,Cu2+可取代Mg
图3-3 叶绿素a的结构式
返回
⑵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四萜类、有α- 、β-、γ- 三种异构 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
①胡萝卜素:
chla: C32H30ON4Mg
COOCH3 COOC20H39
COOCH3 chlb: C32H28O2N4Mg COOC20H39 下一页
看下图
极 性 头 部
疏 水 尾 部
叶绿素b以-CHO
代替-CH3
CH3
4个吡咯环和4个甲烯基
连成一个大环—卟啉环
镁原子居卟啉环的中央
1个含羰基和羧基的副 环(同素环Ⅴ),羧 基以酯键和甲醇结合
⑷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
✓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 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10-8~10-9秒(寿命短)
✓ 磷光现象:叶绿素除了在照光时能辐射出荧光外,当去掉光源 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用精密仪器可测知),这个现 象叫~。 10-2秒(寿命长)
这两种现象说明叶绿素能被光激发,而被光激发是将光能转变为 化学能的第一步。
E2
第二单线态
E1
第一单线态
第一三线态
荧
磷
光
光
E0
图3-10 色素分子吸收光子后能量转变
第一节 叶绿体和叶绿体色素
I一、叶绿体(Chloroplast) ㈠叶绿体的结构:
椭圆形,一般直径为3~6um,厚为2~3um。每平方 毫米的蓖麻叶就含3~5百万个叶绿体。 1、叶绿体膜—选择性屏障,控制物质进出。 2 、基质—CO2的固定,淀粉的合成和储藏(含酶类) 3 、基粒—光能-化学能(光合色素) 4 、嗜锇滴—基质中与锇酸容易结合的颗粒(醌类) 5 、类囊体—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又称光合膜)
子或电子的作用。
二、光合色素
1、分类
叶绿素a:蓝绿色
1、叶绿素 叶绿素b: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光合色素 2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3 、藻胆素 藻蓝素
藻红素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3:1 所以叶片一般呈绿色 叶绿素a:叶绿素b=3:1 叶黄素:胡萝卜素=2:1
解释:秋后或衰老的叶片多呈黄色,秋后枫树叶子呈红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
概述
一、自养植物和异养植物
1、异养植物(Heterophyte)
2、自养植物(Autophyte)
二、碳素同化作用(Carbon assimilation)
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光
CO2 +H2O
(CH2O ) + O2
叶绿体
什么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糖,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图3-4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结构式
3、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⑴辐射能量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对光合作用有效的可见
光的波长是400~700nm之间。光同时又是运
动着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子,或光量
子。光子携带的能量和光的波长的关系如下:
E=N h c/λ
E=(6.02×1023)×(6.6262×10-34)×频率=( ) ×
2、光合色素化学结构与性质 ⑴叶绿素(chlorophyll)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 机溶剂。其化学组成如下:
chla: C55H72O5N4Mg chlb: C55H70O6N4Mg
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叶绿酸是双羧酸,其羧基中的 羟基分别被甲醇和叶绿醇所酯化。所以其分子式为:
基粒类囊体 (grana thylakoid) 基质类囊体 (stroma thylakoid)下一页
外膜
内膜 基质 基粒
㈡叶绿体的成分 1、 水分(75%) 2 、 蛋白质(30~45%)—催化剂 3 、脂类(20~40%)—膜成分 4 、色素(8%)—与蛋白质结合,电子传递 5 、无机盐(10%) 6 、储藏物质(如淀粉等,10~20%) 7 、NAD+、NADP+、醌(如质体醌),起传递氢原
是一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40H56。它的两头 具有一个对称排列的紫罗兰酮环,它们中间以共轭双键
(4个异戊二烯)相联接。
②叶黄素由胡萝卜素衍生而来,分子式为C40H56O2,是 个醇类物质,它在叶绿体的结构中与脂类物质相结合。
⑶藻胆素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
水。常与蛋白质结合为藻胆蛋白(藻红蛋白和藻蓝蛋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