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实现三个转变:(1)教师地位转变;(2)教学方法的转变;(3)教与学的转变。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这是从思想深处的变革,从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变为教会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基本环境是课堂教学。我经过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积累,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 教师“地位”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为新型的“学生学习促进者”的教师,一定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生整个个性和谐、健康发展。“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意义角色特征。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者。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学科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从而否定了教师的传授者地位,并且随着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也被动摇了。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学”上。

教师的角色转变体现在五个方面:

(1)要从教学实践者向实践与研究者并重转变,教师在职教学的第一线,通过长期的教学体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果在实践的层面上不断研究教材、总结教法。再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点,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大有收获;

(2)要由课程的传授者向实施与开发者并重转变,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广大的教师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这就需要有二次开发课程的能力。要具备挖掘教材的能力、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开发新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能力;

(3)要从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与学习者并重转变,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4)要教案的执行者向课堂教学的创造者转变,教案是一份蓝图,它是上课的前题,过分地一成不变的依赖教案,将会束缚自己的教学行为。必须创造性地运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5)要从师道尊严的长者向亦师亦友们转变。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差生”。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切忌嘲挖苦学生,伤害其自尊心。

2 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潜意识存在通过学习获得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发挥出来。特别是经过新课改这场教育教学的大改革。每个教师都会有不同的认识,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优良个性品质。这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法,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观。

首先课堂教学是思维教学,一个思辨的、有思想的课堂,必须突出一个“静”字,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课堂上该静则静,不能只强调活跃,一刀切。每个学生思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需要教师带着思想去教,教有思想的东西,学生从你的思想中去感受思想,学会思想。课堂教学是情感教学,同样在课堂这个小小的世界,如果我们因为教学情绪、方法的不对头而影响教学气氛,效果肯定是不好的。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证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走进课堂,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中,始终和学生进行着感情的交流与互动,一个愉快的教师能感染出几十个愉快的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带着感情去教,教有感情的东西,学生学会带着情感的知识去感受、体验,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知识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还是生活教学,也就是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展、自由探索知识和教师智慧展现的教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知识反馈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创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唤起一种深深的感悟。

3 教与学的转变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出来,而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被动、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式转变,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文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

学习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向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自主学习是自己做主、自我决定的学习,是对学习活动有计划和安排,有评

价、反馈、调节、修正和控制。是一种具有高能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学习,具体说来,如果学生在学习的动机上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方法上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自动化的学习上是有效定时和长久的,这种学习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即一种“双赢’’境界,以最大的限度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会合作,发展自己的非认识品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监控者和学习的资源,确保他们的合作互动富有成效,并给予适时的点拨与辅导。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总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但不管学生采用那种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从灌输走向引导,从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的“目中无人”的定势中解放出来。

4 追求教学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

首先,教师要有教学气质。这种教学气质不仅体现在衣着与外貌上,而且可通过一个人的眼神表现出来。一个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总是精神振奋,庄重亲切,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殷切的期待。教师充沛的体力和感情就会给学生良好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这种气质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爱听老师讲课到爱学这门课的兴趣迁移,出现所谓的“爱屋及屋”的效应。教师的语言要有节奏,要有逻辑性,这主要和掌握教材的熟练程度有关,一个连教材都不熟的教师是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抑扬顿挫、语调流利的语言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幽默也是一个人的应有的素质,风趣而不失严谨,动人而免于庸俗,从而活跃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气氛。教师的体态语如手势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气质的作用,去感染学生。

其次,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还体现在他的教学设计上,即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去教。我们就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或直接运用这些材料在教学课堂设计上独具匠心,充分地展示给学生,使教学模式达到最优化,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场切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让我们乘着这股改革的春风,同心协力地把我们的教育事业向美好的明天推进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