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doc 8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市2007年中考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中考数学阅卷组

在三年的新奇、犹豫、彷徨和思考中,送走了2007年的中考。回顾这几年的历程,如坐过一列行使的列车,对那些沿途的风景,看过了,也就过去了,错过了,今年也就永远的错过了。面对还要走下去的路程,从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我们需要思考什么呢?

一、关于试题

1.试题难度(抽样)

2.试题说明

试题的优劣,作为命题者不好评说,就留给大家吧!下面就命题时的思考作几点说明。

(1 ) 平稳过渡

今年是从《大纲》到《课标》,从旧教材到新教科书转变的第一年,平稳过渡是命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从那些方面来做好平稳过渡呢?

形式:题型、题量、风格基本没变。

难度:今年和去年试题的难度基本相当。

内容:新增内容,如:图形认识和变换、统计与概率、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适度涉及;删去内容,如:因式分解中的某些方法、圆中的几个定理等坚决回避。

(2)公平选材

试题来源于三个方面:教科书、公共教辅资源、创编。

以25题为例,他选自教科书八(下)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旧教材中也有,可以说是“新

瓶装旧酒”。今年为什么要考呢?有三个原因:

公平:教科书上的素材,每个学生都有,没有认真钻研是自己的问题。 形式:数学活动是新教科书的一个特色,当然应该考。

内容:本素材内容丰富,有折叠、对称、三角形、四边形等。经过拓展还要一个隐含知识,

就是命题和逆命题。

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做一件工作,找一找另外一些试题的来源。 (3)突出重点 教学资源:教科书。

我们一定不要使用东方不败之旷世秘笈《葵花宝典》: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不必自宫,亦可练功。即使自宫,未必成功。

教学内容: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等。

有人可能认为今年二次函数没怎么考,那看看第11、12、18题:

11.小敏用一根长为8cm 的细铁丝围成矩形,则矩形的最大面积是 A .4cm 2 B .8cm 2 C .16cm 2

D .32cm 2

12.在一化学实验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三次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分别为1a 、2a 、3a . 我们规定该实验的“最佳实验数据”a 是这样一个数值:a 与各数据1a 、2a 、3a 差的平方和M 最小.依此规定,则a =

A. 123a a a ++

B.

2

22

1

23a a a ++ C. 222

123a a a ++ D.

123

3

a a a ++ 18.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

且P =| a -b +c |+| 2a +b |,Q =| a +b +c |+| 2a -b |, 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这三道题把二次函数定义、图象、性质及其应用全部包含进去, 而且还很深刻。

我们的教学要抓重点,抓关键,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少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教学理念: 问题:

一条船上有75头牛,34头羊,问船长几岁?

在接受测试的45名学生中,有以下四种答案:不能做、41岁、109岁、54. 5岁,其中只有5人说此题不能做,多数回答是41岁。这是什么原因?它说明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我想至少说明在学生的头脑中有这么一个观念:老师出的题都是可以做的!它

折射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神圣地位。

某教师为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使用录放机进行教学,讲桌上放一台录音机,放事先录好的磁带。学生也想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用一台录音机进行录音。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一台录音的机器和一台放音的机器。

或许大家已明白我举这两个例子的意图。一方面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常常存在某些缺陷。因此,要把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统一到科学的教学观上。

作为一名九年级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一问题?下面就一个方面和大家谈谈看法。 据说阿贝尔曾经批评高斯的书难懂,“像雪地里奔跑的狐狸,用尾巴压去了自己的足迹”。高斯则为自己辩解,“一个成功的建筑师,是不会把脚手架留在已完成的作品上的”。

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把搭脚手架的本事也教给学生呢?

不可以从庞大暖昧的事物中,只可以从最容易碰见的容易事物中,演绎出最隐秘的真知本身。

——笛卡儿

这里搭脚手架的本事和“最隐秘的真知本身”是什么?那就是数学的通性、通法。

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1)x -2m 2+m=0(m 为实数)有两个实数根1x 、

2x .

(1)当m 为何值时,12x x ≠; (2)若22122x x += ,求m 的值.

这是一道过渡性题,今年如果不考,大家一定会很失望,所以还是考了。但在设计这道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判别式、求根公式、因式分解等方法可自由选择。

二、关于命题

1.考试性质

⏹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应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学

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实行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考试形式,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教基[]20052号) 2.指导思想

⏹ 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体现初中义务

教育的考试性质。既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

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设定的数学教学目标。

⏹有利于对学生数学水平的评价,并为高一级学校的录取提供依据。

3.命题原则

(1)指导性原则

⏹中考数学试题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应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关注考查学生的数学

学习过程,有利于引导学校加强日常教学改革,引导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基础性原则

⏹立足教材和教学实际,突出对考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试题关注《标准》和教材

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考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所有试题求解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与技能都以《标准》为依据,不会扩展范围或提高要求。

(3)应用性原则

⏹试题背景尽可能来自于生活现实,来自于符合数学学科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尽可

能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注意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景,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

(4)开放性原则

⏹考试内容多元化,不拘泥于教材,具有开放性;考试方式多样化,具有灵活性;评

分标准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弹性,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熟悉的方式去表达对问题的理解的机会和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用于考查学生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活动水平,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推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4.命题范围

⏹以《标准》第三学段(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

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等四个领域的内容为依据。在《标准》中所列出的43个三级知识点,考试试卷覆盖率不低于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