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答案】A。解析: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机遇,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也会变好,而与不好的人在一起也会变坏。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与人的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环境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与生产力同步
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C.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
D.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答案】A。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可能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3.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体现了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 )特点
A.教育终身化B教育全民化C.教育民生化D.教育多元化
3.【答案】D。解析:二战后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管理模式等都一改过去单一和统一的弊端,呈现出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和特点。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起源和发展—教育的发展历程
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4.【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服务,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等人。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述
5.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
5.【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
【难度系数】★
【知识点】中学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6.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6.【答案】C。解析:利托尔诺、沛·西能等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生存的本能。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起源和发展
—教育的起源
7.我国颁布的*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答案】A。解析:我国颁布的*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个实施的学制搜癸卯学制。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壬寅学制
8.*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8.【答案】A。解析:*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9.西周的官学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 )。
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9.【答案】C。解析:西周出现了国学和乡学。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起源和发展—教育的发展历程
10.对中学进行德育工作*基本、*经常、*有效的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思想政治及其他学科教学
10.【答案】D。解析:对中学进行德育工作*基本、*经常、*有效的途径是思想政治及其他学科教学
【难度系数】★
【知识点】中学德育—中学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学德育的途径
11.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11.【答案】B。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在就有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
12.采取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步骤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12.【答案】C。解析:采取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步骤的课程评价模式是CIPP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是比较全面的。
【难度系数】★
【知识点】中学课程—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13.【答案】B。解析: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难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