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课后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学09-02
朱广山
310917010229
,.
目录
一、概述
二、历史文化背景
三、平遥三宝
四、文化特色、价值
五、古城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之平遥古城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利益而摧毁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事件屡见不鲜。

面对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考虑的是其文化价值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古城文化保护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遥古城不仅保存着古老完好的城墙,而且集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和古民宅为一体,构成一个布局合理、结构完整、井然有序传统的县城格局。

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的街巷网络。

据说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成龟腹甲纹状,将一个构思巧妙、设计严谨的城池,以龟体形象充分展示出来。

目前城内仍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道路格局。

城内的公建也严格遵守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建布局形制,即左城隍庙,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清虚观,右集福寺的对称布局。

城内原有50余座庙、观、寺、坦、庵、殿、楼、台等各类公共建筑,10余座牌坊将他们相连,秩序井然地分布于古城之中,形成整座古城的序列空间景观,而统一整合古城布局的核心是金井市楼。

现在平遥古城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和空问形态特征。

一、历史文化背景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它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

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境。

经济以农业为
主,主产粮食、棉花,特产牛肉、推光漆器等。

此外,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

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

北魏改名为平遥县。

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

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

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

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二、平遥三宝
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

平遥县城墙。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城墙。

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

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

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

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

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

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一)、一宝古城墙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

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

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

明清两代先后有25 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

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

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

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平遥城墙建有重门瓮城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极,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六座重门瓮城外原设有吊桥。

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宽3米。

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阳,龟前戏水”。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1.瓮城
建在城门外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

《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

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2.城楼
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

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 米。

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

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3.点将台
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

相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

明代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

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诗曰:“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

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

4.角台与角楼
角台是突出于城墙四角、与墙身联为一体的墩台。

每个角台上建楼橹一座,名角楼。

角楼之朝向与大墙呈135°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

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角台与角楼以其非同寻常的战略位置,在平遥城墙的历代维修工程中,每被列为重要项目。

清道光、咸丰间持续六年之久的大修中,索性把残破的“四隅敌楼”(即角楼)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砖木结构二层楼阁。

楼的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门,内有砖阶可通往二层,二层四面开圆形瞭望窗,楼身为砖砌,置木楼板,楼顶歇山式,五脊六兽。

传统的建筑艺术融进了军事堡垒之中。

5.马面与敌楼
“马面”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

“马面”之设,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夫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让来犯者左右受敌而一败涂地。

平遥城墙每隔60米-100米即有马面一个,马面上筑有瞭望敌情的楼橹,称“敌楼”。

据旧志称,明代初年重修平遥城墙时,仅建“敌台窝铺四十座,隆庆三年(1569)增至94座,万历三年(1575),在全城以砖石包城的同时,重修成砖木结构的敌楼72座,后经历代修葺,遗存至今。

”敌楼平面呈方形,占地10.24平方米,双层,四壁砖砌,硬山顶,筒板瓦覆盖(太和门瓮城左右的两敌楼顶有脊饰),底层面向城内的一面辟拱券门,楼内设木楼梯,上层置楼板,楼上四面各开拱券窗两孔。

仰望那一座座敌楼,如同林立的岗哨,莫不令人敬畏。

楼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数的敌楼,尚且正对着城内的某条街巷,从中进行监控。

可见不论在平时和战时,敌楼又具有治安防范的功能。

6.墙体与关城
平遥城墙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东15°。

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如果不是在解释古人“天圆地方,道在中央”之说,便是出自科学的建筑构思:除了圆形之外,最短的周边能围合成最大面积的只有方形。

城之朝向,固然面南为尊,但县城不比皇城,故因地制宜取朝东15°偏向,正好顺应着常年的主导风向,每日沐浴着充裕的阳光。

城池前有中都河水,远方是麓台山和超山,迎山接水,生机盎然。

平遥城墙周长6162.68米(与明初“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其中东墙1478.48米,南墙1713.80米(东西两墙南端的直线间距也不过1500米),西墙1494.35米,北墙1476.05米,东、西、北三面俱直,唯南墙随中都河蜿蜒而顿缩逶移如龟状。

中国古代礼制规定:天子的城方九里,公爵的城方七里,侯爵和伯爵的城方五里,子爵的城方三里。

平遥城三华里见方,显然是古代最低一级(即县城)中最大的城了。

7.城门与城墙
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

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

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

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

城墙是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城门则是防线上的弱点,为了加强防卫,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再筑起一道重门,用以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谓之“瓮城”。

战时,瓮城为守城将士提供了同敌人迂回的绝好条件,风水家则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现实的是瓮城足以遮避来自郊外的风尘。

中国翁城之制起于汉,本邑何时始有瓮城,查无考证,只知明正德四年(1509)修了下东门瓮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筑北门瓮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更新
了城楼,万历二十二年(1594),“修筑东西瓮城者三,皆以砖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补修南门瓮城,四十年(1701),补修上东门瓮城。

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巡路经平遥,于是六座城楼了为之修缮一新。

四十四年(1705),又补修了上东门大门楼门洞。

道光三十年(1850)至咸丰六年(1856),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城墙维修工程,曾“兴工东西北五门,悉仍旧基补筑,惟南门高加数尺”,造就了现存的规制。

在六道古城门中,东西四道,两两相对,上东门、上西门、下西门的重门均向南而开,面对远方的山河,使之“纳气”;下东门的重门中轴线则与里门中轴线平行,它朝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对朝廷的尊敬。

南门的重门虽与里门相错,但因势利导,仍然面南。

北门的重门与里门呈90°而向东开,沐浴着东方的曙光。

(二)、二宝镇国寺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

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亦称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殿。

寺中的建筑,以万佛殿为最早,是中国大陆所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

镇国寺不同于其他木构建筑的是,全寺没有一根钉子,所有结构都是木头与木头相互卯碶而成,是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瑰宝。

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

万佛殿内佛坛宽大,长宽为6.09米见方,高55厘米,沿边用青砖叠砌而成,约占全殿面积一半。

坛上正中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趺坐其上,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

其中除三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外,其余皆为五代原作,佛坛式样,塑像配置均与五台山唐代建的地禅寺大殿同略同。

释迦牟尼像造型高大,结跏坐式,手势作禅宗拈花印,佛相端庄慈祥,反映了唐、五代的风格。

(三)、三宝双林寺
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的双林寺。

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

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1.历史
双林寺中都寺当时为一方胜境,庙貌雄伟,香火隆盛,游人不绝,曾建有“七重楼阁,高可望省”,可惜毁于火灾,原阁础石至今犹存,直径一米有余,足证其规模之大。

约至宋代,中都寺改名双林寺。

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盘之地为古代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尔时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

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圮,虽然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损壤,厅廊倾颓”的地步。

因此,明朝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2.布局
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

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

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

东部为禅院、经房等(现为小学校所用)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3.天王殿
进入拱券形山门,正北第一座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境”四字,笔力遒劲。

前檐置五铺作斗拱,如意头假昂。

明间置板门,次、稍间置窗。

屋顶悬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宝顶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题记,乃明代重修时所置。

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

这些佛的护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刚凶恶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写实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间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块的形体,使人感到他们具有人间武士的亲近感,同时又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气魄。

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

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

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

尤其是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西北。

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圆觉经》中“四轮”之说,为土、金、风、水。

因佛经在中国长期流传,又附会为“风调雨顺”,清代翟灏所著《通俗篇》引王业燕《阁知新录》说,凡寺门内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释迦殿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

释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栏额普拍枋出头,檐下无斗拱。

明间置门,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字。

屋顶悬山式,满布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是本殿主要塑像。

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盘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

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令人叹为观止,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释迦殿两厢各为四间悬山式建筑,因在殿内隔墙,又分为罗汉、武圣、阎罗、土地四个小殿。

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他们略与真人等高,分塑于观音两侧。

这些罗汉像比例适当,解剖准确,形体厚重,造型优美,一个个神采奕奕,颇具个性,古代艺术大师运用纯熟的传统彩塑技巧,使这些罗汉塑像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之为“神品”。

5.武圣殿
武圣殿正中关羽坐像为清初所塑,气势威然,神态逼真。

四壁满布悬塑,为关羽生前事迹,内容有“桃园结义”、“怒斩华雄”、“斩蔡阳”、“水淹七军
”等,人物高约四十厘米,造型生动,设色艳丽,观之饶有兴味。

阎罗殿内地藏王菩萨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阎王和判官,各像皆挺然危坐,肃穆森然。

佛经称地藏王为四大菩萨之一,统领地狱,拯救诸苦。

此殿即按佛经中“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说法构思并塑造的。

6.彩塑
双林寺,是座历史悠久的佛寺。

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画,都是稀世珍宝。

尤其是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更令人称道不已。

它们继承了我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

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能够完好保存至今,实乃艺术史一大幸事。

三、文化特色价值
(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存
平遥古城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时间长,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的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

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

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

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四)、历史地位
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五)、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延续至今。

这是中国最基层的一级城市。

现在保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时的原状,城内现存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均是原来的实物。

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还是原来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

城内有3797处传统民居,其中400多处保存价值较高,地方风貌独特。

(六)、文化遗存
平遥古城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时间长,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的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


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文化遗存独特而丰富。

(七)、文化特色
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具有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八)、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

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

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四、遗产的开发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游览。

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是一个有力因素。

然而,就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多。

在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经验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监测与保护的情况下,旅游对历史文化名城造成了二次的破坏。

这种破坏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人口容量过多而对一些基础设施的使用超标,还有历史文化古迹接待游客的日流量过多而降低其物理寿命。

这种情况下,没有科学的旅游发展与文物古迹协调研究,科学监测与及时补救,后果是可怕的。

旅游在对城市经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在消耗着历史城市中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古城及其所拥有的文化遗产加速衰老的进程。

旅游开发对待古城保护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如何面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相互关系,是所有历史城市所面临着的重要问题。

平遥古城作为全人类共享和山西极具开发潜力的宝贵财富, 理应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龙头,由各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