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突出,应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

2.学生善于倾听,关键词记录,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3.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

4.采访艺术: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采访中心精心选择采访对象(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吸引力),设计提问;记者解说串联语言,围绕采访对象和采访中心,精练扼要的点睛之笔,针对采访中的意外机智处理(预设和生成)等。

●重点、难点

1.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

2.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设计思想

先让学生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并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以及作者编制“白发的期盼”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并联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接着让学生用看的方式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像》的采访有何异同,以便强化倾听的特殊魅力。最后通过讲述《邓小平赡养继母》《讲个故事说“孝顺”》的故事,启发学生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田,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的新风尚。课后的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的作业,使学生敬老、爱老的人文情感与多样的采访形式共同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2.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准备好《白发的期盼》录音带。

3.准备好陈红《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及歌词。

4.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

●教学资源

【背景知识】

《白发的期盼》主创人员简介

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

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1954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1982年调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录制奖、金奖。

(两文选自《倾听中国》,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阅读指导】

《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亚广联的评语说,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人,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

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通过向青年人提问,记者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种对象,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这些“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亲情的观念已经十分淡漠,这令记者十分“惶恐”,也从反面说明了向社会呼吁重视“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

“精神赡养”不是留待来日可以弥补的情感。节目最后魏先生悔之晚矣的叹息,让人们强烈地意识到:选择现在,尽快承担起“精神赡养”的责任。

《白发的期盼》是用对话串起的新闻分析。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对话自然,贴合主题,没有念稿子、演戏的痕迹,产生了极强的听觉感染力。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学生”一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教学PPT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反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强劲痉挛大相径庭不胫而走

B.逶迤怡情甘之如饴颐养天年

C.沮丧矩形含英咀华越俎代庖

D.裨益庇荫刚愎自用筚路蓝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犹豫炒鱿鱼轻歌慢舞身外之物

B.报酬肖像画蹦蹦跳跳绿树成荫

C.赡养鸟笼子无影无踪自负赢亏

D.空巢出洋相计日成功唧唧喳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A.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如滚滚洪流不可遏制

..,近年来,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腐

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正逐步得到遏止

..,反腐败斗争已经呈观出平稳健康、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范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

群众的楷模,是弘扬社会主义伟大民族精神的典型

..。

C.说起传统伦理道德,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我们都耳提面命

....的:“父母在,不远游”。

D.说来也简单,就图个团团圆圆、就图个天伦之乐

....,老人的愿望能实现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驳斥尼古丁无害论,称尼古丁对人体有害是不容否认的科学公论,戒烟产品在宣传时不能违背国家规定,也不能违背科研成果。

B.新任省长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示,将努力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经济体制机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焕发济南高薪区的新优势。

C.青年作家韩寒的一段博客文章日前被湖北省鄂南中学、黄冈中学等八校联考作为语文试卷中的试题之一,要求考生从中找出四处毛病并改正。作家郑渊洁昨天发表文章声援韩寒,认为上述中学侵犯了韩寒的著作权。

D.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寂寞对于生命的意义自然不可低估。。

①一个人大红大紫,各种应酬纷至沓来,花在事业上的时间会大幅减少。

②人的天性喜欢热闹,热闹可以刺激我们的感官,娱悦我们的肉体,而寂寞作用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它的美丽需要我们静静地品味。

③寂寞一点,没有电视报纸约你做这个访谈、那个对话,没有单位找你做此种鉴定、彼种论证,没有粉丝寻你签名作序,你在事业上就会少些干扰。

④首先,寂寞可使人集中精力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