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儿童权利”观念是儿童社会工作最根本的基础。目前,涉及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一儿童发展的内容
儿童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下列内容:①体能发展。包括肌肉发展,手眼配合,平衡力的发展,此阶段要求有均衡的营养和必要的体能训练。②智力发展。包括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阶段需要指导孩子学习,训练其观察力、思维能力,给他们良好的教育。③情绪发展。包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及对情绪反应的控制能力等,此阶段要给孩子关心和爱护,给予良好的心理培养。④社交发展。包括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此阶段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避免或纠正社会适应不良。二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1.生物学方面的理论
(1)进化论和复演论。达尔文指出,生物本身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存活,物种是不断进化的,其生存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他的学说给儿童工作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即从生物进化的观点认识和理解儿童的行为。美国的霍尔是进化论的坚定拥护者,他的复演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的相互对应,即婴幼儿期与原始社会相对应、儿童期与狩猎社会相对应、少年期与农牧社会对应、青年期与现代社会相对应。(2)发展螺旋论和遗传学说。这种理论认为,成长像螺旋一样,具有前进和后退的律动现象。顺境与鼓励可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挫折和问题可能造成儿童发展停滞。
2.心理学方面的理论
(1)人格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认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来的,即人在成长时所获得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他们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为注意、保持、再生和增强。
(2)人格认知理论。这一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基模和适应。基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思考与动机的基本模式,基模的改变是学习的结果;适应是指当个体碰到新的情境时,会用基本模式去解释这一情境,而后将解释结果融入原有的基模之中,从而引发基模的改变,促进个体的成长。
(3)人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人格的分析理论包含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荣格为代表的人格派。弗洛伊德重视儿童早年的生理经验:第一,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和生理特质相关,尤其和性相关。婴儿的性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
第二,心理功能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第三,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存在,很多行为受制于不自觉的潜意识。第四,在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认同作用对其社会化有重大影响。荣格认为,人格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作用错综复杂。从横向上看,可将其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或称为主观意识、主观无意识、客观无意识。人格的具体成长包括两种相互交织的趋势,其一是构成全部精神活动的个体化,其二则是将个性的东西进行整合。两个过程都会受到遗传、父母、教育、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4)人格的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提出,在儿童时期,各种需求层次并不明显,也不稳定,但这一理论反映出儿童发展的基本路线和方向,儿童的高层次需求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同时,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和揭示儿童各种行为的内因。
(5)发展任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个人需要发展一套相应的技能、知识、功能和态度来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
3. 社会学方面的理论
(1)关于家庭和父母教养态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者巴贝尔和阿林认为,家庭是最具权威的社会化机构之一,儿童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常常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角色是否称职。儿童的成长与父母的教养态度紧密相关。麦克与马丁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父母管教类型,即权威教养型家庭、独断教养型家庭、宽容溺爱教养型家庭、宽容冷漠教养型家庭。不同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
(2)关于社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社区对正处在发展中的儿童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在不同社区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其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个人行为、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模式等会具有显著的差别。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在社区资源的分配上。有意识地运用社区资源为儿童成长服务,是实现儿童在社区里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之一。
(3)关于组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在团体和组织中,儿童会表现出适应、社会化、社会控制或社会冲突以及沟通等各种行为,并通过这种体验来学习适应社会。组织中的控制是帮助儿童学习规范、养成自律能力的重要元素,也是儿童社会工作者对儿童实施辅导的重要手段。
4 文化学方面的理论
在处理儿童问题时,尤其要注意他们身上所出现的亚文化特征。儿童文化现象是社会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文化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的米德,他以实证性田野研究调查不同文化间儿童及青少年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一系列观点。他还提出了青少年亚文化的理论,区分了在代与代的关系上存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社会文化论的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她强调社会文化对儿童成长的重大影响,认为社会文化才是儿童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主张让儿童尽早地承担责任,并可能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