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和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里的“和”文化

“和”, 不仅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涵义丰富的汉字, 而且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理念。作为哲学理念, “和”主要表现为凡事讲究和谐, 注重调和, 欣赏中和之美。这种“和”的哲学和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中国的国民性格、文化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和”文化。贵和谐, 尚中道,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和”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一、“和”文化溯源

“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溯其本源, 实际上根植于我国农业文明的土壤, 肇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卜禾。这一点可以从那些记载远古农业文明的文字、文化材料的解析中得以证实。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起源很早, 据考古发现,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我国农业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和规模了。在古代典籍中, 也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的神话传说。例如:“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 (《帝王世纪》) “后稷氏播百谷。” (《山海经·海内经》) 古代先民把农业起源归功于神农氏、后稷这些对农业生产有突出贡献的人, 同时, 把农业生产的最终结果统称为“禾”。《说文解字》:“禾, 嘉谷也, 二月始生, 八月而熟, 得时之中, 故谓之禾。”这种命名体现了古代先民对“禾”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识。古人认为禾是天地万物和谐的产物, 冷暖中, 刚柔适, 阴阳调, 内外平, 上下通, 始有禾的成熟, 所以, 禾是自然调和的象征。

从古代先民对和的理解中, 我们可以想象的到禾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特殊地位。为了获取这种嘉谷, 古代先民常常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向山神、河伯、祖先奉上丰盛的供品, 祈求他们保佑五谷丰登, 这就是“卜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这种卜禾行为在殷商甲骨卜辞中有近三百条。由此可见人们对禾的关注是极其强烈的。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 古代先民发现, 获取嘉禾, 除了需要人们自身的努力外, 还需要取决于庄稼生产过程中自然界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和谐配合, 无雨成旱, 水大成灾, 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五谷丰登。所以, 人们在卜禾的同时, 不忘对自然因素的关注。如“贞今秋禾不遘大水。”“贞其禾于壬羊雨。”可见, 人们的卜禾行为, 既是对嘉谷的祈求, 也是对庄稼生长的自然环境多种因素和谐状态的祈望。农业实践活动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多种因素和谐统一对于农业丰收的重要意义, 而卜禾行为也就包含了重视自然界多种因素和谐统一的深层文化意蕴。这在古代文献中也是有迹可寻的。如《逸周书·商誓》:“在商先誓王, 祀上帝, ……亦惟我后稷之元谷, 用告禾, 和胥饮食。”卜禾, 告和, 一脉相承, 说明“和”与“禾”通, 而“和”最早的意蕴原指自然界风调雨顺、庄稼茁壮生长的和谐状态。因此,“和”文化的基因来源于我国早期的农业文明。

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 也可以发现“和”之和谐文化内涵肇始于“禾”的蛛丝马迹。“和”, 本字作龠禾, 就字形结构分析, 这是由龠、禾会意而成的。龠, 是古代一种吹奏乐器, 下面像用竹管编排起来的乐器形, 中间的三个口为竹管口, 上部的三角像向下的嘴 (覆口) 。禾, 泛指一切谷物。龠、禾组合在一起, 表示用龠这种乐器求禾, 也是一种祭祀仪式。用和谐的音乐来调节自然界阴阳失和的气候, 反映了古代先民以和求和的交感巫术意识, 体现了古人对和谐自然关系的追求。

二、“和”文化的形成及影响

如果说古代先民通过对禾的观察及卜禾活动, 认识到禾是自然界和谐的产物。那么, 这种认识只是对“和”之和谐状态的感性认识。真正将“和”上升到理性高度, 纳入哲学范畴的是西周末年的史官史伯。他说:“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和金、木、水、火杂, 以成万物。” (《国语·郑语》) 这里, 史伯认识到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 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

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 就叫做“和”。只有“和”, 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 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 事物的发展就停止了。简而言之, 有不同元素相配合, 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 收到和谐的效果。史伯的论述是深刻的, 是“和”文化的理论依据。

“和”概念被古代思想家不断引申、发展, 含义越来越丰富, 并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 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层, 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无论做什么事, 都以“和”为宗旨。因此, “和”文化就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 科技, 艺术等诸多方面。

生产方面,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不同物质的特性, 发现不同物质和谐配合而具有的物质生成性, 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机、整体、综合的技术观, “和”恰是这种技术观的本质。这在涉及技术的古代文献中多有体现。例如, 先秦时期重要的手工业著作《考工记》, 通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的思想。书中强调:“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人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这里的“合”就是“和”的意思, 即必须具备了若干的技术要素, 而且把这些要素和合起来, 才能实现预期的技术目标。这是对技术的整体而言的。在具体的工艺制作过程及各个环节中, 同样贯穿着“和”的观念。如, “轮人为轮, 斩三材必以其时, 三材既具, 巧者合之。”“弓人为弓, 取六材必以其时, 六材既聚, 巧者合之。”讲的就是在车轮和弓的制作过程中, 通过将适时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制作出优良产品的道理。

生活方面, “和”观念主要体现在饮食上。火的发明, 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 进入到熟食。陶制烹饪器皿的发明, 则标志着烹食文化的迅速发展。就烹饪来说, “和”就是在参与烹饪的诸多要素 (如水与火, 各种原料、作料、调料, 主食与副食等) 之中, 寻求协调与适中, 以达到整体的最佳效果。“和”体现了烹饪制作的总特点, 贯穿全过程。要达到“和”这一标准, 必须经过谐调。“凡味之本, 水最为始, 五味三材, 九沸九变, 火为之记。”(《吕氏春秋·本味篇》) 这是说谐调水量与火候。“凡和, 春多酸, 夏多苦, 秋多辛, 冬多咸, 调以滑甘。” (《周礼·天官·食医》) 讲的是谐调季节与味性。在中国古代的烹饪中, 处处讲究谐调以达到“和”的境界。“和”的目的不仅为了可口, 而且为了养身。中国饮食中的美味佳肴, 是味觉感官愉悦与身体健康的同意。这样, 在汉字中, “和”又孳生出一个同源词, 这个字由禾、皿组成, 专门表示味道和美。

社会关系方面, 古代先民也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一方面, 在国家内部, 人们用“礼”来调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规范人们的行为。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就将“和”的观念运用于君臣关系, 提出“相济”“相成”的思想。他说:“有君所谓可, 而否焉, 臣献其否, 以成其可;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 臣献其可, 以去其可否。” (《左传·昭公二十年》) 可否相济便是“和”。通过“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 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另一方面, 在对外关系上, 中国人民自古爱好和平, 筑墙自卫, 很少向外侵略, 这从一些汉字的构形中可以得到证实。围、卫、国、或、域等字中都有一个口字, 这个口字就表示国土的意思, 这些汉字都有保卫领土的含义;城、墉、墙等字都有城墙的含义, 而城墙是防御性建筑, 主要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由此可见, 中国人民注重与外部的和谐。现代中国把和平共处作为外交政策, 就是“和”观念的延伸。

审美领域, 中国艺术自觉地把“和”作为最高的境界。如同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一样,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 六律相和, 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尚书·尧典》云:“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这说明只有不同音乐因素的和谐才能完成乐舞调和人神关系的作用。这种和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后代的各种艺术。如, 绘画要错画为文, 墨分五彩;书法要八种笔画。中国各门艺术都是通过自己所依靠的媒介的多样组合, 按和实生物的原则产生出来的。例如, 绘画中墨的浓淡枯湿, 书法中笔的长短曲直, 建筑中的墙与顶等等, 无不体现对“和”的追求。

三、实现“和”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