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教案
1、了解三国鼎立出现的背景、形成过程及结果。
2、掌握历史事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历史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3、学会从书本提取有效信息。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图片、视频、设问等形式实现教师的点拔,从而突破重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原因的分析,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懂得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
2、了解曹操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初步学会用辩证法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史实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难点和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以评价曹操为突破方法)。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运用讲述法、探究法,通过师生的互动,进行能力训练和情感价值观渗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问:历史上谁跑得最快?()其实在历史上曹操是确有其人。但并不是跑
得特别快啦!
那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8课《三国鼎立》的
学习。(板书:第18 课三国鼎立)
二、新授
(一)三国鼎立的背景教师:在前面的历史课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加上天灾连年,大量农民无衣无食,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当时摇摇欲坠的东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先后给予一些重要的地方官员领兵治民之权,这样一来,原来各州的官员便成了各霸一方的军阀,(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他们彼此长期混战。这在102 页的第一段文字中有交代。而在北方的军阀中,比较有势力的主要集中在袁绍和曹操。教师:其实曹操在军阀中原来也只是一位不起眼的人物,他的势力得以迅速发展是他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生再次浏览课文相关章节找出结果并回答:(展示)师生小结: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招募流亡农民恳荒,组织士兵耕田。教师: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是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然而,正是因为曹操的“挟天子” ,他又姓曹不姓刘,不符合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所以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把他当成“奸雄”。尤其是通过《三国演义》,彻底地把曹操丑化,以至曹操的“奸”深入民心。事实上,这样评价他很不公平。如果把曹操与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相比,曹操一点也不算奸,至少他没有杀掉汉献帝,而作为次子的李世民为登上皇位,不惜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但历史却非常偏爱李世民,后世没有人骂他“奸雄”。所以我们看问题注意文学上与历史上的不同。这是曹操在政治上的做法。
在经济上,曹操招募流亡农民恳荒,组织士兵耕田。这样就解决了人民的生计问题,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恢复了生产,使人民支持、拥护曹操。
教师小结:由于曹操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北方的经济有所恢复,势力也迅速发展,对袁绍构成了威胁。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两强相争必有一斗,于是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在袁绍和曹操之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官渡之战。(板书:官渡之战)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
1、官渡之战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动漫故事并结合课本102 页的最后一段文字找出: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结果
教师小结: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用了几年的时间肃清了袁军的残余势力和陆续消灭了一些小军阀,到2 0 7年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胜利班师的途中,写下了《龟虽寿》,已是5 3岁的曹操在诗中写下了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那么曹操的“壮心”是指什么呢?是挥师南下,继而想统一全国,所以接下来,又出现了一场与曹操有关的战争——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书找出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结果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并说明特点:以少胜多教师:说起孙刘联军的胜利,我们不能忘了一个人(点击三顾茅庐)不能忘记被刘备三顾茅庐感动而出山的诸葛亮。因为刘备在207 年,也就是曹操已完成北方统一的同年,还无立足之地呢。他一直是依附于荆州的刘表。正是有了年仅27 岁的诸葛亮为他设计的战略思想——连孙抗曹。再经过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说服,孙权终于同意了联合抗曹,这才有了孙刘联军。
教师:为了加深印象我们看一下示意图(看形势示意)
②提问:官渡之战中曹操3、4万人胜了袁绍十万人,而此时的曹操拥兵二十万却失败了,你认为是何原因?
战略失策:曹操远道而来,十分疲劳,已如强弩之末;曹军将士多是北方人,不习水土,不习水战,可偏偏舍长用短
心理轻敌:是他的骄傲。208年与200 年的曹操已今非昔比,况且又轻易地拿下了荆州,他像200年官渡之战时的袁绍一样,禁不住迷惑,一再地中计,这也说明他的对手看准了他的弱点。(情感教育:骄兵必败,这个是一个规律性的道理,鲁迅先生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骄傲也会失败的,我们要吸取曹操这个教训,有了成绩不能骄傲,应该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人心所背:南方人对曹操南下,打破他们比北方人相对安定的生活,心情上肯定是不欢迎的,所以才拼命地抵抗。
教师小结:赤壁之战失利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展示三国鼎立形式图)
3、三国鼎立
教师:在220年,曹操死了,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今南京)教师在形式图上展示
魏:220年洛阳曹丕蜀:221年成都刘备吴:222年建业孙权师小结: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吴国在东南,这三个实力相当的国家如同鼎的三只足,分列在神州大地上。因此,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三国鼎立。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就正式形成了。板书:三国鼎立
由于出现了三个实力相当的政权,但现在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了战胜对方,都在自己的领土里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这三个政权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魏吴。吴国:造船业发达,
卫温曾经到达夷州,夷州即今天中国台湾。
教师:由此可见,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不会得到成功。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记住: (教师展示)(一)完成下面的表格:
重要战役时间对战双方结果影响相似点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识图题:
(三)判断: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