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新课标的大纲中,突出了诵读的作用,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活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方法得当的教学,整个语文教学便充满了灵动,而方法不恰当的教学,便把整个过程变成枯燥乏味;要让一堂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对诵读予以充分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本身就是对语言的学习,而这种学习又不是单一性质的纯粹的生字生词的学习,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过程的再现,所以好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切情切景的融入于课文当中去,而要达到这种程度,诵读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应试制的教育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完全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无论多好的文章,都不外乎学习生字生词,划分段落,总结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这种程序的教学,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诵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的。

诵读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一个成功的诵读所能达到的效果,应该是使一篇课文中那些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一幕幕的活剧,换言之,诵读本身就是一个情景再现的过程,声情并茂是成功诵读的外在形式,而通过诵读以深刻体会到文章主旨把握住作者的写作心理,则是诵读所要达到的重要预期。

要做到成功的诵读,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要对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形成,都有其背景的,大到时代背景,小到作者本人的生活环境,感情历程,所谓“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讲的便是这个意思;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让学生成功实现对一篇课文的诵读,首先就必须自己大量去收集这篇课文的背景资料,同时还要采用诱导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讲授中以学生收集的资料为主,将自己收集的数据作为学生数据的补充,通过互动的方式,说明学生树立要诵读的作品其写作背景的较完整概念。

第二、必须具备一些诵读常识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个人说话“抑扬顿挫”,其实这“抑扬顿挫”四个字便是整个诵读成功的要诀所在,也就是知道哪里要停顿,哪里要抬高音调,这其实和歌手对于音阶的掌握差不多;而要做到“抑扬顿挫”,一个是要对一篇文章中的转承启合环节都能准确把握,一个是要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都能熟练掌握,如果连生字生词都不认得,那诵读起来自然是疙疙瘩瘩的,其效果急不用说了。

此外,对诵读还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诵读绝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诵读本身就是一门肢体和语言有机结合的艺术,讲究的是声情并茂,不但是要能完整流利的朗诵全篇作品,还要注重肢体语言的表达,以声调的抑扬顿挫、手势的有机配合,来促成诵读效果的有效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在诵读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作者写

作该作品的心理过程,体会到文章主旨的所在,做到情融于景人融于文。

第三、将诵读分几个阶段进行

首先是初读,也叫通读,学生自己可以或者默读或者断断续续的朗读,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结构有个初步的了解,按学生自己个人的理解在转承启合处都做出标识;另一个则是让学生学会生字生词,从而扫清诵读中被生字生词绊脚的障碍。

其次是领读和讲解;老师按段落对课文进行领读,在每个段落领读完后,老师对该段落进行初步的讲解;

再次是点名让个别学生诵读全文,其目的是在这个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让其他的学生用心去体会和琢磨文章的通篇结构,从而让学生对自己初读时候做的转承启合的标识做出修订,以进一步准确掌握文章的诵读节奏。最后则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随机指定几个学生分段落对文章进行诵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诵读这种方式,可以达成几个目的:其一,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授课的氛围,避免课堂教与学之间的隔阂;其二,可以强化课文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可以形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印象,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学习从来不是机械的文字的学习,而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学会了几个生字生词,简单的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

内容中心思想,便认为这就是学好了语文。语文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能娴熟的驾驭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学会驾驭文字的方法,借鉴前人是重要的途径,所以才有语文课的开设。学好语文,提升对诵读的重视,其意义不言而喻;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有诵读的良好习惯,诵读不但能促成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更能使学生对文章结构了如指掌,对文章内在的情感因素感同身受,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老一辈文学大师们在年迈的时候还能对青少年时代学过的文学名篇记忆犹新朗朗上口,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当时学习的时候都注重诵读,而诵读形成的记忆,一般都是难以淡化的。

因此,对于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来说,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灵活运用诵读的方式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探索意义的课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