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课件:第1章 第3讲 运动的图象与追及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④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v0 及汽车开始 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2)⑤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 D 杆的距离.
• ①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 • ②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应是汽车经过B、C杆的 时刻减去反应时间. • ③应根据两个时刻分别分析O―→B和O―→C 的运动过程. • ④分析③中的两个过程,分别对两个过程列位 移关系式,并解方程. • ⑤应先求出汽车在反应时间和匀减速运动过程 的位移之和,然后用OD之间的距离减去上述 位移之和.
在 v- 图象中,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位移, 若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4 s 时两物体相距 Δx=x 甲-x

=10 m,本题两物体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不明确,故选项 C 错误;假设开始计时时两物体相距 x,两物体相遇,位移关 1 1 2 系应满足 x+x 乙=x 甲,即 x+v 乙 t+ a 乙 t =v 甲 t+ a 甲 t2, 2 2 将 t=2 s,v 甲=6 m/s,a 甲=-1 m/s2,a 乙=0.25 m/s2,v 乙 =1 m/s 代入得, x=7.5 m, t2-8t+12=0, 即 解得, 1=2 s, t t2=6 s,选项 D 正确. 答案:AD
法二
用图象法求解.
(1)汽车和自行车的 v-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 t=2 t s 时,二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1 积”,即 Δs= ×6×2 m=6 m.(4 分) 2
(2)两车距离最近时,即两个 v- 图线下方面积相等时,由图 t 象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v=12 m/s.(6 分) 法三 用数学方法求解.
x­t图象 静止 平行于横轴:物体 形状及 ;倾斜直线:物体 匀速直线 运动性 做 位移 质 运动 速度 物理意 描述运动物体的 义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遇 斜率 截距 初位置坐标 v­t图象 平行于横轴:物体做 匀速直线 匀变速直线 运动;倾 速度 斜直线:物体做 运动 加速度 描述运动物体的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速度
• 【变式训练】2.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 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 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 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 始计时,求: •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解析: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 大,设该减速过程经过的时间为 t,则 v 乙=v 甲-at 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1 2 Δx=v 甲 t- at -v 2 4×12 m=36 m. 1 2 m- 乙 t=10×12 m- ×0.5×12 2

(2013·永州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 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 • •
A.6 s后甲和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4 s时两物体相距10 m D.若两物体在2 s时相遇,则两物体必定在 6 s时也相遇
zx xk
• 解答本题需把握以下两点: • (1)两图线交点的意义、图线与坐标轴所围 成面积的意义. • (2)两物体的初始位置不一定相同.
位移
初速度
v­t图象 x­t图象 • 1.运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 横轴为时间t,纵轴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 轴 速度v 为位移x 倾斜直线表示匀速 线 直线运动 斜率 表示速度 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 直线运动 表示加速度
面积
纵截
无实际意义
表示初位置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 面积表示位移
表示初速度
• 2.对运动图象的三点说明 • (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 运动. • (2)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 (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 数关系决定.
解析:(1)汽车从 O 到标志杆 B 的过程中: 1 LOA+ΔL=v0Δt+v0(tB-Δt)- a(tB-Δt)2 2 汽车从 O 到标志杆 C 的过程中: 1 LOA+2ΔL=v0Δt+v0(tC-Δt)- a(tC-Δt)2 2 联立方程解得:v0=16 m/s a=2 m/s2.
v2 0 (2)汽车从开始到停下运动的距离:x=v0Δt+ 2a 可得 x=72 m 因此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在 CD 之间离 D 杆 6 m.
• 解析:在0~66 s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速 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 运动,A错误;海盗快艇在96 s末,速度由正 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跑,此 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正确,C错误;海 盗快艇在96~116 s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D错误. •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6 s 前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 值,代表二者运动方向相同,6 s 后甲物体的速度变为负值, 而乙物体运动方向不变,故选项 A 正确;在 v- 图象中,图 t 2-6 2-1 2 2 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 甲= a m/s =-1 m/s , 乙= a 4 4 m/s2=0.25 m/s2,故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1,选项 B 错误;
答案:(1)36 m (2)25 s

(2013· 温州模拟)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 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 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 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 次有编号为A、B、C、D、E的5根标志杆,相 邻杆之间的距离ΔL=12.0 m,如图所示.
zxxk
• 知识点二 追及和相遇问题 •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同一 •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 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相等 •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 速度 时,两者相距最近.
• 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相遇 •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 . •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 相遇 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 .
法一
用临界条件求解.
(1)当汽车的速度为 v=6 m/s 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 v 时间为 t=a =2 s(2 分) 1 2 最远距离为 Δs=v0t- at =6 m.(2 分) 2 1 2 (2)两车距离最近时有 v0t= at (4 分) 2 解得 t=4 s 汽车的速度为 v=at=12 m/s.(2 分)
v甲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 t1,则有:t1= a =20 s v甲 10 t1 时间内:x 甲= t1= ×20 m=100 m 2 2 x 乙=v 乙 t1=4×20 m=80 m x甲-x乙 20 此后乙车运动时间:t2= = s=5 s 4 v乙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 t1+t2=25 s.
zx xk
• 2. (2013·唐山一模)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 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t1时刻以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 • B.在t1时刻以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的 大
• 解析:由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 移可知,在t1时刻以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 面,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的大,选项A、B 正确;由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乙 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C错误;在t1时刻 两车第一次速度相等,选项D错误. • 答案:AB
• 【变式训练】1.亚丁湾索马里海峡六艘海盗 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 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 离.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 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 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 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 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 • 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 • D.海盗快艇在96 s~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
zxxk

(10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 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 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 m/s的速度匀速驶 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 •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 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 (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 多大.
(1)由题意知自行车与汽车的位移之差为 1 2 Δx=v0t- at (2 分)因二次项系数小于零, 2 -v0 当 t= =2 s 时有最大值, 1 2×-2a 1 2 1 最大值 Δxm=v0t- at =6×2 m- ×3×22 m=6 m.(2 分) 2 2
1 2 (2)当 Δx=v0t- at =0 时相遇 2 得 t=4 s,汽车的速度为 v=at=12 m/s.(6 分)
• 答案:(1)2 s
6 m (2)12 m/s
•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 • 1.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 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 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 系的图景. • 2.相对运动法:巧妙地选取参考系,然后找 两物体的运动关系.
• 3.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 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 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 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 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 • 4.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在同一 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
第一章
直线运动
第三讲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运动的图象与追及问题
考纲展示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Ⅱ)
1.掌握xt、v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会
应用xt图象和vt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
复习目标 题.
Zxx k
2.理解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掌握解 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 知识点一 x-t图象和v-t图象
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 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 s=2.0 m.假设在考 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 过 O 点考官发出指令:“在 D 标志杆目标停车”,发出指 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①学员甲需要经历 Δt=0.5 s 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 开始②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③经过 B、C 杆时的时刻 tB=4.50 s,tC=6.50 s.已知 LOA=44 m.求:
• 1.(2013·上海普陀质检)甲、乙两 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 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 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 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在这 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 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
• 解析:由图Ⅰ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位 移大于甲,说明乙的速度大于甲,选项B正 确,A、C、D错误. • 答案:B
• 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 •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 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 •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 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 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 2.追及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 • 假设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 有两种常见情况: • (1)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两物体同时到达 同一位置时相对速度为零,必有xA-xB=x0, vA=vB.若使两物体保证不相撞, 此时应有vA <vB.
• 运用运动图象解题的技巧 • 1.利用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时,关键是从图 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或将题目中的信息通过图 象直观地反映出来. • 2.在v-t图象中,由于位移的大小可以用图线 和t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因此可以根 据面积判断物体是否相遇,还可以根据面积的 差判断物体间距离的变化. • 3.利用图象可以直接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位移、加速度,甚至可以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根 据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