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21《沸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21. 沸腾-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1. 沸腾-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沸腾-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课程目标•了解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理;•能够正确讲述沸腾的过程和条件。

教学重点•掌握沸腾的过程;•熟悉沸腾的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沸腾的温度与压强的关系;•认识沸腾的危险性。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教师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水是怎样烧开的?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

示例实验(15分钟)教师出示烧开水的实验器材,演示并讲解实验步骤,让学生观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知识梳理(1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沸腾现象及条件,并设计概念导图。

拓展应用(20分钟)学生和教师分组讨论水的沸腾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展示自己的思路和实例。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沸腾的热释放量与不同压强和温度下的沸腾的关系。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梳理今天学习的内容,回答学生的提问,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与引入(10分钟)教师以课上与课下作业为线索,复习水的沸腾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记录和描述沸腾的过程。

实验展示(1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实验数据,让学生自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和表述沸腾的过程。

讲解与分析(20分钟)教师讲解水沸腾的实现原理,介绍沸腾的三种模式,深入探究沸腾的温度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并向学生介绍分别采用普通压力锅和高压锅烹饪的差异,加深学生对压强变化对沸腾温度的影响。

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小实验,探究不同压强、温度下水的沸腾规律性,记录实验数据并呈现给全班。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1.回答以下问题:•沸腾是什么?•沸腾有什么条件?•沸腾的温度与高度有何关系?2.设计一组实验,探究压强对沸腾的影响,撰写实验报告。

3.小组活动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整理并制成海报呈现。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真正了解了水沸腾的概念和原理,从而深入掌握了沸腾的过程和条件。

同时透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1.沸腾-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1.沸腾-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沸腾-青岛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定义水的沸点是多少度;2.能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及原因;3.能在实验中观察水沸腾的过程,并结合实验活动进行探究;4.能简要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

二、教学重点1.水的沸点;2.水的沸腾现象及原因;3.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

三、教学难点1.水的沸腾现象及原因的探究;2.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和实验技能的提升。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a.思考问题:水为什么会沸腾?b.预习课本内容:仔细阅读关于水的沸点、沸腾现象和原因的相关内容。

2. 导入向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盛满水的壶,另一张是水沸腾时的壶。

让学生比较两张图片,思考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水沸腾时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 探究a.实验材料:盛满水的壶,火源(炉子、燃气灶或电磁炉),温度计。

b.实验方法:(1)将盛满水的壶放在火源上加热;(2)在加热过程中,观察水面是否开始泛起小气泡;(3)当气泡越来越多,并且大小逐渐增大时,观察壶口周围是否开始冒出水蒸气;(4)当水沸腾时,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c.实验分析: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呈现沸腾现象。

4. 学习a.讲解水的沸点和沸腾现象及原因。

b.引导学生认识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c.发放课件资料或教材翻页,让学生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

5. 创新a.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撰写关于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的课外读书报告。

b.学生小组设计探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转化。

6. 总结与检测a.简单回顾学习的内容。

b.进行小组竞赛,设计实验,检测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水的能力。

c.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倾听学生对该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参考1.青岛市教育局. 五年级科学上册. 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张璐,余景搭等.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设计参考书. 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沸腾的概念,了解沸腾现象的发生原因和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增强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沸腾的概念和条件,了解沸腾现象的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沸腾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

三、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沸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物质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并询问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进而引出本节课将学习的沸腾现象。

2. 讲授1.引导学生猜想什么情况下水会沸腾,并引导学生形成对沸腾现象的初步认识。

2.讲解沸腾的概念:指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增加,热能储存达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内部的汽涌现象。

讲解完毕后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沸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沸腾现象。

3.探究沸腾的条件:导电性、热传导、物质的特性等。

4.进一步讲解沸腾的应用。

3. 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探究沸腾现象的原因,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

实验步骤:1.先让学生把热水倒在一个大容器中。

2.把酒精灯放在底部,加热或降低酒精灯的高度,让火焰直接加热干净的试管底部。

3.用一根小木棍轻轻地搅拌一下试管底部,热水就会沸腾。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问一些探究性问题,如:1.试管底部为什么会沸腾?2.加热试管底部的酒精火焰对热水产生了什么影响?3.沸腾的现象和热传导、导电性有什么关系?4. 总结1.询问学生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总结沸腾现象的概念和条件。

2.引导学生思考沸腾现象的应用。

5. 作业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沸腾现象的认识:1.沸腾现象是什么?2.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3.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和沸腾有关?五、板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能力目标3. 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1. 单元2. 课程## 教学过程1. 导入2. 讲授3. 实验4. 总结5. 作业## 板书- 沸腾的概念和条件- 沸腾现象的应用六、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法: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

五年级上册科学-21 沸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科学-21 沸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探讨,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现象的引领下开展探究活动。

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让学生采用记录数据的方式收集信息,使学生经历一个把数据整理为直观可视的形式的过程。

教学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认识水的沸腾,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重难点:1.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2.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好,我是李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畅游在科学的世界里。

课前请同学们观察了烧水的过程,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不少想法。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各种各样的加热现象。

(沸腾小视频)二、提出问题看了这么多小视频,你有什么疑问吗?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有以上的疑问:1.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2.水烧开后温度会不会再改变?3.水中的气泡有什么变化吗?......伟大的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大胆的猜想和小心的求证。

三、猜想验证针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猜想呢?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不少想法。

那就让我们带着目标,一起来探讨。

大胆猜想后,便需要小心求证,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对!实验来验证!请看本节课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

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实验器材及其名称)你能运用以上器材探讨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吗?赶快讨论一下吧!(2分钟)相信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实验方案,我们一起看一看:1.将实验器材自下而上调整好位置。

2.烧杯中倒入150毫升常温水。

3.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

4.实验过程中作好记录。

在做实验之前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1.温度计的使用: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液泡必须全部浸入水中,注意不能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沸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需要不断吸热。

2.通过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用录像的形式了解水的沸腾现象。

3.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培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沸腾教学难点:明白沸腾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沸腾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蒸气图)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图片的内容师描述:这幅图是不是云雾缭绕的如同仙境一般?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生讨论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师总结:这实际上是吃火锅时给水加热后出现的蒸气,因为水加热会加速水的蒸发随之形成蒸汽,如果我们继续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示课件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烧水的视频课件出示视《植物的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植物叶和不同种植物叶。

3.发展学生研究植物的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植物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马上要开始科学探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好。

首先请你们欣赏几张图片。

(出示课件)师:美吗?生:美。

这些图片的美是谁点缀它们,才使它们那么美呢?(主要是植物的叶)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植物的叶》[设计意图:课伊始就让学生欣赏老师精心搜索到的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明白本节课的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植物的叶。

“叶子的秘密”更是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认识植物的叶相同和不同(一)给叶子分类师:接下来我们把树叶宝宝请出来,(课件出示)谁来说一说,这些叶子宝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1.《沸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1.《沸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21.《沸腾》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物质世界”领域:1.3.1 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二、教材分析《沸腾》一课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的第二课。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的学生都应该熟悉它,但是,对于水的沸腾过程中伴随的热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等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

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引领学生经历猜想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全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的直接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熟视无睹”的沸腾现象,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东西,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

本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探究,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现象的引领下展开探究活动。

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让学生采用记录数据的方式收集信息,使学生经历一个把数据整理为直观可视形式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随着科技化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家中基本不用水壶烧水,学生对于水的沸腾现象不是很熟悉,对于教学水的沸腾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弥补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熟悉程度,课前要让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这一方面的现象,老师要搜集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课前进行渗透,让学生有所了解,降低学习本课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回顾,能猜想烧开水的现象,设计实验方案。

2.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热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获得沸腾现象及水的沸点。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养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按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

难点:能设计实验,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通过自学,能说出自己的猜想;能说出设计的实验方案。

沸腾教案

沸腾教案

一、教学背景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科:小学科学5年级上册课时:1课时课题:《沸腾》版本:青岛版二、教学目标: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

3、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三、教材分析:本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探究,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现象的引领下展开探究活动。

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让学生采用记录数据的方式收集信息,使学生经历一个把数据整理为直观可视形式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演示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秒表六、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回答吗?师:老师想大家肯定都喝过开水吧,但是老师觉得咱们同学们有烧开水经历的并不多,哪些同学完全是自己动手烧开水?生:……师:那么有过这种经历的同学,不知道你们在烧水的过程中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水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生:……师:看来烧开水这一生活中的小事里也包含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水被烧开的秘密。

2.猜想:刚才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说出了水被烧开时的部分现象,例如: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老师看的出来,有许多同学还没有烧开水的经验,请同学们想一想:(出示表) (1)我们将盛有水的壶放在火上烧,随着时间的变化水温变化的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先快后慢呢?还是均匀上升?还是先慢后块?(2)你认为水被烧开时的温度会是多少?是100摄氏度?还是高于100摄氏度?还是低于100摄氏度?(3)水烧开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发生变化吗?是继续升高?还是保持不变?还是会下降?(4)请将你的猜测记录下来。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沸腾》教案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沸腾》教案设计

21 沸腾教学目标: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3.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

教学准备:酒精灯、方座支架、石棉网、小烧杯、温度计、火柴、秒表、实验记录表、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描述:一、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烧过开水吗?那你仔细观察过烧水的过程吗?生1:水烧开了会冒热气。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

生2:如果烧得太久,就会把水烧干。

师:对,水就快速的蒸发掉了。

师:没有仔细观察过烧水过程的同学也不要失望,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请你们亲自在课堂上烧一杯水,同学们可要用心观察呀,看看你会在烧水的过程中发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水的“沸腾”。

(板书)二、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1.师:同学们做好实验记录便于我们观察实验过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份记录表,一份是这样的。

时间(分钟)温度发生的现象12345……表中共有三部分内容:发生的现象时间(分钟)、温度℃、发生的现象。

其中0 1 2 3 中的0分钟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0分钟就是在没加热之前,先把水的温度测量记录下来。

然后再开始加热。

加热到1分钟时记录下水的温度,2分钟又记录下水的温度。

一直记录下去。

(出示媒体课件)2.出示第二张表(曲线图)这张表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摄氏度,就在0往上16位置上点点记录,依次类推。

然后,把所获得的点用折线或曲线连结起来就可以了。

通过这个曲线就可以知道水的温度变化了。

【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记录学会观察实验,知道该从哪方面观察,记录哪些东西,养成会观察懂记录的好习惯】2.实验注意的事项如果我们现在利用这套实验装置来给水加热,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沸腾》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沸腾》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沸腾》教案教学目标1.会用表格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难点能用表格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一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你认为在开水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2.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沸腾,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一)提出问题你们想研究沸腾的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猜想假设探究沸腾的秘密、实验预测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张表,我发给你们,每人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用√表示)问题我的预测水的温度的变化趋势先快后慢均匀上升先慢后快水的沸点 100ºc高于100ºc低于100º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的变化继续升高下降保持不变[学生填好后,老师收齐](三)制订方案实验设计与探究我已把实验用的材料准备好,每小组都有两两个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烧杯、凉水、酒精灯、温度计、计时的钟表一块,小组在组装时注意:温度计的野泡正好进入水中,不要触及烧杯壁及杯底。

每组都把实验材料组装好了,那么,我们在做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酒精灯的使用,温度计的读数,同学的分工等)。

在做实验时,我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表不能停下来,只是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要记下水沸腾使用了多长时间;二是水沸腾了以后,再继续加热2—3分钟,仔细观察、记录。

(四)实施探究学生做实验并把观察记录记下来(发观察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学生做实验,老师汇总同学们的预测表,学生展示实验成果。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沸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烧杯、水、火柴,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准备材料的过程。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查阅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及其利用,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只有活动过程属于课堂集体探究学习的内容。

本课只有一个活动,由一个问题引出,即“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现?”以此让学生进入给水加热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其过程中发现给水加热后发生的现象,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水的沸点。

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两种记录表:一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体现全面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另一种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主要记录水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科书力图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学会搜集记录观察实验中的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解读数据,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发现新问题,使学生能以新问题为切入点和导火索,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学生都熟悉它,但是对于水的沸腾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等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

学习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验证的,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评价任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准备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

青岛版小学科学《沸腾》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沸腾》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沸腾》教案沸腾教案教学目标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会记录并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

3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温水、计时器、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12组。

教学过程:一、以生活小事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可结合同学们做的家务事并进行简单评价后引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学生自由汇报)(出示一杯水)如果我们要把这杯水烧开,你们认为,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现象?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一猜。

(因为学生中有部分是有烧开水经验的,也有没烧过开水的。

因此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自己的经验说说现象,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

)看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现象。

那,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简单汇报)你们认为,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简单汇报)水开了之后,如果我们不停下来而是继续给水加热,你认为水的温度会怎样?(学生简单汇报)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

下面,老师给你们提供一张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究竟是什么?(教师为每个同学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用表示)问题我的预测水的温度的变化趋势先快后慢均匀上升先慢后快水的沸点100高于100低于100烧开之后继续加热,水温度的变化继续升高下降保持不变(收齐同学们的记录表)现在,同学们的想法都在这里了,你们预测的对不对呢?想不想知道?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自尝一尝,要想知道烧开水的秘密就必须亲自去烧一烧。

这节课,我们就亲自来烧一杯开水,仔细观察观察,把其中的秘密给揭开,好不好?(对“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这个问题,学生的汇报一般来说比较宽泛,教师应恰当进行点播,因而围绕本课探究主题重点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预测,使学生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变化。

2.了解沸腾的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理解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

3.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沸腾的时间与容器形状之间的联系,提升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沸腾的概念、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沸腾时间与容器形状之间的联系,提升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掌握沸腾的概念,例如:你们平时使用水壶时,滚烫的水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答案。

2. 观察实验(20分钟)将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锅、瓶子、碗等)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让学生观察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沸腾时间与容器形状之间的联系。

4. 示范实验(15分钟)教师可以选用一种容器,在不同温度下观测水的沸腾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温度与容器形状对沸腾时间有何影响。

5. 总结概念(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沸腾的概念,以及温度和压力与沸腾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温度不变是沸腾的物理原因。

6. 实验报告(1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

四、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在平时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回答和参与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

2.可以通过组织测试、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下水的沸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2.学生可以了解水的沸点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探究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六、课外作业1.阅读相关课外书籍,进一步了解沸腾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2.分析并描述生活中沸腾现象的发生原因,撰写到实验报告中。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沸腾的现象,探究物理原理,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沸腾和水蒸气的形成过程。

2.掌握水沸腾时的特征。

3.了解沸腾与水的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水沸腾时的特征。

2.沸腾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沸腾现象的科学原理。

2.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1.水的三态及相变规律回顾。

2.水沸腾的特征及沸腾的科学解释。

3.沸腾现象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顾水的三态及相变规律。

2.提问:水沸腾后会变成什么?2. 操作环节1.展示水沸腾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水沸腾的特征。

2.在实验室里准备一个较大的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水,加热它,并观察水的特征变化。

3.让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格,记录每次加热后水的温度与沸腾状态,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沸腾的特征和变化。

4.提问:什么因素影响水的沸点?请学生进行讨论。

3. 归纳总结环节1.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归纳出沸腾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表,帮助学生总结沸腾现象与温度的关系和沸腾现象与压强的关系。

3.教师讲解沸点的概念及其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4. 拓展延伸环节1.提示学生讨论汽车等机动车辆行驶时,为什么要加装散热器?2.告知学生可尝试在不同环境压强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变化,计算出水的沸点变化大小。

六、教学评价1.询问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和水的沸点变化的原因的理解。

2.对学生实验记录表格的填写和实验记录的描述加以评价。

七、教学资源1.视频:《沸腾的奇妙》。

2.实验设备:玻璃杯、酒精灯或热水浴。

八、教学亮点通过实验和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沸腾的特征和现象,加深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掌握沸腾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提高学生科学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沸腾》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水循环》单元里的第二课时。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烧开水入手,了解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水会沸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水烧开时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任务卡让学生课前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时的现象,为课堂上的研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首先加热水,观察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测量水烧开时的温度并做好记录;利用记录表和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知道什么是沸腾现象。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是否一样。

引领学生继续研究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探究让学生亲历烧开水的过程,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快乐。

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本课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学生对于“烧开水”并不陌生,虽然不一定都烧过开水,但人人都喝过开水,至于“水在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水在温度多高时被烧开”“水烧开了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怎样变化”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本课就以这种简单的生活现象为引领,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就会产生“对这种简单的事情竟然说不出具体答案,给水加热究竟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的想法,从而产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2.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 ℃时,水会沸腾。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2.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重难点】通过亲历烧开水的过程,知道当温度大约升高到100 ℃时,
水会沸腾。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水烧开时的现象。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酒精灯、铁架台、火柴、50毫升的烧杯、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1 出示]谈话导入:(可结合同学们做的家务事并进行简单评价后引入)生活中,你亲自烧过开水吗?这节课我们就亲自烧一杯开水观察。

二、活动过程
1.预测
师:(出示一杯水) 你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还会升高吗?
[PPT 2 出示]呈现“给水加热过程中我预测的现象”的表格。

师: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

2.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
[PPT 3出示]出示温馨小提示,提示学生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PPT 4 出示]0分钟是什么意思?实验时我们每隔1分钟读一次温度计的度数,及时做好记录。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表格的记录。

5.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曲线统计图。

[PPT 5出示]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烧开水时温度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八进制曲线图。

(1)找点。

(2)连点成线。

(3)分析:曲线图上的坡度大,说明温度升高的快。

通过分析曲线图发现给水加热的时,温度升高是先快后慢。

6.师生小结.
[PPT 6出示]通过以上观察、分析,我们知道: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三、拓展活动
[PPT 7出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小组测得的水烧开时的温度不一定是100℃,我们平时所说的水沸腾时的温度100℃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