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健康心理学概述[103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家鲍尔和霍尔 (Bauer,W.W.&Hull,H.G)就曾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健 康定义:“健康是人们在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 良好、精力充沛的一种状态。其基础在于机体一切器官 组织机能正常,并掌握和适应物质、精神环境和健康生 活的科学规律。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2.现代身心健康观 在不同时期,联合国世界组织对健康界定
1948年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 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1989年 增加了“健康的道德”的内容,健康不仅是没有
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康的道德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郑莉君(1998年)在一项国家课题“蒙汉大学生心理 健康状况研究”中对内蒙古32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图。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图1-1显示:3200 名大学生心理健康 状况总体良好,其 中有29.15%的人有 不同程度的心理障 碍。
图1-1 32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生活于10世纪末、11世纪上半叶的阿拉伯医生阿维森纳 (Avicnna)在其所著《医疗之书》中,提出了维护健康应 注意的6点内容: 阳光和空气
情感
食物和饮料
新陈代谢
睡眠和兴奋
运动和安静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对心身关系就十分重视,对心身关 系问题有较为精辟的论述,如“形神合一”的身心统一学说,认为 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的心理活动和生 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提出了“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在情 绪与疾病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即“以情胜情”,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等。
五快
吃得快、便得快、说得快、走得快、睡得快
三良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处事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
二
一 健康与身心健康 二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关系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25000年 至50000年前的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 继续生活之观念。当时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人们不懂 得人体的构造和做梦的原因,因而产生了灵魂的观念, 灵魂被设想成独立于身体的某种东西,以为心理现象和 做梦都是灵魂活动的结果,认为灵魂是不死的。当人降 生的时候,灵魂就来到人体。等人睡着时,灵魂外出游 荡,人就做梦。灵魂一旦永远离去,人就死亡。
学习目标
现代身心健康观是如何认识健康的 中国古代心理保健的主要方法 健康人的心理行为活动方式有哪些特点 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概述
(一)古代的健康观
一
一 健康与身心健
古代的健康观包括两个方 面的内容:
第一,健康的生命观; 第二,健康的疾病观;
(一)古代的健康观
一
1.健康的生命观 健康即等同于生命,生命的存在就是健康,“生死有 命,富贵在天”这是最早的健康的生命观的体现。
(一)古代的健康观
一
2.健康的疾病观 人们用是否有疾病来看待健康与否,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很长 的一段时期内都是用这种健康的疾病观来看待健康的。对健 康疾病观的认识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神灵医学疾病观 ➢自然哲学疾病观 ➢自然科学疾病观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杭州市科委(1998年)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2961 名学 生中,有65%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过度的 考试焦虑状态,也有部分学生产生神经衰弱的状态。 郑日昌教授(1996年)等对全国3000名大、中专学生的调查发现, 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事情过 分担忧”,41.7%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 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 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健康心理学
郑莉君 主编
感谢
编写《健康心理学》一书PPT的人员: 张锦琳 马青 向叶敏 江洁 程奕芸 朱丽娜 王剑葆 王瑞春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 健康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健康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健康心理与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与现代健康心理学 第三节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体系发展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基督教认为:灵(spirit)是神 赐予人的生命本能(life principle), 魂是在个人里面的 生命表现(resulting life), 而体 是灵与魂所活动的物质生物或 机体(material organism)。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伊斯兰教根据《古兰经》认为, 灵魂的意义与“呼吸”、“风”相 关联。灵魂是在身体受造后才 受造的,但灵魂是永恒的。在 人死亡时,灵魂会与身体分开; 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 重新复合。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宗教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 起主宰作用,它们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对 于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们对灵魂有不同的解释。
(一)古代对身心关系的认识
二
中国佛教认为:因果报应、轮回转生
之说就是建立在灵魂不死的观念之上的, 所以人死后要诵经超度亡灵。中国道教 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 有意识的特殊物质,称之为“元神”、又 叫作“内丹”。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经 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 魂进出肉体,称之为“元神出窍”。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1.身心健康观的发展
本世纪初我国青年运动领导人杨贤江在1915年就曾指出:“就健 康言之,则有身体和精神的两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由于 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现代社 会中的人们普遍面临压力和竞争,社会、心理刺激与疾病的关系开 始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 互转化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这个健康概念可以看出,健康是身体和心理以及 道德的完美。可见,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要看他身体 上是否有生理缺陷和疾病,而且要看他的精神发育是否健全, 社会适应是否良好。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一
1998年 从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的特点的角度,又提
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个标准,即“五快”和“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