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要使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找准课眼,巧妙地设计“引”

所谓“课眼”,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精华所在或是关键之处而设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是作品构思的凝聚点,是结构上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点。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像攻城而拿到了城堡的钥匙,可以顺利开门,长驱直入;就像找到了埋藏宝藏的机关,探宝的过程轻而易举。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是语文教学的好“线头”,找到“线头”,课堂教学的线索就会明晰。“课眼”也许是凝聚了作者心思与心力的一个细节,也许是具有暗示意义的一句话,也许就是文本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也许就是话题主体,也许是结尾处的点睛处,也许直接就是文题,等等。教者要善于发现它,挖掘它,找准了“课眼”,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短歌行》的教学,先引导学生寻找“诗眼”,引导学生跳读诗文,不难发现诗文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等句以情感贯穿全诗,因此,可以发现诗歌的情感基点是“忧”。然后,以“忧在何处?”为问题,紧扣诗眼“忧”,引导学生对诗文四节分别概括,以“忧”字统领,进行诗文结构梳理,进而梳理本诗的线索。接下来提问:“忧从何来?”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细读、深读,体会诗人之“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极悲悯,而是有一种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气。诗文紧扣一个“忧”字,抒发了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生短暂之叹——生命之忧;作为一个能臣的贤才渴求之叹——人才之忧;作为一代雄主的建功伟业之叹——天下之忧。最后,以“何以写忧”为问题,引导学生赏析诗文的艺术手法。再如我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以“君”为突破口,问:为什么鲁迅要把学生刘和珍称为“君”?用文章中的原话来回答。学生找出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尊敬与悲哀。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好地梳理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再如教《老人与海》时,我问:言为心声,老人有一句名言能集中表现老人的精神,你觉得是哪句?(“一个人生

来不是让给打败的”)老人的哪些行为证明了他的这种精神?这样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学生很快把握住了人物形象。此外,如《祝福》中的“大家仍叫她祥林嫂”,《项链》中的“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赤壁赋》中的“乐”——“悲”——“喜”等。抓住这些“课眼”巧妙切入,课堂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吃透文本,恰当地设计“问”

教者首先要独立阅读、钻研、吃透文本,要读得细,读得深,读出文本的内蕴、特点、亮点。深入理解文章最精彩最特殊的地方,能与作者同境,与作者共鸣。然后,参阅各种资料,补充、完善、纠正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能力也很多,但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全部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单一教学目标,要把制定出来的几个教学目标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然后根据学生情况审时度势,抓住最适合学生完成的目标去探究,去设计问题。设计问题不宜过多,不宜琐碎,应根据文本中呈现的知识点、能力点、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的激活点、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点设计。设计的问题要能引领学生高效地学习文本并随学习的深入而不断生成,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如我在教学《小狗包弟》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四个问题:1.巴金笔下的包弟有哪些可爱之处? 2.可爱的包弟无辜惨死,谁是致小狗于死地的罪魁祸首? 3.正是由于文革,才导致了包弟的无辜惨死,作为文革受害者的巴金却对包弟怀有深深的歉意,为什么? 4.如果让你为课文再配一幅插图,你怎样配?这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递进的特点,前一个问题的解答结论作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如知道了包弟可爱、乖巧,如同家里的孩子,进而说明它竟然惨死,才能引发大家探究“小狗死因”的积极性。问题1、2主要导向于课文阅读,要求具体而细微。问题3则把对《随想录》精神实质的把握作为了教学重点,进而理解知识分子的基于良知的自我灵魂拷问是多么可贵。问题4从读图和画图入手,引领学生理解编者的意图,从而让学生从自己作为读者的意识和文中作者的意识中跳脱,转化一个新的视角,进入巴金其人的精神世界。四个问题还具有悬疑特点,由此引领学生围绕具体问题

对文章的有效信息进行梳理,从而增加语言揣摩、品味和感悟。这样的问题设计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体察学情,适度地设计“讲”

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见识阅历,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认知特点等。体察学情便是要把握学生阅读文章的情况,理解学习内容的程度。“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思维等的限制,对文本的理解达不到一定的深度、高度,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讲”。教师的“讲”就在于把学生不知道的讲出来,把学生说不出来的补充出来,把学生说不好的说深刻些。当然对于语文课而言,这当中不仅包含着知识的丰富,方法的点拨,更有思维的升华,文化的浸染。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讲”所难以达到的一种高度或境界。因此,教师适度的“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解决难点,凸现美点,解析规律,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知识的宽度,能够让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魅力,欣赏文学的魅力。如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有三个问题学生不好理解,需要老师“讲”。其一,为什么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一开头要讲《箜篌引》这首古诗?我就由《箜篌引》的故事“白首狂夫”涉险蹈死而不顾,堕河而死,说到故事的寓意,其中的“河流”喻示实现理想的障碍,让人联想到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等意蕴,然后结合梁任公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原来《箜篌引》几乎就是梁任公先生一生精神甚至命运的缩影,难怪他在演讲一开头就讲这首诗。不讲《箜篌引》的寓意,不讲梁任公的经历和为人品行,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其二,梁实秋为何“在听先生演讲后二十余年”渡河时忆起这首古诗?按学生的阅历体验很难理解,这就需要讲讲作者的人生遭际,然后学生才能明白,这不仅仅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对《箜篌引》和梁任公的一种心灵共鸣,更是执着于理想而又遭遇无情现实的人的一种惺惺相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其三,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为什么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这时候老师要补充讲讲《桃花扇》的内容是悲叹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虽励精图治、勤勉辛劳,但终因明王朝积重难返大势已去而亡国。梁任公由明亡联想到自己曾追随光绪皇帝变法图治,终因顽固派扼杀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