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教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劳动现象的分析,认识劳动的重要意义,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劳动最光荣的信念,自觉弘扬劳动精神,奉献社会,增强政治认同感。(政治认同)

2.通过辩论,理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3.通过对自己职业的规划,理解实现人生价值对主体的要求,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树立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弘扬劳动精神的原因和启示。

2.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要求。

难点: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原因和要求。

三、教学思路:

本框题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三线并举,在师生共探中达成学习目标。

议题线:总议题: 生逢盛世大有可为——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分为三个子议题循序推进:

①人生在勤-—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融入社会——实

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③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情境线:

热点话题导入→播放视频《致敬劳动者》→课堂辩论会→课堂访谈。

活动线: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回答→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接受访谈。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当今社会,“梗”知识越来越多,今天也给大家科普一个“梗”,请看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45°人生”一词的由来。引入社会热点话题:面对45°人生,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些许想法,但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找到答案。

请看第六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展示并解读教学目标和议题。

设计意图:

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思政课堂,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认识到教室小课堂离不开社会大课堂。

【新课展开】总议题: 生逢盛世大有可为——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

值?

子议题一:人生在勤——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教师:播放视频——《致敬劳动者》,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我们为什么要向劳动者致敬?

学生:看完视频后,分别作答。

教师设问一:我们为什么要向劳动者致敬?

学生作答。

教师追问:谁能用理论化的语言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学生回答 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追问:为什么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学生继续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课件展示分析图:

教师追问:如何理解劳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学生作答。

教师点评总结: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劳动促进了人的直立行走,是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得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如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劳动是重要的手段,能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不劳而获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教师设问二:我们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教师追问:

为什么说“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栏目,回答: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地付出,忘我地投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带动个人的进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引用习近平论述劳动和幸福的话,让学生明白“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教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劳动者付出辛苦劳动既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在老师的层层追问中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子议题二: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教师:(过渡语)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

能不能离开社会去自我奋斗?

教师:展示图片——《鲁滨逊漂流记》,提出问题。

教师设问一:为什么流落孤岛的鲁滨逊要回到社会中来?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有可能吗?

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教师追问: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条件?

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教师设问二:

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会不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

学生活动:课堂辩论会。组长抽签选择正方还是反方,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参加课堂辩论。

教师总结: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教师:补充展示几组图片,进一步说明从事新兴职业是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是我们倡导的个性表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