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填空题的研究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分析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分析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是一项综合性强的题型,旨在考察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考点出现的频率、难度等方面,对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考点效度。
考点效度是指考试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分布和比例是否合理。
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中,考点主要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
其中,词汇和语法知识点通常会在题目中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考察,而阅读理解则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对于词汇考点,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主要考察的是词汇的用法、搭配和辨析。
其中,高频考点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词性,以及一些常用的固定短语和搭配。
这些考点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接下来是语法考点。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包括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从句等。
这些考点的设计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为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阅读理解考点。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题、主旨、细节和上下文语境的理解。
这部分考点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水平。
从历年高考实际情况来看,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较高。
其中,词汇和语法考点的出现频率较高,难度适中,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阅读理解考点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但难度较大,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题型,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从考点出现的频率和难度来看,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具有较高的考点效度,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完形填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测试方法,它通过给出一篇缺少单词或词组的文章,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出缺失的部分。
完形填空在英语学习中被广泛使用,其目的是为了评估考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分析报告
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分析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考数学真题的命题特点和考生答题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分析研究。
通过对历年高考数学真题试卷的梳理和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报告,希望能为广大高中生在备战高考数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选择题分析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选择题一直是考生得分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发现,选择题中以代数、函数、图形几何和概率统计为主,常规思维题和灵活应用题并重的特点依然明显。
对于代数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和数列等,多为基础题型,较为简单。
而图形几何部分则主要考察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繁多,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几何直观和分析能力。
在题量上,选择题基本上占据了试卷的一半左右,考查的知识面相对较广,但难度适中,适合考生快速把握,争取满分。
二、填空题分析填空题在高考数学试卷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重,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填空题题目结构相对简单,通常为简单代数式的运算和变形,或者直接利用特定公式计算或推理。
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尤其在易错题上需要注意审题和解题思路,避免低级错误导致失分。
三、解答题分析解答题在高考数学试卷中的比重相对较大,难度也相对较高。
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建模、证明推理和实际问题应用能力。
解答题覆盖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模块,需要考生全面掌握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解答题中,常见的题型包括证明题、计算题和应用题,对于证明题需要考生灵活运用数学定理和方法,善于分析和推理;而计算题和应用题则需要考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理解题意,合理建模。
四、总体分析综合分析高考数学试卷,难度适中,题目内容基本围绕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考查的知识面广,涵盖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模块。
整体来看,选择题占据试卷的主要比重,填空题和解答题相对较少,但难度更大。
考生应该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同时要多做真题,熟悉考题命制和命题特点,加强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细观其变,深究其策——探究2020年高考语法填空题
1642020年52期总第544期ENGLISH ON CAMPUS细观其变,深究其策——探究2020年高考语法填空题文/彭宗翠【摘要】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存在学用分离、知识获取不足、语言输出不够等困境。
“产出导向法”所提倡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对化解当前高年级小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困境有重要启示。
本文从驱动、促成、拓展和评价入手,尝试构建英语课堂新模式,使学生获得有效输入和充分输出,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最终促使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小学高年级英语;语言能力【作者简介】彭宗翠,松滋市第一中学。
一、语法填空选材上的变化及应对策略近几年英语高考全国卷的语篇填空题选材以说明文为主,题材聚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主题所涉范围宽广。
以全国I 卷为例:2016年,关于志愿者体验——作者以英国使节的身份在成都做熊猫饲养员的经历;2017年,关于健康生活——健康的饮食方式;2018年,关于健康——跑步带来多种健康益处;2019年,关于环境——环境恶化导致北极熊数量减少;2020年,关于中国的航空壮举——“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完形填空题的语篇选材一直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避免考试与生活学习脱节。
2020年的选材站位更高,聚焦我国科技发展的新进展、新变化、新成就,体现出语言学科选材的时代性、思想性,洋溢出对国家科技进步发展的自豪感,达到了坚守智育、巩固德育的目标。
高考不仅具备人才评价功能、高校选拔功能,还有教学导向功能。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坚持高考试题的导向功能,从情景设置、任务设置到迁移运用等各方面紧密联系当今社会及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去关注社会,了解国家和世界,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探讨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心、素养为导向、价值为引领的教学新模态。
2019高考英语全国Ⅰ卷语法填空题精细解析
2019高考英语全国Ⅰ卷语法填空题精细解析黑龙江绥化一中高云峰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The polar bear is found in the Arctic Circle and some big land masses as far south as Newfoundland. While they are rare north of 88, there is evidence 61 they range all the way across the Arctic, and as far south as James Bay in Canada. It is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a global population of polar bears as much of the range has been 62 (poor) studied;however, biologists calculate that there are about 20,000-25,000 polar bears worldwide.Modern methods 63 tracking polar bear populations have been employed only since the mid-1980s, and are expensive 64 (perform) consistently over a large area. In recent years some Inuit people in Nunavut 65 (report) increases in bear sightings around human settlements, leading to a 66 (believe) that populations are increasing. Scientists have responded by 67 (note) that hungry bears may be congregating (聚集) around human settlements, leading to the illusion( 错觉) that populations are 68 (high) than they actually are. Of 69 nineteen recognized polar bear accumulation, three are declining, six 70 (be) stable, one is increasing, and nine lack enough data.【61题】句子连接关系题→同位语从句题。
一道高考填空题的几个思维层次
! ) (! 二: 圭 查 二
古+ ) 2
如图 1 所示 , 若直线 A ,D 中 CB 有一条直线 的斜 率不存 在 , 则另 一
条直线的斜率 为 0 不妨设直线 B , D
V
令 一=则∈, 1f2 ÷ 后£ t 且 =+ , R ,
[C A
, 同理可知直线 肋 的方
考查分析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综合 能力 , 有一定 的难度. 由于不同程度的考 生可 以根据 自己 的实 际情况 , 活选 灵 择问题的解决方法 , 而思维量 的多少 、 方法 的繁简 、 计算 量的大小 等方面 的因素又引发解题 所需 时间 的差 异、 结 果正确与否 .因此 , 它还有相 当好 的 区分度 , 正起 到 真
y+ = , k 螺 2 1
4 + 1+ +4
.边^D — A l IDI s 形 c=}IC ・B B
: 一( y一2 ) Y一4 I0, 4 5( ) >
在 , 直线 A 设 C的斜 率 为 k 则直 线 ,
1
解得4 y 竿且y 6 ≤≤ #,
图2
々
B D的斜率为 ~ , ÷ 设点 0到直线
从 而 可知 1 6≤S :4 ≤2 叉 y 5.
<5. 以 S 有 最 所
于
一
A == D 二 —\
, 恳
f
=
,
的斜率 不 存在 , 图 1所 示 , 知 如 易
A 一 , )c , ) lc ( ,( , A 1:
,
设, ; ) :
图 1
测有
1 『 1
( 6 t一 /t 4 一1 ) 0 Y一 ) zY +( y 7 = ,
一道浙江数学高考题引发的探究与教学启示
图1
&+y = m
+ 8kx + 4 - 4m二0,由韦达定理得xx + x2 =
FT乔g 滤 - 2%2,于是有I x2
丁,又由看=2岗得衍 1 + 4k
8丨 I 二
8
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厂4山+缶
8 2
=2,当且仅当I k\ =*时等号成
处取得最大值4,即点B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取得最大 值2.
点评:解法2主要由两点坐标间的关系代 入椭圆方程,通过“消元”思想把点B横坐标的平方 珂转化为关于参数m的一个二次函数,运用二次函 数性质快速求解出m以及丨靭丨的最大值,让人耳目
一新,瞬间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该解法有效地避免了分类讨论,巧妙地简化了 繁琐的代数运算,解法虽很优美,但难点是如何巧妙 “消元”、构造二次函数,基础一般的同学恐怕难以 想到这个思路.
3.换元法的视角(三角换元,快速突破) 解法3:由题意设点B坐标为(2 Jocose,
y/msinO),于是由4P 二 2 PB 可得4( - 40^cos&,3 2 v^sin^),把力"两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
1.韦达定理模型的视角(韦达定理,凸显通法) 解法1:如图1分类讨论:①当直线的斜率不
2020年第2期
中学数学研究
・17・
存在时,由题知4(0, -伍)上(0,丽),于是得TH =9 ,xB = 0.
②当直线AB的斜率存 在时,设AP方程为y =蠢+
方程组
1y = kx + 1, x*12 2 =(i 〃)/
解问题,使学生掌握一些合理设计算法形成简便运 算的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培养核心素养.本教学片 段针对学生的运算困惑和解题思路给予了合理的指 导和点拨.
殊途同归,一道高考题的三种解题思想
殊途同归,一道高考题的三种解题思想作者:***
来源:《家长·中》2020年第05期
摘要:最值问题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的内容广泛,解法灵活,思想方法丰富,无论是函数、三角函数还是不等式、数列等知识点,最值问题都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求解此类问题往往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寻求思想,探究解法,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可以殊途同归,用不同的解题思想去求解同一个问题。
关键词:最值;不等式;三角函数;方程
2011年浙江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中填空题16题出现了这样一道关于最值的代数题,通过观察已知条件和待求问题,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想象,运用扎实的基本功和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用三种不同的思想方法来解析此题。
四、结语
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思维的起点,大胆地尝试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去求解问题,不但有利于鍛炼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同时还有利于积累解题的经验。
如何提高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解题技能
- 189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如何提高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解题技能湖南省新邵县第一中学/童良浩【摘要】在英语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感到在各种题型中完形填空题最难。
本文从题型解读、解题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完形填空题出题模式并提出了解题办法。
【关键词】完形填空 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和语感。
具体说来,是从语篇的角度综合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词汇的掌握和对英语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灵活运用。
一、题型解读通过对近年高考完形填空题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特点:1.短文特点。
长度:约250词。
体裁:基本上为记叙文,常夹叙夹议。
内容:传递正能量,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2.设题规律。
设空词类:①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居多。
②词组、短语有设空。
③高频考词:realize(v.意识 到),recognize(v.辨认出),lesson(n.教训),still(adv.依然adj.不动的),just(adv.仅仅),even(adv.甚至),yet(adv.然而),but(conj.但是),however(adv.然而)。
3.选项特点。
①同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一般为同一词类且为同一语法形式。
②考查语法的题很少,考查上下文情节的居多。
③正确选项中ABCD 的个数大致均等。
二、解题策略完形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词汇、习惯用法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也就是说,完形填空是从语篇层次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中的每一空填哪个词,在文中必有依据,即文中一定有相关信息暗示,因此解答完形填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全文出发,根据语境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常识进行适度的推理,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四个解题步骤:1.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快速略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2.根据语境,初选答案。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选出那些自己有把握的小题,并可将所选词速写在空格处。
平面向量模问题的求解策略研究——从一道高考真题说起
平面向量模问题的求解策略研究——从一道高考真题说起徐志刚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研究》
【年(卷),期】2024()4
【摘要】平面向量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尤其是平面向量模的问题,时常出现在高考题的填空题中.我们知道,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里的大小就是指向量的模,也叫向量的长度.计算向量的模或模的最值(取值范围)是一类常考题型.那么这类问题该如何破解,本文从一道高考真题谈起.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徐志刚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一道高考平面向量题的一题多解
2.平面向量巧搭台“取值范围”唱好戏——以近五年高考试题为例谈平面向量中“取值范围”问题的求解
3.探真题得“真经”——一道高考向量题的多角度解析
4.对一道典型的平面向量模最值问题的求解与教学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考完形填空答题技巧
高考完形填空答题技巧高考完形填空答题技巧完形填空在高考试卷中是拉开考生得分的一道关键题型,因此掌握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对考生而言尤为重要。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考完形填空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通过主旨大意解题在完形填空题中,理解主旨大意十分重要,正确把握主旨大意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细节的正确理解,特别是长难句的分析和突破可以帮助考生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完形填空题的第一句往往不设空,这句话一般是文章的主题句,考生在解题时一定不要忽略首句的内容。
【典例】As a general rule, all forms of activity lead to boredom when they are performed on a routine(常规) basis. As a matter of fact, we can see this __41__ at work in people of all 42(ages).41.A. principle B. Habit C. way D. power【分析】A根据首句信息可知,这里是指”当各种活动变成常规的时候都会让人厌倦”这个准则。
principle”原则,准则”;habit”习惯”;way”方式”;power”权力”。
由首句的信息再结合选项可知,A选项正确。
2:通过文化背景解题完形填空的语篇信息常渗透着各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有些选项的设置与文化背景相关,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特别是要有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只有这样才能既快速又准确地解题。
3:通过复现词解题这类题多为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复现或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异形的复现。
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整体篇章意识和对上下文的推断能力。
【典例】In particular, there was (and perhaps still is) a beliefin fairies. Not all of these __1__ are the friendly, people-loving characters that appear in Disney films, and in some folk tales they are __2__ and cause much human suffering.1.A. babies B. Beliefs C. fairies D. supermen2.A. powerful B. Cruel C. frightened D. extraordinary【分析】 1.C根据空前的”a belief in fairies”可知,此处选C。
2023年高考典型试题解读分析
2023年高考典型试题解读分析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1.选择题——“不择手段”题型特点:(1)概念性强:数学中的每个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的概念性强,试题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都是以数学的学科规定与习惯为依据,决不标新立异。
(2)量化突出:数量关系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考试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定量型的试题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许多从形式上看为计算定量型选择题,其实不是简单或机械的计算问题,其中往往蕴含了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把这种考查与定量计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试题特点。
(3)充满思辨性: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作为数学选择题,尤其是用于选择性考试的高考数学试题,只凭简单计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几乎可以说并不存在,绝大多数的选择题,为了正确作答,或多或少总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
思辨性的要求充满题目的字里行间。
(4)形数兼备: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们辩证统一起来。
这个特色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
因此,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便反映出形数兼备这一特点,其表现是几何选择题中常常隐藏着代数问题,而代数选择题中往往又寓有几何图形的问题。
因此,数形结合与形数分离的解题方法是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5)解法多样化:以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尤其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
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解题策略:(1)注意审题。
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这个题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楚了再动手答题。
高考历年真题的题目解析与讲解方法
高考历年真题的题目解析与讲解方法高考,作为中国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大考,历年真题无疑是备考的宝贵资源。
通过对真题的深入研究和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题型特点以及考查重点,从而提高备考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考历年真题的题目解析与讲解方法。
一、语文在语文科目中,阅读理解、作文和古诗文是重点部分。
1、阅读理解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是概括主旨、分析手法还是理解含义等。
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边读边标记关键语句和段落。
对于记叙文和散文,要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思路;对于议论文,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条理清晰地进行阐述,语言要准确、简洁。
例如,有一道真题问:“文章中作者多次提到‘那棵树’,有何作用?”我们就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回答。
从结构上看,“那棵树”可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内容上看,它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或精神,对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烘托和深化的作用。
认真审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和体裁要求。
分析历年真题的作文题目,可以发现命题趋势往往与社会热点、人生哲理、传统文化等相关。
对于材料作文,要读懂材料的内涵,提取关键信息,确定立意。
写作时,要有清晰的结构,开头引人入胜,中间论述充分,结尾有力收束。
比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创新”的话题。
我们可以从创新的重要性、如何创新以及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如乔布斯的苹果创新、中国高铁的技术创新等。
3、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含义,这是基础。
把握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要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时代特点。
对于文言文,要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像有一道真题考查了一首古诗中某个字的妙处。
我们就要从字的含义、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二、数学数学真题的解析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
通常可以采用直接计算、排除法、特殊值法等。
小题目大作为,突显本色导航向——一道高考题的赏析与教学启示
2017年第27期(总第267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课例评点随着高考的改革创新,大多数省份的高考数学改变了以往的自主命题风格,加入到全国卷的队伍中。
全国卷的命题方向大多是“稳中求新,新中求活,贴近现实,突出应用,交汇融合,突显能力”,尤其在全国卷Ⅰ理科数学试题中,命题的原则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为主,考查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性思维,注重思想方法,凸显能力素养,题目难度适中。
下面仅以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15题为例,做一些探究,供大家参考。
一、试题赏析题目: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1310a a +=,245a a +=,则21n a a a 的最大值为 .本题以数列为背景,等比数列为载体,对等比数列、指数、复合函数、单调性、最值等进行了全面的考查;试题的难度适中,简洁明了,内涵丰富,突出基础为本,紧扣考试大纲,又尽显能力;追根溯源,教材有背景,很好地体现了教材为基、本质的认识为础,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二、思路分析该题看似简单容易,实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所以本试题有多种思考角度、多种解题途径,也体现了高考题低入宽出的原则。
思路1:单调性求最值由1310a a +=,245a a +=,知18a =,12q =,数列42nn a −=是递减数列,所以由乘法的性质知21n a a a 的最大值是前四项的积,即1234842164a a a a =×××=.答案为64.思路2:二次函数求最值由思路1得2311111211n n a a a q a q a q a a qa −×××== 21231173221222n n n n++++−−+×= ,令()21722f n n n =−+,*n N ∈,所以当n =4时,()f n 最大,即21n a a a 最大,最大值为64.思路3:转换法求最值令12n X a a a = ,22122122log log log log n Xa a a a a ==+ 2log n a ++ ,令 2log n nb a ==42log 24n n −=−,2log 3X =+21721422n n n +++−=−+ ,2log X 最大,即21n a a a 最大,最大值64.三、情境分析本题虽看上去较简单,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没有做出正确答案,甚至没有思路,无从下手。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04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完形填空题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本题的得分率普遍较低。
本文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着重分析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的命题特点及应试策略,以供同行交流学习。
1.命题特点完形填空题是一种综合性语言测试题,它既考查语言知识水平,又检测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它突出语篇,注重语境,以中心信息为脉络,多种信息暗示,突出整体语篇把握能力和逻辑能力考查。
其共同特点:首句统领全文,首句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可以通过阅读首句,大致了解短文的概貌与作者的意图;利用首句可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逻辑凝聚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答案就在上下文,短文中每个空白处的词和上下文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有着必然的联系,考生必须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及逻辑性。
2.应试策略2.1在本句中找依据即找微逻辑在留空的前或后半句寻找正确选项的依据。
每篇完形填空都有大部分题,可以用这种方法轻松找出答案。
如空设在前半句,后半句就有提示正确答案之信息;反之,空设在后半句,前半句就有提示正确答案之信息。
正确答案是由句子内部逻辑决定的。
如果不掌握这一规律,仅凭单词意思或固定结构或主观臆断,很有可能就错过了正确答案。
如:The farmer replied,“I am so_______that I do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nything to weigh it.”A.rich B.poor C.honest D.quiet答案是B。
从后文的I do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nything to weigh it直接找到答案B是I am so poor的依据。
2.2在句间找依据即找小逻辑在留空句的前面或后面的某些句子中给做题人以明示或暗示。
如果答题人只在留空句中思考,没有把视野放宽一点,没有顾及到全段的逻辑、语境特点,就会误选。
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
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在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研究报告中,我们将对今年高考化学试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试题的设置、出题思路和命题趋势,希望通过对试题的深入研究,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备考建议。
二、试题分析本次化学高考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
试题涵盖了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验技能,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题目涉及了化学反应、物质结构、化学方程式等内容,要求学生准确判断题目陈述的真假,并选出正确答案。
其中部分题目较为灵活,需要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部分试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填入正确的答案,覆盖了化学的各个知识点,考察了学生的广度和深度。
4.解答题解答题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理论,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考查。
这部分试题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察。
三、出题思路本次化学高考试题在出题思路上注重了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能力培养,试图通过试题设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能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试题注重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对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进行了考查。
在出题思路上,试图展现出化学学科的全貌,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四、命题趋势通过对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出一些命题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的整合性试题整体上注重了知识的整合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图通过试题设置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和理解化学知识的体系和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整合应用。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高效解题策略
式 , 于 计 算 学 生 的成 绩 ; 是 也 存 在 弊 端 , 为 考 试 不 能 避 易 但 因 免 偶 然 性 . 以 不 能 反 映 学 生 的 真 实 水 平 , 且 考 试 内 容 一 般 所 而 是 条 条 框 框 . 利 于 发 展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 有 可能 促 使 学 生 不 还 作 弊 。再 看 开 卷 考 试 。这 种 方 式 的 优 点是 命题 灵 活 , 以让 学 可 生 灵 活 运 用 。 由发 挥 见 解 ; 是 这 种 方 式 容 易 使 学 生 养 成 惰 自 但 性 . 认 真 复 习 课 程 知 识 , 能 系 统 掌 握 和 融 会 贯通 课 程 的 内 不 不
、
3 境选择 。 . 语
近 几 年 的 高 考 完 形 填 空 题 主 要 考 查 考 生 对 上 下 文 的 理 解 . 求 考 生 通 过 上 下 文 语 境 来 作 出选 择 。 境 能 力 型 试 题 具 要 语
1选 材 适 中。 .
近 几 年 来 的 高 考 完 形 填 空 题 材 多 为 具 有 特 定 故 事 情 节 的
容 最 后 看 课 外 论 文 或 面 试 。 面试 虽然 在 大 学 课 程 考 试 方 式 中 用 得 不 多 .但 是 目前 也 有 一 部 分 教 师采 用 这 样 的 方 式 考 核 学 生 。 试 实 际 上 就 是 口试 , 一 问 一答 或 自由 回答 的状 态 下 更 面 在 能 体 现 学 生 的 思 考 能 力 、 敏 度 和 口语 : 是 它 的 一 个 主 要 缺 灵 但 点 就 是 耗 时 过 多 。 外 论 文 则 比较 能 体 现 学 生 的 真 实 水 平 , 课 锻
—罡墨
潘 建根
谈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解答技巧
解题技巧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从句群层面和语篇层面设题,强调语篇意识,注重对语篇整体内容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学生基于篇章的词义辨析和语法运用能力。
考生在解题时,心中要有“语用、语境、语篇”意识;要依托大语境——全文中心基调,小语境——设空前后句子所构成的语境来分析和判断。
因此,考生需要“瞻前顾后”,而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使学生在完形填空题中获取高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侧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一、完形填空题的基本架构及特点完形填空题的文章体裁中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较为常见,偶尔涉及说明文和议论文。
文章包含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
文章一般选自国外报刊杂志或权威网站,内容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传递至真至善至美的价值观。
选用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篇章与语句结构的变化丰富多彩。
字数一般在250-300词之间。
完形填空题的考点层次从低到高可分为:词汇层次、句子层次、语篇层次,其考查范围和方式如下:1.主要考查实词。
一般情况下,名词和动词(短语)的考查数量在2/3以上。
2.完形填空题的设题方式大致可分为句内层次、句组层次及语篇层次。
考生一般能取得较容易的句内层次题和句组层次题的基本分。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英语试卷易、中、难的题目比例在6:3:1。
每篇完形填空会有2-3个比较难的语篇层次题,这成为考生取得高分的拦路虎。
完形填空题着重考查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主要测试考生是否能在掌握、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和句段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和选择符合上下文语义和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或短语。
在能力方面着重考查考生的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一)利用首句信息,预测主题完形填空材料的首句一般不设空。
往往开门见山,点明文章主旨。
因此,考生要充分利用首句提供的信息,去挖掘文章的思路,寻找文章的脉络与线索。
高考试题研究专项课题
高考试题研究专项课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考试题研究的课题,供您参考:
1.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解题策略研究
2. 高考数学压轴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探究
3.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常见陷阱及应对策略
4. 高考物理实验题失分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5.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与思路梳理
6. 高考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7. 高考历史材料题阅读技巧与要点把握
8.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与要点概括
9.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与要点归纳
10. 高考数学函数与导数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每个课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分析命题趋势、常见题型、考点分布、失分原因等。
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希望这些课题能够为您的高考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高考填空题的研究
1.问题提出
题目:设12,,,n P P P 为平面α内的n 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
P 到12,,,n P P P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 为12,,,n P P P 点的一个“中位点”
.例如,线段AB 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 B 的中位点.则有下列命题:
①若,,A B C 三个点共线,C 在线段上,则C 是,,A B C 的中位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③若四个点,,,A B C D 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
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这是2013年四川高考数学理科的一道填空题,它的题意简洁明了,形式优美,内涵丰富,
值得研究。
2.问题解答
①若三个点A B C 、、共线,C 在线段AB 上,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则C 是
A B C 、、的中位点,正确;
②举一个反例,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ABC ,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点到三
个顶点的距离之和为5+2.5=7.5,而直角顶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
为7,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不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故错误;
③若四个点A B C D 、、、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是中间两点连
线段上的任意一个点,故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但不唯一;故错误;
④如图,在梯形ABCD 中,对角线的交点O ,P 是任意一点,
则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
PA PB PC PD AC BD OA OB OC OD +++≥+=+++,
∴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3.问题思考
笔者解答完此题后,总觉得意犹未尽,不甚满意,尤其是对②的解答总觉得特值法解答
欠妥,若把三角形换成锐角三角形,则特值法失效,因此,我们要思考在一般三角形中怎样
的点才是“中位点”。
从特值法中可以看三角形的外心不是三角形的中位点,结合以往解题
经验,笔者大胆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点是重心。
猜想:三角形重心到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
证明上述猜想是否正确笔者以锐角三角形为例给出证明。
引理:如图所示,P 是等边ABC ∆外接圆O 上弧BC 上任意一点,
连接,,PA PB PC ,则PA PB PC =+
证明:在PA 上截取PD PB =,则PBD ∆是等边三角形
BD PB ∴= 在ABD ∆和CBP ∆中
,120o BAD BCP ADB CPB ∠=∠∠=∠=
ABD PBC ∴∠=∠
又,AB BC BD BP ==
ABD CBP ∴∆≅∆ DA CP ∴=
PA PD DA PB PC ∴=+=+
引理得证,现在证明在锐角ABC ∆内,重心到三顶点距离之和是否最小,若不是那么到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在哪里?怎么找到这样的点。
证明:设F 是三角形ABC ∆的重心连接,,FA FB FC
以FB 为边作等边BDF ∆,则BD BF =,连接DE ,AD
在锐角ABC ∆中以AB 为边向外作等边ABE ∆
再作等边ABE ∆的外接圆,连接CE 交圆于P ,
连接PB ,PA
在EBD ∆和ABF ∆中,=,,BD BF EBD ABF EB AB ∠=∠=
EBD ABF ∴∆≅∆,DE FA ∴=
FA FB FC DE DF FC ∴++=++
FD DE CF CE ++> FA FB FC CE ∴++>
P 是等边ABE ∆外接圆上的点由引理可知,PE PB PA =+
PA PB PC PC PE CE
∴++=+=FA FB FC PA PB PC ∴++>++
∴ABC ∆的重心F 不是ABC ∆内与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可以得到在锐角ABC ∆中以AB 为边向外作等边ABE ∆
再作等边ABE ∆的外接圆,连接CE 交圆于P ,这样的点P 为满足到ABC ∆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即为锐角三角形的中位点。
4.试题探源
高考数学命题遵循一个原则:“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新课改以来,大家都一直强调高三复习要回归课本,但往往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这道高考填空题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能够找到其原型.对今后高三复习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人教A 版必修2第110页B 组第8题解法与命题④的解法相同。
因此平时教学要注重对教材的讲解与挖掘。
题目:已知01,01x y <<<<,求证:
22222222(1)(1)(1)(1)22
x y x y x y x y +++-+-++-+-≥如图所示此题即证:22PA PO PB PC +++≥ 由图可知2PA PB AB +≥=,2PO PC OC +≥=
当点P 是,AB OC 的交点时,到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有最小值22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发现,高考试题与教材问题背景、
解决的方法有相同之处,甚至该高考题目就是课本习题的衍生与变式,
只是结论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强化课本习题的练习与讲解是很必
要的。
5.题后反思
通过对此题的解题研究,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层次的解题思维: 第一层次的思维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例如本文开始运用的特殊化方法解决。
第二层次的思维对问题一般化,寻找问题的一般化解决方法;
第三层次的思维对一般化的问题进行类比推广,得到一个一般化结论;
都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解答数学问题时,不仅能够运用特殊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能够研究问题运用一般化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一般化的方法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课本习题与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某些知识点的核心之处,也无非就是那几个结论,那几种解题思想,只要将它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彻底,灵活运用就可以了,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更有信心,不至于被大量的习题弄得无所适从。
因此精心研究教材例习题的解答,重视课本习题的辐射作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其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