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培训(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政策定位
• 策层面上对于公共基础课课的定位是:2000年《关于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 见》[教职成(2000)1 号]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 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 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中等职业学校 要按照……开设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课 程,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 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 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保 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
一、行动导向教学内涵
3.行动导向教学强调 一是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二是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 三是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 途径; 四是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 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内涵
3.行动导向教学强调 五是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 式; 六是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 为学习过程; 七是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 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能力本位思想盛行,逐步将 改革中心定位于普通文化课如何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在这一思 想的指导下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 文化基础课在改革中的地 位被削弱,普通文化课主要定位于为专业技能学习提供必要的基 础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一)研究历程
•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由 过去的定位于岗位需求转向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这 一时期相应的在操作层面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 课提出质和量上达到“必须、够用”的标准。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很多类型: 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头脑风暴法、 引导文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模拟教学法、 卡片展示法、 任务驱动法。
(一)项目教学法
1.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
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 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 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 合能力。
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需要很大程度地
自主完成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 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项目教学 的步骤,有机会在行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学 习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
6.如何在项目教学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 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一定要调
• 教师总结:指出作品中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同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 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9.语文教学如何应用项目教学
• 写作部分 • 期中期末考试 • “阅读与欣赏”部分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案例教学法
1、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创造了案例教学法。 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 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 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 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管理者,帮助者。 •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
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 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 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 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5.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 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 项目教学的过程是以行动为导向,由学生自主建
动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 • 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项目教学就没有
办法进展下去,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教学 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比如采用赏 识教育法,展示项目成果并将成果作为回报奖励 给学生使之有一种成就感等等。
7.在项目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如何进行?
•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 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 改革培训
未来可能被淘汰的7类教师
• 第一类: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师 • 第二类:不懂得终身学习的老师 • 第三类:不太会借助互联网与学生沟通的老师 • 第四类:只传递知识而不会设• 第五类:不善于教学时空设计的老师
• 第六类:只会教给学生标准答案而非多维度 探究的老师
情境有如下特点: (1)情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2)是情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实践知识、 工作过程知识。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四是结果 结果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时, 学生通过探究行动所学会的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等。并往往有项目 作品可以展示评价,如模型、产品等。
4.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
•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的,是与现 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匹配的。它所注重的正是 我们最应该教给学生的——“关键能力”
8.课堂小结及反馈如何进行?
• 自评、互评:教师让学生自评并互相交流,取长补 短,并推荐优秀作品。
• 作品展示:由学生推荐,教师评选有代表性的作品, 即“模仿”、“改造”、“创新”三类。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建议
(一)存在问题
• 一是各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重视近期就 业率,忽视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可持续发展能 力的培养,公共基础课被边缘化(无经费支持、 无教改课题,课时被缩减);
• 二是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系统设计 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随意性较大;
•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的》(教职成〔2015〕6号)文件指出: 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 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 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 好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 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 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建议
(一)存在问题
• 三是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部 门(基础课部、公共课部、公共基础学部等),公共 基础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明显不足。很多学校公共 基础课教师隶属于不同的专业系部管理;
• 四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被重视,教师缺乏培 训进修机会,教学方法理念得不到更新和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 功能定位不准,语文课不姓“语”:对学生的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不够。 • 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传统:只备教材,不
备学生;重知识讲授,轻阅读讨论;重教师提 问,轻学生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 教学手段简单,学生参与度低:阅读以讲析为主, 口语交际学生参与度低 。
• 考核形式单一,评价内容过窄:以理论考试为考核 手段,忽视了学习态度方式等评价。
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程度很强,其结 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
激励手段
激励是内在的,是从不会 到会,在完成一项任务后 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
感受来实现的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综合的
传统教学法
单向的,教师演示,学 生模仿
学生参与程度很弱,其 结果往往表现为要学生

以分数为主要的激励手 段,是外在的激励
质量控制是单一的
拟专业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 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 能力。
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 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重视“案例”和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能力。
一、行动导向内涵
基本意义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 者与协调人。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 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 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从而构建于自己 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经验的理解。
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 为目标的共同实现
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
教师作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 用 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知识的传授者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项目类型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传递方式
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 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悉 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 深浅,便于指导与交流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建议
(一)存在问题
• 五是对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目的没有做系统研究,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基础教育没有区别,教学效果 差;
• 六是职业学校大批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不足,很多教师对此 类学生群体尚无有效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改革建议
• 一是组建公共基础课教学部门,加强公共基础课教 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
• 二是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对公共基础课 课程体系的设计;
• 三是所有公共基础课要按照“三个服务”需要制定 课程标准(目标、内容、考核方案等);
• 四是全面根据“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改革教学 方法;
• 五是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改革;
2.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 一是确定项目; • 二是规划项目; • 三是准备; • 四是实施; • 五是项目的汇报、演示; • 六是项目评估;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 要素构成。
一是内容:项目教学是以真实的工作世界 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其主要内容来自于真实的 工作情景中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而不是在学 科知识的逻辑中建构课程内容。内容应该与工作 过程或现实职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 三维目标不清,表述的不准确:知识、能力、价值 观不分。
• 教学方法罗列,应用的不到位:罗列多,但四不像。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 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政策定位
• 2008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 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 号]中又 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 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 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政策定位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类型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教学形 式
学习内 容
教学目 标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 以教师传授为主,以教
中心
师为中心
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 学生也通过某类活动获
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 得直接经验,但其目的
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 是为验证或加深对间接
1.“行动导向”教学: 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
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 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的、实施和评价职业 教育的教学活动。
“行动导向”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 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 过程相统一。
一、行动导向的内涵
2.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 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
• 第七类:不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解答学生 “难题”的老师
主要内容
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及改革建议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方 法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一)研究历程
•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的课程特点是重理论、 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二是活动:项目教学活动主要指学生采用一定的 工作设备和工作方法解决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所采取 的探究行动。
活动有如下特点: (1)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活动具有建构性。
3.项目教学法构成的要素:
三是情境:情境是指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 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也可以 是借助信息技术条件所形成的工作环境的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