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最后修改的洛丽塔的开题报告

论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出版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小说出版之后,曾引起沸沸扬扬的评论,一度被视为禁书,认为该书有太多露骨的性描写,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现在,它之所以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并如此的受大众欢迎,是因为本书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符合了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和文化心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特征,透视20世纪西方人的精神病态和对人生无奈的悲剧观,本文将着力揭示心理对现实的真实再现,以及人性的本质。

《洛丽塔》以其创新的文本形式,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是通过对纳博科夫《洛丽塔》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深入研究,使读者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并对研究其他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破碎性、反讽、戏仿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借鉴作用。同时该选题对研究现代主义文学走向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转变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洛丽塔》自1962年公映以来,受到了评论家们的普遍关注。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很多学者已经对《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从某些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这里对重点文献进行简要叙述:

马言曾在他的《<洛丽塔>—一个后现代主义悲剧》中提到,《洛丽塔》的悲剧故事使“亨伯特式”成为一个常用的英文词,而这场悲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莎士比亚悲剧,而是整场悲剧全由剧中人导演,作者的痕迹难以寻觅。而故事并没有完整的情节,全是由亨伯特的回忆片断拼凑而成的,与传统悲剧相比,其从语言表达到体裁形式,都是一次反传统的解构。所以,称《洛丽塔》为后现代悲剧正是基于此。

彭德栋在《论<洛丽塔>的后现代道德反讽》时认为《洛丽塔》是一个后现代性的文本。它以反讽式的话语无情地解构和颠覆着传统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秩序,也解构着现代人的道德理想和生命追求。因此,作为一个严谨的读者看来,《洛丽塔》带给我们的绝不应当是色情的刺激,而应是一种沉重的思考。

杨仁敬在《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嬗变》中谈到后现代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却是一九五四年完成此稿的。出版之初还遭到大多数人的批驳,冷淡,认为它是一部伤风败俗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小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派文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

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里研究了《洛丽塔》的叙述视角,他主要是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它是人物直接表达感情最直接、最灵活和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但因它故事的叙述者与主人公同为一人,有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其叙述内容的可信度大打折扣,特别是在叙述第三者的时候。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论文学与艺术》中从其艺术造诣上指出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向传统的小说形式和小说理论挑战,“抛开了传统文学的说教和社会功能,集中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文学转换过程中对文学、艺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的探讨。”正是后现代主义这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洛丽塔》,同时也使这部作品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而成为二十世纪的现代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以上文献大多是从纳博科夫这部作品中的某一单一角度来探讨《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从破碎性,反讽,戏仿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好的解读后现代主义特征在《洛丽塔》中的应用。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及原文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加以陈述。

(四)写作思路

引言

介绍作者纳博科夫及其作品《洛丽塔》,国内外对纳博科夫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正文一、小说结构上的破碎性

1.时间的混乱

2.结构的循环

二、对小说人物的反讽

1.对亨勃特的反讽

2.对洛丽塔的反讽

三、戏仿在小说中的运用

1.对爱情这个主题的戏仿

2.对欧洲经典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戏仿

2.1夏洛蒂——邪恶的母亲

2.2洛丽塔——美丽的公主

2.3席勒——拯救的王子

3.对自白式与戏剧式等写作题材的戏仿

3.1对欧洲自白式小说的戏仿

3.2对戏剧的戏仿

总结

总结全文内容,概括《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指出本研究的意义。

(五)写作计划

2010年11月论文选题及收集材料

2010年12月开题报告及答辩

2011年1月英文提纲写作

2011年3月论文一稿

2011年4月论文二稿

2011年5月上旬论文三稿

2011年5月中旬定稿

2011年5月末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主万(译):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上海译文出版社

[2]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nabokov,v.):《lolita》,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3]赖干坚:《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艺思潮》,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5。

[4]李小均:“流亡者永在旅途——评纳博科夫的杰作《洛丽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5]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淑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8]马言:《洛丽塔》—一个后现代主义悲剧中,岱宗学刊,2008年9月

[9]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