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卒中等脑血管病常导致认知损害,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痴呆原因。

PSCI特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是VCI的一个重要亚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同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痴呆相比,PSCI有其自身特点,如斑片状认知缺损、病程波动性等,其中可预防和可治疗性是PSCI的一个重要特点。2015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确提出“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也倡导将卒中和痴呆整合的干预策略。

在过去30年间,国内外学者通过对VCI的临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诊疗指南,如我国学者编写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国痴呆诊疗指南》、《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卒中后认

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9)等。当前对我国PSCI的研究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本次中国卒中学会圆桌会议召集从事卒中和认知障碍的同行,对我国PSCI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未来探索重点进行商讨,推动实现PSCI可防可治的目标。

1我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和挑战

我国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疾病负担沉重,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患病率为1.50%,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而6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总体患病率为20.8%,其中脑血管病和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占所有轻度认知障碍的42.0%。目前我国尚无关于PSCI发病率的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3年国内PSCI流行病学特征系统评价表明,卒中后3个月内PSCI和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发病率分别为56.6%和23.2%。2015年,一项我国北京和上海社区人群的研究报道,依据MoCA量表、MMSE量表和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ore,HIS)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SCI的总体患病率高达80.97%,其中PSCI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患者占48.91%,PSD患者占32.05%。国际上PSCI研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为19.3%-96%。伴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及卒中后生存

率的提高,PSCI患病人数将继续增加。PSCI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还将增加患者病死率。有研究报道,PSD患者的病死率较非痴呆的卒中患者显著增高。PSD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而同龄未出现痴呆的卒中患者5年生存率为75%。我国的研究显示,PSD的1.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卒中后非痴呆患者(50% vs 8%)。

目前PSCI流行病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不同研究报道的PSCI发病率/患病率差异较大。造成较大差异的原因除人口特征、遗传与环境差异及样本量大小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纳入标准不统一,如PSCI的诊断标准、评估距卒中事件的时间、卒中次数、卒中前认知功能状态等;另一个影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对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不统一,如不同的认知评估量表对不同认知域的侧重不同,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敏感度也不同。②当前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的PSCI患病率普遍低于其实际患病率。牛津大学针对导致该偏倚的研究方法学问题进行了系列报道:①纳入标准不同导致的偏倚:这些研究在纳入研究对象时倾向于排除那些不能参加认知评估或随访的“大卒中”(larger stroke)患者;②失访人群导致的偏倚:在卒中后1个月至5年的随访过程中有8.2%-43.4%的患者因死亡或退出等原因而失访;③认知评估量表的适用性导致的偏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认知评估量表为MoCA量表和MMSE 量表。在完成随访的患者中,12%-24%的患者因语言、视听和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或淡漠等神经精神症状等原因,不能较好完成认知检测。而在

这些排除入组的患者、失访或不能完成认知检测的人群中,痴呆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今后我国PSCI流行病学研究的目标是开展全国性PSCI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明确我国PSCI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面对目前PSCI流行病学研究存在的发病率/患病率差异大、评估不足等问题,在开展我国大规模PSCI发病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前,需先解决以下问题:

(1)统一PSCI的诊断标准:见PSCI诊断部分。需强调的是,诊断标准中提及的时间点仅适用于PSCI的诊断,因为认知功能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且与AD不同,部分PSCI患者的认知障碍是可逆的,在探讨PSCI 的发生及演变或防治方面需对其进行动态监测。2016年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成人卒中康复指南推荐临床上对所有卒中患者出院前均应筛查认知状态。《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9年)亦指出,需对PSCI高危个体或PSCI患者早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推荐卒中发生后每3个月进行认知评估随访,但在对一个患者进行多次评定随访时,需防止短时间间隔的评定,以避免练习效应和测试疲劳。

(2)开展卒中前的认知筛查:当前诊断的PSCI患者中不排除有部分或少量患者在卒中前即已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因PSCI包括了卒中前已存在认知障碍(pre-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卒中事件加重了其认知下降的患者,这类患者多同时伴发退行性疾病如AD等。有研究报道,在PSD患者中,约1/3患者伴有AD病变。对于这类患者,卒中前的认知筛查则尤为重要。

(3)编制和选择适合我国PSCI诊断的神经心理量表:当前临床采用的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详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19)》]多是根据AD等退行性疾病来编制的。PSCI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比具有自身特点:①PSCI主要累及卒中病灶区域相关的认知功能,一般不引起全面性的认知障碍,甚至可以没有记忆力的下降;②PSCI可累及皮层和皮层下的认知功能障碍;③PSCI患者因卒中导致的运动、语言和视觉功能障碍,可显著影响认知功能的评估;④PSCI可以是暂时性的状态。因此,需要选择和编制适合PSCI的量表。

针对PSCI的以上特点,在今后神经心理量表的编制工作中需解决以下问题:①编制适合有运动、感觉、言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的评估量表,如,对低教育水平的老人或优势侧偏瘫患者,可选择MoCA基础量表(MoCA-B),尽可能不选择执笔项目;针对有失语症和(或)忽略的患者,可选择伯明翰认知筛查量表(Birmingham cognitive scre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