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舒伯特《菩提树》的音乐分析及演唱表演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舒伯特《菩提树》的音乐分析及演唱表演

思考

作者:方强1指导教师:高艳

摘要:《菩提树》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作为舒伯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因其意境深刻,创作手法简练,艺术表现完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菩提树》的结构形式、调性、和声以及钢琴伴奏进行系统规范性的音乐分析,来了解该曲的创作手法及艺术表现力,最后对怎样如何唱好这首作品提出一些建议,望对声乐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舒伯特;《菩提树》;音乐分析;演唱表演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目的

文章通过对《菩提树》的结构形式、调性、和声、以及钢琴伴奏进行整体系统性的音乐分析,去分析这首曲子的创作手法及艺术表现力,并在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揭示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内涵;最后对怎样唱好这首作品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声乐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课题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菩提树》的结构形式、调性、和声、钢琴伴奏的音乐分析以及对其意义的深入剖析,帮助我们去全面地了解对于《菩提树》这样一个意境深刻的作品,不仅要求歌唱者有高度的演唱技巧,还需要深刻地体会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图,这样才能用歌声充分的展现出这首伟大作品的深刻意境。我们通过对《菩提树》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舒伯特的音乐将自己的人生际遇融入到了作品中,这样能够更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无比黑暗,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揭露了当时浪漫主义音乐家对实现希望、摆脱现实、追求幸福的强烈渴望和期望。

二.《菩提树》的创作背景

《菩提树》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声乐套曲是由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相互联系的歌曲组成的。十九世纪以来的声乐套曲,大多是以爱情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些爱情故事,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要内容。舒伯特的这部《冬之旅》是1827-1828年根据诗人缪勒的诗歌谱写而成的,由二十四首歌曲构成。第一首《晚安》与最后一首《老乐师》是整部套曲的引子和结尾。二十四首歌曲全部都是悲剧,整部歌集充满着忧郁、阴暗与凄凉的气氛,除

1[作者简介]姓名:方强性别:男出生年月:1989年7月30 日民族:汉籍贯:安徽省合肥市毕业院校:安庆师范学院2015届毕业生

了八首歌曲外,其余的全部用小调谱成,从而使整部套曲都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舒伯特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色彩。那悲痛哀愁的情绪,在全部乐曲中表露无遗,充分达到了舒伯特创作生涯的顶峰,感人的悲惨程度,就像舒伯特本身短暂一生贫病窘迫的写照。事实上,舒伯特自己也说过,他的作品从未有过真正快乐的音乐,这或许就是和他人生的际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冬之旅》的创作中,舒伯特的思想和创作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和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与舒伯特的个人生活是分不开的。《冬之旅》是舒伯特的呕心力作,在这部作品中创作者投入了巨大的激情和狂热,以致于在完成这部作品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整部作品尽显灰暗和消极的情绪,是一套令人为之痛楚而战栗的歌曲。总体上看,舒伯特的作品带有深刻的个人印记,类似倾诉内心的深情独白,这种悲剧性的抒情独白,实际上从某方面说就是抒写他的自我心境,反映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当时社会生活的无比阴暗。舒伯特在这两部作品中的钢琴伴奏丰富多彩,如画似的优美而又生动逼真。舒伯特所创作的歌曲,反映出了纯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及魅力。他常用大自然的声音作为创作的素材和体裁,像树木飒飒的声音,像猛烈的狂风暴雪,大自然美妙的声音都被他谱写成了真实的音乐。在《菩提树》中我们能够很深刻的领略舒伯特其艺术魅力。

三.对《菩提树》的音乐分析

《菩提树》是《冬之旅》中的第五首,由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饱满细腻,因此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歌曲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流浪汉故乡的家门前,种着一棵菩提树,他曾经在菩提树下度过了幸福的美好时光。如今他在凛冽的北风中四处飘荡,仍隐隐约约听见菩提树在向他轻轻呼唤。表现出一个被恋人抛弃、孤独地流浪异乡的人,回忆起家门前那棵茂密的菩提树以及曾经的幸福时那种复杂的心情。这首作品的旋律朴实、简练,感情真实亲切,并且具有典型的德奥民歌的风格特点。

虽然《菩提树》的篇幅不长,但舒伯特在创作中注入了严密的逻辑思维。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调性、结构、和声以及钢琴伴奏都严密地融合为一体。歌曲的主要部分为A-B-A式的三段式结构。乐曲开始是一段描写性的句子,中板速度,钢琴伴奏用轻轻的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均分节奏奏出风声的主题,通过描写了风吹树叶的声音,它把人们带到了树枝轻轻摆动、树叶沙沙作响的菩提树跟前:然后再第7小节出现驿站号角式的音型,唤起对故乡的思念。接着引出了亲切、感人、充满温情的E大调旋律,即是歌曲的A段部分。

A段部分从第8小节转入,有材料a和材料b组成。A分为两个乐句,在E 大调上出现主题。运用了下行音阶,表现柔暗松弛的情绪,仿佛被它拉倒回忆之

中。第一乐句是主题,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是对主题的强调,在情绪上强调了对家乡的回忆和游子的思乡之情。b由a发展,情绪上是a的延续发展,与a保持了一致性。A音区跨度只有五度,b扩展为六度、八度,是对故乡情感的更进一步推进。材料b一出现就向下属调离调随后返回E大调,音型基本采用向上型,具有明朗兴奋的性质,旋律采用均分和附点的节奏型,伴奏音型也采用和声纵向进行,采用柱式和旋,要求强调崇高、悠长和浑厚的感觉。A段音乐采用音型基本向下,结束于E大调主和旋上,旋律简单而优美动听,带有感伤的情绪,仿佛是自言自语地回忆、述说,旋律平稳,具有浓郁的德奥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整个框架上只有简单的四个平行乐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和对家人的无比思念。

在A段中为了突出和加强主题,伴奏织体采用同歌唱旋律相同的节奏型,这样处理不仅强化了主题,而且达到了“伴奏”的目的,从情绪上造成一种比较平静地叙述的感觉。另外,四个乐句除节奏保持一致外,还采用了叠句式的发展手法,从而使忧伤的情绪中蕴含着甜蜜的情调。回忆毕竟还是回忆,现实却是冷漠和严酷的,通过四小节的间奏进入乐曲的B段部分。间奏采用引子中的材料,为乐曲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奠定了情绪的基调。B段在e小调上展开,音色更为暗淡,与A段大调式的主题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人公无限的乡愁。

A段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幸福的回忆,B段则侧重于表达现实的流浪生活。主人公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凄凉情景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诠释。第29-36小节,音型节奏上附点音符更为密集,伴奏音型由原来的柱式和弦变为更为密集的分解和弦形式,伴奏音型后半拍的停顿休止,描绘了一步一顿、步履蹒跚的行进形象。另外,舒伯特还采用了大量附点音符和三连音,将情绪推向了最高点。这一部分是展开性陈述,由一个大乐句群构成,仍然是在e小调展开,这是对情绪表现的一种强调,材料a在e小调出现,材料b完全重复主部。在第37-44小节,调式由e小调转入E大调,调性明朗,乐观积极,仿佛是游子经历种种流浪、窘迫后,终于看到了希望与光明,这是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与思念,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渴望。从第45小节开始,兴许急转而下,由大调进入同主音小调。旋律由材料a和b发展而来,采用A段节奏型,在属和弦上进入第45-53小节,强调了和声极为强大的推动力和不稳定性。B段是说话式的宣叙调风格,同音反复,均匀音型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用小调的色彩表现主人公身处异乡的境遇和凄凉。51小节的八度大跳音程,正好对应“帽子从头上吹落”的“吹落”二字,十分形象鲜明。这个八度音程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来源于引子的一个进行(第2小节:B-C-B),具有冲击力。

B段结束于调式属和弦上,形成开放型结束。虽然,这一段的主题旋律是由A段发展而来的,但却运用了几种对比手法:一是调性上的对比,曲的作者采用了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