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根本任务。
公 共基 础 课 程 教学 如 何 改革 ,涉 及公 共 基础 课 程 安 排 、
课 堂 教 学 及 专 题 讲 座 、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等 诸
目 前 , 部 分 高 职 院 校 某 些 专 业 的 教 学 已 经 和 企 业 生 产
方 面 。 可 以 说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直 接 影 响 到 学 生 综 合 素 养 相 结 合 ,而 且 课 堂 与 “ 间 ” 开 始 结 合 , 这 给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车
着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素 养 和 其 他 综 合 素 养 的 形 成 。 根 据 教 高 1 号 6
伍建 设 、教 学 方 法手 段 ,每节 课 堂教 学 要做 到 服从 和 服务 学
生 的 实 际 和 专 业 发 展 的 实 际 、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以 及 学 生 未 来 就 业 方 向 等 , 由 此 充 分 发 挥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在 人 才 素 质 培 养 中 的积 极作 用 。
神 ,把 如 何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摆 在 首 要 位 置 , 并 作 为 教 学 改 革 的
且 各 阶 段 的 教 学 目标 比较 详 细 ,所 以公 共 基础 学科 如 若 能 “ ” “ ” 结 合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教 改 工 作 就 会 取 得 突 专 基 破 性 的 创 新 ,也 更 能 配 合 专 业 达 到 教 学 目 的 。
从 事 的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工 作 的 实 践 , 首 先 必 须 弄 清 高 职 学
堂 , 能 否 进 入 到 企 业 或 “ 间 ” , 是 提 高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车 改 革 和 教 学 质 量 需 要 研 究 的 新 课 题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各 学 科 都 有 自身 的规 律性 ,创 造 性 的教 学也 对 教 师提 出 了更 高要 求 。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
据 高 职 院校 学 生 的特 点 , 化公 共 基 础课 课 程 改 革 , 新 深 更 教 育 内 容 与 教 育 方 法 , 教 学 中 进 行 大 胆 的 探 索 、 益 的 在 有 尝试。
一
校 人 才 培 养提 出 的客 观要 求 , 是 高 职 院校 教 学理 念 转 也
变过 程 中 面, 重要 课 题 和 紧迫任 务 。 的
四、 语 结
治 学 态 度 、 成 就 意 识 等 , 学 生 的 良好 学 风 形 成 有 着 积 高 对
极 的 引 导 、 范 作 用 。 促 进 优 良学 风 形 成 过 程 中 , 先 , 示 在 首
对 学生 进行 学 习 目的 、 习 态度 的引 导 和培 养 , 发 学 生 学 激 自学 的 决 心 和 信 心 。 次 , 学 生 学 习 过 程 中 激 发 学 生 的 其 在
或 缺 的内容 , 高 等 职业 教 育课 程 体 系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是 担 负 着 提 高 学 生 文 化 素 质 和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重 任 ,是 学
类课 程 , 数学 、 算 机基础 、 语 、 用 文写 作等 ; 如 计 外 应 德 育类课程 . 思想道德修养 、 律基础等 ; 文类课程 , 如 法 人 如 大 学 语 文 、 学 等 : 业 素 养 类 课 程 , 职 业 生 涯 规 美 职 如 划 与 设 计 等 : 心 健 康 类 课 程 , 体 育 、 理 健 康 教 育 身 如 心 有 近 期 的 现 实 目标 作 为 直 接 推 动 力 , 又 有 中 期 的 发 展 目 标 作 为 维 持 积 极 性 的保 证 , 还 有 长 远 的 理 想 目标 作 为 努 力 方 向 。 并 将 目标 具 体 落 实 到 班 级 管 理 的 出 勤 、课 堂 常 规 、 习 、 室 卫 生 、 体 活 动 等 各 个 环 节 , 对 各 环 节 的 自 寝 集 针 不 同 特 点 . 出 相 应 的 具 体 要 求 。 同 时 , 强 对 考 评 结 果 提 加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基础课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还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理念更新,注重实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需要以理念的更新为基础。
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可以注重强化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选取具有实用性、前瞻性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传授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核方式方面,可以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考核的质量和实用性。
二、专业对接,强化跨学科融合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需要与专业教学对接,强化跨学科融合。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环节,它的设置和教学需要与专业课程相衔接,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可以与专业课程进行对接,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强化对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引入专业教师共同授课、交流教学经验,提升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设置跨学科的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跨学科知识,培养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创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需要开放创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有一定的差异,一些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共享。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云班课”应用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云班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在线教学、学习、考试等各类教育活动的无缝衔接。
本文以高职公共基础课为例,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云班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应用。
1. 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大多数采用的是“面授+实验”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将大量的课程内容讲解给学生,而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
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实验操作难度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云班课平台的技术支撑,采用“云班课+在线实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在线媒介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高度互动性。
同时通过线上实验平台,实现学生实验的虚拟化,减轻实验操作难度。
2. “云班课+在线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采用“云班课+在线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授课,通过在线视频会议进行互动式授课。
同时,教师可以在云班课平台上发布包括课件、教案、习题及课外资料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在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的同时,可以通过云班课平台上的论坛讨论、问答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互动性和课堂参与度。
在线实验模拟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讨论等环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云班课平台的优势云班课平台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和多样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
而且平台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学情和教学反馈。
此外,借助云班课平台的网络优势,可以便捷地搭建专业的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建设。
总之,云班课平台的综合性、便捷性和灵活性,可以为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带来极大的改进和创新。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采用“云班课+在线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为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公共基础课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滞后、内容单调、师资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限制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大瓶颈。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一、课程设置改革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需求,进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的改革。
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公共基础课中掌握实用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英语等。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趣味性和兴趣,给学生精神上的充实,如开设文化艺术类公共基础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课程和教学质量。
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单调的问题,可以试着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互相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可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开设专题课程,为学生提供前沿知识。
此外,还应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针对涉及到技能和操作的公共基础课程,应该增加实习环节,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下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师资力量改革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的储备和技能水平,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坚实的保证。
具体而言,应该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师资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激励教师教学研究和创新。
同时,在招聘教师时,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推崇实践经验,做到以校为主、以全过程、以特长选人,力争招聘到具有深厚学科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该实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改革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三个方面,缓解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培养出一批具备实践技能和实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我国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亟待探索和完善。
一、明确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针对当前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以下目标和改革方向:1.贯彻实践教学理念,培养实践能力;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3.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加强跨学科学习;4.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二、完善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法律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需要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完善:1.注重课程与实践的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2.体现学科的前沿性与交叉性,增强公共基础课程的横向发展;3.强化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构建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因年龄、学历、就业方向等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需要构建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1.注重学生需求引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2.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智慧教室等设施,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3.注重学科跨界融合,创新学科之间的交叉教学,激发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
四、强化评估与质量保障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加强评估与质量保障的工作,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1.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2.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3.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一些思考。
一、加强实践教学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往往是学生的重难点所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革这些课程的教学:一是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数学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与实际工程问题相关的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在英语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英语角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可以加强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拓宽课程内容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我们还应该关注课程内容的拓宽。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多元化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新兴的知识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来拓宽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量身定制公共基础课程,使其更贴近专业技术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开展跨学科教学公共基础课程通常是横跨各个专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跨学科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专业的课程学习感受到知识的联系和互通。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全局观、系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跨学科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推进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便捷的学习方式。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发展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亟需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以期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策略和措施,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加强教学内容更新与深化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普遍滞后于社会发展和专业需求。
我们应当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深化,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课程,如创新与创业、跨学科思维、国际化视野等,以满足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引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深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是多样化的,因此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合作、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探究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更新教材与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更新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一些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一些前沿和新兴的领域,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和专业需求。
需要加大对教材的更新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在线教学平台,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渠道。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尤为重要,如何探索办法让这些课程更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扎实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一些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与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脱节。
这些课程往往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直接联系,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不佳。
在教学方法方面,一些公共基础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互动和实践,教学效果有限。
在教学手段方面,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支持,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急需对其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具有以下几点必要性:1. 适应职业需求: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更加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培养创新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公共基础课程应该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操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4. 提高教学质量: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包括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151美眉 2023.06下教研与美育职教天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张呈宇 胡朝元(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摘 要:高职学院公共基础课量大面广,覆盖全校各专业学生,深受各高职院校重视。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融入公共基础课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学生思政意识,促进课程思政与公共基础课同向同行。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在大思政教育环境下,总结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探究完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有效破解“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难题,是当下切实提高广大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切实加强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推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课程思政”理念源于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是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实践案例内容,引入到其他学科课程中的教育方式。
因而课程思政本质上仍旧为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的传达方面,存在着课堂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公共
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
何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将课程设置为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实习、实
训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只注重某一学科的知识传授,
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
供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将课程设置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通过
多学科的衔接和融合,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宽广的视野上思考问题。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引入创业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
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将来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的探索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
举措。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业能力等
方面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亟待加快步伐。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办法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办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要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
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提高公共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确保公共基础课程的高质量教学。
要注重学科交叉和整合。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是按照学科门类划分进行教学,这种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将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跨学科的学习。
要推进创新的教学模式。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校外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可以通过设置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总结中,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几年 来 ,( 算 机 公 共 基 础 》课 作 ( 计 为我院学 生学 习计算机 的入 门课 程 ,普 遍 采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手 段 , 讲 、 练 、 考
( 级 ) 相 结 合 , 已 经 在 我 院 教 学 改 革 通 中 取 得 了 较 好 的 效 果 。 我 院 学 生 经过 一
识 从 文 化 基 础 中 游 离 出 来 , 作 为 本 课 程
绍 一种 简单 的 网页 制 作软 件 ,以学 生能
制 作 个 人 网 页 作 为 学 目标 。
的第三个 部分 计算机 网络基 础 。 我 们 知 道 现 代大 学 生没 有 不 会使 用 计 算 机 网络 的 ,在线 聊天软 件 QQ 人 人会
万德年 朱伟 黄 冈职业技 术学院 4 8 0 5 02
灞
鹣
惑 骧
麓氨
■ 灞 瓣鞫 黧
肇 √
本 文 对 《计 算 机 公 共 基 础 》 课 的 教 学 内 容 、 教 学 方 法 、 考 核 形 式和 课 程 质 量 进 行 了探 讨 , 提 出 了课 程 的 建 设 和 改 革 思 路 。 《计 算 机 公 共 基 础 》; 教 学 ; 改 革
目前 《 计算 机 公共 基础 》课 程 内容 主要是两人块 : ・ 算机 文化基础 ,丰 是计 要涵盖 了计算机硬件基础 、软件 基础 、信 息处理、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病毒等知 识。 强调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 系统性 ;二是 计算机操 作基础 , 主要讲解 Wid ws n o 基本
以 实 际操 作 为主 导 , 调学 生的 动 手 能 力 。 强
一
个学期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 计算机公共基础 课程应 加大 网络知 识的 比重 ,将 计算 机 网络知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云班课的概念和特点云班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
通过将教学资源数字化,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学习。
云班课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开放性。
云班课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个性化。
云班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互动性。
云班课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互动,包括在线讨论、作业提交、学习情况统计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无聊,学习效果不佳。
而基于云班课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建立云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学习平台,提供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引入评价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云平台的学习情况统计和评价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帮助。
1.技术支持。
建立云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建立技术团队,解决技术问题。
2.学生适应能力。
由于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与云班课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校可以组织培训和引导学生适应云班课的学习方式。
3.教师角色变化。
在云班课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传统的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常常存在着知识点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降低。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逐渐成为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支撑。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云班课”在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情况,探究了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可能性。
一、“云班课”基本介绍“云班课”是一款教学辅助应用软件,它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远程教育、作业批改、互动交流等功能,可以支持多种在线教学模式,如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等。
1.提高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而高职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较多,时间紧迫。
利用“云班课”,教师可以事先录制讲解视频和PPT,并通过云平台发布和共享,学生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和掌握知识点,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云班课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此外,云班课还提供互动问答、考试评测等功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3.促进课堂互动云班课可以支持实时互动和讨论,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软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此外,云班课还提供在线作业提交和批改功能,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云班课”应用推广策略1.多元化投入由于“云班课”功能多样,教育教学应用范畴广泛,应用推广必须做到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元化投入,同时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计划和教学资源,挖掘潜在用户资源,吸引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进来。
2.优化用户体验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应用推广策略必须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开展。
在应用推广过程中,要广泛调研用户和市场反馈,优化应用的功能和界面设计,完善教学服务流程,让用户在使用“云班课”时感受到高效、便利、体验好的特点。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基础课改革初探
A g 2 0 u. 08
工作 过 程 导 向 的高 职 院校 基 础 课 改 革 初 探
赵 亚玲
( 台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 系, 河北 邢台 0 43 ) 邢 5 0 5 摘 要:高职院校 的基础课改革应 突显 高职教育特 色,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具有行动能力的高
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一 系列基础课改革策略探索,包括教学观 、 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及评价体 系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基础课;改革
高等职 业 教育基 本特 征 高等职 业教 育 是高等 教育 的重 要 组成部 分 , 是 实现 高等 教育 大众 化 的重要 基础 , 是职 业教育 的龙 头 。“ 高职 教育 是 以培 养 生产 、建 设 、管 理 、服 务 第 一线 的 高等 技 术 应用 性 专 门人 才 为根 本 任 务 的 高等 教育 ,它 有别 于一 般性 的本 科 院校,必 须坚 持 以服务 社 会 为宗 旨, 以就业 为 导 向的方 针 ” 1 。[高 1 职 教育 的培养 方案 是 以适应 社会 需 要为 目标 , 以培 养 技术应 用 能力 为主线 来设 计 学生 的知 识 、能力 、 素 质结 构 ;以“ 应用 ” 为主 旨和特 征 构 建课程和 教学 内容体系 ;以理论 结 合实 践为 基本 培养 途径 。高职 教 育所 培养 的人才 应具 备适 度 的基础 理论 知 识 、 技 术 应用 能力 强 、知识面 较 宽 、素质 高等特 点 。 高 职 教育 把 满 足 劳动 力 就 业 市 场 的 需求 作 为 发展 的动 力 , 把提 高学生 就业 和创 业 能力作 为 改革 的方 向, 是高 等职 业教 育 改革 与发展 的出发 点和 这 落脚点。 高职教 育模 式正 在 由传统 的学 院式教 育模 式 向就 业导 向模 式转变 。 二 、高职 院校 基础 课 实施现 状 高等 职业 教育在 我 国迅速 发 展 , 在 发展 的 同 但 时也表现 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 ①高职教育资 源 配置 不均衡 ,过于 倾斜 于专 业课 研 究 ,对于 公共 基 础课 的资源 分配 研究 处 于缺位 状 态 , 使得 大 量 的 有 意义 的课程 资源 未被 纳入 课 程资 源 的范畴 , 教 其 育 功能 没有被 充分 地认 识和 利用 ; 学生把 课程 资 ② 源 主要 定位于 教科 书及 其配 套 的 同步练 习、 化训 强 练 等辅 导 资料 , 成 课程 资源 的来源单 一 ,不 利于 造 素 质教育 的深 入和 扩展 ; ③从 课程 资 源 的开发 主体 看 ,主 要是 依靠少 数 的学科 专 家 ,并 没有 将广 大 的 线 教师 调动 起来 ;④ 从课 程 资源 实施 的空 间看 , 仅仅 将 教学局 限于 课堂 , 略 了专 门教室 、 忽 实验 室 、 图书馆 、网络课堂 等 资源 的开 发和 利用 ,这样 很不 利于 学生 的研 究性 学 习 , 就 业竞 争 和职 后 的持续 对 发展 造成 不利 影 响;⑤ 从课 程 资源 的 内容看 , 往 往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办法的探索和尝试。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滞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大多滞后于社会实际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一些老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用人需求。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更新。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的锻炼。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师资力量薄弱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一些教师缺乏新知识的更新意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改革目标基于以上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目标: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结合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方法针对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革:1)关注行业前沿建立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2)引入新领域知识开设新的课程,引入新的知识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实践应用。
3)调整课程设置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增加一些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剔除或更新过时的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和有效性。
基于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认识。
、
应 用计算 机仿真 技术“ 虚拟” 真实工作场境 。 建“ 构 虚拟职场” 开
பைடு நூலகம்
展 “ 于 与 专 业课 程体 系 相 适应 ” 基 的公 共课 程 教 学 ( ) 一 计算机 “ 拟职场” 虚 环境的营造
“ 虚拟 职场” 是运用计算 机虚拟技术 , 对工作 实景 进行仿真和模拟 。 其设计应该体 现出“ 基于与专业课 程体 系相适应 ” 的教学过程 中所强调 的 “ 教学 情景是工 作情景 ” “ 师是学 习 的主导 ” “ 、教 、 学生 是学 习的主 体 ”“ 、教学 是师生 的双 向活动 ” 教学思想 , 等 需要 在计算机 网络 中虚拟 出一个 与现实 生活 、 工作情 景一 致的“ 时空” 。因此 “ 虚拟职场 ” 教学环境 可设计在 多媒体 网络 教室进行 ,使用专业 的多媒 体教学网络系统作为 支撑 , 教师机具有监 控 、 遥控 、 广播 、 转播等管理功 能; 师生互动 、 生生互 动通 过电子举手 、 语音 系统 、 聊天室及 B S等进 行 , B 必要 时可访 问校 园 网资源库和 I T R T。这是一种人 机交互方式 ,可 以创设 良好的学 N E NE 习、 实训环境 , 为公共 基础课 程提供 灵活 、 自由的教学平 台。 ( ) 二 计算 机“ 虚拟职场” 的应用 及优越性 探讨 “ 虚拟 职场” 应用 于“ 基于与专业课程体 系相适应 ” 的公共基础课教 学前期 。 在学生从 基础 知识学 习向运用 知识解决 问题 的过渡 时期 , 学生 能力水平 参差 不齐 , 这时的教学最是“ 费时低效 ” 的。而计算机“ 虚拟职 场” 可有效 地解决 这个问题。 1 算机虚拟 的工作 场境以人机对话方式展 现 , . 计 操作界 面友好 , 学 生可根 据 自己的水平和接受能力设置 学习进度 ,操控计算机在虚拟场 境 中反 复练习 , 直至完全达到该场境 中的能力 目标 , 再进入下一场境学 习。由于人手一机 , 因此个体的学 习既不受别人 的干扰 , 也不会干扰别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改革与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改革策略上进行以下探索和调整。
一是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增加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特色课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高职院校应该在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前沿技术和实用技能的学习,增设一些与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相关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实用性强、与社会需求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未来的就业需求。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和关键,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走进实践,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设计和改进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除包含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如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毛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还包括大学体育、军事理论、数学及人文素质类课程。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工匠精神的提出,大家更多将目光转向了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越来越被轻视,越来越边缘化。
除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他语言文化素质类课程也是越砍越少,甚至有个别院校语言文化类课程已形同虚设或已取消语言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有个别高职类或者本科院校将语言文化类的公共课程看成是一个负累。
大班教学、学生上课没兴趣、玩手机,任课老师照本宣科等各种现象层出不穷,随着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比例冲突,公共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作为普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底子差,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学校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入学率、竞争力、就业率等,所以教师更应主动地进行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
目前,公共课程在教学及改革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类课程不被重视。
各民办高职院校在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上都存在一个问题,即不被重视。
若非有关学校荣誉,可能学校对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大都是忽视的。
如果没有全国数学建模比赛,那么数学课程的存在几乎就是占用教学资源;若非体育比赛类项目更易获奖、更易攻克,那么体育教学也似乎没什么需要突破改革的,而其中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像写作、大学语文类课程既不能获得荣誉,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并无直接性体现,简直可有可无。
因此,学校领导层面大都认为公共基础类课程占用了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潜意识都觉得公共课都应该为专业课程让步,尽量压缩,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公共课程的忽视。
二学生对公共课程的学习态度明显区别于专业课程。
公共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因受限于大班教学,所以教学难度更大。
有时候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各类教学方法搬进课堂,因大班上课人数众多,学生只能分组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写作类课程,教师一一点评批改的难度较大,只能个别讲解,整个学习氛围势必降低。
同时大多数同学因专业教学老师的影响也普遍认为专业课程比公共课程重要,所以投入的热情、精力与积极性均比公共课更多。
三任课教师思维受限,欠缺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创新。
公共基础课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每年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都近似或雷同,因此任课老师在教学上难免会存在懈怠情绪,部分内容重复讲,慢慢的也就失去新意。
且任课教师经常同处于一个圈子,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也多为闭门造车,欠缺教学改革新意。
在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创新方面都有所欠缺。
根据以上公共基础类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公共课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首先,公共基础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开设的,人的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综合素养能力都是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学习获得的。
而且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设置的职业核心能力中,公共基础类课程所学习的内容在职业核心八大能力中占据六项。
因此,一个人在步入社会后能否取得较好的业绩并非直接由专业知识决定,相反,起关键性影响的是这种最基本的综合素养能力。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策略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发展方向应以有用、够用、实用、学生爱学及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
以我校为例,我校在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出了许多经验,现以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
我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文化素养类课程如《国学经典》课程,此类课程旨在通过文化传承与文化素养方面的习修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另一部分是实际运用能力类课程,如《口才与写作》,这门课程侧重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文笔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贯穿类项目培养学生的交际表达及写作等实践运用能力。
这两门课程的开设从素养及实用两方面对学生的内涵及外在体现进行培养,效果非常好。
其中这两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重点采取以下的教学改革思路一公共基础类课程改革应从理论型向实用型转型。
无论是《毛概》、体育、数学、人文素质类的课程都应从理论型向实用型转型。
单纯讲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效果肯定不太好。
要想办法将理论转为可以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
例如在《口才与写作》课程中,我们从教学内容的设置开始,都是以对学生实用为考量目的,如与人交际交流的介绍训练,到交际中的健康心态训练,再到学生在学校各项社团、社会实践中需要用到的演讲训练、解说训练,还有各类职业口才的训练等;在写作中从活动策划的撰写,到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辨析,通知、请示、总结等各类最常用又最实用的公务文书的写作,所以从理论型向实用型的转型对于民办高职的学生而言,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倡体验式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还应倡导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改革思路。
这主要是指寓教于乐,人文素质类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个别内容难免会枯燥乏味,一旦出现学生听梦的状态,基本上学生在后期都不再会继续听进去。
单纯的讲和单纯的练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都是没有多大的效用,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以体验式学习为主。
就拿我们的《口才与写作》课程来讲,学生在进行解说口才训练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要求学生上交一份解说视频作业,这样在总结的写作学习中,学生就能将自己在这个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写出来,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在掌握方法之后,还能言之有理。
三重素质、重能力、重方法的综合素养培养。
在公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人文素质类课程还是体育、数学、思修、毛概等课程都可从重素质、重能力、重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例如我们的《口才与写作》课程在解说口才训练部分,要求学生上交的解说视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即兴解说口才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剪辑制作视频,小组合作的团结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
无论从素质、能力,还是方法的训练都能让学生有所学,或学以致用。
三、结语综上所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既是迫切需要的,同时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基本综合素养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情商及将来毕业的实际能力提高也将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1]李晓锋.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8-111.[2]郑乾生.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探讨[J].教育评论,201411117-119.[3]招耿春.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论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10-13.[4]巩且.关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522-24.[5]孙中涛.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69-71,76.作者潘晨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four When is Easter?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four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spell。
教材分析:unit4的主题是When is Easter?主题是东西方节日及个人的生日。
主题图通过学生们在教室里谈论母亲节、中秋节和生日的情境,呈现出本单元要学习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及其语用环境,拉开了本单元学习的序幕。
为学习单元 A.B部分的各个板块做好准备。
而Let’s spell板块为我们呈现了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发/θ/和 /e/的规则。
通过听音圈词活动,强化记忆th的发音规则,巩固学习th的音形拼写对应关系。
第三部分通过选择单词写句子,帮助学生按照发音规则拼写句子。
这些设计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的突出了英语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已经有二年半的时间了,对于教材的特点和结构都比较熟悉。
此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勇于尝试,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已经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设计理念: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突出英语核心素养,本节课我设计以情境教学为支撑,以学生小组合作为方法,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经过老师的点拨轻松掌握th的发音规则,并能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巩固学习th的音形拼写对应关系。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观察,感知体验并自己归纳,突出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发/θ/和 /e/的规则。
2.学生能够根据th的发音规则读出生词。
3.学生能够按照th的发音规则拼读单词,并进一步提高在单线上抄写句子的能力。
4.引导学会发现、观察、体验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发/θ/和 /e/的规则。
难点:学生能够根据th的发音规则读出生词。
学习方法:情境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单词卡片、评价奖章等。
教学过程:一、Warm Up1绕口令游戏。
口舌之争。
【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愉悦学生心情。
增进对彼此的认识,以便让课堂顺利开展,同时锻炼学生的齿舌灵活能力。
2. GreetingT: Hello, boys and girls.Ss: Hello, teacher.二、lead-in1.看情境图,引出三只小猪进考场的故事。
学生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每句话都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的展示,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引出课题。
三、Presentation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继续看情境,小组合作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字母组合th有几种不同的发音,交流。
The first pig is thirteen.He likes maths.The second pig is three years old.He is thin.The third pig has a birthdayon the fifth of April.3.老师解疑,出示th在单词中的两种正确发音。
清辅音:/θ/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气流由舌尖间的缝隙挤出,声带不振动。
浊辅音:/e/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气流由舌尖间的缝隙挤出,声带振动。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学生以各种形式自由练习发音,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
带着疑问学习新授,主题突出,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明显。
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打消疑惑,直奔主题,明确th的正确发音。
4.拆音法读单词。
师生一起读。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理解知道单词的拼读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