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地漏的清洁消毒周期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确认案审批表
验证/确认案名称洁净区地漏的清洁消毒期验证案
验证/确认案编号
验证/确认式同步验证
职责姓名部门职位/岗位签名日期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围
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容
5.1验证前的检查
5.2验证步骤
6.偏差分析及处理
7.SOP的修订
8.验证结果与评价
9.拟定再确认期
10.验证时间安排
11.参考文献
12.附件
1.概述:本公司D级洁净区生产车间均装有洁净地漏,洁净地漏由盖板、地漏槽、水封盖组成。
按照“洁净区地漏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每对地漏清洁,清洁后使用0.1%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对地漏进行液封,每月轮换一次消毒液,用于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以及下水道的废气倒灌入洁净室造成污染,保证生产环境、检验环境符合规定,最终保证药品质量。
本案通过生产车间地漏清洁后,对地漏注入一定量的消毒液,取消毒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的消毒滞留液,按确认的消毒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法进行检验,检查地漏消毒滞留液的微生物状况,以验证消毒效果,确认的消毒期。
参与本次验证的人员均应经过培训。
2. 验证目的:按照“洁净区地漏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对洁净区地漏进行清洁消毒,确认清洁法的有效性及消毒效期,从而避免洁净区地漏微生物的滋生。
3.验证围:本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地漏的清洁消毒期。
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成员:
验证小组姓名部门职称/职务负责容
组长
成员
4.2 职责
4.2.1验证委员会
4.2.1.1负责验证案的审核批准。
4.2.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保证本验证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对验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
4.2.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2.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4.2.1.5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4.2.2质量管理部
4.2.2.1负责制定验证案。
4.2.2.2负责组织验证的实施。
4.2.2.3负责收集整理各项验证材料,汇总形成验证报告。
4.2.2.4 负责对验证出现的变更、偏差等情况进行调查及处理。
5.验证容
5.2.1新洁尔灭的消毒原理: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破坏细胞膜,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细菌破裂;还能使蛋白质变性,抑制细菌体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还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胞的新代,从而杀灭细菌。
5.2.2 75%乙醇的消毒原理:乙醇能够渗入细胞体,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
5.2.3消毒剂配制法:按“清洁剂、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配制。
5.2.3.1 75%乙醇溶液: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需配制75%乙醇的量分别计量所需乙醇及纯化水,将量取乙醇加入容器中,加入计量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稀释成75%乙醇溶液,置干燥的洁净容器密闭保存。
5.2.3.2 0.1%新洁尔灭溶液: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需配制0.1%新洁尔灭溶液的量分别计量所需新洁尔灭及纯化水,将量取新洁尔灭加入容器中,加入计量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稀释成0.1%新洁尔灭溶液,置干燥的洁净容器密闭保存。
5.2.4地漏的清洁法:按“洁净区地漏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5.2.4.1打开不锈钢盖,拿起多挡板,置于桶。
5.2.4.2将适量洗洁精溶液倒入地漏环形水封中,用塑料刷对地漏表面进行刷洗。
取一桶纯化水仔细冲洗地漏表面后,然后用洁净布将地漏液封残留的纯化水擦干,再用消毒剂进行喷洗消毒,并使消毒剂在地漏中形成液封。
5.2.4.3按顺序盖上已消毒备用的多挡板,不锈钢盖。
5.2.4.4将待清洁的不锈钢盖和多挡板移至卫生洁具间,用塑料刷蘸洗洁精对其进行刷洗至无污垢,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后,用消毒剂浸泡后取出,备用。
5.2.5消毒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法的确认
5.2.5.1消毒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法:拟采用薄膜过滤法去除残留消毒剂,通过薄膜过滤和冲洗的法,去除试验体系中的残留消毒剂,以便准确检测出试验体系中仍然存活的微生物及其数量。
本法可去除残留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5.2.5.2 验证目的:通过消毒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法的确认,可确认所选法是否对测试消毒剂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对试验微生物以及其恢复期培养是否有害或不良影响。
5.2.5.3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于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将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 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移液管)至无菌试管,用含0.05%(ml/ 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备用。
5.2.5.4试验组:取75%酒精、0.1%新洁尔灭各1ml至适量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摇匀,经薄膜过滤后,再用500ml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冲洗约50ml,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分别加入上述5种试验菌50~100cfu,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
5种试验菌各平行制备两份。
5.2.5.5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上述5种试验菌50~100cfu,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
5.2.5.6供试品对照组:取75%酒精、0.1%新洁尔灭各1ml至适量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摇匀,经薄膜过滤后,再用500ml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冲洗约50ml,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
每种培养基各平行制备两份。
5.2.5.7稀释剂对照组:用500ml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每次
冲洗约50ml,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分别加入上述5种试验菌50~100cfu,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
5种试验菌各平行制备两份。
5.2.5.8培养及计数:将上述营养琼脂培养基倒置于30~35ºC培养箱培养3天;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倒置于23~28ºC培养箱培养5天,必要时可延长至7天,计数。
5.2.5.9验证次数:验证重复3次。
5.2.5.10可接受标准: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及试验组的菌数回收率均不低于70%。
5.2.5.11结果判断: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及试验组的菌数回收率均不低于70%,照该检验法进行检验,若任一次试验中试验组的菌数回收率低于70%,则应采用其它法进行检验。
5.2.5.12回收率的计算
试验组的菌回收率(%)= 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100%
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 稀释剂对照组平均菌落数×100%
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
消毒液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法的确认
5.2.6地漏清洁消毒期的验证
5.2.
6.1试验用具:5ml移液管、1ml移液管、10ml试管、培养皿、不锈钢勺子,灭菌备用。
5.2.
6.2取样法:取样前先用已灭菌的不锈钢勺子在地漏边缘轻轻搅拌,用5ml移液管吸取地漏消毒滞留液5ml转移至10ml的试管中,密闭,待检。
5.2.
6.3取样地点:
5.2.
6.4取样计划与期:取消毒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的地漏消毒滞留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以此为一个验证期。
5.2.
6.5验证次数:75%乙醇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各做一个验证期。
5.2.
6.6验证法:按上述5.2.5已确认的消毒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法进行验证。
先用少量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润湿滤膜,将装有待检地漏消毒滞留液的试管振摇均匀,取待检液1ml至适量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中,混匀,过滤,用500ml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
滤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分别贴于已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及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阴性对照:取1ml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照上述法操作,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每种培养基各制备2滤膜。
细菌在30℃~35℃培养3天,霉菌及酵母菌在23℃~28℃培养5天,必要时可延长至7天。
5.2.
6.7 可接受标准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10CFU/ml。
8.验证结果与评价
8.1验证结束后将所得数据及记录进行收集及整理,起草验证报告,对验证容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验证结论。
8.2将验证所得结果与可接受标准进行对比,在验证期,按确认的消毒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法进行检验,若地漏消毒滞留液的微生物状况均达到可接受标准,则可证实洁净区地漏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程序,在验证期能够达到消毒效果,则可确认消毒期为7天。
9.拟定再确认期
若消毒法或消毒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消毒效果时,应重新验证消毒效果及消毒期。
10. 验证时间安排
11.参考文献:2008年版《消毒技术规》、2003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10年版《中国药典》
12.附件
.. . word.。