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培训(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政策定位
• 策层面上对于公共基础课课的定位是:2000年《关于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 见》[教职成(2000)1 号]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 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 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 要按照……开设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课 程,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 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 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保 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
一、行动导向教学内涵
3.行动导向教学强调 一是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二是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 三是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 途径; 四是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 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内涵
3.行动导向教学强调 五是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 式; 六是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 为学习过程; 七是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 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能力本位思想盛行,逐步将 改革中心定位于普通文化课如何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在这一思 想的指导下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 文化基础课在改革中的地 位被削弱,普通文化课主要定位于为专业技能学习提供必要的基 础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一)研究历程
•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由 过去的定位于岗位需求转向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这 一时期相应的在操作层面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 课提出质和量上达到“必须、够用”的标准。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很多类型: 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头脑风暴法、 引导文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模拟教学法、 卡片展示法、 任务驱动法。
(一)项目教学法
1.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
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 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 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 合能力。
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很大程度地
自主完成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 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项目教学 的步骤,有机会在行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学 习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
6.如何在项目教学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 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一定要调
• 教师总结:指出作品中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同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 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9.语文教学如何应用项目教学
• 写作部分 • 期中期末考试 • “阅读与欣赏”部分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案例教学法
1、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创造了案例教学法。 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 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 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 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管理者,帮助者。 •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
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 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 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 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5.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 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 项目教学的过程是以行动为导向,由学生自主建
动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 • 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项目教学就没有
办法进展下去,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教学 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比如采用赏 识教育法,展示项目成果并将成果作为回报奖励 给学生使之有一种成就感等等。
7.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如何进行?
•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 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 改革培训
未来可能被淘汰的7类教师
• 第一类: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师 • 第二类:不懂得终身学习的老师 • 第三类:不太会借助互联网与学生沟通的老师 • 第四类:只传递知识而不会设• 第五类:不善于教学时空设计的老师
• 第六类:只会教给学生标准答案而非多维度 探究的老师
情境有如下特点: (1)情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2)是情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实践知识、 工作过程知识。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四是结果 结果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时, 学生通过探究行动所学会的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等。并往往有项目 作品可以展示评价,如模型、产品等。
4.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
•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的,是与现 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匹配的。它所注重的正是 我们最应该教给学生的——“关键能力”
8.课堂小结及反馈如何进行?
• 自评、互评:教师让学生自评并互相交流,取长补 短,并推荐优秀作品。
• 作品展示:由学生推荐,教师评选有代表性的作品, 即“模仿”、“改造”、“创新”三类。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建议
(一)存在问题
• 一是各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重视近期就 业率,忽视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可持续发展能 力的培养,公共基础课被边缘化(无经费支持、 无教改课题,课时被缩减);
• 二是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系统设计 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随意性较大;
•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的》(教职成〔2015〕6号)文件指出: 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 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 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 好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 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 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建议
(一)存在问题
• 三是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部 门(基础课部、公共课部、公共基础学部等),公共 基础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明显不足。很多学校公共 基础课教师隶属于不同的专业系部管理;
• 四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被重视,教师缺乏培 训进修机会,教学方法理念得不到更新和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 功能定位不准,语文课不姓“语”:对学生的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不够。 • 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传统:只备教材,不
备学生;重知识讲授,轻阅读讨论;重教师提 问,轻学生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 教学手段简单,学生参与度低:阅读以讲析为主, 口语交际学生参与度低 。
• 考核形式单一,评价内容过窄:以理论考试为考核 手段,忽视了学习态度方式等评价。
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程度很强,其结 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
激励手段
激励是内在的,是从不会 到会,在完成一项任务后 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
感受来实现的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综合的
传统教学法
单向的,教师演示,学 生模仿
学生参与程度很弱,其 结果往往表现为要学生
学
以分数为主要的激励手 段,是外在的激励
质量控制是单一的
拟专业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 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 能力。
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 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重视“案例”和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能力。
一、行动导向内涵
基本意义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 者与协调人。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 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 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从而构建于自己 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经验的理解。
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 为目标的共同实现
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
教师作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 用 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知识的传授者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项目类型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传递方式
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 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悉 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 深浅,便于指导与交流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建议
(一)存在问题
• 五是对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目的没有做系统研究,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基础教育没有区别,教学效果 差;
• 六是职业学校大批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不足,很多教师对此 类学生群体尚无有效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改革建议
• 一是组建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加强公共基础课教 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
• 二是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对公共基础课 课程体系的设计;
• 三是所有公共基础课要按照“三个服务”需要制定 课程标准(目标、内容、考核方案等);
• 四是全面根据“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改革教学 方法;
• 五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改革;
2.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 一是确定项目; • 二是规划项目; • 三是准备; • 四是实施; • 五是项目的汇报、演示; • 六是项目评估;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 要素构成。
一是内容:项目教学是以真实的工作世界 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其主要内容来自于真实的 工作情景中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而不是在学 科知识的逻辑中建构课程内容。内容应该与工作 过程或现实职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 三维目标不清,表述的不准确:知识、能力、价值 观不分。
• 教学方法罗列,应用的不到位:罗列多,但四不像。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 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政策定位
• 2008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 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 号]中又 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 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 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政策定位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类型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教学形 式
学习内 容
教学目 标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 以教师传授为主,以教
中心
师为中心
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 学生也通过某类活动获
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 得直接经验,但其目的
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 是为验证或加深对间接
1.“行动导向”教学: 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
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 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的、实施和评价职业 教育的教学活动。
“行动导向”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 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 过程相统一。
一、行动导向的内涵
2.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 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
• 第七类:不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解答学生 “难题”的老师
主要内容
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及改革建议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方 法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一)研究历程
•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的课程特点是重理论、 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二是活动:项目教学活动主要指学生采用一定的 工作设备和工作方法解决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所采取 的探究行动。
活动有如下特点: (1)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活动具有建构性。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三是情境:情境是指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 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也可以 是借助信息技术条件所形成的工作环境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