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有效地融入语文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化”有效地融入语文教学“生活”是万物之源,也是语文的源泉和根基,语文又是生活的提炼与彰显。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很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对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让“生活化”有效地融入语文教学。

下面谈谈本人这两年来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面向课堂有效展现“生活化”
语文课堂应该与生活相呼应,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可行走向。

课堂生活化就是将课堂活动置于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中,充分挖掘生活化的素材,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氛围,切实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故鼎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其情感也得到真正陶冶。

1.教学环境“生活化”
教室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场所,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更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发展自我的舞台。

一个环境宽松,贴近生活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理,发挥语文课的最佳效率,更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之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怎样使教学环境充满生活气息呢?我觉得可以这样做:一是将传统的秧田形课桌椅摆成马蹄形,让孩子自由地围坐在一起,便
于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团结合作,互相交流。

二是在教室里,精心布置环境,营造一种贴近生活的学习氛围。

如:开辟图书角、争章角、荣誉角等。

此外,教室环境还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分主题进行设置,如:“新闻聚焦”、“硕果累累”、“心灵之声”等。

2.教学内容“生活化”
苏教版的小学课文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与生活联系更为密切,但是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小学生直接熟悉的,为了拉近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我积极寻找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去留心观察,直接体验。

如:教学《看菊花》时(当时正值深秋季节),我在课前将家中存放的多盆菊花带进教室,让孩子边观察欣赏边讨论所看到的菊花的形态。

然后将菊花搬到教室外面,看看菊花在深秋的寒风中是什么模样,帮助学生领悟“不畏严寒”的意思。

这样,既让学生在课堂感知的基础上,更好地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实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

努力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愉快地学习。

如:教《大海睡了》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现白天和夜晚大海不同的景象:白天,海风徐徐,大海翻滚起层层波浪,海岸边靠着渔船,装满了鱼虾,海面上海鸥穿梭,鸣声不绝于耳;夜晚,海面上传来了轻轻的潮声,月亮和星星挂在天空中,加之声响、动作的渲染,似有身临其境之
感。

这样的设计能再现生活的真实,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白天的大海和夜晚的大海的自然美。

通过这种方式的展示,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而且还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走出课堂,有效体验“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

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

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体验生活,通过亲身实践去触摸生活。

如:教学三年级课文《小露珠》时,我先通过师生互动,创设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味小露珠的美丽、可贵。

接着,组织学生一起到校园里,让他们寻找小露珠的足迹,并引导他们,可以和文中的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一样,向小露珠问早。

回到教室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露珠和小动物的角色,形成互相问早、热情赞美的生活情境,接着,我让学生朗读这部分课文后再谈自己的感受。

这样,引导学生亲历了“发掘资源——观察体验——交流对话——角色表演——感悟道理”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获得了智慧的生成。

四、精设作业,有效升华“生活化”
作业练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它除了有巩固拓展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且能发挥作业的桥梁功能,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充
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凭借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让孩子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培养生活才干。

例如:学习《春天来了》一文后,就可布置有关“春”的课外专题作业:1.引导孩子走出课堂去寻春绘春: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故事等等,经过取舍、改造和加工,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

2.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去嬉春闹春: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绵绵的春雨,感受泥土花草的芬芳、鸟鸣虫叫的热闹;到草地上翻几个跟头,亮几声嗓子……然后把这美丽的春景春趣拍成照片,让春天永驻。

这样,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春”的知识,感受了“春”的神奇、瑰丽,熏陶了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和想象的能力。

平时,我还结合有关节日,把语文作业和生活接轨。

比如:清明节前,让学生收集英雄、名人、伟人的故事,然后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国庆节前,让孩子走向社会,调查、访问、了解、畅谈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母亲节”时,开展“给妈妈一个乐”的活动,如:送给妈妈一个小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对妈妈说句贴心话,然后要求写篇文章或画幅图画。

此时,孩子与妈妈的心就贴得更近了。

语文的“生活”气息就在这样的作业当中得到了升华。

总之,我们必须让“生活化”有效地融入语文教学,努力使语
文教学“生活化”,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