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孔孟荀的“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孔孟荀的“仁学”
摘要:孔丘、孟珂和荀况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虽然他们在人性的善恶方面存在有分歧,但三者在仁的定义和仁的心理原因、功利原因、经济原因及原动力等仁学一切方面的观点是相同的。
下面我从仁的定义、仁的原因和仁的原动力等方面进行比较他们“仁学”的异同。
关键词:谋利私人无利私人原动力仁者爱人无利私人
孔丘、孟坷和荀况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的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他把“仁”视为比人的生命都宝贵的道德品质,使“仁”成为一种比较系统的“仁学”。
孟坷继承和发展了孔丘的“仁学”思想,他在《宪问》中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把“仁”以普遍的形式提出来,而荀子又继承了孔丘和孟坷的“仁学”思想,并对它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他认为“礼”是最重要的,是高尚的。
一、仁的定义
仁是什么呢?无私利人为仁。
孔子所称道的全部仁人便可以证明:商纣王的残暴,殃民祸国,微子、箕子、比干为了国家和人民反抗暴君,有的自动抛弃个人的爵位,有的被罚做奴隶,有的被杀,真是无私利人甚至牺牲自己,于是,孔子称他们为“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尧舜禹是天子,富有四海,自己却吃的一般,穿的一般,住的一般,一点都不为自己而完全为人民着想,孔子非常
赞叹,称他们为圣人,仁人。
《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他认为仁是无私利人,从“无私利人为仁”的定义可以看出,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是给仁下定义。
孔子和孟子一样,也把仁定义为爱人,但是,仁这种利人,在孟子看来,不是谋利私人,而是无私利人。
他不赞成孔子只是管仲利人而许他“仁”,而且十分瞧不起他,于是《孟子.公孙丑》中有:管仲,曾西子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二、仁的原因
1、心理原因
人为什么会孝?孔子认为“人之所以孝,无私爱,利父母”,为人的最基本的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由孝是以个人利益为原因可推出:对人都应仁。
《孟子.腾文公》中曾说过:一人之身而百工为之所备。
这就是说爱父母是因为人的最基本的个人利益是父母给的,但是也应该爱他人,因为个人利益也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只不过是父母给的利益多而他人给的利益少罢了,因此,孝的根本是仁。
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孟子把孔子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荀子的结论与孟子几乎没有不同的,他认为: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文之至也;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情之至也。
2、仁的功利原因
孔子认为人们行为目的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人,从而达到仁的境
界,除了心理原因、还有功利原因,也就是一个人行仁而无私利人,是因为他会获得很大的利益:“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而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孟子极大发挥了孔子的仁必得其力利的思想,得出“仁乃天爵安宅”的著名论断。
荀子的很多论述和见地与孔孟完全一致,他在《荀子.大略》中说“仁义礼善之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则富,少有之则贫,至无有者穷,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
总之,孔孟荀一致认为,一个人能够行仁而无私利人,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得到喜好仁的统治者之赏誉,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无私利人,人必无私利我。
这样,人们行为的直接目的虽然是无私利人,但间接的、最终目的却仍然是个人的功利。
3、仁的经济原因
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行仁而无私利人,根本上说来是因为人们丰衣足食,然后才能教人们行仁。
孟子发挥了此思想,经过系统的论证得出结论:“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寂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
荀子的见解也是如此:“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
在孔孟荀看来,人们的行为目的能够无私利人而达到仁的境界,
根本讲来是因为物质财富达到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程度,这就是仁的经济原因。
三、仁的原动力
从孔孟荀论“仁”的原因可以看出,一个人行为目的之所以无私利人,从心理上看,是因为他有感恩心和同情心。
从功利上讲,是因为他可以得到他人的报答和社会赞誉。
从经济上看,是因为物质财富的丰满已满足达到他需要的程度。
因此,无私利人是以利己、个人利益为原动力的。
孔孟荀认为,人们行为目的与产生这种目的的行为的原动力有着根本的不同。
行为目的是自由的、可选择的、人人各不相同的;而行为目的的原动力是必然的、不可选择的、人人完全一样的,只能是利己的。
所以,君子和小人、仁人与恶人的道德境界不同仅仅在于他们行为目的的不同,与他们的原动力无关。
因为他们行为的原动力完全一样,恶人的损人利己和仁人的无私利人说到底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原动力。
《论语.里仁》里有:“富与贵,是人所欲也”,《孟子.告子》里有:“欲贵者,人之同心也”这些简单的论断,到了荀子那里,才得到深刻而系统的阐述,他在《荀子.非相》里得出结论说:“凡人有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然而然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
通过孔孟荀“仁学”的比较,我们知道,三者的分歧点在于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还是无所谓善恶,但他们在仁的定义、仁的原因以及原动力等仁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形象些说,孔子创立了仁学
大厦的框架,孟荀以土木砖瓦充实了它,从而共同构成了仁学大厦。
参考文献:
[1]《孔子》江恒源商务印书馆
[2]《论语引得》洪业上海古籍出版社
[3]《荀子简释》梁启雄中华书局
[4]《荀子译注》荀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琳(1985-)女,河南,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