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知识: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范畴、重要性;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急救原则及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评估、急救及护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应急处理能力。
3. 态度目标: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培养严谨、细致、负责的护理态度。
教学内容:一、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1. 定义及范畴2. 重要性及发展现状3. 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二、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1. 生命体征评估2. 意识状态评估3. 病情评估三、急危重症急救原则1. 优先救治原则2. 安全原则3. 快速反应原则四、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措施1. 心肺复苏术(CPR)2. 急性心肌梗死3. 脑血管意外4. 创伤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护理学基础知识,提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讲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范畴、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 分析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
2. 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 讲解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评估及病情评估的方法。
3. 急危重症急救原则- 讲解优先救治原则、安全原则及快速反应原则。
4. 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讲解心肺复苏术(CPR)、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创伤的护理措施。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急危重症病例,让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急救和护理。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总结课程。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
2. 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重症救治教案模板范文

重症救治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处理方法。
3.学习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1.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2.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处理方法。
3.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处理方法。
难点,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讲授,通过讲解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让学生了解重症患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2.示范,通过护理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处理方法。
3.讨论,通过讨论案例,让学生学习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
1.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1)讲解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如心脏病、中风、肺炎等。
(2)介绍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心悸、意识模糊等。
2.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处理方法。
(1)示范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如翻身护理、插管护理等。
(2)讲解重症患者的处理方法,如急救措施、输液处理等。
3.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1)讨论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2)介绍重症患者的急救药物使用方法,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重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了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处理方法,学习了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急救药物使用方法。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护理学》讲义教案-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doc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rescuing and caring for critical patients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irst aid and equipments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必须听从指挥,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既要分工明确,乂要密切配合。
护士在医住未到Z前,根据病情需耍,予以适当、及吋的紧急处理,如外伤失血的病人给予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2.制定抢救方案3.制定抢救护理计划4.做好查对工作和抢救记录:执行口头医嘱是,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吋由医生补写医嘱和处方。
抢救中各种药物质的空安亂输液空瓶、输血袋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和查对。
一切抢救工作都应做好记录,字迹清晰、及时准确、全面详细,注明时间和执行者。
5.安排护士每次参加医生组织的査房、会诊和病例讨论6.抢救室内应备冇完善的抢救器械和药品,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火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7.抢救物晶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归还原处和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8.做好交接班工作(二)抢救设备1.抢救室2.抢救床3.抢救车(1)急救药品:心三联:呼吸两联:(2)其它用物无菌用物:注射器及针头、输液器、输血器、压舌板、舌钳、牙垫非无菌用物: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止血带、宽胶布、(3)急救器械:吸氧装置、吸痰装迸、简易呼吸器二、常用抢救技术(一)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基础牛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乂称现场急救,是心肺脑复苏中的初始急救技术,乂称之为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o主要是针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急症病人加以施救。
护理学基础第15课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教学教案

第15课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教师】展示抢救室的管理和抢救设备(二)三、抢救室的设备(一)抢救床最好为多功能床,另备供胸外心脏按压用的硬板 1 块。
(二)抢救车抢救车内备以下物品。
1.急救药品见表 15-1。
2. 一般用物血压计、听诊器、开口器、手电筒、压舌板、舌钳、止血带、多项电源插座等。
3. 各种无菌物品及无菌包各种规格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导尿包、穿刺包、无菌手套、无菌导管、无菌敷料等。
(三)急救器械供氧装置、吸引器、心电图机、心脏除颤起搏器、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机、电动洗胃机等。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展示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一)一、吸氧法氧气是生命活动必需物质之一。
吸氧法也称作氧气吸入法、氧疗,是通过供给机体氧气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程度的判断(见表 15-2)(二)氧气成分、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式1. 氧气成分、吸氧浓度一般医院常用 99% 氧气或 5% 的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合气体作为患者的供氧。
氧气在空气中占20.93%,低于 25% 浓度的给氧无治疗价值,在常压下低浓度给氧是相对安全的,吸氧浓度超过 60% 持续1 ~ 2 天就会发生氧中毒,患者表现为眩晕、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
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因为此类患者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由于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增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维持呼吸,如果吸入高浓度的氧气,迅速缓解机体缺氧状态,缺氧兴奋呼吸的作用消失,呼吸会受到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2.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式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三)供氧装置1. 中心供养装置医院的氧气供给可集中由供应站供给,由管道输送至各病区床单位与门、急诊室。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电子教案

任务六 洗胃技术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插管动作轻快,切勿损伤食管粘膜或误入气管。 2.当中毒物质不明时,应先抽取患者胃内容物,立即送检, 先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 剂。 3.患者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禁忌洗胃。昏迷患者 洗胃应非常慎重。 4.禁忌证:上消化道出血、胃癌、食道阻塞、食道胃底静脉 曲张、胸主动脉瘤。
8.自动洗胃机管路畅通后,不可直接按“自动”键,而应先吸出 胃内残留液,否则自动洗胃机再灌洗时灌入量会过多,导致胃潴 留。
任任务务七七人人工工呼呼吸吸器器的使使用用技术 ❖ 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目的
评估
❖ 患者病情,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形态;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血气分析等情况。
计 划 ❖ 护士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
任务七 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
简易呼吸器 注意事项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患者头后仰,托 起下颌,扣紧面罩,挤压气囊,一次挤 压可有500-1000ml空气进入肺内。 ➢呼吸频率,成人一般16-20次/分,小 儿酌情增加。病人尚有微弱呼吸时,人 工呼吸应注意与病人的自主呼吸同步进 行。
计划
❖ 护士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
任务六 洗胃技术
方法
口服催吐法
胃管洗胃法
电
全
动
自
吸
动
引
洗
器
胃
洗
机
胃
洗
法
胃
漏 斗 胃 管 洗 胃 法
法
任务六 洗胃技术
口服催吐法 注意事项
➢根据洗胃目的及毒物性质准备洗胃溶液10000- 20000ml,温度25-38℃ ➢适用于清醒且能合作的病人。 ➢备齐用物--备好体位--自饮洗胃溶液(一次自饮 400~500ml) --催吐--反复进行(直至吐出的灌洗液澄 清无味) -- 整理现场及用物 -- 洗手、记录
危重患者抢救技术、护理应急预案

抢救与护理的协调
抢救与护理人 员需密切配合 确保抢救工作
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应迅 速响应为抢救 工作提供必要
的支持。
抢救过程中护 理人员需关注 患者的生命体 征及时反馈信
息。
抢救与护理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员应定期进行 演练提高应急
响应能力。
抢救与护理的配合流程
快速评估病 情:医护人 员到达现场 后应迅速评 估患者的病 情确定抢救 措施。
输液泵:用于危重患者的快速、准确输液可确保药物及时、准确地进入患者体内
急救流程
评估现场安全
初步检查患者情 况
启动急救流程
联系医护人员和 急救中心
护理应急预案
03
护理应急组织
组织架构:包括应 急领导小组、技术 支持小组、现场救 援小组和后勤保障 小组等
人员职责:明确各 小组及成员的职责 和工作内容确保快 速响应和有效协作
急救药物
肾上腺素:用 于心脏骤停和 过敏性休克的
抢救
多巴胺:用于 低血压和休克
状态的抢救
阿托品:用于 心脏疾病的抢
救
硝酸甘油:用 于心绞痛和高 血压急症的抢
救
急救设备
心肺复苏机:用于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除颤仪: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可快速恢复正常心律 呼吸机:用于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培训与演练:定期 开展护理应急预案 培训和演练提高护 理人员的应急意识 和应对能力
协作与沟通:加强 与其他医疗机构的 协作与沟通共同提 高危重患者抢救成 功率
护理应急流程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患者病 情迅速启动相应的护理应急 预案
快速识别病情:密切观察患 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 恶化的征兆
教案23、危重病人的抢救

抢救者站或跪于病人一侧,确定按压部位,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禁忌症:胸廓严重畸形,广泛性肋骨骨折,心脏外伤,血气胸,心包填塞等不能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定位(胸骨中下1/3处)
①首先用靠近患者下肢一侧之手中指沿患者肋弓处向上滑移,直至探出肋骨与胸骨的交汇之处(胸骨下切迹),将中指定位于切迹之上,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只手掌根紧贴于胸骨之上食指一侧。
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维修检查,保证抢救时使用;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7、抢救用物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归还原处和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8、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和护理措施的落实。
二、抢救设备与用物
1、抢救室
2、抢救床
3、抢救车
(1)急救药品
(2)各种无菌急救包: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心穿包、开胸包、腰穿包、腹穿包、缝合包、导尿包等。
3.健康教育
4.评价
讨论
练习
作业
苗苗,女,7岁,在玩耍中不慎掉入水潭中,家人将她救起时发现其核心停止,请问,如果你在现场该如何进行抢救?
2)执行口头医嘱,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时由医生补写医嘱和处方(6h)内;
3)抢救中各种药物的空瓶需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和查对;
4)抢救记录要求字迹清楚、及时准确、详细全面,且注明执行时间与执行者。
5、安排护士每次参加医生组织的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6、抢救室内应备有完善的抢救器械和药品。
(1)基本生命支持(BLS):有称徒手(或初步)心肺复苏,指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维持病人的脑、心和其他组织供氧,维持生命。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2 教学目标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1.3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急危重症护理的应对策略。
1.4 教学内容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和范围。
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1.5 作业与评估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第二章:急救护理2.1 教学目标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熟悉急救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技能培训:进行急救护理的实践操作培训。
2.3 教学内容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急救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4 作业与评估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急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技能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3.1 教学目标掌握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熟悉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案例,讨论护理策略。
3.3 教学内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3.4 作业与评估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第四章: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4.1 教学目标掌握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熟悉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4.2 教学方法讲授:介绍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案例,讨论护理策略。
4.3 教学内容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4.4 作业与评估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第五章: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5.1 教学目标掌握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及抢救技术培训

危重患者的生理与病理特点
危重患者通常存在生理功能紊乱,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异常。这些生理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器官功 能衰竭、休克、意识障碍等症状。
危重患者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感染、创伤、休克、中毒等。 这些病理变化可能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炎症反应、免疫功能 低下等,进而加重病情。
03 危重患者护理实践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 率、呼吸、血压、体温等,以及 意识状态、疼痛程度等,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 施、用药情况等,确保护理工作的 可追溯性和科学性。
评估护理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危重患者的疼痛护理
01
02
03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 解患者的疼痛状况。
疼痛缓解措施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原 因,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 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心理治疗等。
疼痛护理效果评价
定期评价疼痛护理效果,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 患者舒适度。
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及抢救技术培训
目录
• 危重患者护理理论 • 抢救技术培训 • 危重患者护理实践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危重患者护理理论
危重患者的定义与分类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 生生命危险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 度和危险程度,可以将危重患者分为 不同等级,如紧急、危急、高危等。
提高3
3-2-电子教案-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2

2 关总开关、关流量开关 整理用物、床单位
3 记录停氧时间
停氧程序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四 氧气吸入技术
卸表法
取下给氧导管、湿化瓶--卸下氧气表--盖 好钢帽--处理用物
关氧顺序:关总开关—余气放尽后关流量表开关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四 氧气吸入技术
用用物物准准备备
氧气筒
氧气表
流量表
①压力表
②减压器 流量表开关
③流量表
④湿化瓶
⑤安全阀
湿化瓶
压力表
总开关
减压器
安全阀
表筒衔接处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四 氧气吸入技术
装表法
吹尘--连接氧气表--连接湿化瓶 --检查 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开氧顺序:查流量表开关是否关紧—开总开关—开流量表开 关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四 氧气吸入技术
氧疗方法
Ⅰ、鼻塞法 Ⅱ、鼻导管给氧法 Ⅲ、头罩式给氧四 氧气吸入技术
1 核对、解释、清洁鼻腔
鼻塞给氧 操作程序
连接鼻塞导管、调节流量、将鼻 2 塞轻轻塞入鼻孔
固定导管、做好记录 3 加强观察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四 氧气吸入技术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三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
氧气吸入 技术
抢救技术
吸痰技术
洗胃技术
人工呼吸器 的使用技术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任务四 氧气吸入技术
一、缺氧的分类
1.低张性缺氧 2.血液性缺氧 3.循环性缺氧 4.组织性缺氧
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
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第1、2节教案

中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course/indexc.aspx?cid=17
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网:/huli/hljcwz/index.html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网:/huli/jiaoxuetiaojian/
教学内容、项目
组织教学 2
5
复习旧课
课前导言
3
你所遇到的危险情况有哪些?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相互问好,检查考勤
学习委员汇报本班
应到人数与实到人
数
课前提问:
1.标本采集的原则有哪些? 同学自愿回答 2. 静 脉采 血 常用 的试 管 有哪 些?
提问、启发、回顾前面所学内 学生思考后,自愿
容
回答
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教学的主要经验: (1) 利用关键字巧记概念,化繁为简;利用通俗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有利 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利用设问、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通过设问、引导,启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应用,拓宽知识面,做到学以致用。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
赣州卫生学校教案
护理学基础 护理、助产
章节
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护理与抢救 授课时数
技术
授课形式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及内容
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抢救管理工作
授课教师
2 学时 理论
刘立祯
知识目标: 1、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病情观察的内容;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2、掌握危重病人支持性评估的内容及护理、危重病人、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睡、 昏迷概念。 教学目标
护理知识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教案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续页)。
专科大专高职 基础护理学教案 25危重病人抢救

学院教案第25课授课课题第十三章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第一节病情观察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抢救管理和护理授课时数2学时课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目的1、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2、了解抢救室的抢救设备3、熟悉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重点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难点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知识回顾】【导入新课】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常用的抢救技术,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进行。
【讲授新课】第一节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意义二、病情观察的方法三、病情观察的内容(一)一般情况的观察(二)生命体征的观察(三)意识状态的观察(四)瞳孔的观察(五)用药反应的观察(六)自理能力的观察(七)躯体能力的观察(八)心理状态的观察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抢救管理与护理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2、即刻制定抢救方案3、制定抢救护理计划4、做好抢救记录及查对工作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时由医生补写医嘱。
抢救中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与查对。
5、安排护士随医生参加每次查房、会诊、病例讨论6、严格执行“五定”制度五定内容为: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合理放置,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各类仪器保证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护士应熟悉抢救物品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排除一般故障。
7、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护理措施的落实。
(二)抢救设备主要指抢救室、抢救床、抢救车、急救器械1.抢救室:有单独抢救室;病区抢救室宜设置在靠近护士办公室的单独房间内。
2.抢救床最好选用能升降的活动床,必要时另备木板一块。
3.抢救车抢救车上有:(1)急救药品(2)各种无菌急救包(3)一般用物4.急救器械供氧系统、负压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电除颤器、起搏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
常用抢救技术
心肺复办基本生命支持术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
管理
1.指疋负责人,组成
抢救小组
2.立刻制疋抢救方案
3.配合医生抢救并做
好查对和记录
4.安排专人参与会诊、
病例讨论分析
5.人员分工明确、听
从指挥
6.人员及器械位置要
合理
7.抢救结束时及时整
理核对抢救记录及医嘱
(二)抢救室管理一切
抢救物品应做到
“五定”:定数量品
种、定点安置、定人保
管、定期消毒火菌、定
期检查维修。
未经批准,
一律不外借。
护士熟悉
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能处理一般故障,保证
完好率100 %,做好交接
班。
1.抢救床
2.抢救车:急救药品、般
用物、各种无菌
物品及无菌包3 •急救器
械
二、常用抢救技术
(一)心肺复办基本生
命支持术又称现场急救,
是心肺复苏术的初始急
救技术。
否会应用一种或几种抢救方法?思考:
在抢救过程中,如何提高成功率?教
师精讲
学生划重点
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讨论: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溺水儿
童可实施何种救护?怎么做?
5min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案(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