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注重实践 寻求真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推动社会发展、创 造社会历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3、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误区四: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只有人的 活动,才能谈得上实践,但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完成P91-92操作平台: 下列活动属于实践活动吗?为什么?
1.
农民通过种田获得农作物种 植的知识
√,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1、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唯 一来源、动力、检验的标准、目的都离不开实践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具有推动作用, 错误的认识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误区三: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由实践的特征可知: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 动,同时又是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所以,实践活动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此,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 物质性的活动,也不是纯主观性的活动,不能把实践的 主观性与客观性割裂开来。说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 是一种主观活动说法,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 统一,因此是错误的。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P100-101
1、认识的任务是:
2、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3、认识世界的目的是:
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102

对于一个复杂事物来说,由于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通常要经历由实 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的多次反 复、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3.
4.
(方法论) 要求我们既要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又要 认真看书,学习掌握间接经验,两者不可偏废。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辩证统一
决定
① 唯一来源 ② 动力 ③ 检验的标准 ④ 目的
实践
反作用
认识
①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② 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第六课 注重实践 寻求真知
工人做工
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战士打仗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医生治病
司法人员办案 教师讲课
演员表演
营 业 员 售 货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一、实践的涵义
实践的涵义是什么?应注意哪些关键词?
1. 2.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关于“实践”的几个误区:
初阶阶段
高级阶段
生动、丰富、具体、反映 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 外部联系,没有中间环节 把握本质和内部联系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P100,注意两个反面观点
1、要掌握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投身实践) 2、获取的感性材料要合乎实际(正确的立场观点、 科技手段) 3、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Baidu Nhomakorabea
误区一: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世界有主观与客观世界之分,而实践只是人们改 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 是实践。所以,不能将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称 为实践。
误区二: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是人们改 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是实 践,人们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也是实践,因此,将实

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 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的观点
世界观:
1、社会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 者,也是实践过程中的基本力量。
2、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请同学们阅读 P99—100 ,完成下列表格的填 写: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涵义
认识阶段 特点
形式
关系
如何使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涵义 认识阶段 特点 形式 关系 如何使感 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 认识 实践—感官—初步认识
理性认识
实践—感官—人脑加工— 更深认识
2.
学生的学习活动 猩猩用棍棒打击进犯者 艺术家构思作品 冰岛火山爆发
×,没有改造世界,只是认识世界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 ×,没有改造世界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
3.
4.
5.
6.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 卫星
(三个特征:)
实践的要素:
原始人劳动
实践主体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曾说:假
如我看的比别人远些,那是
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关系原理
(世界观)
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条途径

2.
一个人既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 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读书、听讲等方式获得间 接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相对而言的,在我为间接经 验的东西,在前人或他人则为直接经验。 一切真知最终来源于实践,来自于直接经验。
(3)社会历史性
牛拉犁
原始人类劳作 拖拉机

阅读P93-94【阅读与思考】
实践是认识的来

Q:为什么? A:
实践
感觉 器官
人脑 加工
认识
获得认识的两条途径
涵义
涵义
涵义
关系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通过亲身实践 获得 通过互联网、 广播电视、读 书、听讲等方 式获得
在我为间接 经验的东西, 在前人和他 人则为直接 经验
实践客体
收割
实践手段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实践 主体
实践 工具 实践 客体
客 观 物 质 性
生产劳动
实践 结果
从两方面理解:
(2)自觉能动性
所谓自觉能动性, 是指人的实践不同于动 物盲目的本能活动 ,而 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 动。
徐悲鸿画马
愚公移山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与动物有着本 质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