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修辞概述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学
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语言科学, 是以修辞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它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 究对象是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如何有效地使用的问题。
它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比语音学、语义 学和语法学更有实用价值。
Hale Waihona Puke 它是内部的微观的结构语言学同社会之间的桥梁,它 是语言学面对社会的一个窗口,它同文学、美术、文章学、 逻辑学、诗律学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逻辑的关系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既不是并 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各有其研究对象,修辞 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角度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在交际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总不会是消极的,总是 有意或无意地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最佳表 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修辞活动。
修辞
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 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它是共 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 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
第一节 修辞学的发展概述
修辞理论的缘起和历史沿革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一、古老
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 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先秦时期 孔子 “辞达而已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 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孟子
“詖(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 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墨子 庄周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很重视“寓言”,“重言”等修辞方式。
《易·乾卦·文言》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
“修”和“辞”的连用 的最早出处
2.两汉时期 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最基本的修辞
5、元明清时期
元代结合戏曲来讲修辞,有它的特色;明代讲修辞的以 李腾芳的《文字法三十五则》比较突出;清代讲修辞的以 桐城的文论有新见解。
元代 王构《修辞鉴衡》 明代 高琦《文章一贯》 清代 章学诚《文史通义》
刘熙载《艺概·文概》
陈绎曾《文说》 归有光《文章体则》 唐彪《读书作文谱》
薛福成《论文集要》
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
宋代陈骙《文则》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书涉及的修辞研究范围较广。包括文体与修辞、语法
与修辞、消极修辞、辞格、风格等。他强调词语的运用要 注意语境 。
陈骙还深入地研究了辞格比喻,分作十类,虽然有点 烦琐,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比喻之法,大概有十……一曰直喻…二曰隐喻…三曰 类喻…四曰诘喻…五曰对喻…六曰博喻…七曰简喻…八 曰详喻…九曰引喻…十曰虚喻…。”
这些著作虽然并不是专讲修辞的,但是比较系统地接触 到了大量的修辞问题。历代的诗话、词话、文论中,也有 不少修辞方面的论述。
二、年轻
进入20世纪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特别是在“五四”以后,在西方和日本修辞学 的影响下,一些修辞学论著相继问世。 1925年 张弓《中国修辞学》 1923年10月 唐钺《修辞格》 1930年 陈介白《修辞学 》 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933年 王易《修辞学通诠》 1933年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 1934年4月 曹冕《修辞学》 1935年汪震《国语修辞学》
手法比、兴、赋。 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词。”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有 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小结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它 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有了重大发展,文学批评也十分 活跃。这些都推动了与之关系密切的修辞理论的探讨。
它的目标不是建立修辞学的理论系统,或讲授修辞学知 识,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力求用生动、活泼的语 言讲解读者感兴趣的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这是它吸引读者 的重要原因。
张瓖一(张志公)的《修辞概要》
生动活泼,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通俗简明,比较实用
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
自成体系,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是很值得注意的
是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转向的一个关键性著作
开创了现代修辞学理念思维的新局面
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修辞学体系, 被认为是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 影响,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
1950年之后,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著作 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开创了语法修辞融为一体的新风,重视联系实际,解 决实际问题,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该论著对文体和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文章的词句、 篇章结构和辞格等等,也都有独特的见解。
《文心雕龙》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4、唐宋时期
唐代刘知几《史通》 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他从史传文体的特点出发,主张“言必近真”,用今语 记事;提出“拨浮华,采真实”,反对雕章琢句;倡导 “文约而事丰”,以简要为工。这些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
陆机《文赋》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主张排除用滥的命意和文辞,就像丢弃已经枯萎的晨
花;开拓前人没有运用的命意和文辞,就像振发没有开放
的晚蕾。
“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
刘勰《文心雕龙》 肤,宫商为声气。”
它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认为一篇文章在强调情感志趣、 思想内容的同时,提出还必须有优美的文辞和动听的声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陆续出版了一些写作于 “文革”时期的著作
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倪宝元的《修辞》 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开始了。
第二节 修辞的性质
一、什么是修辞
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时,首先应当分清三个不同的概念:
修辞活动 即交际活动 ,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